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探究8篇

时间:2022-10-12 02:58:52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探究8篇

第一篇: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摘要:学生只要有了学习生物的兴趣,学习生物知识就不是件困难的事。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种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学习兴趣;培养方法

如何改革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一直是人们探索的课题。我觉得首先应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着手,因为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强大内驱力。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对某一事物的兴趣最易诱发大脑皮层的兴奋,而这种兴奋则是大脑对该事物认识、理解、记忆的最佳状态。如果学生对学习的对象产生浓厚的兴趣,那么其学习效率将大大提高。因此,深入地钻研教材,努力挖掘教材之中的趣味因子,利用各种途径将生物知识趣味化,在学生对生物知识感兴趣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学习,便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应该怎样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呢?我在此谈谈看法。

一、用教师的激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同样一个教案,不同的教师会上出不同的效果。究其原因,这与每个教师的气质、学识、语音语调、表达方式的不同有关,但另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师的感情色彩———激情。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青少年更是如此,他们不善于用理智支配感情,却常用情感支配和影响理智。学生对教师不能产生兴趣,那么再好的传授方法、再理想的教学手段都是不能产生效应的。所以生物教师要热爱本职工作,有强烈的探究欲望,用浓郁的激情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巨大精神力量,使他们产生学习的渴望和上进心。

二、把生动的故事和歇后语等内容引入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科学知识是抽象的道理,每一抽象知识的获得都包含着人类认识的生动事例;生物科学的发现和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它又存在于千千万万个偶然现象中,生物世界的千姿百态、奥秘无穷便是充满着许多神奇有趣的现象。用生动的故事、歇后语或生活实例,更能引起学生思考,激发学生主动性。例如,当讲授到鸟类的繁殖时,可以告诉学生:“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看到母鸡在鸡窝内能孵化出小鸡,他自己也爬上鸡窝,但最后却孵不出小鸡。”引导学生答出,孵化需要一定条件,人没有鸡的体温高,胚胎不能继续发育,不能孵化出小鸡,让学生认识到,在亲鸟体温下,胚胎就能继续发育雏鸟。当讲“脊髓的反射功能”时,可出这样一道思考题:“我们常说某人被打得晕头转向,屁滚尿流,请你以脊髓的反射功能分析其中的道理。”引导学生答出:排便反射和排尿反射受大脑的控制,当人遭受意外事故时,处于脊髓下部的排便和排尿中枢失去大脑的控制,就会出现大小便失禁的现象。当讲“条件反射的概念”时,可简单讲述望梅止渴的成语故事,引导学生掌握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故事的魔力在于发人深省,克服学习中的心理障碍,达到忘我的境地。

三、师生合作寓教于乐,营造和谐、民主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以最基本、最活跃的师生关系为出发点,进行师生主客体角色互换,教学互补,创设趣境,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到我国有丰富的动物资源时,提到我国有珍贵动物“猫熊”,有些学生大笑说:“老师您说错了,应叫熊猫。”“哈哈,老师也不懂称呼熊猫。”老师并不因此而生气,要学生讨论一下这到底对不对?有些学生说:“因为小学时的课本明明写的是熊猫,所以您说的猫熊是错误的,等于把老虎叫做虎老,鲸鱼叫做鱼鲸。”有些学生说:“应叫猫熊,因为它是像猫的熊,而不是像熊的猫。”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在这些问题面前,老师跟学生以平等的身份一起交流,课堂上充满了和谐、民主的气氛,使学生们在乐趣中进入探索的境界,沉浸在无比的欢乐中。

四、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能有效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创造紧张、活跃、向上的气氛。例如,在讲动物的主要类群的扁形动物的猪肉绦虫时,首先用形象生动的语言介绍猪肉绦虫的成虫寄生在人体内,幼虫寄生在猪体内,猪肉绦虫对人和猪的危害比较严重,接着提出如下三个情境问题:(1)猪肉绦虫有哪些适于寄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2)为什么猪肉绦虫的成虫寄生在人体内?幼虫寄生在猪体内?(3)怎样预防猪肉绦虫?这些问题突出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又如,在讲“叶的结构”中“叶肉”一节内容以前,可安排这两个问题:(1)叶的颜色为什么上面比下面深些?(2)许多叶子在落地时为什么往往腹面朝下?这种创设问题的情境,大大激发了学生对这节内容的求知欲,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五、开展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物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把对生物学有兴趣的学生组织起来,组成课外活动小组,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便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消化,又能促进个人能力素质的提高。如,组织学生外出参观(参观植物园、鸟类标本室、园艺基地等);搞生态调查(地区蝴蝶种类、农村墓地占地面积等);野外采集制作标本等。通过各种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实践能力。总之,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该不断探索和实践。

作者:黄世东 单位:南安市教师进修学校

第二篇:初中生物教学中参与式教学法的有效应用

参与式教学是一种协作式与合作式的教学法,主要指师生全体共同营造热烈、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拥有参与学习的机会,是一种高效合理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的手段上主要以直观形象、灵活多样为主,以此来鼓励与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这种教学法不仅能够加强教师与学生信息的反馈与交流,还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深刻的掌握与领会,并将其有效运用到实践中。

一、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参与式教学的核心是课堂的互动性,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能使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去。在课上互动的环节中,教师要通过各种教学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内自主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例如,在《植物生长》这一课程的学习中,涵盖的内容包含了植物光合作用、叶片对热和光吸收的原理、植物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的过程以及植物生长需要的外在条件等知识,这些原理性较强的知识点,对学生来说不但难于理解,而且较难记忆。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物教学情境,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形象地表达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在班级放置盆栽,让学生自主对其进行具体观察,通过写观察日记的形式来加强学生对植物生长过程的了解。这种方式不仅能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还能体现参与式教学法的优势,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二、设计课堂教学实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初中生正处于生理与心理发育的阶段,其好奇心与玩心较重,在生物教学前,教师可以准备一个与生物教学有关联的游戏,为学生创建轻松活跃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兴趣性。例如,在学习“先天性行为”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两两分组,在被实验者的小腿处于自由下垂或膝半屈状态时,由组内另一成员用手掌内侧边缘或橡皮锤对其膝盖下韧带进行轻快地叩击,然后观察其小腿的反应情况,评比出反应过大的患者,对其膝跳反应进后现场教学。学生参与到此教学中,对不懂的问题现场提问,加强了对中枢神经系统的相关记忆,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

三、进行讨论式教学,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进行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目标开展相关的研究与讨论,这种分组形式的教学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高各组员间的竞争力。在课堂辩论中,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加深对学习知识的理解力度,培养综合能力。例如,在教学“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时,首先让学生对生物链加强了解,列出十种生物的名称,分小组讨论生物链的最低端与顶端,各小组讨论后将这十种生物的关系链表示出来,最后由小组组长进行阐述,结果不同的小组展开相关辩论,最后由全班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到讨论中,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这种让学生自主开展讨论活动的教学方式,不仅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且能加强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增加其学习生物的兴趣。

四、开展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生物教学中,学生只有对生物知识产生了系列的疑问,才能将学生学习的兴趣真正激发出来,教师才能以此来开展更多内容与课程的教学。此外,教师可以通过探究性教学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并不断获得新的生物知识。例如,在学习《人类血型分类》这节课时,教师可提出以下几个问题:(1)人类的血型主要分为几种?(2)输血的原则是什么?(3)血液的遗传会改变吗?提出这些问题后,让学生进行研究与思考,在课本提供的数据与资源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开展相关生物实践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向家长询问、上网搜集资料等形式,对自己的血型进行调查。通过调查得出的结论延伸至家人血型的类型,学生在实践中不仅能够了解到自身的血型,此外还对血液互换问题以及血液凝固的条件有了全新的了解。综上可知,参与式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是教育改革的重要要求,这种教学方式的采用能够突显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此外,这种教学方式在教学实践中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师的教学效率,而且还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作者:胡文军 单位:甘肃宁县朱寨初级中学

第三篇:初中生物教学实践探索

近年来,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一些不足,尤其是实践教学的不足,严重影响了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因此,应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给予解决。本文主要对初中生物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基于翻转课堂的初中生物教学策略,对加强师生对生物教学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一、初中生物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初中生物教学效率的提高,主要表现如下:首先,教师不注重课前对学生的正确引导,使学生缺乏对教学内容积极展开预习的意识。由于教师对生物教学意识不足,使得学生也无法正确认识生物学习的重要性,学生对生物学习没有足够的兴趣,进而导致学生在学习中没有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阻碍了生物教学效率的提高。其次,教师通常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开展课堂教学,课前教师没有精心设计教学课件,在教学中甚至有些教师直接朗读教材中的内容,课堂教学缺乏生动的教学案例与丰富的教学方法,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氛围的活跃,使学生在沉闷的课堂教学中被动地接受生物知识,同时由于缺乏形象的案例解析,使学生对生物教学内容中的一些重难点难以有效地理解与掌握,进而影响到初中生物教学质量。第三,由于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与学生都将生物看做副科,对其教学和学习缺乏正确的认识,教师也没有注重课堂教学的评价,在评价中教师往往将学生在课堂中做笔记是否认真、练习题答案是否正确作为评价学生学习程度的标准。片面的评价方式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生物的信心以及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二、基于翻转课堂的初中生物教学策略

1.课前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准备

课前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准备是翻转课堂在初中生物教学实践探索的重要前提。由于翻转课堂的特征是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所以课堂教学开展之前,教师应对学生加以引导,使学生积极主动做好课前预习准备,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种子的萌发》教学中,教师应在课前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使学生对《种子的萌发》的学习产生兴趣,之后积极自主地进行预习,如教师可以在课前向学生设置问题,以问题为依托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以促进学生主动预习。教师可利用两个瓶子,A瓶里面没有水,B瓶里面有少量的水,之后教师在两个瓶子里面分别撒上等量的种子,将A瓶拧紧盖子放在阴冷的环境中,将B瓶放在温暖见光的环境中。整个过程要求学生参与,待做完准备工作之后,教师给学生设疑:“这两个瓶子中的种子,都会发芽吗?大家猜猜看,哪个瓶子里面的种子会发芽呢?”“同学们,这个答案就在下一堂课学习内容中,请大家猜一下刚刚老师的问题,然后将你们的猜测依据记录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课下主动预习教学内容,并在预习中将种子萌发的原因以及种子萌发的环境进行充分的预习,在课堂教学内容展开之前对教学内容有了充分的了解,对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课堂学习资源的设计

翻转课堂学习资源的设计是指教学视频的设计,翻转课堂教学中的视频是教学的关键,教师应按照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视频,在设计教学视频时应以教学内容为指导,在其中加入更多的案例与实验,使学生通过生动的案例与实验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例如,在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中,教师应在视频课件设计时引入一些非典型肺炎案例等大家普遍熟知的病情,在课件中对案例进行详细分析,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说明传染病的主要病因、传播途径和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在课件中还要加入一些生动的实验,教师可自己进行实验,然后将整个实验过程录入教学视频中,实验要通过显微镜等设备观察细菌存活的环境以及病毒的分裂过程,使学生对教学内容加深理解,达到通过教学使学生产生健康生活的意识。

3.课后有效的教学评价

课后有效的教学评价能够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学习信心,对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而翻转课堂教学的课后评价尤为重要。由于翻转课堂教学是使学生回到家中利用教师设计的视频课件自学,然后将学习效果与作业以及问题带回课堂,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课堂教学评价,以便解决学生自学过程中的难点与问题。因此,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以鼓励与肯定为主,将学生在学习中善于发现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作为主要的评价标准,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创新能力。综上所述,在基于翻转课堂的初中生物教学实践探索中发现,翻转课堂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对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正芳 单位:江苏沭阳县沭河中学

第四篇: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的探索和实践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前的教育比较主张让学生全面发展,即便是一些辅助性的科目,依然要保证学生掌握足够的知识,以便为后续的专业学习及人才培养提供较多的帮助。探究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手段,很多方面都对固有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思路,倘若能够将这种教学方法有效应用于初中生物教学中,相信可以对师生产生积极影响。

一、初中生物教学现状分析

在我国的教学体制当中,初中生物并不是考试的重点内容,也并非教学的重点内容,所以在以往受到的重视程度并不高,多数教师保持着传统的教学方法、手段,学生的学习水平也非常一般。可是在高中阶段,生物是理科学习的重点内容,对升学考试和日后的专业学习具有重要意义。从目前所掌握的情况来看,初中生物教学的现状主要表现为:第一,师生均没有对这一科目有高度的重视,因此在教育、学习方面不存在良性互动。有部分生物教师,甚至是将课程变为了“自习课”,考试也变为单纯的“背诵”。第二,生物教学工作的方法和手段比较单一,多数教师选择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的能力下降,在遇到更加复杂的知识内容时无法在短时间内适应。第三,初中生物教学的局限性严重,没有进行大范围的拓展,学生所学的知识无法应用到生活当中,纯理论化教学的效果不显著。

二、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的探索实践

当前的社会发展较快,人才竞争愈加激烈,各大企业都希望寻求专业的综合人才。因此,教育工作并不能仅仅着眼于“数理化”这样的科目,还必须对生物一类的课程进行改革。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的开展,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生物知识,为他们后续的学习提供更多的帮助,减少教学的恶性循环。

(一)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需注意的问题

与一般的教学方法不同,初中生物在开展探究式教学时必须要对相关的问题有所注意,不能随意按照个人意愿来完成,否则最终的教学成果肯定是不理想的。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和当下的工作标准,窃以为,探究式教学在落实中需要对“教学时间”、“课堂进程”等有高度的关注。首先,初中生物的教学时间,即每节课程为40分钟左右,教师必须要以一个主要知识点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减少思维混乱的情况。其次,课程进程的把控尤为重要。初中生物课程的教学,虽然整体内容并不多,但是想要在规定时间内对学生完成相关教学,那么就要对课程的具体进度进行掌握,其包括基础阶段、拓展阶段、总结阶段、分析阶段等,大到整个学期的规划,小到每一节课程的时间和进度,都必须有效地掌握,以教学质量为基准,不可一味地追求速度。

(二)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的程序

探究式教学主要是以“探究式”的方法,督促师生共同开展探究,以完成课题的讲解和知识体系的建立、应用。窃以为,初中探究式教学的具体程序为:第一,教师布置预习任务,学生根据任务的内容自行查找相关资料、信息,便于在课堂上发言;第二,学生的课前预习要事先了解课程的具体内容、难度,在教师讲解过程中及时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并就其与教师进行深度交流;第三,教师创设探究式的情境要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难度而定,保持多元化;第四,课堂共同讨论,以教学大纲为基础进行探究式讨论,总结多项成果;第五,学生课下回顾,对课堂知识进行进一步的总结,利用自身的学习模式来记忆,以减少遗忘现象;第六,课程小结;第七,课后训练,根据课程内容及整体的教学进度设计合理的训练方法,包括课外训练和作业训练。

(三)课后反思

初中生物的探究式教学在上述两项工作有效完成后,还必须开展“课后反思”,要求教师与学生共同反思,不能总是集中在学生这单一的层面上。纵观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始终处于主导地位,由于学生的水平是有限的,不能很好地掌握课堂知识,所以教师的课后辅导十分重要,即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在课后,学生也应对本节课程内容进行反思,而后进行整理。需要对预习中碰到的问题进行理解和思考,对问题进行解答,并且在解答之后能够结合教师的答案进行有效的分析,从而得出自身的答案。另外,就是教师必须要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将各种问题分成不同的类别,从而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也便于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以及不理解的地方进行重点讲解,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最后,教师要对学生预习中存在的错误进行纠正,提升他们的预习效率,以此充分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促进学生的不断发展。

三、结语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运用探究式教学方式具有很大的优势,并且多数师生对这种教学方法都比较认可。建议在今后的教育中,加强相关方面的研究,以健全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

作者:李淑侠 单位:江苏省新沂市第五中学

参考文献:

[1]戴国强.关于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生物教学的探究[J].学周刊,2013(11):128.

第五篇: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初中生物探究性教学模式的实施,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了解,从而课堂教学效率也有显著提高。教学往往离不开探索和实践,本文现推出了新的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探讨了其优缺点,为我国初中教育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使更多的学生在学习和思考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

关键词:生物探究性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实践教学

在新的历史时期应该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才能够全面地推进素质教育,这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手段,从2001个秋季开始,新课程改革就已逐步进入学校,开始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不仅走进了课堂,还走进了广大师生中间。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现在新课堂的主要目标,同时也突出了对科学的探究。目前大多数初中生物教师都逐渐认识到开展探究式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生物应用的过程。

1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的重要性

探究式教学指的是以探究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模式。近年来,在探究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何运用科学探究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是一个难题。传统的教学模式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轻松地掌握基本的知识点,而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比较注重于探究的过程,以解决问题为主要核心理念。在开展探究性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围绕所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全面落实,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保证了教学的质量。初中生对知识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但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教师运用探究教学模式是吸引学生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另外,生物这门学科本身实践性就很强,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更加合适。

2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的有利性

在生物学探究式教学模式全面性、实践性、直观性的基础上,布鲁纳的“发现式学习”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利用知识储备材料,去善于发掘生物学原理、法则、规律等等,并进行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够积极去探索,并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慢慢积累一些有效的科学方法与技巧。要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不仅要让学生熟练地掌握知识,而且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培养学习兴趣,因为这不是进行单一的技能训练模式,不能让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而是要积极主动去学习,发挥出自主学习的性质,把学生当作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知识的容器。生物学课程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提高生物科学素养成了首要问题,要充分理解技术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要充分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要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念,多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经济活动等等,在生物科学概念中,个人决策和科学探究能力是必须具备的。在21世纪,生物学占了很大的主导地位,生物学技术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主要表现在医疗技术、农业发展、人口和食品情况等各个方面。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能初步接触到一些基本的生物技术知识,比如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等。学生要对自然环境起到保护意识,以及珍爱生命,因为人与自然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学生可以通过讨论、分析认识到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3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的实践内容

在探究式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结合新教材内容,合理地进行安排,可以适当地做出一些改变,按照探究时间长短来确定探究的主体问题,从而根据学生的能力来编写完整的探究内容。需要有理悟性强和行业知识水平高的教师,将教材完整的教学思路设计出来,教材编写结束后,再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去完善和丰富它。在教学评价方面,可以在一般评价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一些过程性的评价内容。在教学策略方面的实施过程中,可以通过举例教学来促进对教学的理解,同时师生之间的互动要注意增强。需要通过教师的研究入手,然后去深入探究教学的一个过程,因此教师在生物探究式教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性。所以要从教师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举个简单的例子“种子的探究”,有些教师对这方面不太了解,也不知在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因此我们需要示范教学模式来推进专业去发展,采取先讲课再去寻找问题的这一方式。教师要考虑到每一位学生的感受,接受他们不同的建议,针对每一位学生提出的问题并进行解决。学习小组之间讨论是课堂上比较常见的学习方式,它不仅改变了传统教学形式单一的理念,而且有效地提高了小组成员的学习效率,它的特点在于能够井然有序、分工明确地进行小组活动,让部分不够自信和学习基础欠缺的学生,不管是学习还是心理上都得到了很大的帮助。对于一些成绩不太理想、不怎么喜欢交流的学生,教师可以组织学习合作小组,让同组与其他小组成员之间交流变得十分大胆起来,慢慢地与大家融合在一起。也可以在本小组展示学习成果时,与同学一起交流探讨。

4结语

还是有很多地方认为教师才是课堂的主导者,一切都以教师为主,但探究式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教师只是起到一个辅助作用,提倡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这种教学模式为学生全面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帮助,激发了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更有利于学生未来发展,既能让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收获乐趣,又你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让自己逐渐赶上时代的步伐。

作者:伍梅平 单位:南昌市滨江学校

参考文献:

[1]马新云,张增水.对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学周刊C版,2015,(1):72.

[2]郭蔚.基于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的分析[J].新课程导学(上),2015,(5):59.

第六篇:思维导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新课程改革要求学校教育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因此,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进行创新教学,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思维导图是新型思维的组织工具,它通过将不同的知识点进行有效组织,最终构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初中生物属于实验性相对较强的学科,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思维导图概述

思维导图属于一种终极的组织性思维工具,它能够将分散的知识点按照相关逻辑及类别等进行有序组织,进而成功形成完整的知识系统。因此,从某种程度上看,思维导图既是学习方法,又是思维工具。思维导图是指围绕一个知识点,运用彩线将不同知识点进行连接,最终将相关的知识点实现串联及拓展。初中生物学科具有创新性的特点,而思维导图能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进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生物教师在使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其自身教学水平能够得到明显的提升,从而在日常教学中能够游刃有余。思维导图能帮助学生加强自身对不同知识点的把握,加深对知识的记忆。除此之外,在生物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能够明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习效率。在实际建立导图模型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增进了师生间的情感。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1.连接不同的知识点

教师可引导学生将不同的知识点进行串联,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应在课前对接下来需要讲解的知识点进行深入的了解,分析每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利用这种关联性构建科学的思维导图模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使学生养成自主思考的习惯。初中生物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师作为引导者,应积极帮助学生理解各个知识点,使思维导图在实际教学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例如,在教授“生物体有相似结构层次”相关内容时,教师可借助思维导图组织课堂教学,引导并提示学生把植物体相关的组成结构层次作为构造思维导图的主要线索,适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细胞、组织、器官和植物体,从而逐渐建立起植物体相关组成结构层次的思维导图,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一般情况下,理想的思维导图结构应是金字塔形,教师引导学生将各个知识点进行梳理,形成金字塔形,从视觉上可对学生产生冲击,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

2.合作完成思维导图

教师在将思维导图实际运用到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应针对思维导图的建立形式进行详细的讲解,帮助学生了解思维导图涉及的要点,并正确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分组学习,要求各组间合作完成学习任务。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利用思维导图,直观、清晰地呈现各个知识点以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例如,在讲授人体主要组织的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各组学生有效建立思维导图,分别列出上皮组织和肌肉组织等部位,并凸显出其中的重点和难点,借助多媒体技术,制作多媒体课件,模拟人体各个组织,展现各自的功能,围绕其中重要的知识点,将有关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进行直观展现,有效形成有机的知识体系,并对学生合作完成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和分析,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加深印象,可缩短学生消化知识的时间。又如,在教学《消化和吸收》时,可布置学生根据教材P29的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图合作学习,完成下表,再针对学生的回答层层深入分析,加深学生对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的理解和记忆。我国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学校教育发展,并在经济和文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持续关注教育问题,推出新课程改革的思路。思维导图是一种创新型教学方式,它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本文主要阐述思维导图的概念,并分析思维导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希望为广大生物教师提供一定的借鉴。

作者:陈淑英 单位:福建三明地区沙县三中

第七篇:视频资源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作为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生物是一门集兴趣性与实用性于一体的学科。初中生物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在不断强化学生生物知识的基础上,逐渐培养起学生的思维能力及综合素质等。基于此,对初中生物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是非常有必要的。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下的产物,视频资源对于初中生物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而言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能够将抽象的生物知识简单化、具体化,激发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学习、思考、探索。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不仅可以让学生实现对生物知识的正确认识与牢固掌握,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意识、能力及素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初中生物教学引用视频资源的必要性

新课改要求初中生物教学必须重视五个方面,即科学知识教学、基本知识教学、学科之间的联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生物学科态度与精神的培养。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初中生物教学活动的开展俨然已经无法适应新课改所提出的这些要求。具体来说:一是教学模式僵化。大多数初中生物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然是以传统的讲授法为主,虽然这种传统教学法能够让教师的能动性得到充分体现,并且节约课堂时间,但学生却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其主观能动性不能得到充分发挥,“一言堂”“满堂灌”等现象长期存在,这俨然是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二是教学观念陈旧。受教师、学校陈旧观念的影响,很多初中生物教学方式无法得到有效更新,正因为如此,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理解难度普遍较大。基于此,按照新课改的要求,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应该紧跟时展的步伐,加强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以此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基于视频资源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所以我们有必要加强对此方面的研究。[1]

二、视频资源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1.以视频资源为教学基础,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与一些理工科的知识内容相同,生物知识也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特征,很多知识结构的归纳都是在众多生物学家的长期观察基础上产生的。由于初中生的逻辑思维还处于培养与建设中,所以这些抽象的生物知识对于他们来说在理解上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这就很容易导致学生逐渐对生物学科产生抵制甚至厌恶的心理,造成生物教学效率低、质量差。而视频资源的利用却能够将这些抽象的生物知识以生动、直观的形象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对这些生物知识的理解更加形象具体,从而更清晰、明确地明白知识点选择这种表述方式的原因。总之,将视频资源作为教学基础,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理解与掌握生物知识的能力,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也具有重大意义。

2.以视频资源为突破口,推动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

我们都知道,初中生物的学习始终都离不开实践观察与实验。倘若可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到真实的生物(比如带学生到动物园、植物园参观),无疑能够有效丰富学生的直观体验,而这样的体验俨然能够为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受教学条件的限制(如经费问题等),很多中学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的难度较大。也正因为如此,视频资源的作用也就凸显而出了。具体来说,由于生物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尤其是重难点知识),学生要想以晦涩的文字表述来理解这些重难点知识的本质,具有较大的难度,所以教师完全可以利用视频资源来实现对这些重难点知识的简单化、具体化。[2]比如,在《开花与结果》一课的教学中,倘若教师仅仅采用传统单一的理论讲授来进行教学,学生显然是很难理解受精过程的。但是,如果教师采用视频资源来将植物传粉、受精的整个过程形象、直观地展现出来,那么这个抽象、难以理解的重难点知识必然就会变得更加形象、生动、具体,从而有利于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总之,视频资源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有效提升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同时还能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充分激发,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除此之外,视频资源为学生创造的学习环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深化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完善自己的生物知识框架,优化其个人知识体系。基于此,视频资源理应成为初中生物学科的辅助教学“工具”。

作者:韩莲 单位:江苏宜兴市丁蜀镇陶都中学

注释:

[1]朱小琴.初中生物微课视频资源的设计策略[J].理科考试研究,2015(16):87.

[2]张雪花.试论初中生物教学中视频资源的应用[J].新校园(阅读),2015(9):89+182.

第八篇:初中生物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

摘要:初中生物作为初中教学中的一部分,其课堂教学中的提问仍存在许多问题,使得学生对生物学科学习兴趣不足,生物教学质量欠佳。基于此,文章对如何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探讨,促使初中生物能够不断发展、不断进步。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堂提问;有效性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的不足之处逐渐显露出来:提问过于浅显、学生思维应变力不足、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等。因此,如何优化初中生物课堂提问策略,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成为了当前初中生物教师研究的重点。

一、结合重难点灵活提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生物教师应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问,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掌控好问题的难易度。最佳的提问方式是引导学生提问,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提供相关资料引导学生思考,最终达到教与学的完美统一。例如,在进行“环境对生物的影响”这一章节的学习时,教师应首先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根据其拟定出针对性较强的问题。如:能否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能否举例说出生物之间的联系?生物因素对生物有哪些影响?这种根据课程的重难点进行问题设计的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博闻强识,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1]。除此之外,初中生物教师在生物课堂中进行提问时,应根据学生及教材的特点进行灵活地提问。针对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设计相对复杂、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并要求学生进行全面作答;而针对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应设计相对简单的问题,鼓励并引导学生思考,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分析能力。另外,生物教师还应结合新旧知识、联系其他学科综合进行设问。比如,在学习“尿的形成和排出方式”时,可对消化系统的课程进行复习,也可联系化学课程所学知识讨论尿液中的化学成分。这不仅让学生懂得了排泄过程对人体的影响,也让学生巩固了消化系统学习的相关知识,还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转移到了其他学科和实际生活中去。值得注意的是,初中生物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提问时,应把握好提问的节奏,即把握好提问的语速、方式和时机;在提问之后,还应留出足够时间让学生思考,以免影响到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科学组织小组讨论,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初中生物教师应根据课程组织小组讨论。设立小组时,应根据学生的特征进行分组,并让小组内部成员明确自身的责任,以确保学生能有效进行小组学习。与此同时,教师还应找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问题设计,以提升学生学习生物课程的积极性[2]。比如,在进行“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这一章节的教学时,教师将学生进行分组,并确定每一个小组调查的范围,指导各个小组进行相关资料的查找。同时,让学生自行确定调查的路线及其所需材料,教师再根据教学目标和重点,拟定一份设计调查表,让学生将调查结果一一填入表内。最后根据调查表进行组内互评以及教师点评。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提升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提升生物教学质量。初中生物教师还应与学生多进行沟通、交流,尽量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立小组,并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问题的设计,进而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分享自己的观点。比如,在对“植物开花结果”进行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特征将其分为三个讨论小组,学习能力处于下层的小组讨论花的结构,学习能力处于中层的小组讨论花、果实、种子对于被子植物繁殖的意义,学习能力处于上层的小组讨论植物传粉和受精的过程。讨论结束后,由教师随机抽取小组成员进行讲解,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小组讨论中,提高小组讨论的有效性。

三、提问要接近日常生活,提升生物教学的效率

生物教师应明确课程目标,提问的初衷并不是获得学生的正确答案,而是让学生有效掌握课堂知识。生物教师在提问时应结合日常生活,让学生把课堂学习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吸引学生主动探析问题,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生物教学效率。比如,一些学生知道害虫天然存在抗药基因之后,会认为用农药很难防治害虫。针对学生的认知,教师应先予以赞扬,然后结合农民防治害虫的生活实例对学生进行引导,最后得出结论:害虫中有抗药基因的个体只占少数。教师通过恰当有效的引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了学生的知识层面。

四、结语

教师在生物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重点是进行有效提问,而且教师应针对全班学生进行提问,提问的内容应符合初中生物教材。同时将学生放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认真倾听,恰当引导,以引发学生学习思考。

作者:刘文达 单位:静宁县第三中学

参考文献:

[1]刘志华.初中生物教学课堂提问的技巧[J].关爱明天,2014(12):139-140.

[2]林瓅.浅谈初中生物课堂有效性提问的设计[J].新课程(中学),2014(10):13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