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国有资产管理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7-17 10:48:51

学校国有资产管理问题及对策

一、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在国有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虽然现有国有资产管理水平比过去有很大的进步,取得了进步,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值得我们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以促进和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一)管理体系和制度不够健全。普通高等学校是以教学和科研为中心,一切管理都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普通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未受到足够重视。新形势下,普通高等学校国有资产具有投入大和增长快的特点,这为普通高等学校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但给普通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1]。我国国有资产管理管理系统未形成全面、有序的管理系统,存在多头管理及分块管理的现象。国有资产相关制度也不够完善,未形成一套科学的、有序的、合理的、可操作性强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通常普通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涉及多部门同时管理,如国有资产管理处、计财处、图书馆、实验教学部、基建处、后勤处及所属企业、党政办公室等都有统筹管理的权限和职责,其他各学院、科研机构、行政单位也要分别对所使用的资产负责。各个资产管理部门都以该部门的角度来制定相关管理制度,而忽略了是否与其他部门相关制度冲突,造成制度不衔接、实施难度加大,达不到应有的效果。(二)国有资产购置中缺乏科学的评估体系,导致资产利用率较低下。在普通高等学校内部,大多数国有资产都是不以盈利为目的,不能够直接创造经济效益,在国有资产购置、使用及管理过程中重视程度不够。普通高等学校现行资产管理方法也大多仍然用计划经济时期的做法,没有建立科学的投资立项论证及评估体系,从而导致采购成本和费用增加,重复购置时有发生[2]。涉及国有资产管理的各部门只顾本部门利益,资源不共享,从而导致资产流失严重。实际管理中,存在这样的现象,有的部门有资产处于闲置状态,而有的部门因需要新的设备从而重新购置,造成现有资产重复购置,增加不必要的购买,造成资源浪费。由于缺乏科学的评估体系,缺乏监督资产的使用的考核体系,从而导致国有资产闲置,重复购置,造成国有资产利用率低。(三)国有资产的管理手段落后。现行大部分的国有资产管理主要手段仍然还停留在最初的人工管理或者单一的系统进行购置登记,办理国有资产的手续如立项、审批、验收、入库、出库等手续都还停留在采用纸质单据办理流程,待所有手续签完字,使用过程便无人监督。普通高等学校内部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各部门之前使用的系统不能够实现有效的衔接,难以实现后期的使用管理。国有资产在使用人发生变动后,资产管理系统未及时更新信息,造成部分资产难以与使用人一一对应,负责国有资产管理的人员要想调取某项资产的使用情况比较困难。这种采用手工及单一系统办理手续的管理流程没有形成可供后期管理参考的数据库,不方便后期查询,为后期管理造成很大的麻烦,往往会产生资产流失、提前报废等问题。(四)国有资产管理人员不够专业化。国有资产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普通高等学校国有资产数量庞大,种类繁多,许多实验室的仪器设备价格昂贵,普通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者的责任重大,如何管好和用好学校国有资产,这关系到到学校能否快速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3]。管理者缺乏对人才的管理意识,没有自觉普通高等学校管理国有资产。由于学校对资产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在资产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引进方面做得不够好,导致资产管理的人才队伍专业性不强,制约了资产管理水平的提升。现有的人才队伍管理理念落后,管理水平不够精细化,习惯于延用经验管理,导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的国有资产管理水平低,管理效率低。

二、加强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

普通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管理体系和制度不够健全、资产购置中缺乏科学的评估体系,导致资产利用率较低下、国有资产的管理手段落后、国有资产管理人员不够专业化等问题,应该从制度体系、评估体系、人员管理等方面对现有管理体制进行改善,提高国有资产运行效率,确保资产保值增值。提高普通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水平的主要对策包括以下几方面。(一)进一步完善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针对我普通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和制度不够健全的问题,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对国有资产管理体系的所有工作进行梳理,将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进行规范化、制度化、系统化,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管理机制创新是学校发展的关键,为使普通高等学校资产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必须建立国有资产三级运营管理体系,实现由多头管理向统一管理转变[1]。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学校进行统一监督管理,在产权明晰的基础上,还应该明确每一项资产的权、责、利的关系。根据需要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如国有资产管理处,对本校国有资产进行统筹管理。所有使用部门设置专职资产管理联络员,专门负责与资产管理部门联络,并将本部门每一项资产管理落实到具体的使用人。这样逐级落实,确保每一项资产的购置、使用、变更、报废都可以清晰明了。完善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是保证固有资产高校运行的重要手段。(二)规范评估体系,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率。普通高等学校每笔投资应在学校相关部门进行投资可行性分析,经过多方面论证后才得以实现。仪器设备采购应在监管部门确认需要采购后才能进行采购。所有固定资产在达到使用年限或者因技术落后无法再满足相关部门需求时,都应严格按照报废程序进行报废。对报废资产进行评估也是为了保证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避免资源浪费。为了加强监督,必须健全国有资产在资产购置、登记、变更、使用、评估等方面的制度体系,用制度体系管权、管事和管人。因此,建立一套科学的、完整的评估体系,将资产使用登记到个人,责任落实到个人,切实保证资产的使用效率最大化。(三)强化普通高等学校国有资产信息化管理。普通高等学校实行国有资产信息化管理,加大信息技术的开发,开发一个国有资产管理网络平台软件,并确保国有资产管理平台与各部门使用的软件进行整合联网衔接。只有实现了一体化的网络平台管理,才能实现对国有资产的采购环节、使用过程、调配情况、增减情况进行时时跟踪。在网络管理系统中,资产管理员可以时时查看每类资产的分配情况、使用情况、是否达到报废情况,也可以将资产系统的数据与使用部门的资产情况进行核实盘点,了解使用部门对资产的管理是否到位,并进行评估那些资产需要购置和更新。网络平台的管理可以使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保持充分沟通与协调,保证国有资产账账相符、账实相符[4]。信息化管理可以优化国有资产的资源配置,达到各项资产的效用最大化。(四)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的人才队伍建设。要实现对普通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的科学管理,就必须要有一支业务精、政治强、作风正、专业化程度高的管理队伍[5]。国有资产管理属于专业性较强的领域,如对财务知识、资产管理、软件的应用及维护等方面的的专业要求都非常高。但是,目前很多国有资产管理人员都是非专业人员。因此,国有资产管理人员专业化已经成为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水平的迫切要求。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引进优秀的专业人员、完善培训制度,鼓励资产管理人员参加多种形式的专业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技能是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打造一支有过硬专业、具有丰富的经验、职业道德高的的国有资产管理团队,是提高普通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工作效率和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郑恒山.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新问题及新对策[J].消费导刊,2008(3):73–74.

[2]马宁.浅议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煤炭经济研究,2008(4):85–86.

[3]郑恒山.新形势下高校国有资产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18):89–92.

[4]陈硕峰,谢娜.浅析我国高校国有资产管理[J].今日南国,2008(2):11–13.

[5]何志勤.构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探讨[J].科技经济市场,2007(2):133.

作者:徐金花 单位:贵州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