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5 17:19:50

案例教学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范文篇1

关键词:金融学;教学;案例案例;教学

金融业涵盖面较广,金融业涵盖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这就需要教师在实践教学中注重把握相关领域的案例,以案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逐步引导到概念上来,这样不仅能让学生能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来对照现实事件,更有利于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与创新。

一、案例教学的优势

1.实践性强

金融学看似深奥却属于实践性极强的一门学科,金融学是可将所学知识直接运用到生产和生活中的一门学科,例如:收益率、年化收益率、单利、复利、可保收入、公积金等等问题可以用量化方法分析预期收益,可以相当程度的提高生产效率及个人生活水平。

2.激发学习兴趣

金融学教学以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案例教学法不仅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动机,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案例教学法可以摆脱以往枯燥的教学,将已发生过的金融现象引入到教学之中,由案例带入到学生的主动思考,学生学习金融类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引导学生自发的进行讨论,探究金融事件发生的原因与奥秘,使得金融知识传授的过程变得轻松无压力,让学生由抵触知识的行为逐渐消失,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双重目的。

3.有助于提高教师水平

使用案例教学法的主要依靠教师收集各种案例,将收集的案例加以分析与总结,并恰当的运用到各章节中进行教学,因此教师在收集案例的同时其本身也要不断的思考,这一过程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更能使教师本身的教学能力发生质的转变,从而推进教师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

二、案例教学法的步骤

1.案例准备

通过教师以往的教学经验收集和准备相关案例材料,案例的设计要贴近生活,尽量是学生能在生活中触及到的金融现象,与此同时也要做到案例的与时俱进,尽量避免陈旧案例。案例设计的过程中应当注重生活,设定学生为主角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避免案例设计的可分析性,教师可提前将案例以邮件等方式发送给学生,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问题,上课时集中探讨,得到结论。

2.案例的讲解与探讨

案例的教学过程是整个教学的中心环节,此环节便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可将学生引入到概念中来。教师可以讲述过程、集中探讨、分组探讨等方式开展教学,以学生需有自己的建树为目的,最后集中思想、突破障碍,直至引入到重点、难点知识,使学生在此过程中能够将重难点知识与发生事实产生关联,以此达到提高教学的目的。

3.案例的分析与总结

在引导学生做好分析案例的同时,教师要着重听取学生的观点,将典型的错误观点汇集并告知正确的思考方式,另外还应将正确的观点汇集进行总结性陈述。对案例中主要问题进行强调,使学生加深对重点知识的把握。对分析中不够确切、不够准确的地方做重点讲解,通过案例的分析后还应告知学生应当吸取的经验。

三、案例选取

以2006年6月发生在美国次贷危机为例,金融业支柱性产业均收到巨大创伤,并对全世界金融业带来巨大影响。而在金融学教学的过程可将此案例用到合适的章节进行解读与分析。

1.次贷危机涉及银行问题

次贷危机的根源在于银行向信用较低的借款人提供贷款,加之美国利率的提高和房产市场的降温,进而导致借款人无法偿清债务,为整个次贷危机埋下了隐患。做为银行业在这起事件发生的过程中欠缺风险意识,对高风险人群大规模实施贷款最终导致危机的爆发,致使使上百家银行在这起事件中倒闭。

2.次贷危机涉及保险问题

这起事件之对保险业的冲击主要包括涉及存款保险的机构,另外还有保险担保企业。次贷危机发生后由于近百家银行的倒闭或兼并对保险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3.次贷危机涉及证券问题

次贷危机发生后美国股票市场面对经济的不景气却逆向而行出现了牛市,美联储与美国财政部通过降息、QE等方式降低融资成本进行救市,大公司以抵融资进行回购,股票净利出现上升,股东回报上升,证券市场逆势而行,政府成功打造出一个人为大牛市。

4.事件整体分析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世界金融市场动荡,包括房地产在内的各大行业持续衰退,美联储救市的空间也越来越小,美元的贬值和能源价格的提高更加加剧了通货膨胀的风险,使得美国实体产业生产能力严重衰减,就业率的下降导致消费不足。受次贷危机的影响也将美国告别经济的增长期。

5.次贷危机传递性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今,受次贷危机影响的国家除美国外同样会传递到其它国家,与美国交往密切的国家加拿大首先受到影响,其次是中国及欧洲各国。次贷危机对各国产生的恐惧莫过于民众的紧张情绪,由于民众对风险的厌恶,使得投资锐减,消费者信心也有所下降,许多行业无法经受住投资者大举撤离的考验纷纷倒下,欧洲各大银行也不得不削减开支,更加削弱了国内市场的活跃度,经济出现大范围性的萎缩局面。

四、实现案例教学模式转变的相关要求

1.教学体系的改进

实现案例教学的根本是改进教学体系,没有完善的体系支撑很难实现案例教学的转变,教学体系的改进包括:教材、教具、教学系统、教学环境等。案例教学有别于传统教学,因此教师在教材选取的过程中应当注意教材的可用性;教具方面要改进教学工具,可由传统书写教学过渡为多媒体教学,有助于案例教学的灵活性;另外在教学系统和环境方面教师可依据经验向学校反映以支持案例教学方面的改进,以此来推进案例教学的可行性。

2.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案例教学区别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教师应当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熟练教学软件及多媒体教具的运用,掌握最新发展趋势,将新案例、新发展引入课堂,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展现给学生,以此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从而达到案例教学的目的。

3.建立案例教学的反馈机制

反馈机制应包括现场反馈和课后反馈,由学生在课堂上因案例所引起的思考与教师面对面的交流是现场反馈,课后由学习内容给学生带来的新思考并向教师反馈为课后反馈,无论是哪种反馈机制都能说明案例教学的可行性,教师在得到反馈后应及时做出相应并总结案例教学的优缺点从而逐步完善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焦继军;金融学科案例教学探析,金融教学与研究[J],2007;

案例教学论文范文篇2

教学内容分析:

《草原》这篇课文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本文语言生动优美,记叙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的景色以及受到内蒙古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课文用优美、清新的语言将草原的自然美、人情美渲染得淋漓尽致,读来令人神往。

在新大纲中有这样一点要求:要在读中使得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根据高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认为:本课的教学,要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这样才能符合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每当老师读这篇课文,心中会想起一首诗来。诗中作者难以忘怀、不可割舍的地方,正是我们今天所要去欣赏的。

2、老师朗诵《敕勒歌》

(通过诗朗诵,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课文

(一)理请文章思路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从哪几方面写了大草原的美丽和人们的热情?

2、学生进行讨论、交流。

3、教师范读,指导学生感情朗读,体会作者的心情。

(二)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体会草原人民的热情。

1、教师导入: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正是草原人民豪放、热情好客的美好品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草原人民哪些风俗民情。

2、小组之间表演。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语言环境进行表演,进一步体会真情实感。通过表演,使学生身临其境并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三)品赏佳句:

1、逐段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2、结合有关句子谈自己的见解。

(学生结合书中有关句子谈体会,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多说,尽量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练习延伸;

1、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想象,本文描写的是老舍先生几十年前去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所看到的景象,今天的草原又是什么样的呢?你能想一想,说一说吗?

2、学生集体反馈交流。

3、动笔实践: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可以唱歌;可以为草塘说、写一些赞美的话……

(学生想象现在大草原是什么样的,并用语言描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同时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及创新意识。)

四、总结全文。

评析:

1、让语文教学充满人文情怀。

我通过“阅读文章——想象表演——讨论研究——品味欣赏——拓展延伸”有机地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让学生主动读书,乐意读书,学会读书,达到以读代讲,以读促思,以读悟情的效果。

2、让语文教学突出探究学习的模式。

学生通过探究、合作,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并从中达成信息交流,获得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受到美的感染。

3、让语文教学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尊重学生的选择和思维,在课堂上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弘扬个性,使听说读写等多项语文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和提高。比如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个赞美草原的环节,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可以唱歌、可以为草原说、写一些赞美的话……这个环节的设计,将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案例教学论文范文篇3

(1)行动导向教学

这种教学模式最早源自德国,与其他教学模式相比,该教学模式更符合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其特点主要表现为:通过行动导向将学习的行动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通过营造职业情境,帮助学生培养行动能力,借助工作过程,师生在互动合作中,帮助学生培养职业能力,掌握技能方法。在内科案例教学中,行动导向教学遵循资讯—计划—实施—决策—检查—评价的顺序,协助学生获取信息,让学生独立完成学习计划,同时对计划进行评估。通过实践,进一步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进而按照自己的方式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

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方式,虽然进入我国的时间不长,但是在一些教学领域已经趋于成熟,而在医学教育领域,尤其是内科教育中起步比较晚。对于内科岗位来说,由于定位明确,所以同样适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2)启发式教学

所谓启发式教学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互动过程中,师生之间完成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等教学任务,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散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最终帮助学生培养运用知识的能力。与其他教学模式相比,启发式教学在中小学教学改革中应用较为广泛,这种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发展。在培养创新人才的实践活动中,结合内科的行业标准、岗位能力需求等,启发式教学有着强大的应用空间。

二、传统内科案例教学存在的局限性

采用案例教学组织开展内科教育教学活动时,所需的知识、方法等都是基于工作过程,在内科教学中,案例教学法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同时,这也是培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的重要模式。在传统的内科案例教学中,比较常用的方法包括分组讨论、讲解等,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任课教师只是将教学内容传递,甚至灌输给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是课堂的主宰,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进而难以帮助学生培养建构知识体系的能力。

在案例教学过程,通过将行动导向与启发式教学进行融合,可以有效提高内科教育教学质量。通过选择典型的教学案例,设置教学情境将资讯—计划—实施—决策—检查—评价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培养建构知识的能力。对于学生来说,通过搜集相关资料,对遇到的问题提出假设并加以分析,进一步提升自身构建知识的能力,帮助学生挖掘学习的潜能。

三、行动导向与启发式教学相互融合的具体措施

采用案例教学法组织开展内科教育教学活动时,为了提高案例教学的时效性,可以将行动导向与启发式教学进行相互融合,例如,将一例分析课设置为4个学时(160分钟),分学时进行教学:

(1)组织会议(10分钟)

在内科案例教学中,通过选择典型的病例,由任课教师问题,同时将学生分组,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进行思考,并拟定已知、未知、须知等问题,同时设置病房情景,目的是分配实际任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项目导向。

(2)自由讨沦(40分钟)

在这一阶段,学生通过搜寻、查阅资料,开始拟定初步方案,对核心问题进行分析,侧重任务驱动,这一阶段注重对学生进行启发,通过设置情境,加强学生之间的协作。

(3)组织会议(30分钟)

在这一阶段,对于任课教师来说,通过了解学生的进度,集中探讨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协助学生制定探讨方案。这一阶段任课教师的角色是协助者。

(4)自由讨沦(40分钟)

在进行了(3)之后,学生需要继续阅读、查找、剖析资料,在统一建议后,制定详细的解题方案,准备汇报内容。这一阶段侧重决策、实施和检查,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侧重学生才是加工信息的主体。

(5)组织会议(30分钟)

在这一阶段,学生对分析结果进行汇报,同时进行答辩,各组之间互相观摩,对于探究结果,任课教师给予评价。这一阶段侧重检查和评价,帮助学生培养沟通能力。

(6)总结(10分钟)

在内科案例教学中,通过三次会议、两次自由讨沦,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即培养了能力,又树立了团队意识,同时体现了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目标。

四、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无论是生产技术,还是经济文化都在不断变化,在这种大背景下,社会对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在内科案例教学中,采用行动导向和启发式教学方式开展教育教学活动,通过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关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真正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等。在内科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借助行动导向和启发式教学法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这些都是医学生特有的职业特点。在案例教学过程中,通过对行动导向和启发式教学进行融合,进一步提升内科教学的时效性,进而培养更多优秀的内科人才。

参考文献:

[1]葛昕,彭锐,吴伟,杨晓军,陈鹏,李荣,吴辉.中医内科案例教学“P-S”教学法的创建运用与探索[J].亚太教育,2016(20).

[2]崔蕴文,罗健,梁杰.应用案例教学法开展心血管内科教学的相关思考[J].江苏科技信息,2016(18).

案例教学论文范文篇4

(一)案例教学的特征

我们可以看出案例教学的突出特点就是:互动和反思,这两特点区别于传统案例教学。传统教学本质上是单项的知识输送,表现为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点,而案例教学则是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双向沟通、讨论等互动方式,集思广益,形成不同认识和看法。最为重要的是,案例教学并不看重最终的结果,而侧重于反思,其不追求传统案例教学的一元化和标准化,而是希望通过此种互动式讨论,达到对问题的全新认识,侧重于对传统有理由的合理挑战,这是案例教学的重点之所在。

(二)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

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在主体上、方法上、方式上、特征上、目的、重点和答案上都有明显不同。在主体上,传统教学是以教师为主,而案例教学以学生为主。在方法上,传统教学以讲授知识点为主,而案例教学以案例为主,围绕该案例进行扩展。在方式上,传统教学着重于知识点的记忆,而案例教学则是启发学生进行大胆思考,小心求证。在特征上,传统教学侧重于以理论讲解,而案例教学主要以案论理。在目的上,传统教学就是将知识点的传授,而案例教学则是通过大胆思考来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能力。在重点上,传统教学重点在于教授是什么,即将知识点铺成出来,讲授事实,而案例教学则不同,主要是针对案例提出疑问,即这个案例中不同主体为何有该种行为,侧重于追根溯源。在最终答案上区别更大,传统教学的重点侧重于知识点的讲授,通过记忆来实现知识点的获得,因而最终考核或者考试的答案仍然是唯一确定的,这既符合该讲课方式的特点,也最终朝着教师所期望的目标发展,但是案例教学则不同,其答案不具有唯一确定性,是多元开放的,答案的多元开放性的标准是言之有据、言之有理,通过答案的多元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和进行有益思考。

(三)案例教学中教学双方角色的变化

在传统教学中,课堂是以教师为核心,学生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在法学教学中,体现为教师逐一讲授法学原理,通过相关例子来讲授其知识点,整个课堂以教师为轴心,教师承担了课前准备、课堂讲授和课后检测等工作,学生就如生产线上的工人,按照既定程序来完成作业。但是案例教学却使得学生和教师的角色慢慢发生着转变。在案例教学当中,课堂的核心角色是学生而非教师,这是一个重大的就是转变,在课堂开始前,学生已经投入到此种教学当中,学生需要根据教师提供的案例,来广泛阅读和收集信息,进而进行信息的筛选,以事实为依据,来分析问题,然后通过课前的讨论,形成一个预解决方案。在课堂当中,通过和其他同学和教师的探讨,从而进一步完善自身的解决方案。在课后,通过教师点评或者在讨论中得到启发,来修正其解决方案。这一过程,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掘其智力。

二、案例教学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学生获得信息的成本不断降低。由于法学本身的特点,传统法学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面收效甚微。面对此种情况,在法学教学过程中,通过案例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学生的兴趣,笔者认为,这是由于案例教学本身的特点决定的,案例教学具有生动具体和直观易学特点,这与枯燥的传统的教学而言,能够更方便地将学生吸引到课堂中来。案例教学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可以更大程度地实现教学相长。

(二)明确学习目的

案例教学对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案例教学开始前,需要学生查阅相关资料,通过收集大量的资料来获得关于该案例的思考,为课堂讨论打下基础。学生通过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必然会形成对该案例的一些基本的看法,进而可以更有效地在课堂上开展学习。案例教学的目的不是简单的习得基本法学知识,法学案例教学法是推进法学素质教育、培养高水平法律人才的重要途径。案例教学的学习的目的,不仅是通过该案例直击该案例反映的核心争议,更重要是通过对该核心争议的学习与讨论,实现对该争议的不同认识,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资料收集、形成基本认知、课堂讨论、教师引导和课后的查缺,实现整个法学思维的锻炼和能力的培养,这才是案例教学核心之所在。

(三)提高教师水平

教师是案例教学的发起者,作为发起者,其个人能力、责任意识都会对案例教学的成败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自己认知范围内选取案例,事实上,案例的选取非常能够反映教师的水平,一般的教师在案例的选取过程中,重复地选取大部分教师都会选取的案例,这主要是其研究和视野的限制。在案例的选取上,以经典案例为基础,往往有些教师仅仅是拿国内的著名案例进行讨论,其价值几许,不得而知,还应该通过选取同时期其他法域的案例,进行类型讨论和比较,这有利于提高法学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更好地解决国际纠纷和参与国际竞争。当然,这对教师的外语水平、科研能力提出了要求。同样,不可忽视的是,案例的分析也必然渗透着教师的实务经验,案例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要精通本专业知识,同时还具备丰富司法实践经验。因此,通过案例教学的开展,能够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和能力,也能促使教师将实践中获得的经验转化为理论。

三、案例教学在我国法学教育中的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信息摄入量小

和传统教学相比,案例教学课堂教学中,专业信息摄入量较小,学者指出,案例教学在同等教学时间内的信息量相对较小。在同等教学时间内,传统教学通过集中讲授知识点,表现模式为讲授-接受和反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表现在老师通过一节课堂上将要讲授的知识点通过各种形式讲授给学生,然后学生通过笔记、理解等方式获得接受,然后在考试中得到反馈,而案例教学重点不在讲授,而是以该案例来锻炼学生的能力,表现模式为案例-讨论和反馈,和传统教学不同的是,案例教学不是通过在特定的时间内大量讲授或者铺设知识,而是通过对案例进行分析和互动式讨论,因而在同等时间内,获得的专业知识必然相对较少。

(二)缺乏系统性

在实际案例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是局限在一个知识点上,整个学期下来,学生知识获得了零零散散的知识点,对于整个法学知识的构建作用有限。法学学习过程中,重要的是通过各个知识点学习,来不断构建和完成自身的知识体系,实践中的案例教学由于在案例选取、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和课程时间的限制,在教学结束后,所获得的知识点无所依托,其零散状态会很快丢失。法学学习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系统理论的学习和构建,而在实践当中,教师的案例教学由于没有依附点和前后连贯性,是其缺乏系统性。

(三)忽视学生主体地位

在实际案例教学过程中,本应当是学生处于主体地位,但却异化为老师处于主讲地位。在具体教学方法上,过于重视教师的中心地位,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实际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准备往往不太深入,而教师由于各种原因,在课堂组织和参与方面,都往往是教师沦为主体又转化为传统的教学,这种忽视学生在案例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得案例教学与传统法学并无二致。笔者认为,传统法学教学饱受诟病的重要原因就是,忽视学生的独立性个体,不加区别地进行知识的倾倒,使得学生没有动力去获取知识或者参与学习讨论当中,但是同样,虽然我国高校法学院引入了案例教学,但是本质还是简单地以案说案,没有将学生拉入到案例讨论和学习当中,本质上并不是真正的案例教学。

四、案例教学的法学教育中的应用

(一)以经典案例入手

法学案例不计其数,如何选择合适的案例成为了案例教学的重要方面。通过对不同的法律关系作出规范,我国整个法律被划分了相应的法律部门,包括刑法、民商法、行政法和诉讼法等。教师在进行法学教学时,需要根据其课程性质,选取经典案例进行教学,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谓经典案例,不仅是指学生在生活中有所耳闻,更重要的是该案例的发生在某个领域引起了普遍的讨论。因而,笔者认为,在法学的案例教学过程中,选取经典案例作为切入点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以经典案例为靶心,直接就将要讨论的核心的问题提出来,然后学生可以针对该案例,收集国内外资料来分析案件,往往会使得讨论的中心能够得到极大的深化,学生也能获得非常直观的认识。

(二)组织和引导

案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组织和引导,通过合理的组织,可以在无形中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通过适当的引导,可以实现师生角色关系的转换,从而实现案例教学收到较好的结果。在组织和领导中,老师应当明确知悉自身的角色定位,即学生应当是整个案例教学的主体,而自己更多的是作为辅助者,促使其完成主要任务。教师通过选取经典案例,为学生选择了可切入的剧本,然后就是在整个过程中,根据案例分析的过程,提供相应的信息、互动、衔接等支持。

(三)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到案例教学当中

案例教学论文范文篇5

案例教学有自身的基本特点:首先选择现实生活中难题的案例,它有启发性,使学员在讨论中,愿意发表自己的见解。其次,案例要有理论内涵,案例教学不是就事论事,而是以案例来说明道理,达到启发学员、触类旁通,尽量能把理论转化为实践技能。

(一)案例教学注重教学过程中的互动

在干部教学过程中传统授课方式仍然是主要方式,主要是教师在上面讲,学员在下面听,或者教师在上面讲,学员在干自己的事情,少数人在听。这种教学方式把教师与学员完全分隔开来,教师一直控制着进程,是课堂的唯一中心,而学员处于消极和受支配地位,完全服从于教师,被动地接受知识,课堂气氛容易陷入沉闷。而案例教学注重教师与学员互动与平等性,他们共同控制着课堂进程,教室不再是一言堂,教师也不再是课堂的控制者,而转变为案例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案例讨论的参与者。

(二)案例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在传统教学方法中,教师努力将自己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员,而且教师越努力,学员越不容易接受,教学效果越差。因为教师比较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且有时他们也缺乏实践经验,就容易造成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而学员往往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案例教学能够极大程度上发挥学员的经验优势,发挥学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案例教学通过教师与学员共同讨论、分析,将有关理论运用到案例的分析之中,提高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案例教学的目的在于传授知识,同时锻炼、提高学员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案例教学法注重能力的培养

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既要注重结果也要关注过程,传统的对学员课程学习结果的评价往往是最终的考试结果,而案例教学不仅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可以提高教学过程的质量,它对培养学员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人讨论协作的能力具有积极作用。学员能力的培养即体现在教学效果上,也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关键是在教学过程培养和提升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协调能力和合作能力,而传统课堂讲授方式却无法做到这一点。

二、案例教学在干部教学中的意义

(一)案例教学符合新时期,干部教育的特征

新时期我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正在进行,这对广大干部的要求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中央要求干部队伍要加强“四风”建设,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这就要求干部队伍教育过程中不仅要提高干部队伍的知识水平,还要提高他们的德育水平和管理能力,注重素质、能力培养与德育教育,这是提高干部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因此,案例教学在提高干部管理能力及德行警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式很难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和提高他们的思考力、创造力,也不能够及时地吸收和消化,教学效果不明显。

(二)案例教学符合提高干部队伍教育方式的要求

多年来的干部教育过程中发现原有的传统理论讲授方式不大容易被广大干部学员接受,在授课过程中,学员积极性不高,参与度不强,上课期间请假、缺课现象比较普遍,因此提高干部队伍教学方式成为各党校和干部培训学院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和要求。而案例教学不但可以丰富教学方式,而且可以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传统的教学只告诉学员怎么去做,而且其内容在实践中可能并不实用,且非常乏味无趣,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学员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而案例教学的主要特点是让学员自己去思考、去创造、去探究,这样教学过程就变得生动活泼,教学双方就会迸发出探求知识的思想火花,通过这种教学过程中的理论与经验的交流,干部队伍的教学效果得以提升,个人素质、能力、品行得以提高与加强。

(三)案例教学符合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特点

新时期,我国干部队伍呈现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发展趋势,且因地域不同、经济发展程度不同、语言及民俗民风不同而又呈现多样性。干部学员的学习能力、理论水平和社会经验有一定的差异性,仅仅使用传统的讲授方式很难使广大干部学员吸收消化,而案例教学不仅可以发挥学习能力强、理论水平高的干部学员积极性和创造力,而且可以就案例总结成为一般性的管理结论与管理原理使学习能力及思考能力不强的学员能够及时获取知识。做到因材施教,全面照顾的效果。

三、案例教学在干部教学中的实践

在进行案例教学的过程中,一般有案例开放的背景介绍、理论分析框架、通过视频进入案例导入、课堂讨论、教师总结等环节。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有课件制作能力、课堂驾驭能力、语言提炼能力、时间掌控能力,最终达到现场能出一篇咨询报告的目的。

(一)案例教学在干部教学中的前期准备

教师在案例教学的前期准备中要做到有目的性、有针对性、有材料、有计划,且准备充分,这就对教师的要求有了深层次的提高。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受教学员选用不同的案例教材,因此要具有大量的教学案例,前期准备工作要做到超前和目的明确。不仅如此,教师还要对教学过程中有一个预判,即讲授、分析过程会出现哪些问题,并如何解答等。另外,学员在案例教学中的前期准备也很重要,这不仅可以提高学员的努力参与程度,而且可以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及课堂听课的积极性。

(二)案例教学在干部教学中的实施过程

教师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要对教学过程进行实时控制,尤其是课堂实施方案的设计应该详细、具体,尽量避免一言堂,要鼓励动员更多学员积极参与。案例教学过程控制应包括授课时间总长度,时间如何分配,每段的时间长度及活动内容,教师在案例教学过程应扮演哪些角色,学员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应该做哪些工作,教学环境及教学设施应达到什么要求等。案例教学过程中尽量采用互动的模式,可以由教师主导,也可以由学员主导,但要避免教师与学员的分隔,同时注意案例教学的内容要符合学员需求。

(三)案例教学在干部教学中的后期跟踪

案例教学论文范文篇6

案例教学,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案例,通过对一个具体情景的描述,由教员和学员直接参与,提出问题、展开讨论,注重培养学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更注重学员综合能力的培养,将分析案例的“主导权”交给学员,形成一种“教学互补、教学相辅”的装备教学关系。基本原则一是可接受原则:制定的目标切合需要、符合实际,学员通过努力能够达到;切忌设立的目标太过空泛,脱离现阶段认知水平。二是明确性原则:教学目标必须叙述清楚,绝不能笼统模糊,并且在案例教学中能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实现。三是典型性原则:能说明事件的典型特征,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所学内容。如在雷达维修课中,将雷达主要故障表象作为案例,引导学员讨论和归纳检修流程方法,通过反映将来学员可能在部队面临的实际问题,启发其积极思考、认真总结,为今后的工作做好准备。

2案例教学在装备教学中的组织实施

装备教学具有实践能力强、内容要素多、时间跨度长的特点,有效开展案例教学,必须精心设计课程、合理选择案例,通过教师导向、出示案例→学员思考、分析案例→集体交流、讨论案例→教师总结、深化案例,层层递进、有效组织。确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目标是组织案例教学的前提,也是教学活动实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不能过分依赖案例,舍本逐末、失之偏颇,依据教学要点组织教学实施。另外,要充分考虑到学员在认知、情感等领域的特点。例如在学员认知领域,教员不能仅仅局限于学生对知识点的“了解”“知道”,更要注重培养学员“分析”“运用”“拓展”等高级认知能力,而这更是案例教学的核心和关键。因此,必须准确把握教学的层次和深度,为下一步案例选择提供有效参考。选择教学案例当案例教学的目标确定下来之后,如何选择适当的教学案例便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好的教学案例应该具备以下几个要素。一是要有引人入胜的情节:案例教学最大的优势在于情节性、趣味性,如同一个故事,慢慢展开、娓娓道来,让学员产生强烈的兴趣和共鸣,从情节的融入到角色的扮演,都自然顺畅、环环相扣;二是案例要留有大的讨论空间:情节只是案例教学的引线和提纲,好的案例必须给学员留有恰当的思考空间,叙事是为引出问题,讨论是为触及思考。涉及侦察装备应用的军事案例较多,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实际,仔细甄选、合理安排、科学设计,将事件的发展过程叙述清楚。同时将案例中隐含着的问题逐步展现,注重强化学员兴趣和注意力,并引发共鸣和思考。设计与组织教学设计案例教学要解决的是“怎么教”的问题,属于教学设计的范畴,它是教员在课前准备阶段的重要工作,涉及安排什么样的教学情境,以及怎样使学生对组织的教学内容做出反应等内容。案例教学的组织实施不是顺其自然、任其发展,而是在教员有效组织、严密设计下的有的放矢,是对教学进程、关键环节的有效把握。在课程准备阶段,教员要针对案例的每一部分在教学中的作用,将其整理分解,并设计好问题的切入点和落脚点,设置好讨论环节及方式方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将相关背景资料、思考问题提前发给学员预习。在教学实施阶段,要根据准备安排,有序展开、灵活处置,讨论过程中也许会出现多种观点甚至有所偏差,这就要求教员对课堂有足够的掌控性,过程中注意纠偏、积极引导,让学员积极参与、勇于发言,并敢于针锋相对、据理力争,通过深入讨论形成基本观点。在教学结束环节,注意小结讲评,除了对过程讲评外,重点要对学员表现及观点进行回顾,最后对各种观点和想法进行讲评,对比分析、评说优劣。例如在雷达基本工作原理讲解中,衡量雷达发射电磁波属性的重要参数指标向来都是授课的重难点,角度分辨力、距离分辨力、波瓣宽度以及雷达截面积等都是教学中学员难以理解的部分,但不能深刻理解这些概念又直接影响对下一步系统原理以及操作使用的学习效果,因此,如何能够以通俗易懂、便于理解的形式展开非常重要。在案例教学实施中,可采用20世纪80年代以色列长途奔袭2000公里,成功突袭伊拉克核设施的“巴比伦行动”为案例,通过分析双方雷达的对抗策略达到教学目标:F-16超低空飞行躲避雷达搜索——引出电磁波波瓣宽度及盲区概念;五架F-16战斗机编队飞行,缩短飞机间距、编配飞行队形,约旦、沙特空军误以为是一家大型客机,成果躲过雷达侦察,避免提前暴露——引出雷达分辨力概念。进而引导学员讨论现代战争中雷达的生存与对抗:首先分析现代雷达隐身技术的基本手段和方式,并对其特点和适用范围进行归纳;其次,针对这些挑战,探讨雷达的应对策略和技术需求,并对未来雷达的组网、配置以及应用进行分析。通过这次案例教学,不仅让学员看到了一些抽象概念的军事内涵,对其属性有了深刻了解,同时也引导学员对未来雷达的生存与对抗展开讨论,从而拓宽其知识面,达到教学目的。

3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没有一种教学手段能够有效地适用任何范围的教学,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也只是在一定的范围内发挥其作用。在案例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合理把握场合从教学内容来说,案例教学适用于复杂知识、专业知识的教学;从教学目标来看,案例教学适宜于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的目的,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教学对象来看,案例教学适用于认知发展进入形式运算阶段的学员,需要学员具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同时也需要调高抽象思维能力。

合理把握时间等待时间不足,学员思考时间缺乏,会带来角色进入感不强、情节代入性不够的问题,时间一长,甚至会逐渐养成学员过度依赖的习惯,认为不用自己思考,教员会给出结论;等待时间过长,又会影响课堂教学的节奏,容易带来注意力不集中、分心走神的问题,导致教学效率不高,容易错失最佳教学时机。因此,教员应根据问题难易,准确预估反应时间,有效把握教学节奏。

案例教学论文范文篇7

(一)以教学内容为基础编制案例

经济教学不仅包括了经济管理学习,还包括经济技术应用教学,如经济统计教学等。要使不同的教学内容能够得以完全展示并使学生的经济知识能够贯穿起来,教师就有必要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用心编制不同的案例。如果教学内容是经济知识中的某一个细则,如经济法律法规,那么,教师所编制的案例就应该是对经济法律法规的详细表述,学生应该能够在案例当中总结出所要学习的经济法律法规的知识点;如果教学内容是对一个单元的经济知识的总结,那么教师所编制的案例就应该包括多个问题,案例应该更加复杂,这样才能使学生通过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对一个单元的知识的综合建构。

(二)根据教学目的选择案例呈现的方式

呈现案例是案例教学法的关键,使用不同的方法呈现案例,学生对案例中的主要内容的观察角度不同,对案例的理解也不同。对于那些简短的、只包含个别知识点的案例,教师可以选择多媒体的方式展示案例,例如,教师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注意到不同的统计方法对经济统计结果的影响,那么就可以将两种统计方法和结论通过多媒体展现出来,这样不仅节省课堂实践,也使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又如,教师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理解到不同的经济管理理论对企业经济管理决策的影响,则适合使用“课堂短剧”的形式呈现案例,事先提供案例,请学生自愿根据案例内容编排剧本并在课堂上进行角色扮演,这样逼真的呈现案例的方式,不仅能够使学生的注意力全部放在课堂案例上,使经济管理理论教学变得更加生动而具有吸引力,还能使学生根据案例中的冲突对经济理论的应用形成更加深刻的印象;同时,学生准备短剧表演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经济理论进行精研和学习的过程。

(三)对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

对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是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之表现。教师需要在呈现案例之后,指导学生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案例讨论,小组合作方法是比较可取的。教师可以事先将学生按照学习成绩、知识结构和实际能力进行分组,保证每组学生的基本水平相同,并规定每个小组学生在案例学习中的具体责任,如设置“观察者”、“小组长”等角色,使每组学生都能够在小组讨论中发表意见;在小组讨论之后,教师给学生下发案例讨论总结的表格,使案例报告的形式统一,使每个小组将讨论结果综合起来,得到对案例不同的见解和解决方案,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这样一来,不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完全发挥出来,不同的案例讨论结果也能够给学生以不同的启发,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范围更广、层次更深的思考,这就是学生主动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

二、案例教学使用的原则

(一)以课堂控制保证案例教学的有效性

案例教学因其贴近生活、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现实性,往往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但这并不意味着案例教学是轻松的教学。实际上,案例教学的实施并不轻松,其轻松教学的目的更非很好实现。案例教学的实施,以教师对课堂的高效引导和控制为基础,这是案例教学发挥其教学作用的重要保障。

(二)以教学评价巩固案例教学法的效果

案例教学法应用在本科学校的经济教学中,使经济教学的效果得到全面的改善,其中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学生对经济统计知识、经济管理知识的死记硬背少了,但当他们真正面临某个冲突情境的时候,能够根据案例学习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迅速做出判断并进行问题的解决,这是学生在学习当中获得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并不能通过卷面考试中大量的和记忆有关的试题检测出来。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案例教学法的特点调整教学评价方式,对试卷题目类型进行重新划分,或对成绩考评方式进行创新,以便更好地判断会计教学的实际效果。

三、结语

案例教学论文范文篇8

统计学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学中,教师以案例导入所讲内容,围绕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知识讲解,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所学的统计原理和方法,对案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对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最终解决案例中的问题的活动过程,是一种模拟统计实践过程的实践性教学活动。

(一)统计学案例教学的目的

1.培养学生必备的统计思维。正如著名学者Wells所说“统计的思维方法会成为效率公民的必备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统计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是统计学的目标之一。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下,学生的统计思维较为缺乏,往往是学完了统计学课程,仍然不会用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去思考和解决实际中的问题。通过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面对客观现象的各种数据表现,要善于利用统计的思维方式来思考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用所学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调查、整理和分析,发现数据内在的数量规律性,从而进行科学的统计预测和决策。

2.提高学生熟练运用统计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各种典型的案例都是源于社会经济的实际问题,通过案例教学,分析和讨论案例成功或失败的经验和教训,使学生从传统教学中的被动的“接收者”转变为活动的主动“参与者”,从“理论的学习者”转变为“实践的创造者”,并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经验的学习,引导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等,从而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强化学生运用计算机处理统计数据的能力。统计学是一门信息量大且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实践中需要处理的数据繁多、计算复杂,必须借助于计算机和统计软件计算出结果,才能利用计算结果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常用的统计软件SPSS、SAS、EXCEL、E-VIEWS等具有完整的统计分析工具、较强的模拟工具和作图功能,既能实现对现有数据的统计处理,又可以进行各种数据模拟和试验,生动、直观地展示抽象的统计公式、原理和分析结果。通过案例教学,教会学生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软件,在掌握统计方法和原理的基础上,学会使用计算机和统计软件进行较复杂的计算分析。

(二)统计学案例教学的特点

案例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效果不佳的缺点,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有其自身的优势。

1.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统计学的信息量大,内容复杂,表现为一是统计学的概念比较抽象;二是统计原理与数学关系密切,推断统计部分许多公式需要有微积分、概率论等数理知识;三是各种统计分析方法有其特定的应用条件和分析步骤,使统计学成为了一门难学的课程,学生普遍感觉枯燥无味、难学难懂,学习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足。案例教学对实践活动进行真实模拟,将抽象、枯燥的理论结合真实具体的案例进行讲解和分析,既给了学生自主表现的机会,又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讨论中学习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主动参与,积极讨论,学生之间相互启发,提高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倾听能力和表达能力,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2.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讲授法注重统计理论和方法的讲解,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案例教学法立足于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案例将分散的信息、复杂的情景加以描述,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使学生调动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对其中的有关信息进行整理,积极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在独立摸索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统计案例教学使学生从学习者转变为问题的解决者,学会了利用资料来思考、研究并作出判断,在分析案例过程中充分锻炼自己的思维及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传统讲授法中,教师主要是“教”,充当讲解员的角色,注重知识的“单向”传递,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师生间缺乏交流和互动。案例教学中,教师主要是帮助学生从模拟的统计实践活动中“学”,充当导演的角色,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从介绍典型案例开始,指导教学的全过程,引导学生去观察思考问题的本质并筛选有关数据信息,通过对案例的组织、讨论和分析,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对整个讨论情况作出总结和评价,引导学生提炼和掌握具体的统计分析方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参与案例的讨论、分析,从学习过程中获得经验。通过案例教学,师生都承担了更多的教与学的责任,加强了师生间“双向”的交流和互动。

4.突出教学内容的可操作性。传统的统计学教学也重视联系实际,但往往由于时间短,联系实际不深入,或者是以干代学,削弱了学校教育的优点,既费时也片面。案例教学的案例来源于社会经济的实践活动,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教学目的,学生积极参与案例教学的过程,动脑动手,极大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

二、会计专业统计学案例教学的实施

(一)统计学案例教学的准备

实施案例教学之前,教师和学生不仅要明确各自的角色定位,还必须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1.准备合适的统计案例。合适的典型案例是统计学案例教学的前提。教师要准备具有实用性、代表性和针对性的典型案例。首先,案例的内容以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为基础,必须密切联系会计专业学生实际和社会经济生活实际。其次,案例必须使学生真正掌握统计原理和方法在社会经济中的应用。最后,案例要围绕学生应掌握的统计基本原理和方法,有针对性地选择社会经济中的实际问题。

2.熟悉统计案例的内容。教师要阐明案例教学的基本思想,如案例分析的方式、过程、常用方法、应注意的问题、教学时间和程序安排等,明确案例的核心内容,熟悉案例的重点、难点。对学生提出学习目的和要求,按要求进行案例的预习,了解案例的背景知识,思考案例所提出的问题,初步形成问题的见解、对策和方案,准备好解决问题必备的知识和多媒体应用技术。

3.必要的数据处理。统计学案例分析经常涉及大量的数据,学生在熟悉案例的同时,必须运用合适的统计软件对相关的统计数据进行处理,做必要的计算和分析,为解决案例中的问题做好准备。

(二)统计学案例教学的组织

案例教学的组织是教学的关键环节,有效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讨论是教师在案例教学中最重要的任务。成功的案例分析活动,除要求学生普遍接受系统的理论学习外,还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组织工作。

1.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首先,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在案例预习并获得有关案例问题的见解后,进入小组讨论阶段。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小组长组织小组讨论。小组成员提出对案例的看法供大家讨论,共同解决案例中提出的问题后,对其中的关键问题再进行重点讨论,比较各种决策方案后形成新的认识。小组讨论完成后,组长准备案例讨论的汇报材料,并在课堂讨论中发言。其次,进行班级讨论。各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提出本组解决方案(小组成员可以补充),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发言结束后,教师要鼓励学生阐述不同的观点,让其他学生自由提问或是从个人的角度来分析同一案例。

2.教师进行案例教学总结。经过认真的案例讨论后,教师要对不同的观点进行评判,在案例课结束前做案例分析小结。分析案例教学法对实现学习目标的意义、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明确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实践的问题,而不是总结个别学生的表现、评价某种观点或是措施的优劣,从而对学生的讨论结果作方向性的指导,提出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课后继续深入思考。

3.撰写案例分析报告。为了加深学生对案例的理解,案例分析结束后,教师还可以要求每位学生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既综合学生在案例课上的各种观点,又可以加入自己的进一步思考。

三、会计专业统计学案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案例教学论文范文篇9

1.1研究对象

对我校2012级少数民族临床医学班随机抽取1个班(82人),采用LBL教学方法。

1.2研究方法

两组均为传染病部分章节的理论课教学内容。安排在重点、难点章节进行,LBL组采用传统教学法逐章系统讲授,案例式教学组采用小班分组教学,每组学生提供典型病例的完整临床资料,由学生小组讨论后给予诊断,最后由教师总结。

1.3评价不同教学模式效果的方法

课程结束后,对案例式教学组和LBL教学组的学生进行统一综合试题考试,同时完成后对接受案例式教学组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1.4统计学分析

将数据核对整理后录入SPSS17.0,考试成绩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小组综合考试成绩比较

案例式教学法组的期末考试成绩(84.46±2.25)明显高于LBL教学组(75.54±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学生的评价

学期结束后分别要求PBL教学组学生以匿名的形式完成一份调查表,结果见表2。

3.讨论

案例教学论文范文篇10

在课堂讲述法学理论和法律知识时,通过结合案例进行教学,以便加深学生对法学理论知识的认知和了解,更重要是增强学生分析和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这种方法被称为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最早是由美国法学院使用。经调研发现,在提升现代法学教学质量方面,案例教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为什么在法学课程中要应用法学教学

案例教学具有具体性、实际性,在法学课堂引入这种方法,利于把知识性较强的法论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生活中,使学生理解法学理论知识,同时也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对法学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2.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法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娴熟运用法学知识和原理去分析解决相关法律问题。因此在法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要求有三点:一是掌握教材。因为教材能为学生提供系统的法学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法律基础理论。二是熟读法律法规。因为法律法规可以使得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法律实际情况。三是学习分析案例。因为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可以使学生将法学知识和法律法规综合运用通过逻辑去分析,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使得学生体会所学法律法规应用的环境和时机。

2.2培养自主思考

在传统的法学课堂上,授课教师的角色是组织者或者主导者,通过灌输式的讲授向学生传递知识,学生只需被动接受,无需自主思考。案例教学是启发式教学,它恰好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和缺点。在法学课程中,授课教师通过法学案例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者学生个人发言。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思考。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小组讨论方式可以使学生通过讨论、辩论对案例问题的认识从不清晰到清晰,对案例问题的理解从浅显到深刻,对案例问题给出的解决办法从不完善到完善。这使得学生在独立思考中形成严谨的法律思维,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

2.3增强互动性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里,授课教师具有权威性,学生对教师的观点不能质疑和批判。但是案例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如对现在社会中出现的幼儿园教师虐待幼儿实践组织学生讨论,各抒己见。教师可以针对案例发表观点,学生也可以就案件发表个人观点。在讨论和辩论中,增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最终使得学生掌握运用法学知识分析案例、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案例的模式

案例教学法有多种形式,在法学课堂上授课教师可以依据讲授的知识点的特征选择适合的形式进行教学。

3.1模拟法庭

学生在授课教师的指导下扮演案例中的不同角色,如检察官、被告及被告律师、原告及原告律师等,以司法实践中的法庭审判为样例,进行模拟审判。这一形式被称为模拟法庭。授课教师在讲述诉讼知识点时,可以应用这一形式。模拟结束后,教师对模拟状况进行总结和点评,让学生进入司法庭审模拟状态,感受真实的审判过程,使得学生对诉讼程序的印象深刻。同时,在模拟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便针对重点及难点进行讲解和分析。

3.2课堂讲授

授课教师在对法学知识点进行基础上加入法律案例讲解,并对案例进行分析论证。这一形式被称为课堂讲授。课堂讲授形式对授课教师有较高的要求,如在案例的选择上应该有重点、有目的选择,选择发生在近几年的案例,选择难度由浅至深的案例。通过这一模式可以较为迅速地帮助学生掌握课程知识点,并且通过法学案例与理论知识的相互综合,便于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3.3课堂讨论

授课教师在讲解完课程知识点后,针对教学知识点选择合适的案例提出相关问题,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在讨论结束后,教师对讨论进行总结和点评。这一形式被称为课堂讨论。在法学课堂中使用这一形式,授课教师选择讨论的案例要明确选择案例的选择是为教学服务,是通过案例来阐明知识点。教师在总结和点评过程中,应该对案例中涉及的问题进行有理有据的分析,运用法律依据将案例中的法律知识点讲透彻,使得学生能够真正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4网络教学

授课教师通过网络向学生传递法学知识点和法学案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这一形式被称为网络教学。教师使用网络作为辅助工作进行教学,在课程开始前,通过网络将法学理论知识点及问题发给学生,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查阅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在课程之后,教师也可利用网络向学生布置案例分析等作业。

3.5媒体教学

授课教师通过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如电子教案、媒体视频播放工具向学生传递法学知识点和展现应用法学的场景。这一形式被称为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工作不但可以提升教学效率,而且可以生动形象、图文并茂地展现法学案例和庭审等场景,这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4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关键点

在法学课程中如何成功的应用案例教学法?有哪些关键点需要关注?笔者从以下几点进行阐述。

4.1授课教师在课堂的定位是关键

在法学课程中使用教学案例法,教师必须准备定位,否则将会影响教学效果及质量。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模拟法庭和课堂讨论形式下,教师的定位是指引者,指导学生讨论案例,避免偏离讨论方向和目标;及时回答学生的质疑和相关知识方面的回答,及时为学生提供帮助,这利于学生缜密分析案例并给出合理的结论。由此可以看出,在在运用案例分析的教学中,授课教师处于引导地位,同时也是一位导演,是一位策划者,是一位主导者。在运用案例分析的教学中,学生在这一由讨论到辩论再给出结论的过程中也会受益匪浅,因为这一过程可以培养学生法律逻辑推理能力、把握案例关键点的能力、区分事实问题和法律问题的能力。

4.2选择案例是关键

为什么要在法学课程中实施案例教学法?是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是为了课堂教学方式多样?这些都不是根本目的。教会学生将特定的法学理论知识与社会生活中的法律案例联系起来,通过运用法律知识、逻辑能力、思维能力去解决社会中的法律纠纷,这才是根本目的。这样的教学目的要求教师选取的案例必须有价值,能够连接前后的法律知识点,具有典型性,具有系统性,具有难度。首先,选取的案例应该包含较多的法律理论和法律规范,以培养学生在具备法学理论基础上可以解剖案例,以切实地提高学生的法律职业能力。其次,选取的案例要有时代性。与学生实际生活贴近的法律案例,具有时代性的法律案例,易于学生融入法律案例情景,进而通过案例掌握司法实践出现的新问题。最后,选取案例要结合教学对象。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学习实际情况结合课堂教学目标选择不同难度等级的法律案例进行教学。

4.3平衡理论知识和案例教学时间是关键

在法学课程中,讲述法学理论知识的时间和案例教学的时间改如何分配?全部课堂时间用来进行案例教学是不合适的,这样不利于学生掌握法学理论知识。全部课堂时间用来讲述理论知识也是不合适的,这会导致学而不用的结果。因此,时间应如何分配是一个教学关键点。经调研统计,大部分专家学者认为普通的案例教学时间应该占据总课时时间的四分之一。对于特殊的法学知识点,如诉讼法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授课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增加案例教学时间,给予学生较多的时间讨论案例,以培养学生成为学以致用的人才。

5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