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国外政府公益企业的启示

时间:2022-01-21 10:57:23

略谈国外政府公益企业的启示

一、西班牙政府发展公益企业的政策分析

1推行绿色行政措施在西班牙国内,为了方便各群体及个人创办公益企业,西班牙政府推出了许多行政措施。比如,政府部门专门开通了关于创办公益企业的“咨询和策划窗口”的网站,便于人们网上了解申办公益企业方面的知识。同时,政府还开通了“咨询及申办窗口”的网站,为计划创办公益企业的弱势群体提供咨询服务,为个人和组织在网上完成申办公益企业的大部分行政手续提供方便。除此之外,政府还与西班牙工商协会联合推出“业务专窗”平台,为公益企业及其他中小企业提供综合服务。总之,这些措施既简化了创办公益企业的行政手续,节约时间,又降低了创办公益企业的行政成本。2营造宽松法律环境西班牙是市场经济发展历史较长的国家、其法律法规比较健全。20世纪70年代以来,政府为促进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对非营利组织的法律地位、内部治理结构及其负责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等作了严格而完备的规定,并区分了登记管理机构的人员、机构、职责。除此之外,西班牙政府1999年在制定并颁布的《合作社法令》中规定:创办合作社型公益企业的合伙人数目下限由5人减至3人;失业人员凭“一次性付款”方式可以申请加入公益企业。所有这些法律法规为西班牙政府促进公益企业健康发展营造了宽松的法律环境。3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在推动公益企业发展方面,西班牙政府的资金支持力度是较大的。第一,所有媒体宣传活动、培训计划、课题研究、工作坊等只要能促进公益创业和提升企业社会责任的,都可以获得6万欧元的政府资金资助;第二,政府规定,国家合作协会、劳工社团等非营利组织每年可以申请不高于16万欧元的政府资助经费,以补助其日常运作开支;第三,政府通过颁布一系列政策措施协助公益性中小企业融资,主要包括:1)建立微型信贷制度,为失业人员、移民、年青人和妇女成立的所有微型企业提供不高于5万欧元的贷款;2)提高公益性中小企业信贷安排,最早只为小于150万欧元贷款额的中小企业项目提供资金信贷,后来又增设了新的信贷安排,为贷款额在150万至400万欧元的中型企业投资项目提供资金信贷;3)通过创新制度提升公益企业的融资能力。如增设附属会员或合作会员,让外来投资者持有公益企业的股份,还容许合作社发行债券[7]。4加强社会创业教育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是公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而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关键则在教育。为此,西班牙政府制定并出台了加强社会创业教育的各种政策措施,为公益企业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发挥了积极地作用。如在中学教育中大力推行“微小企业创办计划”,要求中学生多参加社会创业实践,加快提升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同时,强化有关社会创业教育的师资培训;要求职业技术学校以培养社会创业人才为主要教育目标;要求普通高校增加学生社会创业实践教育。5建立公益企业价值社会对公益企业及其行为的心理认同,有利于公益企业建立自身的价值。但学术界对公益企业的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再加上公益企业概念自身的复杂性,学术界和实务界对公益企业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严重地阻碍了公益企业价值的建立。为了加深社会对社会创业和社会创业企业的认识,西班牙政府推行了“共创企业运动”、“企业家日”等活动,有效地提高了西班牙公益企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

二、启示

1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1)建立健全法规体系。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尚未颁布有关公益企业的专项法律[8]157-165。我国公益企业的发展才刚刚起步,其发展面临着诸多法律障碍。因此,建立健全关于公益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不违背现行宪法精神的前提下,结合我国公益企业发展的实际,建立完善促进公益企业发展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公益企业成立的基本条件、注册登记、税收、以及公益企业的性质、宗旨、地位、组织形式、权利义务等,界定公益企业的身份和发展空间,享受优惠的税收待遇,使公益企业及其运行合法化、规范化。2)完善优惠政策,建立对不同类型、不同阶段公益企业的分层次优惠体系。市场补充类公益企业,要通过科学、系统的评价和甄别之后,对真正起到了市场补充的公益企业应该给与适当的优惠;社会补充类公益企业,可以采取补贴到人的方式,尽可能减少“搭便车”现象;政府补充类公益企业可以采取社会目标与税收减免结合的方式,保证该类企业按阶段实现社会目标。同时,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公益企业也要区别对待,对于创业初期的公益企业要实施全面优惠的政策,帮助其发展壮大;对于已经成熟和完全市场化的公益企业可以采取适当优惠政策,促其提高自我管理能力。3)提供资源支持。在我国,公益企业的发展才刚刚起步,许多情况下其运行过程中经常面临资源缺乏的问题,如资金、活动场所和办公设施等。政府部门可以根据自身资源多少的实际,以最大限度满足公众、社会组织等相关群体的合理需求为目标,给公益企业一定的资源支持,帮助初创阶段的公益企业健康成长。4)建立网络支持系统。鉴于我国“大政府,小社会”的现状,政府部门可以积极帮助公益企业建立必要的社会网络,积极搭建资源平台、信息平台、学术平台。推动公益企业与区域内政府组织、营利性企业、非营利组织、资助企业、媒体、学术研究机构、受益群体、志愿者、公益企业家的互动,不断提高公益企业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促进公益企业健康发展。2完善严格的监督管理体制1)建立科学、系统的公益企业测评机制。公益企业最强调的是社会使命的达成。所以测评起来不可能象商业企业的经济价值那么容易把握,并且社会效果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面对这种困境,政府相关部门应该邀请专家学者、公益企业家、主要受益群体、社会组织、商业组织等机构和人员共同探讨,区分公益企业类别和企业社会目标建立多层次的测评机制,定期开展考核和评价,保障公益企业朝着社会目标良性运行。2)完善监督制度。在我国,公益企业基本处于初始发展阶段,其监督管理机制严重滞后于对企业和政府的监督。政府相关部门应结合公益企业的运行特点,建立完善包括政府监管和外部监督机制在内的监督制度。政府监管主要通过政策制度、税收优惠等加强管理。外部监督可以从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机制、社会监督机制和第三方评估机制入手。内部管理,要逐步建立决策、执行和监督相分离的机制,实行规范、公开的财务管理制度;社会监督主要是制定行业规则和标准,形成行业自我约束的机制,同时加强对公益企业的公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在第三方评估机制建设方面,应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规程,严格执行评估,及时反馈评估结果,以充分发挥其监督管理作用。3构建多层次的教育培训体系1)建立以公益企业家为核心的公众培养体系。有数据显示,我国公益企业的社会影响非常有限,投身于公益创业的人数也凤毛麟角。许多公益组织的运作主要依靠兼职人员和志愿者展开的,这些人员缺乏专业技能培训且流动性大。因此,政府部门应积极为公益企业提供人才培训支持:(1)政府部门要做好宏观规划设计,将公益人才发展纳入到地方或国家整体人才发展规划中。(2)政府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鼓励公益企业加快建立开放的人才培训制度和机制,充分发挥其在培训各类技能人才中的主体作用。(3)积极开展政府支持公益企业家及员工培训政策的研究,为公益人才的培训营造宽松的环境。2)建立中学和高校社会志愿者教育培养体系。在中学和高校教育体系中增设公益创业的专业和学科、讲授公益创业的相关课程,从思想上树立学生关注社会问题的意识,从专业、技术上培养学生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引导更多的有志青年投身公益创业、担当社会责任。4塑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公益企业的健康发展,一方面要有完善的法律制度保障,但本质上讲,是来自于社会对公益企业及其行为的广泛认同。公益创业是个舶来的概念,我国社会对其认识还非常有限。另外,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对工商界根深蒂固的看法是“无商不奸”,因此,社会对“企业”从事社会事业持置疑甚至排斥的态度。所以,正处于起步阶段的我国公益企业创业及其组织不但需要自身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同时,政府要引导大众媒体发挥积极的作用:政府有意识地通过网络媒体、广播电视和平面媒体对公益企业及其行为予以规范和引导,对公益企业创业文化和公益企业创业精神加以宣传、讨论,对在公益企业创业中作出贡献的优秀公益企业、公益企业家以及公益创业者给予表彰,扩大公益企业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使公益企业得到社会的认可和信任,建立与公益企业间的积极互动关系,推动公益企业健康发展。

作者:曾建国单位:南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