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探讨

时间:2022-11-13 04:31:20

职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探讨

一、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新农村建设是建设“美好新”海南的基础。海南是少数民族聚居的省份之一,全省18个市县中有9个少数民族聚居县市,137个少数民族乡镇。除黎族是土著民族外,还有苗、瑶、满、侗、壮等36个少数族,主要聚居在海南的中部、南部区域。少数民族人口147.67万人,占总人口的17.3%。少数民族自治区域占全省陆地面积的50%。这些少数民族自治区域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尤其是在种植、养殖技术方面更落后于汉区,严重地影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整体进程。农村的主体是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涉及亿万农民切身利益的伟大事业。建设新农村,关键是要改变农民的思想,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环节。从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出发,推进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现代化,实现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有一大批“高素质、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2.新农村建设呼唤推进农村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创新。(1)新时代呼唤农村职业教育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但是没有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现代化农业发展要求提高、变化加快但农村目前的经营管理跟不上步伐,现有的农民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他们需要文化技术但不能也不愿离开自己的家乡。而1998年以前培养的农业类专业公费毕业生大部分走上了领导岗位或转行,导致了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出现了严重缺口及断层。(2)传统农业类职业院校面临生存危机,必须大力推动改革。自从1998年招生并轨之后,由于政府不包分配,学生要缴费上学,所以报读农业类技术专业的考生人数急剧下滑,多数农业类职业院校在校生不足1200人(1200人是教育部规定的中职学校最低的在校生人数),即使极少数初中应届考生报考了农业类职业院校的农业技术专业,也因为对农村没有感情,多数选择离开农村,几乎没有真正服务农村建设,农业类职业院校几乎没有为新农村建设培养合格人才。以海南省农林科技学校为例,2008年初,学校在校生仅200多人,经费十分困难,教职工人心涣散,学校面临生存危机。当年三月,新任校长上任后深入到农村开展调研活动,经过多方论证,学校决定以“社会主义新农村校村共建示范基地”建设为平台,把课堂搬到离农民最近的地方,开展双带头人中专学历班,即“村官班”,探索新农村建设的实现形式和新型农民的培养途径。“村官班”的基本特征概括为:“零距离、全天候、搭平台、全服务”。“零距离”是指教师与农民零距离、课堂与生产零距离、教学与产业零距离;“全天候”是指学校开通“职教富农110”服务热线,学生可以随时向老师咨询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必要的时候老师及时赶到现场实地解决;“搭平台”是指通过村官班课堂为当地农民朋友搭建起交流互动平台、创业联动平台;“全服务”是指全区域服务、全过程服务、全方位服务。海南省农林科技学校的“村官班”从2008年9月秋季招收第一批学生开始,至2009年9月模式构建初步完成,至今已正常运行6年。目前,学校已在全省9个少数民族市县98个乡镇或村委会推广应用“村官班”模式,培养了一万多名村官班学生,“村官班”办学成果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

二、“村官班”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提高了农业职业教育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广大农民通过学习,不仅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更重要的是他们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促进了农业增效,改善了农村风气。如五指山市什保村委会是校村共建的示范基地,该村委会有1/3的农业劳动力就读“村官班”。经过学习,该村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是村民的精神面貌明显好转;二是村民的文化理论水平明显提高;三是村民科学发展经济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四是村民接受管理的自觉性明显提高;五是村民经营管理能力明显提高。该村委会书记黄向光2009年被评为全国十大村官之一。该村的黄菊林同学学了瓜菜种植技术后,成为敢于走出家门到外地租地创业的第一人。《海南日报》2010年3月9日有一篇文章:“知识让我们更自信”揭示了五指山市什保村妇女通过参加村官班的学习,有效地提高了她们应用新品种、新工艺的能力和信心。2.拓展了农业类职业学校发展空间。2008年以前,农业类职业院校生源急速下滑,学校发展空间严重收缩。“村官班”教学模式为农业类职业院校走向广大的农村提供了有力保障,为进一步拓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提供了宝贵经验。目前,海南省农林科技学校已经在少数民族地区9市县开办了50多个教学点,在校生人数达到9000多人,是2008年的43倍。“村官班”教学模式突破“围墙”内办教育的传统格局,创新了田间地头的教育模式,打造了一个扎根田园,从职校学生到现代农民现实转换的平台,充分放大了职业学校多功能作用,让农业职业教育从低谷走向辉煌,极大地提高了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2009年学校被评为“全国成人教育先进学校”,2014年学校被评为“全国社会扶贫先进单位”、“全国民族团结先进集体”。3.挖掘了农村的资源优势。农村有极其丰富的农业类职业教育资源,除了大量的生源之外,教学场所、实训场地等随处可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形成了“产学研一体、校企村共建”的学农基地模式。其中,六弓鹅养殖实训基地、番阳五指山猪养殖实训基地先后建成使用,在服务教学教科研的同时,很好带动了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如省农林科技学校在五指山市南圣村建立的“农商旅一体化”教科研基地,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益:第一,打造了一个现代农业的示范区,把海南目前常见的果树、瓜菜、热作、南药、花卉等进行分类,并按现代农业的标准进行管理,为专业教学、生产实践、技能培训、产业发展、科普宣传、科学研究等提供有力保障;第二,打造了一个商业服务平台,引入企业运作模式,通过这一基地向当地农民提供测土配方、农资配送、种苗培育等服务,同时带动周边农民在自己的土地上按现代农业的标准进行生产和管理,实现规模经营;第三,带动了一个乡村旅游项目,依托这一基地,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探索乡村旅游的新路子,建成融黎族文化、农业文化、生态文化于一体的“文化长廊”。2012年,省农林科技学校南圣“农商旅一体化”综合实训基地被确定为“海南省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创新基地”。4.促进了农村科技成果的转化。通过村官班学习,农民的认知能力、生产能力、创业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应用新技术的热情也随之提高。如五指山市什保村委会2009年以前水稻亩产才300斤,自从近百名村民参加学习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大胆尝试新技术,达到了亩产1000斤;陵水县中央村委会有100多名学生,他们通过学习发展了自己的西瓜产业,使西瓜产量从2300斤/亩,提高到6200斤/亩。5.稳定了农业生产一线的专业队伍。经过村官班学习之后,大量的农村青年尝到了学习技术的甜头,立足农村农业发展的现象日趋明显。陈永平是2008级村官班学生,当时只是一名村小组长。2010年,当选为保亭县六弓乡田圮村委会主任党支部书记后,他便树立了一个理想:努力学好技术,带头做好产业,带动全村发展。在学校的指导下,他成立了“六弓鹅养殖专业合作社”,注册了“六弓鹅”商标,同时依托学校的养殖实训基地共同打造“六弓鹅”特色品牌。该品牌已成为全县重点扶持的产业,并被省委省政府列为“我为农民增收办实事”的重点项目。2013年被中国成人教育学会评为海南唯一一名“全国百姓学习之星”。2008年10月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同志就海南开办村官班一事做出批示:“这是培养农村基层干部的有力措施,有利于把受过较高教育的年轻人稳定在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中。”6.扩大了农业职业教育的社会影响。2009年,教育部在海南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把“村官班”作为职业教育海南模式之一向全国推广。2009年教育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视导组专程到五指山市什保村委会(校村共建示范点)检查指导,并把这一模式作为教育系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典型事例。2012年中国教育报以《把课堂搬到离农民最近的地方》为题头版头条报道了学校的办学成果。同年,海南省委宣传部把学校与南圣村委会共建的“农商旅一体化”综合实训基地评定为18个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创新基地之一。2013年“村官班”模式被中国教育报列为第三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同年,海南省委省政府把“村官班”以及省农林科技学校与保亭县六弓乡田圮村委会共建的“六弓鹅”繁育基地列为“我为农民增收办实事”重点项目。2013年学校这一模式被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列为第三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村官班”是在海南乃至全国都具有原创性质的农村职业教育的改革探索,它探索了服务型职业教育办学发展之路,立足当地农村实际,发挥职业教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服务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农民的现代化转型发展,把教学研究成果有效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解决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学校升级等问题,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农业职业教育培养模式,让更多的农民受益,也让更多的涉农职业学校找到了一条更适合农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模式,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壮大。

作者:汤光伟 单位: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