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法治建设的道路探究

时间:2022-12-14 05:00:46

区域法治建设的道路探究

本文作者:凌红雨工作单位:四川省自贡市委党校

我国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取得重大成就,地方法治政府建设也收获显著成效,具体表现:1.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继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推动政府由“管制行政”向“服务行政”“、管理行政”、“效率行政”的转变,实现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结合;从根本上由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转向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2.逐步透明行政权力运行。大力推进政务公开,打破政府部门“玻璃门”,提升“阳光政府”推进速度;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让民众更能知晓权利、了解政府运行、参与政府管理、监督政府行为。3.明显改变重实体轻程序倾向。大量行政立法中的程序规定增多,实现从无到有;推行一系列行政程序制度,执法人员重实体轻程序倾向明显改变。4.加强行政监督问责力度。对不当行使权力、滥用权力的行为,依法追究行政机关和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对法律赋予的权力不作为、不尽职以及失职、渎职行为,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的问责制得到加强。5.建立一系列调整和化解利益冲突的法律机制系统。充分发挥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行政调解的作用;建立了一系列包括法律防范机制、法律化解机制、法律控制机制、责任追究机制的法律机制系统。6.逐步建立起法治政府体系。地方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夯实了政府法治制度体系“基石”;以行政组织与人员法、行政行为与程序法、行政监督与救济法为框架,规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以及政府自身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制度体系初步形成。问题:面对社会矛盾纠纷处理“工作特别紧迫、责任特别重大、任务特别艰巨”的法治环境,地方法治政府建设前行的主要障碍:1.依法行政的理念仍待强化。有些政府工作人员没有确立“权富于民”理念;有的领导干部把依法行政与改革发展对立起来;有的政府工作人员对群众的正当利益诉求不重视,对损害群众利益的违法行为熟视无睹,矛盾又不善于运用法律手段正确应对和化解。2.自我约束机制的实效性需待提高。有些地方政府和官员迫于法治政府自上而下的高“压”,工作“敷衍了事”;有的地方干群矛盾较尖锐,让基层群众自下而上硬“推”上马;有的地方借政府“创新社会管理”之名,恣意超越法治的边界,自我约束机制缺乏实效性。3.行政自由裁量权尚待规范。有些行政部门随意裁量;有的政府工作人员选择性裁量;有的行政处罚采用“顶格处罚”的原则,甚至“报复性”裁量。4.行政监督仍待加强。有些地方和部门行政权力运行不透明;有的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失之于宽,有案不查、有错不纠、有过不惩;有的在行政案件上设置障碍。5.行政问责更待完善。有些问责事由不清晰,有的事件没有启动问责机制;有的问责对象有错位;有的问责主体有瑕疵;有的问责后果受质疑。

改革与创新、提高地方法治政府建设的科学化水平:1.确立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是在党依法执政领导下,以人民民主为根基,以法律为准绳,以权力制约为条件,以依法行政为核心的人民政府——地方法治政府建设的总体目标。2.凝聚共识。其一建设地方法治政府,规范行政程序和政府权力运行是手段,更好地服务社会和公众是目的。其二我国法治建设必须从政府的法治化入手。其三我国的法律权威必须尊享尊重和敬畏,地方需维护好法制的统一。3.循序渐进。其一描绘好地方法治政府的认知图景。以“民生、贵和、创新、包容”的法治理念推进地方法治政府建设。其二维护好法律体系的统一性和上位法的权威性。其三确立好地方法治政府创新的边界。其四把握好地方法治政府建设创新的界限的四大原则。推进地方法治政府建设的行动方案: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改革精神,以贯彻实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为重点,按照法治政府的本质要求,推进行动方案:1.强化人大制度,树立真正的法律权威。将规范行政权的法交由人大制定,消除部门“立法红利”,并制定出更为良好的“人民需求”的法。2.监督和清理地方性法规、规范性文件,维护法制统一。地方性法律法规体系要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前提和基础,地方政府要出台对规范性文件的管理办法,实行统一登记、编号、公布制度,并废除了红头文件效力的“终身制”。3.探索相对集中复议权制度,凸显政府的整合力。探索相对集中行政复议权的运行机制,推行由过去地方政府及其各部门分散办理行政复议案件,改为地方政府集中受理、集中调查、集中决议,最终以各法定复议机关的名义分别作出复议决定的新模式。4.完善行政问责机制,体现政府的公共性。聚集智慧,构建一套从问责主体、问责客体、问责方式、问责程序、问责成本到问责反馈的问责体系,加大公众参与力度,强化监督执行力。5.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加强政府的公信力。总结试点经验,制定颁布省级的统一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采取控制源头、建立规则、完善程序、制定基准和案例等五项措施,推广行政裁量权的“综合控制模式”。6.加强培训,着力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推行“学习型政府”,补齐地方法治政府建设的“短板”。新时期的中国举起了依法治国和建设法治政府的大旗。直面民众的舞台上,担当法治政府建设主体的勇于“自我革命”的地方政府,践行法治政府建设的科学发展观。期待不久的将来,绝大多数民众能自豪地说:没错,这是我们的政府,负责任,守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