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创新能力发展滞后原因分析

时间:2022-05-03 03:28:24

金融创新能力发展滞后原因分析

一、黑龙江区域金融创新能力评价

1998—2011年黑龙江省GDP总量,在全国31个省区的排名一直保持在13~15位。①但是根据学者金雪军和田霖(2004)的研究,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前,黑龙江省在全国31个省区的区域金融综合竞争力排名中为第18位,在从强至弱的7个梯次中属第5个梯次[2]。张健(2008)以2006年度金融数据为基础,选取黑龙江省、辽宁省、陕西省和浙江省作为实证分析样本,使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得出区域金融创新能力指数最低的是黑龙江省,甚至落后于GDP排名在其之后的西部省份陕西省[3]。马婷(2011)通过指标计算全国27个省区的金融竞争力指数,结果黑龙江省的金融竞争力在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的排名分别为23、27、27、27、26位[4]。这表示2004—2008年期间,黑龙江省的金融竞争力在全国横向比较中不但没有提高,反而出现退步现象。另外,根据综合开发研究中心(CDI)从2009年起每年一次的“中国金融中心指数”报告显示,黑龙江区域金融中心城市哈尔滨在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四年的金融竞争力排名分别为24位(参评城市24个)、21位(参评城市29个)、28位(参评城市29个)、25位(参评城市31个)。其中,2009年排名指数得分仅为17.85分,与排名第一的上海的得分100分相差悬殊。

二、黑龙江区域金融创新发展迟缓的成因:统计描述

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长期徘徊在低水平从根本上说,对一个区域金融创新成果的需求能力起决定性影响的是该区域的居民收入水平。长期以来,黑龙江省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非常低,自1995年以来在全国31个省区的排名从未超过第28位。2009年、2010年、2011年黑龙江省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2566元、13856元、15696元,比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低4609元、5253元、6114元,排名徘徊在全国倒数第二至第四的位置,仅高于甘肃、青海等省。①黑龙江省人均收入增长相对滞后,导致金融创新能力不足。2.金融业产值低区域金融业产值是区域金融创新的基础。黑龙江省金融业产值占黑龙江省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占黑龙江省GDP比重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全国32个省区中占比仅略高于1个百分点(详见表1)。3.金融相关比率总体不高,并呈现阶段性波动金融相关比率③是金融资产价值除以实物资产(即国民财富)的价值,区域金融相关比率标志着该地区经济货币化程度,是影响区域金融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2004—2011年,黑龙江省金融相关比率逐步提高,但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的绝对差距却从0.8个单位逐渐拉大到近1个单位,并呈现出不稳定的波动状态(详见表2)。4.其他存款性公司的存贷款余额偏低一国金融机构中的其他存款性公司的存贷款余额的多寡,是区域金融创新能力发展强弱的关键性因素,并且两者之间呈正相关性。从全国横向比较来看,黑龙江省其他存款性公司存贷款余额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巨大。以2011年末数据为例,黑龙江省本外币各项存贷款余额总量与东部10个东部省市比,仅高于海南省,存款余额约相当于广东省的1/6,贷款余额仅为1/8。④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黑龙江省区域金融创新能力的衰弱。近年来,黑龙江省其他存款性公司各项存款和贷款虽然在数值上存贷款均有大幅度增加,但是由于黑龙江省的存贷款余额基数较低,所以,目前黑龙江省其他存款性公司的存贷款余额水平仍是保持在较低水平。5.贷存比总体下滑贷存比是衡量一个地区存款总量转化为该地区投放的贷款总量的比例。黑龙江省贷存比由2004年的75.39%下降到2008年的50.61%,下降幅度高达近25个百分点,2009年后虽有所增加,但直到2011年仍仅为60.77%,远未达到2004年水平(详见表3)。这说明黑龙江省的信贷资金不断外流,黑龙江省本已有限的金融创新发展依托资源———存款资源不断外流,严重阻碍了黑龙江省的金融创新能力的提高,对其进一步提高金融创新能力构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同时也说明了黑龙江省金融创新资源的供给不足,降低了黑龙江省金融创新供给能力。6.金融机构聚集度差,缺乏创新主体2009—2011年,虽然有中国进出口银行、韩亚银行、锦州银行、昆仑银行、汇丰银行、摩根大通、东亚、广发等银行相继入驻黑龙江省,但黑龙江省各类金融股机构数量及资产总额与发达省份相比仍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以2011年数据为例,黑龙江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合作机构、外资银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等类型的金融机构分别为76家、329家、1950家、5家、31家,资产总额分别为1355亿元、3057亿元、1961亿元、16亿元、46亿元,而金融创新相对活跃的浙江省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合作机构、外资银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个数分别为568家、638家、4078家、27家、76家,资产总额分别为15317亿元、9340亿元、10925亿元、346亿元、321亿元。①黑龙江辖区的法人证券公司只有1家,外埠证券公司本地分公司只有3家,证券投资咨询公司虽有3家,但2家已经暂停营业,无法入基金公司,只有外埠基金公司哈尔滨分公司1家。辖区内有期货公司3家,但正常经营的期货公司只有2家。②无论在金融创新能力相对较强的各类金融股机构数量上,还是在资产总额上,黑龙江省与发达省份均存在较大差距。7.金融市场发育迟缓,直接融资比例低黑龙江省目前己基本建立起(包括多种传统金融交易品种在内)金融市场体系,但是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市场还未被纳入这一金融市场体系之中,黄金市场还未建立,外汇市场、投资基金市场的运行构架规则仍不规范,市场规模还太小。当前,黑龙江省融资结构中直接融资的比重过低。黑龙江省自2003年起,连续7年无新增上市公司,2013年5月末,黑龙江省A股上市公司仅为31家,其中沪市公司23家,深市公司8家,而中小板公司和创业板公司只有3家;国有控股公司18家,民营控股公司和外资公司分别只有11家和2家。上市公司境内总市值1842.43亿元,在沪深两市的2491家上市公司中,占比只有1.09%。2006—2011年黑龙江省非金融机构部门债券和股票融资在总融资量中的占比分别只有2.7%、10.6%、6.2%、3.3%、11.6%、8.8%,在证券市场累计募集资金额满足不了黑龙江省企业通过金融市场调配资源的需要。①8.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不佳根据《中国金融发展报告(2008-2009)》公布的全国各地区(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金融生态环境的综合评价结果,上海综合评分为0.922,排名第1,黑龙江省综合得分0.320,只相当于其得分的1/3,在全国30个省区中排名第24位。在全国100个大中城市金融生态环境的综合评分中,黑龙江省的牡丹江市和大庆市分别排在第82和86位。可见,黑龙江金融生态环境不佳,并且在全国处于较低水平。黑龙江省金融生态环境比较落后,金融部门只是单纯的融资部门,没有被作为新产业、新经济增长点来看待。黑龙江省长期忽视信用环境、法制环境和舆论环境建设,造成缺乏金融创新的精神,金融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的供给匮乏,使黑龙江省金融创新的供给能力十分薄弱,再加上金融创新需求者,即金融机构客户对金融创新产品的接受度也不高,进一步降低了黑龙江金融创新产生的需求拉力。

三、黑龙江区域金融创新发展迟缓的成因:理论分析

区域金融创新是介于“宏观”和“微观”之间的“中观”视角的金融创新,是指为了推动一个区域内经济发展,重新组合配置区域内金融资源,使区域金融竞争力得以提高,区域金融产业取得新的发展。因而,区域金融创新表现出明显的局部性和针对性的特征,体现了区域性和创新性的融合。与一般意义上的金融创新相比,区域金融创新更强调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和需求的特点,有针对性、差异性地迎合区域经济发展,以达到更好地服务当地实体经济发展的目的。Tufano(2002)等西方学者通过对西方金融创新历史发展的研究,将金融创新的动因归纳为六种:一是弥补市场缺陷,增加流动性;二是解决问题和信息不对称;三是使交易、营销成本最小化;四是规避税收和管制;五是应对金融全球化趋势;六是应对技术进步冲击[5]。但西方金融环境与金融业发展阶段与中国存在较大差异,黑龙江省金融业在全国的发展水平又相对落后,西方的金融创新动因理论很难完整解释黑龙江省金融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麦金农(Mckinnon)根据发展中国家的特点,提出了著名的“金融抑制”理论。麦金农提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呈现出“割裂”的状态,不完全的金融市场导致大量的中小企业被排斥在有组织的金融市场之外,并扭曲了金融资源的配置[6]。麦金农所提出的“金融抑制”理论,同样可用于发展中国家区域金融发展的分析中。事实证明,长期以来黑龙江省金融发展水平滞后于经济增长水平,存在严重的金融抑制现象。总体来看,黑龙江省已有的金融创新动力主要来自外部拉力,而非自身驱动力。这种外部拉力主要体现为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对黑龙江省金融业发展的牵引力。应该说,黑龙江省已有的金融创新主要是中央政府行为指引下的金融制度创新,表现为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大背景下,中央政府为适应市场化经济改革的需要而有意识地、逐步地培育各类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相关金融制度改革给黑龙江省金融产业带来的变革,这种金融制度创新的推动力是全国市场化经济改革的要求。同时,经过几十年的技术发展,计算机网络、各种新媒体等高新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使黑龙江金融机构的信息化、电子化发展迅速,并初步形成了金融系统电子化系统格局,即形成了一些技术进步大环境下的产品创新。但从金融市场参与主体,即供需双方所形成的自身驱动力却始终没有成为黑龙江省金融创新的主要动力,这导致了黑龙江省的区域金融创新发展的缓慢和相对滞后。作为转型中的中国经济,金融市场化和国际化使金融抑制局面大有改进,但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黑龙江省经济体制原有的结构特征却使黑龙江省的金融抑制局面在全国横向竞争中反而相对加深。黑龙江省金融创新滞后,是“金融抑制”下多重动因缺失共同导致的结果。黑龙江作为传统的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占比较大,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虽然发展较快但是占比依然较低。在民营经济发展受到抑制的情况同样存在于金融体系,黑龙江投融资体制扭曲明显,从根本上影响了区域金融的供需平衡机制。大量金融机构的国有产权决定了金融机构没有必要冒违反内外部约束的风险,很难产生“约束诱导”型金融创新,国有产权的金融机构又由商业银行占据主导,中国的商业银行特许权价值很高,获利成本很低,垄断优势明显。强大的垄断造成的行业壁垒和金融管制造成影子金融很难在管制与创新的交替作用中形成均衡的演进形式,反而是由于管制或垄断等力量造成的压力强度过大而使创新在很大程度上被压制掉。归根结底,金融业主体的逐利动机才是金融创新的根本动力。政府经济改革下的制度推动、新技术的应用等始终不是最直接、最能动、最具活力的金融创新动力来源,这些外部影响能否转化为金融创新直接动力,最终还是取决于金融机构的逐利动机。在放松管制条件下,真正形成多元化并达成竞争均衡的金融市场主体是激发金融创新的关键。根据各国经验,民营经济和个体经济部门参与区域金融活动时不仅效率较高,而且成本较低。在一般情况下,它们的数量众多,能保持较强的竞争活力,并极易在竞争中形成金融集聚,进而产生规模效应,这便为区域金融创新需求能力和供给能力的增强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黑龙江省居民储蓄形式进入间接融资渠道的大量资金,在国有金融机构占绝大比重的金融中介结构中,由于与竞争性的中介相比,垄断者缺乏创新动力,在垄断者从创新中获得的收益相对较少的情况下,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基于理性的盈利和避险动机,将大量资金调往其他高收益和低风险地区,而不是进行金融创新。从黑龙江省的“贷存比”数值变化可以看出,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黑龙江省地区金融创新的供给数量和减弱了利益驱动下的金融创新供给动力。民营经济很难顺利获得资金,国有企业却可以廉价地得到大量资金支持,严重影响了黑龙江省区域金融创新的需求能力。同时,黑龙江省金融市场体系的不健全,直接融资比例低,上市公司数量少,进一步加剧了金融创新的市场客体的缺乏。最终,金融抑制下的“内源性融资”普遍存在的后果是,一方面,阻止了大批企业进行获得最佳生产技术的连续投资,影响了黑龙江省的经济增长;另一方面,表现为区域金融创新发展严重滞后,使区域金融竞争力始终无法明显提升,金融与经济的互动陷于恶性循环。综上所述,从显性原因上看,黑龙江省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低、金融业产值低、金融相关比率低、存贷款余额水平偏低、贷存比下滑,金融机构聚集度差,金融市场发育迟缓,直接融资比例低、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不佳是区域金融创新能力发展滞后的成因。从深层次上看,投融资体制的压抑及“所有制歧视”是黑龙江省区域金融发展滞后,区域金融创新迟缓的根源。根据2011年黑龙江省统计局数据,黑龙江省民间投资为3694.4亿元,比上年增长43.2%,高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9.5个百分点,高出国有投资18.7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在黑龙江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应抓住时机,对民营金融采取超常规策略,力争使民营经济和国有经济在投融资过程中处于平等地位,使民间资本的投资需求、民营经济的融资需求得到充分的满足,真正实现金融与经济的良性互动。具体来讲,可通过放开民间投融资渠道,如通过参股的方式将民间资金引入各类国有金融机构,使其走上市场化的道路;鼓励乃至允许开办民间商业银行及各类民间金融机构;鼓励影子金融体系,利用民营金融机构、民间金融资本运营的成长,从制度上逐步打破国有控股金融机构对资金渠道的垄断,构建市场化间接融资机制;打破国有制对股票市场的垄断,使各种所有制企业都能在资本市场上以平等的身份筹集资金;使民营经济发展充分利用创业板市场解决中小企业筹资问题;建立起包括中小商业银行、城乡信用合作社、风险投资公司和典当行、信托公司、财务公司、租赁公司、小额贷款公司以及部分大型企业托盘业务下的信贷等多元化金融机构体系;大力发展黑龙江地方金融机构;尝试发展区域性资本市场;发展投资基金市场、建设场外交易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

本文作者:祝洪章工作单位:黑龙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