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物资供应质量控制的途径探讨

时间:2022-07-28 05:55:21

油田物资供应质量控制的途径探讨

摘要:中国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将为使人们确信某一物项或服务的质量能够满足规定要求而必须进行的计划性系统化活动称为质量控制。我国在油田物资供应质量控制中主要存在着约束考核体系不健全、库存控制管理落后,以及质量控制手段不规范等问题,不仅使得油田物资供应质量大打折扣,同时也对其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油田;物资供应;质量控制;途径

质量控制又称为品质控制,是质量管理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旨在最大化地满足质量要求。作为油田物资供应的主要环节,质量控制这一关必须把好。为不断提高油田物资供应的质量,近年来,全球先后建立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1](国际标准化质量管理组织制定的国际标准),并同时为该管理体系的贯彻与落实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措施。但尽管如此,在实际油田物资供应质量控制中依旧存在着各种各样急需改善的问题。为此,本文就油田物资供应质量控制进行深入探究,并提出几点拙见以供参考。

1我国油田物资供应质量控制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在约束考核体系方面的问题

责任具体落实到个人在物资采购和供应的行为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要想在油田物质采购和供应过程中使得其质量控制得到有效的提升,首先就应将油田物资供应这一整个过程的岗位责任落实到位,由此才可进一步规避“雷区]”,尽可能地将物资供应过程中的风险率最小化。但从实际的角度来看,当前仍有相当一部分油田物资供应站中依旧存在着岗位职责不明确以及职员不按相关规章制度进行工作等不良情况。并且,在实际工作过程当中,物资计划、采购以及仓库等相关部门均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引发了一系列(如不愿互相配合等)不良现象。通常情况下,物资供应部门一致认为仓库存货(库存量)越多越好,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够防备不时之需;物资计划部门则一致认为库存备用物料应越少越好,这样就能够有效减少成本和资金的积压。而约束考核体系尚未完善就是导致出现这一系列不良现象的最主要原因和最直接原因。

1.2在库存控制方面的问题

由于长期受到传统库存控制模式的影响,导致“计划—采购—入库—使用”这一传统库存控制模式沿用至今,且在油田物资供应在库存方面尤为突出。这就造成其库存控制的落后性,并给整个油田物质供应工作效率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与此同时,部分油田企业还会在物资供应的过程中过多设置站点,进一步制约了物资供应的进程。一方面,在这种传统库存控制模式中,虽然显著增加了站点的数量,但却未对其进行统一管理,亦导致油田物资库存储备过剩和资金消耗严重的不良现象,最终影响其资金周转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在这种模式下,库存物资以及储备量得不到科学合理的控制,相关工作人员多以个人经验来掌控物资储备量,由此就极易造成对库存量的管控过于主观化,导致因工作人员个人主观判断失误而造成严重的物资短缺或浪费等不良现象,最终致使物资供需过程无法环环相扣,严重脱节。

1.3质量控制手段方面的问题

就当前油田物资供应的综合情况来看,使用不规范手段对油田物资供应质量进行管控的现象屡见不鲜。因为尚未建立健全油田物资供应质量考核监督体系和评价标准,就使得部分不良企业有机可乘,弄虚作假,物资供应质量考核结果不公平、不公正的现象时有发生。除此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油田物资供应企业尚未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导致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普遍较低。

2提高油田物资供应质量控制的有效途径

2.1加强对油田物资质量信息的跟踪与反馈

在油田物资供应过程中进行质量信息跟踪反馈是加强对油田物资质量监控的必要措施之一。而实现该项措施的有效途径就是建立和使用相应的出库物资质量信息追踪卡,并在此基础上保持与物资使用单位相关人员之间的联系,以及与各物资使用单位间的沟通交流。通过这一方式,就可实时掌握物资供应质量的相关信息,一旦出现问题还能够及时与物资使用单位协商解决。

2.2加大对物资仓储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力度

定量的物资储备是各油田企业持续发展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实际上,油田企业物资仓储的控制水平亦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出物资质量的控制水平。因此,加大对物资仓储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力度很有必要:首先,提高油田物资供应过程中的质检能力,即在油田物资入库之前要就其质量方面进行严格的审查和检验,对不符合使用要求或不合格的物资一律严禁入库;其次,不断提高油田物资的仓管水平,即以物资的用途、型号等为依据进行分类管理,并不断提高仓管工作人员的相关知识技能。

3结语

总而言之,因质量控制在油田物资供应的整个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所以,如何有效提高物资供应质量控制水平是各油田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就当前油田物资供应质量控制的现状来看,依旧具有很大的完善空间。

作者:杨林峰 单位:青海油田物资装备公司格尔木供应办公室质检站

参考文献

[1]刘家璋.油田物资供应质量控制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1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