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探索

时间:2022-09-06 09:53:31

高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探索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各高校的资金来源、建设规模、科研项目、后勤服务等都呈现出内容多、金额大、涉及面广等特点,从而为高校内部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当前,我国高校内部控制建设及执行都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对于高校的教学、科研、生产工作存在一些影响,需要下大力气从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着手,切实提升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校;内部控制管理;现状;建议

教育事业单位在我国国民教育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举足轻重,但是,其当前的内部管理水平却仍然远远落后于国民教育发展的客观需求。加强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是教育事业单位目前及将来经营管理中的首要工作。财政部为提高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增强事业单位科研、教育、服务能力,降低单位内部腐败现象的发生,在2012年印发《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并且从201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文件正式实施至今已有数年,虽然高等院校为了适应国家的相关政策,不同程度地在工作中开展了内部控制,其内部控制问题较以前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加之高校的科研、基建等从一定程度上讲也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所以通过内部控制来完善、规范其行为更加有其现实意义。因此,我国的高等院校应该不断地发现其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建立一个健全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内部控制失效或失控问题。

一、我国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建设的现状分析

(一)目前高校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建设的主要做法。首先,我国多数公立高校都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等相关文件的要求,在高校内部建立了相关的规章制度,以保障高校的相关活动符合规定、财务信息真实有效等,为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的建设奠定了基础。其次,在监督管理方面多数高校也根据相关的岗位设置要求安排相应的工作人员,也安排了一定的监督岗位对高校相应的财产进行定期的检查盘点与核实。同时,在高校外部还有纪检部门定期对公立高校进行监督检查,这些监管方面的工作为保证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的有序建设以及内部控制管理相关工作的落实等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最后,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的建设方面,多数公立高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了综合性的办公平台,该平台集多种功能于一身,大大降低了公立高校的时间成本和财务成本。公立高校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强了其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的建设。(二)当前高校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公立高校对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建设的认识不到位。首先,公立高校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建设认识不到位。公立高校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建设这一项工程的重视程度,直接决定了高校内部控制工作开展质量、开展效率的高低。但是目前来说,多数公立高校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建设的认识还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这主要是由高校的管理理念所引发的,高校的管理模式还停留在比较传统的阶段,传统的高校管理者认为高校只要提高其教学质量、服务水平即可,并没有过多关注维持运行的营运资金使用管理情况,而公立高校的经营收入多数依靠财政拨款,从而忽略了内部控制对其财务管理、风险防范等方面的作用。其次,公立高校内部控制人员对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建设认识不足。相关工作人员对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认识的不全面会使得在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对各自的职责认识不清,使得相关的工作落实不到位。2.公立高校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建设的相关流程不科学。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建设的内容应该包括风险、制度、流程、监督这几方面,但是公立高校目前在这几方面的建设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在风险管理方面,公立高校对风险管理工作不重视,导致对其面临的风险认识不足,从而使得高校的内控体系建设缺乏方向性、目的性。如对于基建工程、学科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性,对于申请与准备方面投入精力较大,但对于后续执行与验收又不够谨慎。在制度管理方面,虽然公立高校内部都建立了足量的规章制度,但总的来说制度管理缺乏系统性,没有明确的制度管理责任人、责任部门。在流程管理方面,其主要问题体现在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我国公立高校一般都包括行政处、科研处、教务处、后勤处等部门,高校部门众多并且各部门的工作内容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如果进行统一的内部控制会使该项工作没有效率。但目前,国内多数的公立高校都是进行的统一管理,这样的内控模式不利于提高其内控效率。在权限管理方面,由于高校体量太大,机构及下属单位众多,建立相关的内部控制流程也非常困难,明确各环节的相关审批权限、金额等也难以统一标准,导致在流程控制方面,很难一次性地解决不相容职务相分离、风险控制等问题。3.高校内部控制的监督管理体系不够得力。监管机制是内控体系有效运行的保障,我国公立高校监管机制不健全主要体现在基建、采购、科研、招生等方面,这基本上都是由高校这些关键职能缺乏完善的评价监管机制所造成的。

二、强化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建设的建议

(一)认识到内部控制环境对于高校内控体系建设的意义。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的要素主要包括:高校的内部控制环境、高校的风险评估、高校的控制活动、高校的内部信息与沟通、高校的内部监管这五要素。在高等院校的内部控制五要素中,高校的控制环境排在首位,也就是说,在内部控制中最基本的是要有一个有利于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开展的基础,这个基础便是内部控制环境。而在内部控制环境中最重要的是管理层对控制工作的重视程度,因此为了完善高等院校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建设需要提高高校管理层、高校内控工作人员对体系建设的认识。高校管理层要正视内部控制在高校管理中的作用以及重要性。同时,也要提高高校各级管理工作人员对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认识。此外,还要加强高等院校的内部控制的宣传,把内部控制这一管理理念融入到高校的文化中,可以在高校的公示栏、官网、公众号等媒体平台进行相应的介绍。(二)重视高校内部控制体系设计与执行的有效性。内部控制体系的设计与执行关系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风险评估等主要方面。1.高等院校应该对各个部门根据其工作的内容、性质等制定内部控制制度,并要求各部门严格执行。在制度管理方面最重要的是要明确制度管理的责任人,定期对其制度的合理性、制度的有效性进行考查,并及时按高校的发展要求对相应的制度进行一定的调整,从而提高高校制度管理对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建设的促进作用。2.高校管理层管理方法落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管理层没有及时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无法及时转变其长期的管理理念。因此,高等院校的管理层应该定期地学习先进的高校管理方法,平时注重与其他高校的管理层对高校的管理办法的交流沟通,并且借鉴国内外先进的高校管理方法及时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3.考虑设计合理的信息沟通渠道。如在现有的教学系统、OA系统上嵌入相关的审批流程。同时,在各关键点,如科研经费、重大决策等引入集体决策与多次反馈机制,使各项风险点严密可控。4.高等院应加强风险管理。提高高校对风险的认识,有利于明确高校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中的责任界定与风险应对。高等院校应该根据风险的类别制定统一的风险识别办法,并针对每类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提高高等院校的风险管理能力。对于基建投资、重大项目等方面,要做好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严格按国家项目申报的方式进行,避免发生不必要的损失以及其他不规范现象。(三)完善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的建设涉及风险、制度、流程、监督管理多个方面,如果缺乏一个系统的体系建设工作流程,会使得其建设工作无章可循并且缺乏规范性、专业性,大大降低了高校内控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的效率。1.合理设置高等院校的内部控制组织机构。因为我国高等院校各个机构的工作内容、工作性质都不相同,如果对每个部门都施行统一的管理,不仅会使内部控制管理的内容不全面而违背内部控制的全面性原则,还会导致内部控制效率低下,使得内部控制的评价结果不精确,缺少实际操作的参考价值。因此,高等院校内部可以考虑针对每个大部门或工作板块设置一个相对独立的内部控制组织,依据该部门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内部控制管理,然后再进行相应的汇总分析。同时,高等院校在内部控制手册的编制与修订上,要注意突出体系的完整性,并落实各部门的责任人。2.完善高等院校的监管机制。高等院校内部有效的监管机制有助于提高高校员工的积极主动性,有助于提高整个高校的绩效水平,从而促进高校的发展。首先,加强过程监管。对于采购、科研项目等要进行定期跟踪,进行相关检查。符合招投标流程的要按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并进行集体决策。其次,开展有效的内部审计。除常规内部审计外,将内部控制执行的有效性作为内部审计的重点之一,使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时得到反映并加以改进。再次,结合党风廉政建设开展内部控制工作。注意在党纪工作中收到的线索以及群众的反馈,结合部分案件,找出本单位可能的内部控制关键点,加以管理方面的强化。

高等院校作为重要的教育机构,其管理方法与管理水平在新形势下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对于确保高等院校的资产安全、完整,以及会计信息的真实、公允具有重要意义。而做好内部控制的前提,就是做好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从内部控制诸要素着手,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加以落实,是当前高校内部控制建设可资参考的重要思路。

参考文献:

[1]汤月婷.关于完善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7,(27).

[2]陈洁.内部控制制度下高校票据管理探究[J].中国国际财经,2017,(22).

[3]孙磊.学校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模式发展分析及研究[J].财会学习,2017,(13).

[4]唐大鹏.职业模拟视角下政府审计和内部控制教学改革探索———基于案例研究的思考[J].财政监督,2017,(17).

作者:姜卫卫 单位:北方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