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风建设激励机制研究

时间:2022-07-27 10:07:50

高职学风建设激励机制研究

摘要:学风建设是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多方面、多层次的激励机制有利于推动高职院校学风建设,提升其教学质量,促进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学风建设;激励机制;高职院校

学风,简而言之即学习的风气。学风是高职院校办学思想、治学态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学生思想道德和行为规范的综合体现。学风建设是切实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也是高职院校走向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激励,广义讲激发鼓励,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学风建设中,建立持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学生学习的良性动机,使学生树立正确价值导向和良好的学习态度,在学生需要获得满足的同时,实现高职院校优良学风的建设。

一高职院校学风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学生层面。随着高职招生规模的扩大,高职生源质量不断下降,生源组成复杂多样,质量良莠不齐,学生学习能力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整体素质与本科院校差距较大。一些学生自我约束管理能力差,行为放纵,思想散漫,迟到旷课,上课玩手机,沉迷游戏、作业抄袭、考试作弊等现象屡见不鲜。部分学生对本专业缺乏正确的认知和兴趣,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职业生涯规划,学习动力不足,甚至产生厌学心理,学生学风日益低下。(二)教师层面。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所在,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榜样作用远远胜过空洞的说教,良好的教风是高职人才培养的根本所在。然而,有些教师工作懈怠,师德修养不高,敬业精神不够,责任意识不强,一方面缺乏耐心,一味抱怨学生素质低、管教难,另一方面自我要求不高,没有积极钻研业务,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三)学校层面。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一些高职院校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在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和招生就业上,在学风建设上重视不够。部分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不到位,专业和课程设置不合理,未能与行业企业需求紧密结合,学生不能学以致用,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有些高职院校缺乏规范有效的管理机制,如教学质量、教师教学水平及学生成绩考核与评价,对升级与毕业要求过低,监管过松,使得不良学风蔓延。

二激励机制及其在高职院校学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激励就是创设满足个体各种需要的条件,激发其工作动机,使之产生为实现组织目标和自身目标而努力的特定行为[1]。只有激发相应的动机,产生为满足需要而努力的行为,才能实现组织目标和自身目标的统一。哈佛大学相关研究显示,人的潜力在缺乏激励时只能发挥20%~30%,而在良好的环境下,可发挥到80%~90%[2]。激励属于管理心理学范畴,西方的管理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在激励理论这一领域中产生了很多重要理论,主要有弗洛姆的期望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赫尔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麦克利兰的激励需要理论等,这些理论为教育管理者从激励视角研究高职院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学风建设的激励职能,就是要将学习目标与学生的需要结合起来,使学生需要获得满足的同时,实现学风建设目标。建立学风建设激励机制,就是学校激发学生产生积极学习的良性动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其主要功能是促进学生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与优良学风建设的倡导趋于一致,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要使学生产生高职院校所希望的行为和价值观,就应制订一系列的学风建设激励机制,使其成为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手段。实践证明,优良学风的建立离不开教育和管理,激励是教育的重要手段,通过激励机制来创建优良学风对加强高职学风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激励机制在学风建设中的构建

(一)情感激励。情感感激励法是通过创设各种情境,调动人的情感,使教育对象受到感染和熏陶,从而使其焕发内在精神力量的过程。与有形的物质激励相比,无形的情感激励所产生作用更为持久。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我认为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3]。因此,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学校、教师要注重感情投资,积极了解学生心理,采取恰当的方式方法,加强与学生情感交流,管教管导,真正成为学生过程中引路人。此外,学校和教师要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权利,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同时,教师要公正对待问题学生,不嘲讽训斥,而要耐心倾听和引导,积极帮助他们排解困难和烦恼。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信任学生,培养他们创新的精神,帮助他们克服学习、生活、情感等方面的心理压力,保持乐观向上的学习态度。班主任、辅导员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家庭情况及心理波动,对于问题学生和贫困学生要多交流沟通,积极引导,使其顺利地完成大学学业。(二)奖惩激励。奖惩激励是指通过奖励或惩罚的手段,认同激励对象的积极行为,也警示学生的不良行为,做到“赏罚分明”。在高职学风建设过程中,运用奖惩机制来激励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警示或惩戒学生的不良行为。如在各种学习评比和竞赛活动中,将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运用得当,能起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鼓励先进学生、促进落后学生进步有积极影响。对于不良行为者,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惩戒,在纠正不良行为的同时,要积极引导其知耻而后勇,向优秀学生看齐,同时也在其他学生中起到“以儆效尤”的作用,最终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三)目标激励。目标激励是指通过设置合适的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指导学生学习行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目标确立应切合实际,切忌空洞浮夸,只有科学、合理的目标才能有效地激励学生的行为。高职院校应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树立不同的学习目标,如入学初,新生往往表现为各种不适应,一些学生少了高考压力,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往往出现过度放纵的言行,或是表现出迷惘,无心学习。一些学生对专业了解不深,对以后择业和就业感觉希望渺茫,产生厌学心理。因此,新生入学伊始,学校要做好专业教育和入学教育,通过讲座、座谈等形式邀请资深专业教师或已毕业的、发展较好的校友代表进行有效引导,使新生了解本专业的专业特色、学习方法、社会价值及就业前景,树立其学习专业知识的信心,激发其学习本专业的学习兴趣。(四)榜样激励。榜样激励就是通过先进人物的优秀品行激励、感染受教育者,使之形成优良的学习行为。榜样的示范作用,能影响和带动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主动学习,促进其学业的进步和良好学风的形成。高职院校实施榜样激励的具体措施如下:1、通过舆论宣传,激发学习动力。学校可设立学风建设宣传栏,介绍优秀学生事迹,定期组织优秀学生代表进行学习经验的交流、汇报,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兴趣,使优良的学风得到弘扬,在校园中发挥正能量的作用。2、介绍先进校友,树立远大目标。不同专业都会有优秀的毕业生在本行业中表现突出,发展良好。高职院校可定期邀请优秀校友以报告或座谈等形式向在同专业学生介绍以往学习体会、工作情况,通过这种真实的、具体化成功典型的推介,能够产生公信力和说服力,使学生能够增强学习专业知识的信心,明确目标,付诸行动。3、发挥学生干部带头作用,形成良好的表率。在校风建设中,加强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加强对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的教育与考核,重视其学业成绩的提高,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学习风气,努力营造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提高学生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于有迟到、旷课、不及格或考试作弊等不良行为的学生干部要及早进行教育,屡教不改者应取消其职务,以免在学生中产生不良影响。4、强化教风建设,以教风带学风。教师对学生的引领示范作用是最直接的,身教胜于言教,良好的师德教风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高职院校教师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严谨的工作态度,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根据用人单位和学生的需要,改革教学模式,备好课,上好课,管教管导,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学习观。(五)竞争激励。竞争激励以优胜劣汰为原则,是行为激励法的一种,使组织活动具有某种集体强化的自觉机制。来自学业、评奖、就业等方面的竞争十分激烈,正是由于这些竞争的存在,才使得学生感到有压力、危机感和紧迫感,为了以后的发展和不落人后,学生会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你追我赶,相互竞争的学习氛围,有利于优良学风的形成。同时竞争激励机制的引入也要求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来维护竞争的公正、公平。如在学业方面,突出对考试环节的管理,严把成绩评定关,严肃考试纪律,端正考风;在评优方面,坚持做到评选条件、评选过程、评选结果的公开,确保评优的公正性;在就业方面,坚持优生优荐、择优录用原则,规范就业行为,以此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育人环境。

综上所述,激励机制作为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重要教育手段,对学风建设工作具有深远意义,高职院校应充分重视学风建设中激励机制的构建,以学生为中心,建立具有长效性、可操作性的激励机制体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在实现现代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同时,也开创高职院校发展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刘东康.试论激励机制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运用[J].经营管理者,2011(10):293.

[2]黄天辰,冯长江,赵月飞,等.全开放实验教学与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04):161-163+184.

[3]旦增平措.加强高职学生学风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以机电工程技术学院学风建设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7,4(15):204-206.

[4]吴丹.高职院校学生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3(31):202-204.

作者:李艳艳 武俊海 杨海峰 单位:1.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2.山西省畜牧兽医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