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批判性思维教学研究

时间:2022-05-04 10:59:02

法学批判性思维教学研究

摘要:批判性思维习惯的形成、批判性思维技能的掌握,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将影响其职业的长度和质量。从我国法学本科教学中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批判性思维在法学本科教育中被误读的原因及危害;从加强专业师资培养、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操守、加快关于批判性思维课程设置的系统性研究等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法学本科教育;批判性思维;误读

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与人的创新能力直接相关。我国高校法学教育中多年来对批判性思维的误读,不仅直接导致法学领域人才创新思维能力的欠缺,而且使我国执法人员思维僵化,无法应对复杂多变的执法现实。本文通过对美国等国外高校批判性思维教学及其模式的回顾、总结以及对我国法学本科教育中批判性思维能力教学的梳理,希望为我国高校法学专业批判性思维教学提供借鉴。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对现有思维形式用谨慎的态度去思考并进一步提出质疑的倾向和技能,是一种理性精神和思维品质。批判性思维概念,由美国批判性思维教学之父杜威最先在其著作《我们这样思考》一书中提出,他认为批判性思维是根据信仰或假定的知识背后的依据及可能的推论而对新知识进行的主动、持续和缜密的思考[1]。随后批判性思维教学于上世纪70年代被美国政府作为对大学生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美国高校联合会(AAG&U)指出,“批判性思维、分析性阅读和写作、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技术的熟练使用”[2]为大学生学习的首要目标。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文件中就曾指出:大学教育必须培养能用批判性思维去思考和分析社会问题并寻求合适的解决办法的公民为其主要任务。哈佛大学前校长博克也曾提出“思维清晰和具有批判思维的能力”是大学本科教育的目标。华盛顿州立大学1996年制定的学士培养方案规定,认为批判性思维教育的目标即是能理解别人的观点、能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具有批判性的能力和习惯,善于提出自己具有建设性的思想[3]。有美国学者指出,批判性思维决定着美国未来的生活质量及世界的未来[4]。

一、国外大学批判性思维教学状况

国外大学通过多种渠道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归纳起来,批判性思维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批判性思维的专题训练。该训练主要由从事逻辑学研究和教学的教师来完成。因为批判性思维与逻辑学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逻辑学对于批判性思维的形成不仅具有方法论意义,而且具有原则性意义。首先,逻辑元素是批判性思维的基本成分。批判性思维的核心问题是论证我们应该相信什么该怎么做,对该问题的回答需要理由和论据,需要将理由或论据与讨论的问题有机地联系起来。而这个过程需要逻辑知识来完成。论证的语言、论证的结构、论证的评估、论证的类型、对论证的批判等,都与逻辑学的教学内容相关。其次,逻辑分析技术是学习各种课程的工具。任何学科都是由具内在逻辑、学习的目标及一系列关于那些目标的合逻辑理论集组成。因此,要掌握一门知识,都要运用逻辑。逻辑学知识既包括形式逻辑部分,也包括非现实逻辑的内容。形式逻辑主要是关于概念清楚准确、判断恰当和推理如何有说服力的理论,而非形式逻辑主要研究论辩的方法、驳倒谬误的知识等。目前,以论证理论为基本内容的非形式逻辑在批判性思维培养中的作用已被许多学校认识,并作为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基础课程而开设。斯坦福商学院就设有批判性思维课程———“批判与分析思维”,首先由教师介绍非形式逻辑中关于论证的理论,然后课程以讨论的模式进行:学生选题———课前做详细的准备———课程辩论———分析结论[5]。在逻辑教学的基础上,一些学校还精心设计并编写了与逻辑学紧密联系的批判性思维训练的教科书,如埃默里和亨利学院(Emoryandhenrycollege)哲学系的丹莫尔(T.EdwardDamer)就亲自开发批判性思维课程,其教科书为《攻击有缺陷的推理》[6]等。(二)结合学生所学专业课程,将批判性思维融。入到具体的教学内容中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将批判性思维变成学生思考各专业问题的技能和习惯,这部分工作主要由各专业课教师来完成。其方法主要有“苏格拉底对话法”“学科交叉思考法”“案例法”等。使学生或者在教师的提问引导下有序思考,或者利用学科之间的差异,拓宽学生的认知模式;或者是结合具体的学科情景的“案例法”,让学生就某一案例查找资料并寻找答案,教师与学生讨论并寻找最佳答案。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20世纪80年代,美国加利福尼亚的19个院校,除了要求本科生修一门批判性思维的专门课程外,同时要求批判性思维要在不同专业具体化———批判性思维可以渗透到诸如社会学家所教授的一般化方法论课程中。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也要求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整合在各门具体的课程中。美国肯尼索州立大学启动了一项web2.0技术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式教学项目,旨在提高学生在各学科中的质疑和概念理解能力[7]。

二、法学本科批判性思维教学模式及误区

法学教育应当把批判性思维教育作为主要教学目标,这在我国法学教育界早已经形成共识。批判性思维中关于随时抱着怀疑的态度去思考那些已经被认为是真理的东西,拒绝用单一的原因去解释复杂的事实,不轻易相信某一定论,是法律人能有效地探求事实真相、客观公正执法所必须具备的素质。从20世纪90年代,国内各大院校的法学专业大都开设了逻辑学、法学逻辑等相关课程,目的是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合理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收效甚微。21世纪初,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又一次被作为大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目标被提出,且20多所院校争相开设独立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等课程,这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起到新一波的推动作用,但从目前的情况看,批判性思维在法学日常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法学本科批判性思维教学的主要模式。目前,我国各高校法学专业本科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模式与国外大学基本一致,除了给法学系学生开设逻辑学、法律逻辑学、批判性思维与创新等课程外,主要将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融合在日常专业课教学中,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即是典型事例+专业理论分析,其中重在专业的理论分析。案例教学,可以通过一个或数个案例的分析和研究,发现其发展的脉络并合乎逻辑的进行推理,其目的从特殊中窥见普遍,以对类似案例做出阐明和解读。通过分析和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势,学会批判性思考。当然,案例教学中案例的选择需要精准,分析要透彻。2.情景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设定角色、争议的问题、证据等情景,而后引导学生在模拟情景中进行思考、分析和论辩。从而让学生自己根据所掌握的逻辑知识,对案件事实、证据进行取舍;对人物关系及所适用的法律条文仔细斟酌,并合逻辑地推出结论。教师在学生之间据理力争、论辩之后,综合学生的分析并结合知识点给予评价性的分析和讲解,最后给出合乎逻辑的结论。3.提问法。一般是指教师在讲授某一章节之前先布置学生自学;然后针对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疑点,按照一定思路,对学生进行启发性的提问。该方式不仅能培养学生如何回答问题,而且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如何思考和合理地解决问题,进而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当然,在运用提问法进行教学时,要允许学生互提问题、互相质疑,也允许学生大胆地向教师提问。该方法所产生的提问压力和学生的自我挑战有助于培养学生沉着冷静的心理和百折不挠探求新知识的精神。同时在提问中新问题的不断涌现,解决方法也呈现出多样性,这也有助于培养学生从多层面、多视角、多方位去思考法律问题的能力。通过上述一系列方法,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习惯方面,应该说起到了较大的作用,但在我国法学本科教学中,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还存在许多被误用的表现或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二)法学本科批判性思维教学出现的误区。1.批判性思维专题训练难以与法学专业理论紧密结合。我国各高校法学专业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都竞相开设“法律逻辑学”“逻辑学”等相关课程,但这些课程教学无论在教材写作还是教学中都面临着如何将法律专业知识与逻辑有效结合的问题。最终的教学模式都没有逃脱“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提问法”等传统方法。批判性思维专题训练与法学专业理论难以系统的、有机的结合。2.专业课教师存在对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误读。法学教师在课堂上过多的批评我国现行的法律及司法实践已成常态[8]。由于长期从事法学的研究和教学,一些教师对我国现行的法律及其缺陷了解的比较清楚,于是有教师将自己了解到的一些法律法规的不足之处进行豪无保留的简单批评。也有一些教师常常简单地比照西方法学制度,对中国现行的法律法规横加指责。这不利于明辨是非[9]。

三、法学本科批判性思维教学误区成因及危害

(一)批判性思维教学出现误区的原因。1.多数从事批判性思维专题训练教学的教师都没有法学背景,这是造成批判性思维教学的教师难以有效地将批判性思维的理论与法学理论、实践有效的结合的主要原因。由于缺乏系统的法学教育背景,在批判性思维教学中关于法学事例的分析难免片面。2.我国法制发展建设起步较晚。现代法治最早起源于西方,我国只是在清末或民国初期才开始产生法治的意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才真正确立将法制列入国家重点建设目标。但由于法学理论底蕴不足、立法经验欠缺,加上近些年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原有的法律法规远远不能满足现有社会发展的需要,法律法规修改较为频繁。3.理想与法学实践的现实常常存在一定的距离,理想需要几代人的持续努力才能实现。由于我国一些地方的执法人员无视法律法规,冤假错案层出不穷,这客观上为一些教师批评我国现行的法律提供了一定的素材。一些法学教师常常怀揣较高的法治理想,不自觉地将自己视为法治理想的守护者和真理的占有者,于是对法学实践中存在的或与法学人认知和理想不一致的地方采取无法认同的态度。课堂上常常会情不自禁地斥责当下的法律实践。4.中外交流的普及和深入,凸显了我国法律制度的不足。随着中外法学界交流的不断增多,我国法学界对西方法学原理及法律制度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在对比中外法律制度及实践中,发现了我国法律制度的诸多不足,形成了对我国现行法律制度及其司法实践的批判。5.个别教师对学术自由的过度解读。学术自由是现代大学的核心和基本原则,没有学术自由,就没有知识的创新。但学术自由是有原则的和相对的,教师的学术自由应以维护国家利益及学生学习自由权为基础;任何不负责任的简单鞭笞或者偏执地兜售自己的政治见解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二)批判性思维教学被误读的危害。批判性思维的内涵不是简单的否定或者质疑,而是要“辨析”、讨论,应是一种理性的合逻辑的批判。正如康德所说:“批判是理性的职责和使命,是理性本身的召唤。”批判性思维就是“要它建立一种法庭,来保证理性合法的要求,驳回一切无根据的僭妄。”[10]批判性思维教学被误用的危害主要有:1.不能真正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能力。调查发现,法学教师在课堂上对现行法律法规及司法实践的批判,大多采用一种缺乏逻辑和理性分析、盲目批判一切的思维方式。是一种为了批判而批判,视批判为目的。此种教学方式,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作用甚微。2.降低学生对法科学的敬畏感和专业认同感。卢梭曾说:“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11]学生是未来的法学从业者,是法学理论实践的主体,是我国法制的维护者和执行者。尤其是刚刚入学的大学生,他们对法学充满敬畏和信仰,是带着一腔热血和对未来美好的憧憬而来学习的。教师任何不负责任的、盲目批判,都会挫败学生的职业成就感,造成学生对国家法律的不信任感,使我们的法律失去应有尊严和权威。而且,挫败学生的职业成就感会直接导致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降低。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自我实现的需要”即成就感是人的最高层次需要,这种成就感作为一种主观情绪,不仅可以激发正处于人生关键时期的青年学生对成功的强烈要求和对未来的期望;而且成就感和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对自我价值的实现并获得成就感具有巨大的推动力。强烈的成就感也会使学生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对知识的批判精神,通过质疑、分析和问题的解决,会使学生获得自我实现的满足感;这样的良性循环过程,能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12]。所以,教师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对我国法律制度的敬畏感和自信感;另一方面要理性地、合逻辑地分析现有法律缺陷。

四、正确进行批判性思维教学,培养法学人正确的思维模式

(一)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教学的专业教师培养具有法学专业基础的法学批判性思维教学的专业教师,促使批判性思维专题训练与法学理论及实践的有机结合[13]。如学校可以组织从事批判性思维教学的教师和法学专业教师对法学专业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模式做一个系统的研究,将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体系化、模块化;而不是仅仅满足于教会学生一些简单的逻辑推理或对法学理论、实践的简单点评。学校还可以有针对性地对法学系学生开设普通的逻辑课程基础上增设非形式逻辑课程。教会学生区分不同层次论证的优劣评价标准、对论题及论据的质疑方法、非形式谬误的种类等。(二)要真正领会批判性思维的内涵批判性思维应该由认知技能和情感意向两部分组成。批判性思维认知技能主要包括:分析、评估、分析和综合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内容,而情感意向主要是指一种批判性精神,包括思想开放、探求真理的思维习惯、好奇心等。为此,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技能和精神为目的,并将该宗旨贯穿于教学的每个环节之中,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有批判性思维的学生。(三)变革课堂话语权批判性思维包括的分析、评估、逻辑推理等认知技能和思想开放、积极探索、好奇心等情感技能不是与生俱来的,其需要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和教师课堂教学自觉引导。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是教师主讲的“一言堂”,这不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的培养。教师应改变现有教学模式,变“一言堂”为学生踊跃参与的“群言堂”,逐步平等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四)坚守法律人应有的道德操守,维护法律的权威性作为具有批判性思维意识和能力的法律人,应坚守法律的权威性,坚守法律对正义的向往这一道德操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信仰法律、敬畏法律、坚守法律执业者的伦理素质培养。(五)抓住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各高校法学实践课教学主要有两种形式:观摩型和参与型实践教学。观摩型主要是观摩庭审和听取职业务实讲座等,而参与型实践教学一般是指建立模拟法庭、法律诊所、法律援助中心等。但这两种形式多流于“只看不想”“只演不辨”,学生乃至教师都不知道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到底应该学到什么和怎样学。法律思维的核心内容是法律论证、依据事实和法律规范做出判断,因此,应该抓住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思考、反思现有案件,通过文书写作、法庭辩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对法律条文的释义能力,为将来准确地应用法律打下基础。

作者:连丽霞 单位:中国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