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论文

时间:2022-05-21 11:48:19

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论文

1现状

动物防疫体系是指为做好动物疫病防控而设立的机构、人员配备、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内容,有了坚强的动物防疫体系,才能更好地保障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促进畜牧业发展、改善民生、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

1.1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基本完善,促进了动物疫病的防控

1.1.1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根据省、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现已完成了兽医体制改革,县畜牧兽医管理部门负责全县的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下设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含县畜牧兽医站)、县畜牧兽医科技服务中心、县动物防疫监督所(含县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等3个机构,各负其责,独立工作;乡镇畜牧兽医站以县畜牧局管理为主,乡镇人民政府管理为辅,对人员、业务、经费由县畜牧兽医管理部门统一管理。全县有3个局属单位,22个乡镇畜牧兽医站,县、乡、村三级动物防疫体系逐步完善。

1.1.2动物防疫体系队伍建设县、乡两级动物防疫体系共有149人,其中,行政管理人员29名,专业技术人员122人,工勤人员8人;专业技术人员中本科以上58人,大专22人,中专及高中以下42人,高级职称7人,中级55人,初级60人;年龄在50岁以上11人,40~50岁71人,30~40岁35人,30岁以下5人;检疫员85人,动物防疫监督员12人。在专业技术人员中兽医及相关专业人员75人,畜牧39人,草原8人。

1.1.3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按照《民和县村级动物防疫员管理办法》,以行政村为单位设定村级动物防疫员,共设323名村级防疫员,负责全县317个行政村的动物防疫工作,人均承担过万头(只,次)动物的免疫注射、免疫档案填写、疫情普查、消毒、免疫信息录入、动物二维码耳标佩戴及信息录入任务。村级防疫员年龄偏大,50岁以上占35%,40~50岁占51%,40岁以下占14%;劳动报酬低,待遇差,2014年为3,025元,无医保、养老保险等。

1.2县、乡两级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省级项目规划,我县实施了动物防疫冷链体系建设、乡镇畜牧兽医站基础建设及办公设备建设等项目,每个乡镇都建有一幢小二楼办公室,配备有电脑、多功能传真机、照相设备、电冰箱、冰柜等办公设备和冷链设备,极大的改善了办公条件,提高了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能力。

1.3加强应急管理,强化疫情报告制度

1.3.1建立健全了各种预案及制度根据我县的实际制定了《民和县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应急预案》、《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预案》、《马流感防控预案》《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预案》、《重大动物疫情报告制度》等预案,保障了重大动物疫病的应急处置。

1.3.2动物疫情报告网络化建设国家开通了动物疫病监测和动物疫情网络化平台,及时、准确上报数据,县上成立了重大动物疫病处置领导小组及专家组,22个乡镇站49名专业技术人员及317个行政村的323名村级动物防疫员负责全县的动物疫情报告工作,并做到及时、准确报告。

1.3.3应急处置组建了应急预备队,成员达40余人,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物资储备充足,储备有扑杀器、消毒器、消毒药、防护用品、免疫器具、疫情处理器械等,处置重大动物疫情有了物资保障和人力支撑。

2存在问题

2.1兽医体制改革不到位,机构设置不合理

我国的兽医体制改革已结束,要求县级成立兽医局,下设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动物防疫监督所,而我县仍保留原先的体制,下设机构6个—县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县畜牧兽医站、县动物防疫监督所、县草原站、县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导致结构重复;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外仍使用原单位名称,专职防控人员只有6名,工作力不从心。

2.2政府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2.2.1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实行“双轨”目标责任制,政府部门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但在实际工作中,政府部门只是发发文件而已,不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村社干部不配合、不安排“抓畜人”等),措施落实不到位,“双轨”仍然是“单轨”运行,业务部门既是组织者又是干事者,无法确保高质量的防控工作。

2.2.2防疫投入少除省级下达的防疫经费外,县级财政没有一点防疫经费和办公费,更没有重大动物疫情处置的专项经费。

2.2.3专业技术人员缺乏,防疫队伍不稳定。由于编制、大学生分配体制改革、退休、调动等原因,我局近十年只有新增8名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按照编制乡镇站应有98人,而现在只有50人,乡镇畜牧兽医站一人的有6个,且大多为80—90年代的大中专毕业生,年龄偏大,知识老化,迫切需要增加人员和知识更新。村级动物防疫员报酬低,只有3,025元,且劳动日在150天以上,工作条件差,任务重,职责种类多(包括动物防疫、协检、草原管护三大项的免疫注射、建档、疫情普查、消毒、耳标佩戴、免疫信息录入、协检、草原管护等十四个小项)。由于报酬低,使防疫员队伍不稳定,工作积极性不高,且大都在45岁以上,年轻人都不愿从事动物防疫工作,直接影响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

3对策

3.1继续完善兽医体制改革

3.1.1机构改革在现有的基础上,建议撤销县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成立县畜牧科技推广站(负责畜牧和草原)、县动物防疫监督所、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将县动物防疫监督所和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升格为副科级单位,增加编制。各乡镇畜牧兽医站应该为乡镇动物防疫监督所,这样符合国家兽医体制改革的精神,又做到精简机构,减少管理人员及内勤人员,使他们充实到专业技术队伍中,增加专业技术力量。

3.1.2专业技术人员配备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县动物防疫监督所是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及执行《动物防疫法》的主体,他们必须由兽医及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组成,且法律法规规定了相关任职条件,但我县的人员组成中既有兽医及相关专业人员,又有草原、畜牧、畜牧经济管理、其它非专业人员,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为此,应合理配置人员,使他们各尽其才,各司其职。

3.2加强领导,依法防治

3.2.1县级人民政府及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必须高度重视,要将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严格考核,实施奖惩。将其工作业绩作为领导干部晋升的重要条件之一纳入考核,增强各级政府、部门和相关人员的责任心,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

3.2.2加大对领导干部的法律法规培训省、市、县应开展领导干部法律培训班,使县主要领导、乡镇领导干部同志详细了解《动物防疫法》及其相关法规,明确职责,解决实际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依法防治。

3.3加大投入,推进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

在机构建设、人员配备和耳标订购、发放、佩戴等基础工作到位的前提下,加大投入,每村配备一台移动智能识读器并定期更新,做到耳标和免疫信息的百分之百录入,以便开展产地检疫、运输检疫、屠宰检疫,为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打好基础。加强动物防疫队伍建设,提高防控能力一是增加人力资源,在不增加编制的情况分配一些大中专兽医专业毕业生,来补充有编无人的单位;二是加大培训力度,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短期培训等多种形式建立业务人员短期脱产学习、在岗培训,加大培训力度,强化继续教育,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业务素质,增强服务能力;三是加大电脑知识培训。我县的职工大多数为45岁以上,没有经过电脑课程和专职培训,无法胜任电脑科目,应加大投入,开展培训,使每个乡镇站至少有一名懂电脑,用电脑的人员,办公电脑化。四是加强县、乡两级专业技术人员和村级防疫员的培训,以镇为中心,就近乡为单位,分八大片集中培训,由县畜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每年培训1—2次,使每个专业技术人员和防疫员了解新知识,推广新技术,更好地为本职工作服务。

作者:李生福单位:青海省民和县畜牧兽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