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研究

时间:2022-05-03 03:05:16

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研究

教师职业倦怠是指由于过度负荷的压力,教师对于教学和学生工作缺乏对于事业的责任感,勉强维持工作,在内心深处产生厌烦和力不从心的状态,导致工作效能降低、业绩下降的一种现象。美国学者玛勒诗认为,职业倦怠由三个维度组成,包括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和低成就感。这三个层次是层层递进的,教师先发生情绪资源枯竭,容易疲惫,也就是情绪衰竭,接着变得失去耐心,疲惫暴躁易怒,消极面对同事、学生、领导,失去个性,最后对工作满意度降低,主观幸福感下降,自我效能下降,产生低成就感。高等职业院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进入内涵发展的新时期。新时期,高等职业院校因其发展迅速,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关注度逐年上升。因此,了解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形成原因及探讨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应对策略,对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高职教师职业倦怠表现

新时期对高职教师提出越来越多的新要求,高职教师职业倦怠也呈现出许多新特点。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普遍性。研究发现,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倦怠是普遍存在的,一般分为精疲力竭型、狂热型、低挑战型。精疲力竭型不再努力面对压力,狂热型教师试图做出任何可能缓解压力的努力,低挑战型教师则居于两者之间。高职教师职业倦怠呈现倒U型曲线。在高职教师各个群体、层次之间,职业倦怠的程度有显著差异。一般来说初级职称人员较低,中级职称人员较高,高级职称人员职业倦怠又较低;从教师类型来看,“双师型”教师和一体化教师的职业倦怠高于普通的专业课教师和公共课教师;从教师的年龄来看,青年教师年龄较小,倦怠较低,随着年龄升高,职业倦怠升高,到达一定年龄后开始下降;从教师教龄来看,教师职业倦怠表现为低教龄的低,中教龄的高,高教龄的而又降低。高职教师的职业倦怠倒U曲线比较明显。高职教师职业倦怠危害的多样性。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危害是多样的。一是影响高职教师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失去工作热情和主动性。职业倦怠所引发的负面情感会极大地降低个体的工作能效感和对工作对象的热情度,同时还会增加自身的消极评价。二是高职教育的特色得不到体现。高等职业教育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能服务,由于职业倦怠的发生,教师服务社会的主动性显著降低。三是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的素养和培养质量得不到提升。由于高职教师的职业倦怠,客观上也会传导至学生,学习效果得不到保障,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质量都会受到影响。因此,最直接和最大的受害者将是高职院校学生。

高职教师职业倦怠成因

转型期的经济社会发展使高职教师产生“过载”压力。当下,国家和我省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制定一系列利好政策。在示范校建设工作结束后,启动优质校建设,下一步将启动高特校(高水平特色高职院校)的建设工作,应该说高等职业教育由“示范”阶段走向“优质”阶段。比如山东省对优质校提出“五个一流”,其中很重要一个就是建设一支一流师资队伍,对教师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即一流专业发展能力、实践创新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学研究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国际交流合作能力等“六种能力”。同时,新时期对于教师的发展要求是不断提升的,教师往往不能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不断发展的社会要求,难免会产生过载的感觉,从而不断催生职业倦怠。互不相容角色的冲突矛盾导致职业倦怠。对于高职教师来说,教师的角色是多种多样的,甚至形成“角色丛”。高职教师既是社会和学校的代言人,又是学生和家长的人,这种互不相容角色常常会产生左右为难的冲突;高职教师同时是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又是学校的被管理者,需要不断适应角色的转换;同时教师还有学生的心理调适者、教学研究者等角色,还要承担家庭的角色,有调查甚至发现,高职教师同时要承担十几种角色。高职教师角色的多样性,既表明高职教师肩负的责任重大,也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角色不断冲突甚至失调,最终导致职业倦怠的产生。社会期望过高和发展的现实矛盾之间的冲突。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普遍被认为是培养大国工匠的摇篮,家长和学生对于职业教育的关注和期望越来越高。高职教师是做好高职教育工作的关键所在,受关注度越高,教师的压力越大。高职教师也普遍期望学校发展能跟上社会期望,但受制于学校历史状况,软硬件环境等,期望和现实发展之间存在很大差距。高职教师承担的期望和压力越来越大,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重重,从而产生职业倦怠。

缓解高职教师职业倦怠对策

随着社会的高速变革和发展,高职教师的职业倦怠可以说一定程度上也是发展必经阶段的必然产物,只有对职业倦怠进行积极预防,才能有效适应新时期不断变化的新要求,适应新常态的变化,推动高职教育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心理发展,积极适应转型期的社会。学校层面,学校要积极创造机会,支持高职教师进修和发展,支持教师的素质提升。成立专门机构,如教师发展中心,配备专门人员,关注教师的生涯发展和心理发展,在职后教育、继续教育的各个阶段,积极为教师提供发展咨询服务和心理疏导,缓解职业倦怠。教师自身方面,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不断稳定后又不断发生的,高职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提升专业发展的层次,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调整。积极参加知识更新工程和研修学习,紧跟时展,不断适应转型期的社会发展和新时期对于教师发展的新要求,缓解过载情况出现。提升角色应对能力,用积极心理思考问题。在知识更新迅速,教学改革和社会转型发展的时期,学校层面要积极提升教师的角色应对能力,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能力,增强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使得教师在面对各种角色转换时候能够应对自如,帮助教师特别是新教师进行应对能力训练,掌握应对压力的方式和方法,如压力接种训练、放松训练、果断训练、人际和社交技能训练,合理情绪疗法等,通过培训和提升,帮助教师形成正确的工作期望,防止角色冲突;教师层面,要学习积极心理学的专业知识,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已经发生的角色冲突,尽快使得不相容角色及时转化,化解角色冲突。加大工作投入,合理自我调适,提升幸福感。学校层面,根据双因素理论、成就动机理论等,加大支持力度,合理激励,不断改善教师社会认可程度,同时提升教师的“保健”因素,持续改善薪酬、工作条件,不断满足教师的成就动机需要,适时减少工作压力源,给予教师适当的修正时间和机会,提升教师的物质待遇和改善工作环境;对教师而言,要加大工作投入,以充沛的精力、积极的心态,奉献活力和专注,调整期望值,形成合理的期望,澄清个体价值,发展积极乐观的态度,增强个体对人生和事业的责任感,提升幸福感。

作者:张峰 单位: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