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考勤数据统计对学风建设的促进作用

时间:2022-03-30 09:05:14

高职院校考勤数据统计对学风建设的促进作用

摘要:学风是一所大学体现出来的校园文化氛围,也是一所大学整体素养的集中反映。一所具有优良学风的高职院校必定广泛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配备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一个运转良好的学生考勤系统,一个完善而全面的考勤统计数据对于高职院校的学风建设,以及教学管理、教务管理、学生管理工作,都是十分基础和必要的教育统计保障。

关键词:高职院校;考勤统计;学风建设

学风是一所大学体现出来的校园文化氛围,也是一所大学整体素养的集中反映。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学风指“学校的、学术界的或一般学习方面的风气”。优良的学风可以保证和维持高等职业院校正常教学秩序,并不断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所以,学风建设便成为了高校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且,一所具有优良学风的高职院校必定广泛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配备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一个运转良好的学生考勤系统,一个信息丰富、统计精确的考勤资料库,对于高职院校的校风、学风建设,以及教学管理、教务管理、学生管理工作,都是十分基础的软件支持和必要的数据保障。

一、考勤数据统计平台的建立与维护

依托于高等教育信息化,高职院校可以把信息技术手段引入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建立有效的考勤数据统计平台,因为只有在建立了庞大数据资源并对其进行有效整合、分析之后,我们才能对其进行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所谓高校教育统计信息化,是指围绕高校教育统计核心的业务,实现教育统计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管理、和使用全过程的信息化,开发、利用统计分析、评价、预测系统,实现对高校教育统计信息的深层开发和利用,提高统计信息的深加工和社会化程度。教育统计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为学校各级领导制订计划、进行决策、指导工作提供数据的一项基础工作,是检验高校管理水平、运行状况、办学效益的重要依据。据此我们认为,高职院校的考勤统计数据作为整个高等教育统计的一部分资源,实现了教学、教务等数据管理功能的必要延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达成数据的实时监控,并对学生的在校表现情况做到适时地跟踪。这既是对学生专业学习的督促,也能够将教师的教学情况间接地反映出来,供教学管理部门参考。开展考勤数据统计工作的前提,是建立一套完整的校园信息化平台,并且把考勤数据统计整合进入这一系统中。在信息发达的今天,教育与信息化两者之间就犹如鱼与水的关系,任何数据的搜集与解读都可以被教育工作者用于分析并加以利用。信息时代的高职教育需要构建一套稳定的数据化教学教务管理系统。教育现代化的前提就是必须实现校园信息的智能化处理,即信息化是中国高等教育在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高职教育数据平台的建设将面向所有的在校师生,考勤统计的结果,将会涉及学生的评优评先,教师的教学质量、工作绩效等大量关系到师生自身利益的事情。所以,为了数据统计的有效和准确,调研得以公正、公平、公开地进行,我们更加应该重视教学考勤这项基础性的统计工作。

二、考勤数据统计的量化与分析

2015年秋季学期,教育部专门印发了《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的通知,当中特别指出要强化管理信息化整体设计;健全管理信息化运行机制;提升管理信息化应用能力。据此我们发现,高职院校的信息化水平是衡量其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重要参考,而OA、ERP等项目的广泛实施也已成为考察一个学校信息化水平的标志。在高职教育中,一个完整的考勤统计量化与分析工作过程,一般可分为方案的设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资料的分析3个阶段。这3个阶段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每一个阶段又有着各自不同的任务和方法。

(一)考勤统计方案的设计

1.统计对象的确认。在考勤统计中,教师是考勤统计的主体,学生是考勤统计的对象,辅导员是考勤统计的管理者,系(部)负责人是考勤统计的监督者,院校是考勤统计的指导者。这5种角色从低阶逐级上报数据,并且低阶角色从属于高阶并受其制衡和约束。任何一种角色都必须负起统计的相关责任,从而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精确性。具体统计的事项包括课程和班级名称、上课时间和地点、学生和教师名单、具体考勤情况等8大项目。

2.统计方法的选择。在构建考勤统计信息化平台的途径中,教学管理者既可以选择人工操作,也可以选择智能输入。我们以智能录入为例,因其有可能代表未来高教统计和数据录入的趋势。使用随身携带的手机或智能终端设备,我们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考勤统计的延迟或者录入不准确的情况。如在教室中安装无线信号接收装置,同时,学生的手机中也会安装有特定的校园考勤系统软件,或者利用学生随身携带的具有智能芯片的校园卡,通过非接触式地感应,上课时间,考勤系统便会自动接收学生的到课数据。

(二)考勤统计的搜集整理

1.数据搜集与检查

主要是检查每一阶段考勤数据的时效性、完整性和准确性。考勤统计具有时效性,教师需要对每次课的考勤数据进行检查和提交,辅导员对一周的考勤情况进行检查和统计,系(部)对考勤数据再进行月报。数据修改的权限和有效期为一周,过期之后学生或教师需要再进行修改必须写情况说明,并征得校级考勤管理部门的同意。统计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主要是对考勤要素中的具体子项目进行检查,即各项数据是否填写齐全,每门课程的考勤记录是否及时更新,是否有登记错误或者登记缺失的现象,是否与教学检查的人数相匹配,是否符合教学评价的要求等。

2.数据分类与整理

在数据搜集并校验完毕后,系统会根据学生考勤记录自动对其进行分类和整理。通过各项考勤数据生成,学生可以通过智能信息平台查看到自己缺勤的时间、课程、地点、缺勤内容、授课教师等信息;老师可以根据系统的提示查看每个学生的出勤情况,班级的到课率、请假率;系统也会对已经缺课达到课程总数的1/3以上的学生进行及时的预警,提醒教师重点关注出勤率较低的学生或取消其该门课程的考试资格;辅导员根据各个模块数据统一导出,形成个人、班级、年级、专业等的考勤数据量表,提供给系(部)、学生处和教务处作为学风建设、班级评议、教学管理等工作的研究备份资料。

(三)考勤统计资料的分析

在获得了真实可靠的考勤统计数据之后,教学管理者才能对被登记的统计资料进行分析鉴别,发现数据中的趋势和规律,对上课教师提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对学生管理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重点要分析的是,每门课程的班级到课率、学生个人的出勤率、某一段时间内班级、个人的出勤率等。这些结果,可以帮助教师维护正常的课堂秩序,也可以检查教师是否在认真执行教学计划,有无请假或者调停课情况,还可以最真实地反映出整个系、整个年级、整个班级甚至学生个人的学风状况,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针对性。

三、结语

通过建立新的信息化考勤数据平台,高职院校的相关责任人可以全面地了解全校的学风、教风状况,并对整个学校的教学教育过程加以整体的把握,也是落实“完善党务、政务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推进决策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的一项重大举措。这在客观上避免了考勤数据上的人为干扰,暗箱操作;改进了考勤记录难以统一或者朝令夕改的情况;减少了学生管理部门在人力物力方面的开资,并方便管理者和学生随时查询;体现了学生考勤的公平性与公开性,也为学生的综合测评以及评奖、评优、评先提供了绝对客观的数据化支持。随着现代化的计算机网络与通讯网络的不断发展,当代高校都在极力打造云校园、智能校园。在此背景下,开发一个智能高效、灵活便捷、能实时记录学生考勤信息的学生考勤管理系统已经是事在人为。从这个意义上说,高职院校考勤数据统计和信息资源的共享就不仅仅只针对学风建设产生积极的作用,而是成为关乎学校未来发展方向的迫在眉睫的任务。

作者:李凡 单位:广东文艺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罗琦,周丽萍.现代汉语词典[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1317.

[2]宋文生.高校统计工作与教育信息化建设浅析[[J].教育信息化,2004(11):15.

[3]中共中央宣传部.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86.

[4]王青逯.加强教育统计工作努力实现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J].吉林教育,2006(10):4-6.

[5]李培凤,王生鲸.高等教育管理原则探析[J].高教与经济,2006(1):15-18.

[6]戴世英.教育统计在高校教学管理中应用的探究[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2005(4):47-49.

[7]王振龙.可持续发展中的教育统计问题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08(5):50-52.

[8]葛军.教育统计在教育决策中的应用[J].统计与决策,2007(19):167-168.

[9]刘献君.开展院校研究推进现代大学管理[J].中国高等教育,2007(22):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