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会计人才培养分析

时间:2022-06-06 11:08:58

“一带一路”会计人才培养分析

一、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会计人才能力构建

(一)“会计专业+商务知识+小语种”的复合能力。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会计人才首先要具备扎实的会计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会计实践经验,包括会计核算、会计信息化处理、税务处理、报表分析、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审计等。其次还必须具备经济、法律、金融、商务贸易、跨境电商等基本的商务知识,方便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相关项目。此外,“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拥有官方和地方语言多达上百种,会计人才还要具备良好的外语能力,尤其是掌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小语种,以方便合作中的沟通和交流,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良好的会计服务。(二)熟悉国际准则的涉外能力。目前“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我国现行会计准则都存在较大差异。东盟10国中,越南、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程度较高,其他7个国家的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程度较低,尤其是缅甸目前还没有采用国际会计准则。南亚8国中,只有印度的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性较高,其他7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很大差异。虽然近年来我国的会计准则经过多次修订,逐渐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但还是存在一定差异。因此,会计人才要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就必须熟悉沿线国家的会计准则、法律制度和税法差异,通晓国际会计准则和法律制度。(三)具有良好的管理能力。近年来我国管理会计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传统的核算型会计人员逐渐被会计软件所替代,企业需要能够协助管理层,提出科学财务决策建议的管理型会计人才。同样,对接“一带一路”建设的会计人才也需要具备良好的管理能力,履行管理会计的职责,包括编制财务预算,控制财务成本,做好企业筹资、投资、营运、分配等财务环节的决策,以及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决策执行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跨境企业在沿线国家的经营管理能力和投资效率。

二、“一带一路”建设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一)“国家冠名班”的订单式培养。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会计人才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因此,笔者提出“国家冠名班”的订单式培养模式。该模式是指学校与在同一个国家有投资项目或拟进行投资的多家企业共同签订合作协议,根据该国家的特点及企业对人才的特殊要求,挑选适量的学生单独编班,利用校、企和沿线国家三方的办学资源,协同培养会计人才,最终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专业的会计人才。例如,为在泰国的多家中资企业培养的会计人才而订制的班级,可冠名“泰国会计班”,在教学内容设计中融入泰国的相关要求,语言授课方面增设泰语,专业授课方面增加泰国的会计准则和财税制度,人文素养课方面增加泰国的文化、政治经济体制、法律制度等。实践教学环节可以组织学生去泰国学习,深入当地了解泰国的文化及语言,参观泰国当地的企业,学习其财税制度。师资方面可以引进泰国外教,提高学生的泰语水平,加深学生对泰国的了解。需要注意的是,该模式需要学校将在同一个国家有投资项目或拟进行投资的多家企业组织起来,共同签订订单培养协议,这就需要高校所在地区的教育厅、商务厅等政府部门牵头组织,搭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桥梁,以保障“国家冠名班”的订单式培养模式的顺利开展。(二)中外高校联合的分段式培养。当前我国的中外高校合作办学主要是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高校进行合作,但是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我国高校应加强与沿线国家的高校联合培养,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国际化高端复合型会计人才。中外高校联合的分段式培养模式具体可分为“2+2”(国内2年本科+国外2年本科)、“3+1”(国内3年本科+国外1年本科)、“3+2”(国内3年本科+国外2年硕士)、“2+1”(国内2年高职+国外1年高职)等多种形式。以“2+2”模式为例,教学内容上国内2年应以我国会计的理论和实务、计算机应用、合作高校所在国的语言课等为主,国外2年应以对方国家的财税制度等专业课程为主。除了我国高校目前实施的“引进来”的中外高校联合的分段培养模式,也可以开展“走出去”的中外高校联合的分段培养模式,即将“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境内中外联合办学模式扩展到“有我参与,为我所用”的新型中外反向联合办学模式。沿线国家高校可先在本国对学生进行2~3年的培养,然后派至我国高校学习我国的会计准则、汉语、文化等课程1~2年,完成学业后可以回国为中资企业服务。该模式需要合作高校建立联合办学机制,由双方领导担任要职,完善学分互认、学位互授联授制度,协调合作办学事宜。(三)中外校企合作的外包式培养。中外校企合作的外包式培养模式是指在沿线国家有投资项目的中国企业将其所需要的会计人才的培养委托给沿线国家的高校或当地的孔子学院的一种模式,其培养对象可以是中国人、当地华侨和当地本国人。若培养对象是中国人或当地华侨,企业可将会计人才的培养外包给沿线国家的高校,学生可深入当地学习其会计准则、语言、文化等,这样会提高会计人才培养的速度和质量,及时满足企业的需求。若培养对象是当地本国人,企业可以将会计人才的培养外包给当地的孔子学院。当前“一带一路”沿线已有50多个国家建立了137所孔子学院,数量达全球总数的25%。沿线国家的会计专业学生可以在毕业后进入当地的孔子学院,继续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经过短期培训后即可顺利上岗,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会计服务。(四)短期专题培训的针对式培养。所谓短期专题培训的针对式培养模式是指针对会计人员在“一带一路”建设中遇到的会计问题、文化差异、语言沟通障碍等举办短期专题培训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培养对象是具有一定会计工作经验,已经或将要为“一带一路”建设服务的会计人员。可根据会计工作中遇到的不同问题,举办7~15天的专题培训,内容可涉及沿线国家的会计准则、财税制度、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审计等及其与我国相关制度的差异,具体工作可由我国财政部门或会计培训机构承办,邀请我国或沿线国家的会计专家授课。该模式的主要优势是能够精准对接企业需要的会计人员,有针对性地解决会计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缩短培养周期,节约培养成本。此外,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课程的设置方面,可增加与“一带一路”建设相关的政策内容;我国的边疆地区可结合本地与沿线主要合作国家的财税制度、经济体制、地域文化的不同特点,根据与沿线国家经济合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增设相关的会计理论课程和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选修课程。(五)专家咨询研讨的急诊式培养。专家咨询研讨的急诊式培养模式是指针对会计人员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中遇到的时间紧迫的会计难题,组成专家小组进行研讨,在最短的时间内给出咨询方案。该模式的培养对象是已经为“一带一路”建设服务的具有财务副总、财务总监、财务经理等职位的高级会计人才。当他们在工作中遇到财务决策、预算管理、财务管理、成本控制等重大棘手的问题时,可以咨询由财务咨询公司组建的专家智囊团,及时给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从而提高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会计工作效率,丰富高级会计人才的工作经验。

参考文献

[1]陈海燕.“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与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17,(06):52-58.

[2]杨宝,甘孜露,沈珍.“一带一路”战略与会计人才培养路径创新[J].管理工程师,2017,(02):68-73.

[3]朱海涛,刘立娟.完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境外投资税收服务的思考[J].中国国际财经,2017,(01):8-11.

[4]夏旭田.商务部:2017年对外投资稳中趋缓“一带一路”成重要方向[N].21世纪经济报道,2017-02-10.

作者:曹惠玲 单位: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