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风险预防

时间:2022-05-06 10:47:00

内部审计风险预防

随着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相分离,企业经营方式的复杂化与企业信息的复杂化,在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中,内部审计的风险也大大的增加了。针对审计的风险,应进行涉及各种环境因素的综合风险防范管理。

一、重建内审机构,推行审计委员会制度建立审计委员会制度是规避内部审计风险的必要选择。审计委员会应隶属于董事会或股东大会,由3-5名非执行董事组成。其职责应当包括:1·复核企业运作是否遵守有关法律、规章和道德准则;2·复核外部审计师的聘用和报酬,并向董事会提出意见;3·核准内部审计主管的任用和革职;4·与内部审计主管一起评审、研究内部审计部门的职能及其具备的资源,内部审计工作循环、工作质量以及企业内部发生的欺诈和不轨行为的处理方法等事宜。

二、完善法律法规建设,增强现有规章的可操作性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它要求任何社会行为必须在法律的轨道上有序地进行。首先,在《审计法》的指导下,初步制定内部审计条例。其次,由内部审计师协会组织拟定内部审计准则,具体可包括三大部分,即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和实务公告以及内部审计职业规范指南。

三、加快协会组织建设,规范内部审计师考试制度现阶段,我国内部审计协会应尽快与各部门、各行业的内部审计协会、与地方各级内部审计协会之间建立和加强联系,同时利用原内部审计的机构和成果,考察和借鉴西方内审管理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积极探索出一条既能适应政府对内审管理需求,又能满足部门单位管理要求的内部审计管理模式。另外,由内部审计协会组织全国内部审计师的考试和注册工作,并由其负责注册内部审计师的考核和日常管理事务。只有这样,才能规范内部审计环境,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从而降低内部审计风险。

四、提高风险意识,加强后续审计教育风险意识淡簿是我国内部审计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内部审计风险引发损失造成的诉讼案件相对较少,涉及内部审计人员自身利益损害的行为也不多见,加之我国现存内审机制等问题,我国内部审计人员风险意识淡薄甚至没有风险忧患,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内审事业的发展,因此,提高内审人员的风险意识是防范和化解现代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关键。只有当内审人员对审计风险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有效地防范和化解审计风险,只有当全体内审人员有强烈的控制愿望,内审风险才成为可控风险,否则,任何控制措施和控制技术都形同虚设。

五、规范审计工作程序,改进审计方法技巧,提高审计质量水平改进审计方法技巧,是抑制审计风险,提高审计工作质量的正确选择。首先,审计准备阶段,应当建立审计计划制度和审计小组权责制度;其次,审计实施阶段,应当建立审计通知制度和审计取证管理制度;再次,报告阶段应当建立审计工作底稿复核与管理制度,审计报告、审计意见书和审计决定管理制度;最后,后续审计阶段,应当建立文件档案管理制度。还应建立审计人员工作考评和奖惩管理制度,以及审计人员后续教育和职业道德制度。

六、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单位负责人及领导对内部审计的认识实践证明,向企业厂长(经理)进行宣传,引起他们对内部审计的重新认识,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但是,内部审计不能一味地靠宣传自己扩大影响,必须变被动为主动,通过转变内审人员的思想观念,树立“先服务后监督”的意识,以财务收支合法合规性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为重点,在搞好财务收支合法合规性审计的基础上搞好经济效益审计,并通过开展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决策审计、投资效益审计、市场景气状况审计、物资采购审计、生产工艺审计、产品推销(包括广告促销效果)审计、研究与开发审计、信息系统设计与运行审计、环境审计以及社会责任审计等活动,积极参与企业经营活动,为领导决策献计献策。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单位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才能不断提高审计工作质量,降低内部审计风险。

七、关注固有风险,从账户入手审计,查处财务信息失真问题近几年来,由于企业内部经济利益驱动,外部监督不力,会计准则和制度不完善,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越来越严重,假据、假证、假账、假表层出不穷。严重干扰了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助长了腐败行为,加大了现代企业固有风险,必须引起内审人员的高度重视。为此,内审人员可以采用从账户入手审计的方法,以企业银行存款为源头和起点,检查与其相对应的所有会计科目,从总体上把握资金的活动情况,达到全面揭露和反映其资金分配、管理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坚决查处财务信息失真问题,从而减少现代企业内部审计风险。

八、对关联方交易及其风险予以充分关注内部审计师在审查评价关联方交易时,首先应判断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是否真实存在,企业管理当局是否存在披露不充分等现象。其次,合理评估关联方交易风险。内部审计师可通过建立风险评估模型来达到风险评估的目的,可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来确定关联方交易项目及其优先次序并制订审计计划,以便使审计资源集中于关联方交易的重要风险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