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全面预算管理有效策略

时间:2022-06-05 03:36:18

高校全面预算管理有效策略

1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涵

1.1全面预算的含义。所谓全面预算主要是反映企业在某一阶段的特定时间内所实现的目标利润,并进行销售预测、生产、成本、现金收入等项目的预测,制定科学化的预算损益表,科学反映出一段时间内企业的经营成果。高校在财务管理中,通过全面预算工作的构建,可以针对高校的发展现状,进行财务预算工作的全面优化,实现高校财务预算工作稳定创新。1.2全面预算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在高校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构建中,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高校财务控制的过程中,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可以逐渐提高资金使用的价值性,通过对高校财务资金的重新整合,能够逐渐提升全面预算的管理职能,并满足资金的容纳及预算需求。当高校收到政府的财务拨款时,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资金使用的规划,并在根本上解决财务预算中存在的限制性问题,使高校可以根据预算内容进行资金的纳入及吸收,提高资金的利用率。第二,实现高校短期目标及长期目标的稳定融合。在全面预算工作整合中,可以针对预算工作内容,进行财务工作的预算,合理确定院校法制目标,并将全面预算工作作为重点,提升院校工作与战略目标的一致性,稳定促进高校长期目标及短期目标的发展。第三,改进高校财务管理的原有模式。通过对高校财务预算工作的发展分析,在财务工作创新中,可以有效维持高校事业的协调创新,并将内部管理工作作为重点,实现高校预算工作的上传下达,为财务工作的整合奠定基础。因此发现,在高校财务工作管理中,全面预算是较为重要的[1]。

2高校财务控制问题

2.1高校全面预算管理中的漏洞问题。通过对高校预算管理工作的分析,在工作执行的过程中存在着预算编制周期的问题。一些高校在发展中为了逐渐提高促进宏观调控的力度,会在学年周期内开展不同的业务工作,这种方法对高校的发展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容易发生预算资金难以满足业务发展的问题,导致院校年度计划于预算编制存在偏差。而且,在一些预算工作构建的过程中,存在着编制任务滞后的现象,部分高校在发展中采用传统的预算管理方法,导致预算编制工作无法满足现代高校的发展需求,限制预算工作的执行。同时,在高校预算工作整合中,存在着预算执行不到位的现象,使高校工作的财务预算资金无法得到有效贯彻,使高校项目预算执行任务难以全面开展。2.2预算管理缺少科学化的管理机制。在现阶段高校预算工作执行的过程中,存在着预算资金管理机制不科学的问题,其预算资金中的精细化程度不足,导致很多预算工作难以建立,限制了预算工作的执行,严重影响了预算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而且,高校财务管理部门难以获取执行反馈信息,为绩效评价工作的科学化构建带来制约。在一些预算管理工作分析中,高校往往错过了最佳的预算管理改革时间,导致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改革无法与公开信息进行同步推行,使工作管理工作无法得到细化推广。2.3预算管理工作缺少评价机制。通过对高校预算管理工作的分析发现,在预算评价任务执行的过程中缺少完善性的评估策略,限制高校预算工作的执行,同时也为高校预算水平的提升造成影响。在高校预算管理工作分析的过程中,多数高校中的预算管理模块没有得到稳定落实,而且预算编制工作趋于形式化,导致预算工作缺少科学性的预定指导,导致预算结果无法得到实施。在预算工作整合中,缺少科学化的奖惩制度,使一些经费无法得到合理使用,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降低了高校的经济发展,而且也限制了预算管理工作的水平提升,使工作的严肃性缺乏。一些高校在预算工作中,会将学生数量、学院人员基数的分析作为重点,无法将工作进行系统性、科学性的统筹,限制了激励工作的稳定创新,使成本核算工作无法执行。所以,在预算工作革新中,应该构建具体执行目标,并创设科学化的奖惩管理制度,以便为现代管理工作的构建奠定基础[2]。

3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高校财务控制优化

3.1全面预算管理视野下的高校财务控制革新。3.1.1提高工作人员对全面预算的认识。在现阶段高校预算工作执行的过程中,应该全面提高院校工作者对预算工作的认识,在工作执行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使全面预算管理以及预算管理工作进行稳定融合。相关的预算工作人员应该转变以往的工作观念,强调院校发展与院校员工之间的联系,积极调动院校教育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全面预算工作的价值性,促进院校管理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同时,在全面预算工作执行的过程中,也应该提高预算管理着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认识,高校在全面预算工作执行中,应该普及全面预算的理论依据,提高全面预算的理论水平。例如,对于高校中的全面预算委员部门以及财务部门而言,需要不定期的组织院校成员进行全面预算工作的学习,加强与外校预算成果的交流,提高院校人员的财务预算意识,并逐渐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从而为现代高校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执行提供有效支持。3.1.2高校财务全面预算的执行及监控。规范预算项目的调整机制。通过对预算管理工作的分析发现,在预算工作的实际操作中,由于院校中工作重心发生转变,需要对预算状况进行调整,所以,在这种状态下,学校需要建立完善性的行为规范以及审批整合意见。结并按照院校的发展现状,进行预算追加、调整工作的分析,并设定专门的申请时间以及流程工作等,通过对不同权限的设计,突出预算工作的调整重点,为现代高校全面预算工作的优化体用支持。因此,在财务预算调整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预算部门在工作执行中,应该通过对客观变化条件的分析,进行预算追加工作的调整,并将申请材料上交到预算委员会。第二,对于预算委员会,应该通过对申请材料的分析进行审核、批示,提高预算工作的价值性。在预算工作分析中,对于一些金额相对较小的预算追加及调整相比,可以直接由预算委员会批准,但是对于预算金额较大的,需要由委员会审核后提交校办进行审批,提高财务预算工作的审核价值[3]。建立全面预算管理机制。在现阶段高校预算管理工作构建的过程中,高校为了实施全面性的预算管理机制,应该在将预算管理工作作为重点,建立健全的预算管理工作。第一,在预算管理工作执行的过程中,应该建立资金集中、统一领导以及分级管理的体系,通过预算管理方法的完善,进行领导职能的确定,并将高校中的统一领导机制与院系独立分支进行融合,通过对高校发展中长期目标以及短期目标的分析,进行全面预算工作的构建,满足预算工作的多部门协调,促进财务管理工作的稳定创新。第二,明确预算管理各个部门以及业务部门的预算职能,并积极搭建全面预算管理机制,并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全面、全员的预算参与,提高对预算工作的生产及协调机制,加强预算工作的分析及执行,提高高校财务预算及工作构建的整体价值。强调预算工作的监督。对于高校中的预算管理工作而言,在执行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增加预算执行工作的监督力度,并通过约束价值、监督机制的综合性分析,进行预算执行工作的完善,以保证工作项目设计的完善性,满足现代预算工作的管理及发展需求。对于高校中相关部门而言,应该通过对预算管理工作的分析,进行规章制度以及执行制度的创建,保证各项工作得到满足,并优化财务预算工作的基本职能。通过预算监督工作的构建,才可以满足全面预算监督的执行机制,提高院校内部管理工作的专业价值,使高校的预算目标得以实现。因此,在现阶段高校预算管理工作项目创新中,应该将财务预算工作作为重点,完善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机制,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价值性,为现代工作的整合及创新奠定基础[4]。构建预算反馈机制。在高校全面预算工作执行的过程中,院校中的预算部门以及财务部门应该针对全面预算的执行状况,进行预算状况的分析。通过对某一时期预算执行状况,进行反馈机制的确定。因此,在反馈机制构建中应该做到:第一,院校应该根据全面预算的内容构建反馈部门,或是制定专业人员进行反馈工作的执行,通过反馈工作的构建可以使全面预算工作得到收集及反馈;第二,严格制定管理办法及管理流程,有效避免反馈流程中的随意性、盲目性问题,充分保证反馈活动的有序进行;第三,建立完善性的财务信息控制系统,高校通过对预算执行状况的分析,将反馈信息与信息系统进行结合,充分保证反馈活动构建的灵活性,促进高校全面预算工作的优化发展[5]。3.1.3完善全面预算考评机制。在全面预算考评机制却定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完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考评办法,建立科学化的预算评估办法,并选择全面、合适的项目指标,提升工作考核的价值性。例如,在高校全面预算工作构建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财务考核方法的分析,进行多种预算方法的确定,构建综合评价方法,主要是在全面预算中,使用多种非线性函数,将院校宏观发展作为整体标准,结合多元化的评价指标,实现考核工作的稳定创新,并形成特定化的评价标准,为现代预算工作的执行提供支持。同时,也可以构建自评考核机制,将考核编制工作作为重点,完善预算评价内容,提升高校财务预算工作中基本价值,为预算工作的执行奠定基础。第二,在全面预算工作执行的过程中,应该优化考核结果的应用体系,并积极完善预算考核需求,使预算考核结果与预算机制进行融合,为预算工作的创新奠定基础。在全面预算工作执行的过程中,需要构建科学化的奖惩办法,加大绩效考核的评价力度,实现预算执行状况与高校财务工作的稳定结合,积极推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整体效率,为工作项目的整合及创新奠定基础[6]。3.2高校财务控制与全面预算管理的整合意义。3.2.1实现高校资源的合理配置。通过高校财务控制与全面预算工作的整合,可以充分满足高校资源的利用需求。所谓的高校预算配置主要是资源配置,在这种背景下,财务工作会将高校的发展作为重点,完善财务管理工作,然后将这种管理方法延伸到教学、科研以及高校发展等方面,促进高校管理工作的全面发展。3.2.2实现高校财务工作的控制。在现阶段高校财务决策工作执行的过程中,通过预算及编制工作的执行,可以将财务决策作为重点,完善预算编制工作的整体价值,使高校预算管理与战略发展目标得到确定,提升高校资源的配置体系,为现代高校财务全面预算工作的整合奠定基础。同时,在高校财务决策控制中,应该将财务决策控制作为重点,实现财务预算与各个预算工作的稳定创新,提升预算工作的价值性。而且,在预算工作整合中,不同的预算单位、预算部门以及预算人员应该认清自身的责任性,并积极配套完善性的预算工作,实现对具体工作的合理预算,避免资源浪费现象的发生,使预算工作得到系统性的整合[7]。3.2.3实现高校资源的集约管理。对于现代高校集约资源以及统筹管理工作而言,在高校管理工作确定中需要认识到资源利用的效率性问题。通过对高校财务资源状况的分析,其工作内容包括了人、财、物等内容,这些资源都可以得到资源的配置。而且,在高校财务的全面预算中,需要逐渐提升优质化的教育服务体系,并提高院校财务资源使用的效率性,提升高校教育资源的使用价值。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战略导向工作构建中,需要将本校中的预算管理作为重点,并进行统一的编制、支配,充分发挥高校财务预算中全面控制的职能,提高高校资源的经济效益,并为现代高校财务控制工作的集约化管理奠定基础。3.2.4提升高校的竞争力。通过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全面预算,可以将高校发展中的战略导向作为重点,优化战略性的预算工作,为财务管理项目的整合及创新作为重点。明确财务工作的管理内容,从而为财务管理工作的创新奠定基础。而且,在现阶段高校财务工作执行以及资源配置的过程中,需要将财务预算工作作为重点,优化财务工作的价值性,促进财务工作的效益增长,为现代高校全面预算工作的整合提供保障。同时,在高校财务工作战略导向策略优化中,需要将全面预算工作的统筹作为重点,实现该校管理工作的整体化、科学化,增强院校管理工作的竞争力,满足现代高校经济发展的需求,使高校财务工作的全面预算工作得到有效整合,促进高校经济管理体系的稳定发展[8]。总而言之,在现阶段高校全面预算工作构建的过程中,应该将现阶段预算工作的执行状况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并结合高校的发展状况,进行全面预算工作优化的构建,提升预算工作的整体价值。同时,在全面预算工作整合中,高校财务管理者应该逐渐提高预算人员的专业性,完善预算工作的整合办法,明确预算反馈机制,通过综合性全面预算工作的创新,提高预算工作执行的价值性,提高高校预算工作的执行效果,并为现代高校的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王迎 单位:北京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