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事制度改革走向与路径

时间:2022-09-06 02:59:52

高校人事制度改革走向与路径

一、双一流高校建设背景下高校人事制度改革走向与新变化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为了更好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解决国内高校发展中的问题,培育高水平的高校和学科,国家实施“双一流”高校建设。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国家将更加注重高校人才队伍建设,更强调教师的学术主体地位,进一步注重市场化改革方向。总之,双一流高校建设背景下,高校人事制度将会面临新的变化。(一)政府放权与高校自主并存。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发展需要进一步激发内在活力,打破体制机制障碍。当前高校人事管理仍然存在着严重的行政化倾向,亟待改革。“双一流”高校的建设要求学校能够独立自主的开展学术研究活动,不断提高知识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政府需要继续在高等教育领域放权,推进高校市场化改革,使高校能够心无旁骛,不受行政事务的纷扰,独立自主的开展教研活动。另一个方面,政府放权并不意味着高校自主权的增加,需要从高校的人员编制入手,打破事业编制的藩篱,增强高校的自主权,引入竞争机制,不断提高高校员工的积极性。(二)竞争与多元共在。政府放权不仅意味着高校将逐渐摆脱政府的过多干预,同时高校也将彻底改变依赖政府的被动发展,通过正当竞争获取教育资源和人力资本,实现自主发展。日益市场化和社会化的高校也将更加的自由开放,在积极寻求自身发展,参与竞争时,还必须自觉地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与质询,招聘公开,过程公开,管理公开,绩效公开,高校人事制度才会更加的公平。(三)激励与活力并存。人才队伍建设是高校发展的关键因素,如何选贤任能,量才适用,实现优胜劣汰,各尽其才,是摆在高校人事制度改革面前的一道难题。双一流高校的建设要求高校教师能够充分的发挥积极主动性,更加注重教师队伍素养的提升。因此,高校必须建立完善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建立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和奖惩机制,最大程度的激发高校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双一流高校建设背景下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发展路径探析

推动了新一轮人事制度改革,不仅能够提高高校教育水平,有效促进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建设,而且还能够全面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当前的高校干部队伍、人才队伍、师资队伍存在着改革不深入、结构不完善、内生动力不足的困境。在双一流高校背景下,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必须回应时代要求和历史使命,从教师的岗位竞聘、绩效考核、薪酬制度等方面入手,积极的探索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的现实路径。根据双一流高校建设提出的新理念和新要求,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建立以人为本的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理念。思想指挥行动。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实现教师队伍、人才队伍的自由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改革理念不仅是对高校行政官僚思维管理人才现状的纠偏,也是现代化教育改革的本质要求。只从以人为本的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师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主体地位,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师的改革积极性,才能确保改革的正确方向。(二)确立市场化的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方向。市场作为资源配置最有效的手段,能够合理的配置高等教育资源。市场化的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方向是激发高校内在活力的关键。众所周知,由于历史因素和制度惯性,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着过渡行政化的倾向,过分的依赖政府的支持和管理,限制了高校的可持续性发展。高校人事制度行政化会使高校教师丧失学术独立性,缺乏创新思维意识,阻碍高校进步。(三)深入推进高校机构编制管理改革。市场化的改革方向要求政府将高校用人自主权下放,保持高校教师队伍的流动性和活力性,使科教人员逐渐摆脱事业编制的束缚。承认高校的用人自主权力,就是要突破人事管理和工资发放等方面的瓶颈,不断提高教师待遇和薪资水平。(四)建立公开的岗位竞聘机制。高校建立公平公正的人才竞聘机制,形成人才正常的流动和竞争,促进优胜劣汰,能上庸下的良好氛围,对于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必不可少。建立公平的岗位竞争机制,首先是要保证招聘程序的公开化和制度化,确保人才引进没有暗箱操作。其次,高校人才进入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因此,需要考虑将人才招聘考试权下放到学院,精细化筛选有效考核。最后,要注重人才的多方面、多层次的考量,既要注重学术水平,又要注重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张婷婷.新一轮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路径探析——基于国内29所高校综合改革方案的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7(08):40-45.

[2]王胜利.当前高校人事制度改革路径探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28(12):84-85.

作者:李映辉 张凤 单位:大连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