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在计算机程序设计的运用

时间:2022-09-20 09:34:11

案例教学在计算机程序设计的运用

在中等职教育体系中开展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目的在于为社会、企业和其他单位机构输送具备极强计算机操作及运用能力的综合型人才。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是计算机类专业的重要内容,需要培养学生掌握最基础的程序编程设计逻辑、思想以及相关能力的知识。当前的计算机课程在传统教学模式上存在一定弊端,不易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积极性。因此,运用案例教学的方法可以作为传统教学模式的有益补充,能更好地促进教师的教学思路优化,推动课程教学的实效性,使其不断提升。

一、案例教学的重要性

案例教学实质上是指基于教学内容以及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典型的案例增强教学的丰富程度,进而更好地提升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方法。这对传统教学方法而言是一种创新和补充,能够有效降低理论知识理解难度,更好地增强教学的实践性。在中职院校的教育体系中,由于生源扩招以及自身教育定位的影响,中职教育在学生能力水平、师资力量以及软硬件教学设施等方面都存在一定欠缺,这对实际的教学效果而言都会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中职教育旨在为社会输送具备实践操作能力的综合型人才,计算机程序课程作为计算机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目的便在于促进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素养、信息化逻辑思维以及必要的编程能力。但在传统教学过程中,一般教师在课堂上以传授知识为主,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教学内容的创新性比较缺乏,在教学方法方面也较为单一,较难真正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计算机的操作能力,教师需要在实际教学中不断优化教学思路,运用更为贴合实际的创新教学方法,真正调动学生参与自主探究学习活动的主动性,从而提升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效率。

二、案例教学在中职计算机程序课程中的应用

(一)案例教学的设计原则

在中职教育系统中,运用案例教学方法的前提是针对实际案例进行设计和选取。首先这需要基于教学目标的把握,同时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层次和知识水平,设计出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案例,通过教学案例的有效融入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程序设计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方法。其次,案例教学的设计需要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结合,不能脱离实践纸上谈兵,同时需要在内容层面具备综合性、典型性、可读性以及真实性的特征。另外,案例教学在难度设计方面也需要秉持适宜原则,在适当拓宽学生知识面和应用技能的同时达到能力水平最近发展区域的目标,切实贴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点。在案例教学的运用过程中,需要实现有效案例与理论讲授的有效结合,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学科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意识及能力。

(二)案例教学的实际应用

在此以中职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中的“C++程序设计”内容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有效融入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的案例,让学生通过大量实践操作进一步了解C++语言的语法规则以及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逻辑思想。通过教学案例的融入,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程序设计过程中“自顶向下,逐步细化”的设计方法。例如,在案例设计中可选择简单的“单位档案管理系统”这一内容,以此案例为导入点,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在程序设计过程中“类和对象”的概念及定义方法。基于这一案例内容出发,实质上在该案例中可分为三大类型:管理员类、用户类和档案资料类。档案管理员类描述了管理员的基本信息;用户类则描述了用户的基本信息,在此基础上实现用户使用档案记录的相关信息显示;档案资料类是描述档案基本信息,针对档案的时间、类型、名称、内容以及可核查范围等一些信息进行显示。类似案例的应用有助于让学生明确在程序设计过程中的模块化设计思想,同时结合“自顶向下,逐步细化”的设计思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进行案例任务的描述和分析,对程序设计过程中的重、难点知识进行讲解,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实现案例设计的目的,在此基础上解析教学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并归纳和总结,以促进案例教学效果的不断深化,让学生能够更为直观地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的逻辑知识。

三、结语

在中职计算机程序设计的课程教学过程中运用案例教学方法,有助于更好地提升学生对计算机操作的综合运用能力。这可以通过实际案例的融入让学生熟练掌握程序设计所需的基本知识及技巧,将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进行串联,同时运用到实际案例设计过程中,更好地加深模块化设计思想,进而取得更为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吴晓龙 单位:开封技师学院

参考文献:

[1]邢秀娥.案例教学在中职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2(13):193.

[2]张丽君.任务驱动型案例教学模式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20):21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