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现在及路径

时间:2022-04-13 10:54:25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现在及路径

摘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与金融扶贫密不可分,农村信用体系的不断完善不仅能够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也将为金融扶贫奠定坚实的信用基础。河北省自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以来,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弄清建设现状,找准问题根源,探索出符合河北省实际的信用体系建设模式,对于纵深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进程,助力河北脱贫攻坚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金融扶贫;农村信用体系;困境;路径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农村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金融对“三农”支持力度、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农村信用体系的构建、农村经济主体信用意识的提升,不仅能有效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还能逐渐消除金融机构支农惠农的诸多顾虑,改善二者信息不称对问题,切实提高金融扶贫工作的时效性、持续性和针对性,助力河北脱贫攻坚。经过几年的实践,河北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探索出一些颇具特色的做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也不同程度地暴露出一些问题,有的地区甚至遇到了难以克服的困难。走出困境,打破瓶颈,研究探索出适合当地实际的建设模式,纵深推进建设进程,对于改善河北农村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助力金融扶贫工作有效开展,实现脱贫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助推金融扶贫的重要作用

金融扶贫,即在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由政策性、商业性和合作性金融机构共同参与对贫困地区和农村贫困群体提供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的扶持活动,重点满足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生产型资金需求,推动扶贫工作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从定义看,金融扶贫的关键要素有四个:扶贫对象、资金来源、长效机制与金融生态环境。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对于以上四方面因素的确定与构建至关重要。

(一)信息征集建档有助于精准确定扶贫对象

近年来,我国脱贫攻坚工作受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2016年“两会”期间,指出,“脱贫攻坚一定要扭住精准,做好精准扶贫,精准到户、精准到人,找对‘穷根’,明确靶向”。国务院扶贫办将完善建档立卡工作作为“找对‘穷根’,明确靶向”的关键举措,作为“把宝贵的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的重要基础。建档立卡,就是健全完善农村贫困户档案,建立农村贫困人口识别机制和动态管理机制,完善建档立卡,才能瞄准扶贫对象,落实各项帮扶措施。而农户信息的征集、建档工作也是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自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启动以来,各地在中国人民银行的推动下,或由涉农金融机构(以农村信用社为主)收集整理有信贷业务的农户信用信息;或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乡镇村三级联动入户收集农户信息,各地均不同程度地建立起农户信息建档机制,为开展“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户”评选活动、支持农户获得信贷支持奠定了基础。在条件允许的地区,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信息征集工作与扶贫建档工作结合起来,将有效提高农户信息征集的效率和进度,大大节约人力、财力、物力,更加精准、快捷地确定扶贫对象。

(二)信用体系构建有助于集聚扶贫资金

金融扶贫能够持续有效地发挥作用,关键因素之一就是扶贫资金的持续性和充足度,而贷款的质量与收益直接决定着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的领域和力度。目前,由于农村地区贷款违约率普遍偏高、农业经济本身面临着较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等原因,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和农业经济领域的贷款质量普遍偏低,收益率不高,这大大影响了金融机构对“三农”信贷支持的积极性。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推进,一方面可以在农村地区培育和弘扬信用文化,营造良好的诚信文化氛围,扭转贫困户依赖政府“输血”式救济的陈旧错误观念,全面提升农民的信用意识,净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另一方面通过搭建农村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最大限度降低农户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称问题,增加金融机构对信誉高、有实力农户的信贷支持力度。长期来看,将促进个体农户、农村特色企业与金融机构形成良性互动循环,吸引更多更有实力的金融机构将信贷资金投放到农村地区,真正实现金融扶贫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

(三)信用水平提升有助于建立金融扶贫长效机制

信用体系的核心价值在于信用资本化,通过搭建信息共享平台,缓解农户与金融机构之间长期形成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帮助金融机构规避信用风险,帮助农户获得信贷支持,提升农村地区整体信用水平,改善农村金融生态。这将有利于吸引多种类型的金融机构以不同形式加入金融扶贫,形成金融扶贫长效机制:促进资金充裕、管理科学的大型金融机构发挥资金优势,扶持当地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村经济;促进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小微金融机构发挥信贷机制优势,直接向贫困农户发放小额贷款;促进政策性金融机构发挥开发性金融优势,加大对农村地区金融基础设施的信贷投放力度,逐步改善农村金融环境。

(四)信用体系建设有助于改善农村金融生态

金融生态环境是各类金融主体与外部金融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互相影响形成的一个动态平衡系统,从广义看,是指一切影响金融运行的外部环境,从狭义理解,则主要包括法律制度环境、行政管理体制、社会诚信状况、中介服务体系等,其中,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改善农村社会的信用环境。对于熟人社会的农村来说,长期以来,农户诚信意识不强,偿贷意识淡薄,思想观念陈旧,常把扶贫资金用于满足消费需求,有贷不偿,信用风险和道德风险大大削弱了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的信贷投放意愿和力度。因此,提高贫困地区的信用水平和贫困群体的信用意识是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有助于改善农村金融生态,为扶贫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河北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现状

(一)建设概况

2009年,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决定,改善农村信用环境,河北省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以河北省农联社为主体,启动了农户信用信息征集和农户评价体系建设工作,并以此为依托,积极开展创建“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三信工程)建设。截至2016年9月末,河北省农联社网点全部开展农户信用档案建设工作,建立信用档案1228万户,占全辖农户总数的85%;全省评定信用户469万户,信用村7852个,信用乡镇566个;以信用档案为依据为272万户农户进行了信贷支持,累计发放贷款2029亿元,贷款余额768亿元。2011年,中国人民银行与共青团中央联合下发《关于继续推进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试点工作的通知》,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与团省委联合涉农金融机构筹建了河北省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工作领导小组,确定试点市(县),开展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评选工作,为农村青年搭建信贷平台,有效发挥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的引领示范作用,助力农村经济发展。2012年,为进一步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和融资环境,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牵头组织政府相关部门及涉农金融机构,在省内有条件的县(市)分期、分批开展农村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工作,经过4年的探索实践,目前全省共在13个县(市)建立了试验区,其中,沧州肃宁县成为人民银行总行试验区,邢台威县被河北省政府确定为农村改革综合试点。2015年末,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组织研发了《河北省农户信用信息管理系统》,系统布设在互联网,具备信息维护、查询、统计、报告等8大功能,通过采集24项农户信息,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生成信用报告,供县域金融机构及政府部门使用。2016年4月,系统先后在沧州肃宁和邢台威县上线运行,并于7月在河北省推广;截至9月末,河北省11个地市15个县(市)上线运行该系统,收录农户信用信息近8万条,农户贷款余额60多亿元,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服务政府,辅助银行,惠及农户”的效果逐步显现。

(二)农村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情况

自2012年开展农村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以来,沧州肃宁先行先试,积极取得地方政府支持,取得了较好成效,被人民银行总行确定为全国第一批试验区试点县;邢台威县充分利用地方政府重视信用体系建设的有利条件,大力开展农户信用采集工作,被河北省确定为全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改革综合试点。1.沧州肃宁试验区建设情况沧州市自2002年初就开展了“双摸底”工程(对农户的经济状况和资金需求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建立农户信用档案,作为评价农户信贷需求和资信状况的依据),成为河北省农户信用档案建档工作的典范。2012年,沧州肃宁被列为全国农村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试点,不断探索完善农户信用档案的采集模式,2014年底,实现全部农户信用档案电子化,为农户信息共享与应用奠定基础。2016年4月,“河北省农户信用信息管理系统”率先在肃宁县上线运行。截至9月末,该系统已采集11628户农户信息。新系统由于信息覆盖面广,农户的资产、负债信息更加翔实,在肃宁涉农金融机构中得到广泛应用。同时,肃宁人行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与扶贫工作紧密结合,与县扶贫办共享信息,将4848户无贷款农户信息录入系统,其中,5户农户通过金融机构的筛选,获得信贷支持共计28万元,缓解了具有技术优势却无信贷记录的贫困户的资金难题。农户信用信息的共享与应用对于精准定位扶贫对象、降低金融机构贷前审查成本的重要作用初步显现。2016年以来,人民银行沧州市中心支行在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不断探索谋划支农惠农特色活动,其中,金融服务“三农”对接会已筹划开展。该项活动由各县(市)人民银行、金融办作为牵头单位,县政府各相关部门、金融机构作为参与单位,主要依托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中农户信用评价(试点县依托农户系统)结果,筛选部分信用等级较高的农户作为对接扶植对象,依托辖内金融机构为对接名单中的农户、农场、农民合作社、休闲农业和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等农村社会成员搭建长效“面对面”金融融资活动平台。金融机构对诚实守信农户实施降低门槛、降低利率、提高贷款比例、推出新的融资产品以及其他惠农措施。2.邢台威县试验区建设情况邢台威县试验区自2012年被确定以来,一直本着“政府领导、人行牵头、多方参与、先试先行”的指导思想,发动和依靠地方政府,开展制度和机制建设,建设进程走在全省前列。开展农户档案电子化建设,运行农户信用信息管理系统,截至2016年9月末,系统采集了21800余户农户信息,涵盖522个行政村。2013年,威县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主管副县长为副组长,有关单位、辖区金融机构为成员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威县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威县农村信用等级评价办法(试行)》等制度,编制了《信用农户申报书》《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明白纸”》等格式文件,试验区建设全面展开。2014年,威县又把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纳入河北省“综合改革试点县”十二项综合配套改革措施之一,予以大力推进。2015年,威县农户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联网运行,辖区7家金融机构能够实时查询、使用和更新数据库中的农户信用信息,为金融机构信贷决策和管理提供了参考。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威县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初具规模,涉农贷款逐年增加。截至2016年9月末,全县贷款总量比2012年末增加30.06亿元,增长127.85%。其中:涉农贷款增加22.8亿元,增长131.14%;农户贷款增加4.5亿元,增长71.3%,激发了农村经济活力,支持了辖区经济发展。同时,通过“三信”工程建设,农村经济主体的信用意识逐年增强,信用环境得到改善,截至2016年9月末,全县农户不良贷款余额0.026亿元,比2012年末减少1.844亿元;占比0.05%,比2012年末下降7.66个百分点。

(三)信用体系建设助推金融扶贫工作基本情况

为缓解河北贫困地区的现状,河北各地人民银行在牵头建设农村信用体系的同时,也在积极引导各金融机构不断加大贫困地区金融产品创新力度,探索金融扶贫新路径。如农业银行河北省分行围绕龙头企业带动、重点项目带动、特色产业带动、政府增信机制建设等,创新推出“金融+”系列扶贫模式,针对阜平县专门研发的“金穗脱贫贷”“金穗小康贷”产品已发放贷款7162万元。蔚县村镇银行推出了“扶贫再贷款+村镇银行贷款+龙头企业+贫困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村书记担保+村镇银行贷款”等金融精准扶贫模式,累计发放相关贷款5.7亿元,带动周边贫困户6110户、21680余人发展。隆化县采取竞争择优的方式选择合作保险公司,为农业企业、贫困群众贷款办理保证保险,探索完善了“政府、银行、农业企业、贫困户、保险”五位一体的金融扶贫贷款模式,为贫困户获得银行贷款铺就了一条绿色通道。截至2016年6月末,隆化县建立担保基金2890万元,撬动金融机构发放贷款1.83亿元,其中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1298户,贷款余额6264万元;支持企业、经济组织289家,贷款余额1.21亿元。河北省农村信用社通过全面推进“双基”共建农村信用工程,加强基层农村信用社和基层党组织的深度合作,按照量化评分和工作站评审情况相结合的方式,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信用等级设定,并根据等级核定不同的授信额度。邮储银行河北省分行在传统小额贷款的基础上,对产品要素和担保方式进行调整,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推出了扶贫小额担保贷款产品。

三、河北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纵深推进的困境及对金融扶贫的影响

(一)农村经济主体信息采集成本高,更新难,难以用于精准识别贫困户

农村经济主体信息采集、更新困难主要原因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少具有操作性的个人信息管理细则。2012年出台的《征信业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了禁止采集和限制采集的信息,其中,个人的收入、存款、有价证券、不动产信息等均属限制采集的信息,需要明确告知信息主体提供该信息可能产生的不利后果并取得其书面同意后方可采集,而这些信息对于与银行鲜有信贷关系的农户来说,是评价其信用状况和还款能力的重要指标,能否规范、准确、及时地采集、更新农户此类信息至关重要。目前,由于缺少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法规,农户信息采集工作的规范性、真实性、及时性及可持续性无法保障。二是信息采集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对于没有跟银行发生过信贷关系的农户来说,其信息往往需要信贷员及村干部入户采集,成本高,效率低,信息更新难以保证。政府相关部门、信用体系建设牵头部门及涉农金融机构尚未建立起协调配合的信息采集、录入、更新长效机制,人力、物力、财力相应匮乏。三是农村经济主体主动参与意识差。一些农户信用意识淡薄,不配合信息采集工作,或者为了获得银行贷款虚报信息,造成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难以保证。信息采集工作的落后加大了对贫困户识别和认定的难度,势必影响扶贫政策和扶贫资金的出台和落实。

(二)农村信用体系配套机制建设严重滞后,影响扶贫资金的规模和质量

区域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地方政府牵头,相关部门和机构在政策、举措、业务等方面协同配合,尤其是在农村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脆弱,农民信用意识淡薄,多数金融机构的业务方向集中在城市地区,这就更需要建立健全相关配套政策机制,而配套机制严重滞后也是制约河北省绝大多数地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纵深发展的重要原因。一是部门协同机制不健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特别是建设初期的信息采集、平台搭建、宣传动员等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资金投入,但就目前状况看,多数地区政府部门难以明确专人开展此项工作,相关工作的部署推动多具有阶段性,由兼职人员完成,造成工作连续性差,成效不突出;多数地方政府和牵头部门没有财政支出预算和专项资金筹措渠道,资金短缺使得多数地区农村信用建设陷于尴尬境地。二是普遍缺乏信用风险的分担机制。农村地区的担保机构很少,与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的农村担保机构更是微乎其微;现有的保险机构,其险种设计对农业生产环节的覆盖有限,没有充分发挥出农业保险的支农保障作用。三是风险补偿机制落实不到位。基于农业生产易受自然因素影响、生产周期较长、对市场影响力小等弱质特点,对于涉农贷款业务,政府应当给予适当的财政贴息、风险补偿和营业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但从多数地区的实际情况看,此类风险补偿机制常落实不到位。相关配套机制的缺乏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金融机构对农村贫困地区信贷投放的规模和力度,出于自身风险管理的需要,金融机构更愿意提供有抵押担保的短期贷款,这便造成信贷投放期限与农村企业生产经营周期的不匹配,降低了信贷支持扶贫的效率和成效。

(三)农村地区居民信用意识淡薄,金融生态环境亟待改善,返贫现象难以阻断

农村地区居民,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农户由于受封闭环境、教育程度、固有习俗的影响,市场经济意识不强,信用意识普遍淡薄,对信息采集、共享等问题存在误区,配合程度低,偿贷意识差,致使涉农金融机构贷款违约率居高不下,影响贫困地区的资金供给,使得地区金融生态环境陷于恶性循环的境地,脱贫任务艰巨,返贫现象难以阻断。一方面原因是沿袭的错误观念,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政府开展“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政府牵头主导,农业银行通过行政渠道发放贴息贷款,即农村小额信贷,虽暂时为贫困户提供了所需资金,但贷款回收率极低。这种特惠式的金融服务被大多数农户认为是政府救济,不用偿还。这种错误观念不仅影响了金融机构支农惠农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破坏了农户的信用观念以及农村的信用体系。以唐山某县农业银行为例,近几年推行的小额农户贷款,目前不良贷款236户,1127万元,分别占小额农贷存量的22.9%、23.5%。另一方面原因则是我国农村社会的固有传统,我国是熟人社会,在传统农村地区,以村为单位形成稳定的熟人信任关系,在家族和熟人社会内部讲诚信,对外常常是联合起来进行博弈。例如五户联保制度,本来是一项降低信贷风险的措施,但是在我国农村地区却不同程度地演变为联合欺诈行为,反而增加了信贷风险,破坏了信用环境。

四、基于金融扶贫工作实践深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完善农户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信息采集是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目前,河北省各地市已由当地中国人民银行牵头,上线运行了河北省农户信用信息管理系统,用于收集农户信息,部分地区也在尝试与扶贫办对接,收集没有过信贷记录的农户信息,为实施精准扶贫奠定基础。为进一步完善农户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一是要应着力提高农户信用信息采集、更新的效率和质量,确保有效入库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与扶贫办等政府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建立数据收集和共享的协调机制,保证信息收集的可持续性。二是要以数据库系统为基础,建立农户信用信息服务网,将政府部门政策信息、金融机构产品与服务信息、中介机构服务信息、农户生产经营信息和融资需求信息等纳入其中,形成数据库和网络相结合的信用信息服务平台。

(二)加强部门间协同机制建设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性工程,涉及部门多,建设环节复杂,需要地方政府牵头,联合当地发展改革委、扶贫办等政府相关部门、人民银行及金融机构协调配合,通力合作。一是要确定由地方政府牵头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研究制定建设规划、方案及各部门分工;将信用体系建设纳入社会管理范畴;委派专职人员负责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建立专项资金筹措渠道,确保这项工作有人力、财力、物力支持;协调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与金融扶贫工作相结合,研究出台支农惠农政策。二是地方发展改革委和人民银行要通力配合,在原有的试验区建设的基础上,加快农户信用信息服务平台的搭建和推广,制定具体的工作措施和阶段性完成计划,培育社会征信服务机构,将业务逐步拓展到农村地区,做好与政府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的沟通协调工作。

(三)健全农村信用担保保障体系

农业是弱质性产业,受自然因素影响巨大,使得农户贷款具有高风险、高成本、低收益等特点,且涉农金融机构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需要,倾向于向农户发放有抵押的小额短期贷款,而这与农业生产周期难以匹配,这些因素决定了农村地区需要特殊的金融制度安排,建立健全农村信用担保保障体系至关重要。一是积极推动农村信用中介组织建设,鼓励农村地区设立信用担保机构,引导现有的商业性担保机构开展农村担保业务,降低农村信贷风险,吸引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村地区的信贷投放力度。二是引导、推动商业保险机构开展农户信用保险,设立地方保险基金,发挥其风险补偿的杠杆作用,为农户增进信用。三是鼓励涉农金融机构探索担保方式的创新,进一步发掘符合“三农”特点的抵押物,解决抵押物不足的问题。四是加大政府财政贴息、支农惠农优惠政策的落实力度。

(四)发挥金融机构支农建设的重要作用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就是通过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为“三农”筹措信贷资金,形成良性互动循环,其中,金融机构是重要参与者之一,调动并发挥金融机构在支农建设中的重大作用,是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取得成效的重要手段,也是金融扶贫工作的主要内容。一是要让大型商业性金融机构发挥资金优势,通过支持当地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微型金融机构等,间接帮助贫困户获取资金需求,既能帮助农户获得生产、生活所需资金,也能减少大型商业性金融机构直接发放信贷过程中信息不对称问题。二是要让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微型金融机构发挥信贷机制优势,通过完善小组联保贷款机制、分期还本付息信贷机制等手段,创新针对农户的小额信贷模式,进一步增加金融服务在农村地区的普惠性和覆盖面。三是规范合作性金融组织发展,引导农村资金互助社、农民资金互助社等合作性金融组织健康发展,利用熟人互助模式开展扶贫,既能有效解决贫困户担保、抵押缺失的问题,又能适应贫困户对资金需求额度小、频率高的特点。四是要让政策性金融机构发挥开发性金融优势,不断完善农村贫困地区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及金融扶贫工作的纵深推进奠定基础。

(五)深入开展诚信文化宣传教育

提高贫困地区的信用水平和贫困群体的信用意识是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扶贫的基础性工作。一是深入开展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评选创建活动和信用乡、信用村、信用户评选活动,切实起到一人致富、带动一方的示范引领效果。二是将诚信宣传真正带进乡村,带到农户身边,发挥驻村干部、大学生村官等深入农村的优势,向农户积极宣传诚信意识和征信知识,帮助农户树立“好借好还,再借不难”的信用意识,扭转扶贫资金和银行贷款可以不偿还的错误思想,引导其重视和建立自身信用记录。三是加强贫困地区中小学诚信教育基地建设,让农村地区的孩子从小接受诚信文化教育,从源头上优化和改善农村地区的信用观念,阻断贫困现象的代际传递。

作者:刘 旭 胡艳芳 单位:中国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

参考文献:

[1]李善民.普惠制金融视角下金融扶贫模式构建———一个理论分析框架[J].改革与战略,2014(11):35-38.

[2]周孟亮,彭雅婷.我国连片特困地区金融扶贫体系构建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5(4):86-87.

[3]高克洲,王娟.征信视角下金融助推精准扶贫的路径探析———以安徽省为例[J].征信,2016(6):62-63.

[4]白澄宇.金融扶贫问题[J].贵州社会科学,2014(10):6-8.

[5]周孟亮,彭雅婷.我国连片特困地区金融扶贫体系构建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5(4):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