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地方本科高校教育受众多元化的思考

时间:2022-12-23 11:08:25

新建地方本科高校教育受众多元化的思考

一、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的办学基础、需求与定位

(一)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的办学基础

由于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大都是由师范专科学校、高等专科学校、教育学院以及当地中等专业学校等合并而成,学校师资、教学条件等相应的教育资源缺乏改善和整合,在教学水平上与老牌普通本科高校存在较大差距,缺少如学界权威、名师名人、名学科、名专业等标志性成果,公众的认可度不够。许多新建地方本科高校沿袭了传统精英教育的单一化模式,大多照搬照用老牌高校的办学思路和办学措施,人才培养目标不可避免地出现同质化现象。因此,单一化模式的发展方向与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发生矛盾,导致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在十几年的办学过程中,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虽然走了不少弯路。但通过不懈努力,逐步明确了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凝练了办学理念,从发展战略目标、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学科专业发展方向、人才培养目标、服务面向等方面进一步确定了学校定位,始终牢固树立教学工作中心地位,通过政府投入、资产置换、银行贷款等多种途径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大了高层次人才引进和教师培养力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注重开放办学,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科专业内涵发展,强化教学管理,教学运行规范有序,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具备了相当的办学基础。

(二)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的办学需求

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的办学必须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对新建地方本科高校来说,需要承担促进地方全面建设、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急需人才以及提供智力支持的重任。对地方经济和社会而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地方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对高校提出了人才智力支持、科技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要求。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必须立足地方、反哺地方,积极响应地方经济“转方式调结构”以及社会事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深化教育改革,强化内涵建设,突出特色发展,通过优化调整学科专业,扎实有效地开展办学活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校企校地合作,实施服务计划,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可靠而有力的人才保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校要根据自身特点和类型选择不同的方式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一般情况下,“985”和“211”工程的大学在科学技术研究方面拥有更丰富的资源,处于科技研发和创新的核心位置,要重点关注世界科技发展前沿、科技发明和创新的最新动态,在科学技术领域能够获得更多成果,通过加强科学技术的运用和成果转化服务经济建设,促进社会进步。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而言,更重要的是要立足地方,依托区域产业优势,加强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通过横向联合转化科研成果,解决企业和社会存在的实际问题,为企业、社会提供人力和智力的支持,更加切实地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

(三)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

毫无疑问,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的办学宗旨,就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快速发展提供可靠的人才资源保障,要立足地方,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着力建设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急需的学科专业,全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但是,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在办学过程中受到老牌普通本科高校的影响,办学定位趋同,大多忽视了所处地方区域的经济模式、产业结构对人才的需求,盲目扩大规模,追求高规格人才的培养,只顾追求高教系统内部的攀比与排名,没有潜心研究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新需求,或多或少地走了许多弯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处在多元化发展时期,高等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不同区域不同层面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校的办学实践提出了更高更细的要求,各类高校必须根据自身特点,走特色发展的办学道路,要从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高度来看待科学定位问题。国家也鼓励各高校根据自身的类型和特点进行合理分工,办出特色,避免千校同质。由此,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应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着力解决好“面向”和“服务”的问题,要紧密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进行调整、设置学科和专业,紧密联系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来建设特色学科和特色专业,以市场为导向,立足地方区域,面向全国,以传统学科为基础,提升优势专业,培植新兴专业,发展紧密联系地方经济社会建设需要的专业,校企合作共建地方优先发展的工科专业,形成鲜明特色的学科专业结构,努力培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和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二、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的教育受众多元化

按照《辞海》的解释,受众是在大众传播过程中的信息接受者。从宏观角度来说,教育受众是指一切接受教育行为、参与教学活动的客体集合;而从微观上来讲,是指集中参与学校教育的学生群体。高等学校最根本的任务,就是通过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将从多种渠道通过不同途径集中起来的教育受众培养成为有用的人才。

(一)教育受众多元化趋向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鼓励地方和学校大胆探索和试验,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质量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加快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多样化人才需要与教育培养能力不足的矛盾、人民群众期盼良好教育与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增强教育活力与体制机制约束的矛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这对高等学校,尤其是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另外,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国家经济结构的经济新常态下,由于社会职业技术岗位的细化和分工,各类新的职业技术岗位不断出现,发展极为迅速,不同区域之间的行业发展也极具不平衡性,这就决定了人才需求的多元化。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必须立足区域经济,面向地方社会发展,担负不同的人才培养任务。在此形势下,随着教育结构和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高校招生方式还会发生变化,尤其是新建地方本科高校,招生方式越来越多,生源范围越来越大,教育受众的来源和形式渐趋复杂化,呈多样化发展趋势。由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的侧重点不一样,导致教育受众接受的教学目标和课程体系也不一样,必将给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的办学带来困惑。

(二)教育受众来源的多样性

高等学校教育受众的获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由高等学校的招生数量、招生标准和招生程序共同构成的招生制度所决定的。我国目前的招生程序以全国高考成绩为基础,采取学生自主填报志愿与高校统一录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这是在相当长时间内我国学生进入高等学校成为教育受众的唯一途径。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高素质技术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随着教育结构和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高校招生方式呈多样化发展趋势,高校学生生源已发生了较大变化。就新建地方本科高校来说,目前的教育受众来源主要有四种:一是通过普通高考招收的普通高中生,占在校生总数的85%左右,这是最主要最根本的一种来源;二是通过专升本考试招收的来自高职院校的学生;三是通过春季高考招收的来自中等职业专科学校和职业高中的学生;四是通过对口贯通分段培养形式招收的中等职业专科学校和高等职业专科学校的学生。近几年来,国家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积极响应国家要求,创新实践经济新常态下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三)教育受众知识结构的多样性

教育受众的多样化,必将带来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对复杂多样的教育受众进行必要的分类,了解各类教育受众的身心因素和知识结构特点,有利于因材施教。第一类教育受众,大部分思想活跃,在高中阶段的时间大多用于传统的理论学习,对数学、英语等公共基础课的知识掌握较扎实,有一定的文化理论知识基础和学习方法,对相关知识的学习也不会感到很吃力。该类学生没有接触专业理论知识,对专业了解不多,较多地存在学习动力不足、竞争意识不强、目标意识不清、专业视野不开阔等问题。第二类教育受众,在高职阶段接受了不同程度的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也具备良好的动手实践能力。这类受众来源较为复杂,从普通高中通过高考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其文化理论知识基础相对较好;从中职学校考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其文化理论知识基础就相对薄弱一些。从某种意义上讲,该类受众在高职阶段已经完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闭环的教育过程。第三类教育受众,在中职阶段接受了专业教育,大部分的时间用于专业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基础,动手能力较强,但文化基础知识薄弱,较普遍地存在学习方法不当、态度不端正、自觉性较差等问题。该类受众在中职阶段也完成了一个闭环的教育过程。第四类教育受众,由于采用了对口贯通分段培养的形式,由本科院校与前一阶段的学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对口贯通的课程体系,各阶段有所侧重,使得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数学、英语等公共基础课程,接触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有一定的文化理论知识基础和专业基础知识,又有良好的动手实践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该类受众在两个阶段需要进行一个相对完整的、闭环的教育过程。

三、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的教学对策探讨

新建地方本科高校主动面向区域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服务,培养应用型人才,其培养目标应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来“量身打造”。要进行广泛调研,吸收社会多方面元素,有针对性地研究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和建立符合多样化教育受众培养特点的课程体系,有效合理地配置教学资源,注重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技术运用能力,改革实践教学内容,逐步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有针对性地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等院校实施人才培养工作的根本性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进行教学改革的主要依据。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办学成功的前提。对于目前面临的教育受众多元化的新形势,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必须有针对性地研究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既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提升理念的过程,也是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要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坚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原则,充分体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教育思想,做到“知行统一、学思结合、因材施教”,正确处理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主干学科与相关学科、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按照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的教学要求,使学生在各方面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具备适应终身教育及社会发展变化需要的知识和能力结构。要针对各专业的人才需求情况进行广泛深入的社会调研,根据行业、产业发展需求,认真分析职业岗位群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着力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对于专升本以及春季招生等类教育受众,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要高度重视教学衔接问题,要充分了解教育受众的基本知识结构,结合本科专业的知识结构要求,认真进行课程分析,不断探索完善适应该类受众的课程体系,进一步强化课程教学与技能培养之间的关系和互动性。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春季招生类教育受众,其文化基础知识较其他类教育受众相对薄弱一些,需要在本科阶段加强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选用适宜的教材,注意课程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采用符合受众特点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学生更加扎实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针对“3+4”和“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类的教育受众,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要充分体现贯通培养理念,真正培养出有真才实学的工程型、高层次技术型人才。要广泛深入调研企业需求,充分研究职业标准和行业规范,认真分析职业岗位群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反向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一体化贯通性的课程体系,突出职业教育贯通培养特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必须能够支撑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教学方法和手段应该能够满足该类教育受众的要求。课程体系应进行科学整合,理论与实践课时比例合理,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适宜,适应学生自身发展和企业岗位的实际需要。知识结构更加适应现代社会需求,注重对能力的支撑,不以单纯掌握传统的学科知识体系为标准;能力方面更注重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不以提升学术发展能力为标准;素质方面更注重人文素质、价值取向、创新意识、能力提升的培养,使大学生情趣高雅、热爱生活、积极向上,不以提高学科素养为标准。在制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按照“平台+模块”的原则合理设计课程体系,妥善处理好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面向全体学生与因材施教等关系。搭建通识教育教学平台和学科大类专业基础教学平台,拓宽和夯实学生的大专业基础,根据确定的人才培养具体目标,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知识结构、兴趣特长、能力及发展方向等方面的差异,满足学生多方面的成才要求,给学生提供多元化发展的机会。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专业对应岗位群,归纳专业基本能力,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基础课要适用,专业基础课要管用,优化和整合课程内容,降低重复性。给学生更多的选择发展空间,实现分类施教、弹性培养,培养个性化人才;设置创新教育与实践教学模块,适度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优化实践教学环节设置及安排,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双线并行,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对于有进一步发展潜力和深造要求的学生,合理引导选课,合理安排专业岗位实践;对于其他学生,除了合理引导课程选学外,着重加强专业岗位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使他们向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发展。

(二)合理整合配置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是指学校用于教学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的总称。学校教学资源可分为三类:第一是教学人力资源,主要包括专任教师、教学管理团队、学生的质与量;第二是教学经费资源,主要包括日常教学经费、教学建设专项经费、教学津贴和教学仪器设备购置费等项;第三是教学物力资源,即应用于教学过程的对教师授课或学生学习提供帮助的设施设备,包括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教学辅助设备、实验实训室、体育设施等。大学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是指合理、有效、充分整合利用大学教学资源,以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教学资源是教学工作得以开展的物质保障,其配置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好坏。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的教育受众多元化趋势,对教学资源的配置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是对师资队伍配置的要求,需要有一支“双能型”师资队伍,尤其是工科专业师资要有工程实践经历,学校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师资队伍培养和培训方案,提升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确保任课教师的教学能力满足教育受众多元化形势下人才培养的要求。第二是对课程资源配置的要求,学校需要根据教育受众的特点和培养目标开好基础课公共课,选修课程需要反映现代科学技术新发展、新成果,与专业学科发展动向密切相关,与教育受众不同的知识结构特点相适应。第三是对实践教学条件配置的要求,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致力于培养应用型人才,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学校应通过校企合作或校地整合共建等形式加强校内和校外实践教学条件建设,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验实训条件,满足人才培养要求。第四是对图书资料的要求,教育受众多元化的特点要求学校必须开出足够的文化理论知识方面的基础课程,必须有充足的教学场所和相应的图书资料。第五是对教学网络信息配置的要求,需要有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需要学校借助信息化手段,建立网络教学资源库,并建设虚拟实验教学系统,加强实验和实训环节,提高实验教学实验质量。

(三)同一专业多元化多目标培养应用型人才

同一专业多元化多目标培养应用型人才,就是根据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充分考虑学生的就业形势和方向,设置多个专业面向,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社会急需的人才,同时根据教育受众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特点,确定适宜的培养目标。如工程类专业,可以分别按照技术工程师、卓越工程师和现场工程师等三类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春季招生和对口贯通分段培养的学生可以按照技术型人才或技能型人才进行培养。学校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和培养目标分别确定适宜的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不同的知识能力基础和各自的技术能力要求综合设计课程体系,合理分配基础理论课程、专业课程的学分学时,适当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有针对性地培养应用型人才。充分利用地方产业发展的优势,校企联合办学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根据专业教学需要,从行业规范、企业生产标准引入实际生产流程,将符合行业、企业发展所需的知识融入到专业教学中,实现专业理论教学与企业生产实践的有机结合。校企双方根据专业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整合课程,尤其是要将新技术融入教材,重点对专业核心课程进行开发建设。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吸收本专业领域科技的最新成果,体现职业岗位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规范,注重课程内容与现代科技的接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注重课程内容的时效性。核心课程体现岗位技能要求,促进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集专业教学、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三位一体,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共同开发实践教学特色课程,共同参与实践教学环节过程,利用企业工作现场的职业环境和最新生产技术,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担任指导教师、利用企业设备与环境条件、与企业生产相结合等多种措施来完成该环节教学任务。学校也可以通过课程置换、联合培养等形式为企业培养急需的专门人才。

(四)根据受众特点和培养目标开好基础课公共课

新建地方本科高校既然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任务,就必须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确定与之相应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分析专业所需要的能力结构,了解从事该专业工作所需要的基本文化素质和基本能力素质,根据各专业教育受众的已有知识结构特点,建立相应的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中,要处理好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关系,既要突出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应用性,还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对于普通本科类教育受众来说,要从专业的整体发展与专业就业核心能力出发,科学设置课程,注重课程结构的整体设计和整体优化,在理论课与实践课、专业课与通识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等课程类型上统筹安排、合理配置。加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建设,设置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公选课模块。强化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建设,实现专业核心课程内容的整合与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注重专业前沿系列课程的建设,跟踪学科前沿动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和趋势。对于专升本、春季招生以及对口贯通培养类的教育受众来说,课程体系要根据其知识结构特点和具体的培养目标进行综合设计。专升本类的学生在进入本科阶段学习前接受了完整的高等职业教育(专科教育),而春季招生、对口贯通培养类的学生在进入本科阶段学习前接受的是中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和一定的创业能力。按照我国《高等教育法》第十六条规定,专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因此,分析三个层次的培养目标或学业标准可以看出,上述三类受众在本科阶段需要强化文化基础知识,需要根据专业要求开设如大学语文、大学数学、普通物理、英语以及计算机应用等基础文化课,精选或组织编写适宜该类受众的教材,课程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要符合该类受众的要求,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学生更加扎实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另外,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不断推进宽口径、厚基础的素质教育,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的整体优化,有效减少课程内容的重复与脱漏。学科专业基础课程要根据受众已有知识结构进行调整、合并、重组,拓宽学科基础,扩大知识面。专业课程应在有效整合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开设与社会需求相对接的模块化课程,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作者:冯滨鲁 刘凤楼 单位:潍坊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