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会计体系建设论文10篇

时间:2022-05-10 08:30:13

企业管理会计体系建设论文10篇

第一篇:加强我国企业管理会计体系建设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民族企业的不断壮大,加强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已经成为我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大力发展管理会计,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提上改革日程,视为谋求企业转型升级、适应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一项重要手段。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将成为会计工作规范化、信息化、国际化新的有力抓手,对会计工作实现转型升级,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这将是中国会计改革与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1管理会计在我国发展的过程及实践性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市场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管理会计在中国的发展如火如荼。自2013年财政部多次在重要场合将管理会计作为中国会计改革发展的重点方向开始,已经连续三年力推管理会计。三年来,管理会计从国家顶层设计走向地方携手推进,从理论宏观指导走向企业落地实践。管理会计不再是一纸空文,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管理会计的重要性。管理会计是会计的重要分支,主要服务于单位(包括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下同)内部管理需要,是通过利用相关信息,有机融合财务与业务活动,在单位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管理活动。与财务会计相比,管理会计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在服务对象方面,管理会计主要是为强化单位内部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属于“对内报告会计”;而财务会计主要侧重于对外部相关单位和人员提供财务信息,属于“对外报告会计”。二是在职能定位方面,管理会计侧重在“创造价值”,其职能是解析过去、控制现在与筹划未来的有机结合;而财务会计侧重在“记录价值”,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程序提供并解释历史信息。三是在程序与方法方面,管理会计采用的程序与方法灵活多样,具有较大的可选择性;而财务会计有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等较固定的程序与方法。

1.1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是我国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的需要

管理会计是与财务会计并列的,改善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的一个会计分支,它在单位的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它的职能作用已经从财务会计单纯的核算扩展到解析过去,控制现在与筹划未来的有机结合。英国、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或者通过管理会计公告,或者通过推行管理会计师资格认证制度等广泛的推动了管理会计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我国的管理工作也存在不少成功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但是我国仍然存在着理论体系欠缺,方法应用不够广泛,专业人才匮乏等方面的问题,影响了管理会计的发展。虽然管理会计系统理论引入我国较晚,但有关管理会计理念在我国单位的实践却早已有之,也不乏成功探索和有益尝试。如,新中国成立之初,以成本为核心的内部责任会计等;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河北邯郸钢铁公司实行的“模拟市场,成本否决”可谓成本管理在我国企业应用的典范;如今,战略地图、作业成本法、平衡计分卡等先进的管理工具方法陆续在我国单位中运用,应用水平不断提高。在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人力资源和环境成本双重挤压的今天,通过制定管理会计应用指引,以系统地提炼总结我国管理会计理论和实践的宝贵经验,对拓展我国管理会计研究领域、提升管理会计应用水平,并进而增强我国企业综合实力和竞争优势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1.2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引性、应用性、实践性

《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100号———战略管理》等22项管理会计应用指引:战略管理相关指引;预算管理相关指引;成本管理相关指引;营运管理相关指引;投融资管理相关指引;绩效管理相关指引;企业管理会计报告管理指引;管理会计信息模块应用指引,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以基本指引为统领,对管理会计的多个应用领域,按照管理会计的要素,梳理和总结了国内外行之有效的工具和方法,引导和推动单位系统地开展管理会计活动。此次印发的征求意见稿各稿本身也自成体系,每一应用领域都包括概括指引和若干个工具方法指引,统一框架、统一体例,其指引性、可操作性都很强。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总会计师李守武表示“财政部的多项管理会计应用指引,具备统一的体例结构,贴近企业管理制度的行文特色。”应用指引规范了企业在应用管理会计工具时的操作流程和步骤,有利于管理会计在企业真正落地,让管理会计工具方法植入企业的业务主流程,最终推动业财融合的实现和财务转型。“管理会计应用指引正式印发后,将对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实现管理提升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这就要求企业的营运管理、商业模式必须与市场经济对接,必须引进和推广已被市场经济证明行之有效的管理工具和方法。企业可“照单抓药”,因地制宜的改进自身管理短板,提升管理水平和价值创造能力。

2进一步加强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财政部会计司专家,提出力争用五到十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建立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管理会计体系,使我国管理会计接近或者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包括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基本形成,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基本建成,管理会计人才队伍显著加强,管理会计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管理会计咨询服务市场显著繁荣。为了完成这一目标,指导意见分别就理论体系,指引体系,人才培养和信息化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主要任务。

2.1在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建设方面

第一,要整合科研院校企业等优势,推动形成管理会计产学研联盟,协同创新,支持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和成果转化。第二,加大科技投入,鼓励科研院校,国家会计学院建立管理会计研究基地,在系统整合、理论研究、研究开发管理会计课程和案例,宣传推广管理会计理论和先进做法等方面发挥综合示范作用。第三,推动改进现代会计科研成果评价方法,切实加强管理会计理论和实物研究。第四、充分发挥会计团体在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中的具体推动作用,及时宣传管理会计理论研究成果,提升我国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国际影响力。

2.2在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建设方面

形成以管理会计基本指引为统领,以管理会计方法指引为具体指导,以管理会计案例示范为补充的管理会计指引体系,主要任务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在课题研究的基础上组织制定管理会计指引体系,推动其有效应用。第二,建立管理会计专家咨询机制。第三,鼓励企业通过与科研院校合作等方式,及时总结梳理管理会计实践经验,组织建立管理会计案例库,为管理会计的推广应用提供示范。

2.3在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方面

建立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完善现行会计人才评价体系。第一,将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纳入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和会计领军人才培养体系等。第二,推动改革,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内容,适当增加管理会计专业知识的比重。第三,鼓励高等院校,加强管理会计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加强管理会计专业方向建设和管理会计高端人才培养,与企业合作,建立管理会计人才实践培训基地,不断优化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第四,探索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其他途径。第五、推动加强管理会计国际交流与合作。

2.4在管理会计信息体系建设方面

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实现会计与业务活动的有机融合,推动会计管理功能的有效发挥。第一,鼓励单位将管理会计信息化需求纳入信息化规划,从源头上防止出现信息孤岛,做好组织和人力保障,通过新建,或者整合改造现有系统等方式推动管理会计在本单位的有效应用。第二,鼓励企业充分利用专业化分工和信息技术优势,建立财务共享中心,加快会计职能,从核算到管理决策的转变和管理会计工作的有效开展。第三,鼓励会计软件公司和有关中介服务机构拓展管理会计信息化服务领域,这是为了实现会计的目标而设定的管理会计方面的主要任务。

作者:张春玲 单位:山东省邹平县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财政部.财会[2016]10号:管理会计基本指引[Z].2016.

[2]财政部.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100号———战略管理(征求意见稿)[Z].2016.

第二篇:管理会计理论和应用方法的研究

[摘要]目前,我国企业管理会计尚存在管理会计认识不统一和形式化的问题,而日本企业在管理理念、方法和模式上有着一定的先进性,因此本文结合案例,立足于日本企业管理经验,针对我国企业管理会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升我国企业管理会计应用水平的建议,旨在为相关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管理会计;管理经验;借鉴

1我国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与应用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来看,我国企业在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及应用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定的挑战和问题,下面进行具体分析。1.1管理会计的认识不统一从理论研究方面来看,虽然学术界对管理会计理论和应用方法提出了众多观点和学说,但对于管理会计的定义、理念、概念及应用方法,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形成的管理会计体系不完善,这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对管理会计模糊、错误的认识,这不仅会制约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还会阻碍管理会计的具体应用。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了对现代管理会计的研究与应用,形成了基于经济责任制的管理会计体系,但其与我国实际国情和企业发展情况还存在一定的偏差,在管理会计认识、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及方法应用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1.2管理会计方法应用缺乏支撑我国大多数企业都对管理会计十分重视,但却有着理念与实践脱节的问题,企业过于重视管理会计实务,忽视了管理会计的理论和理念,虽然掌握了一定的管理会计方法,但没有丰富的理论和先进的理念支撑,使管理会计实务往往流于形式,没能真正发挥管理会计的重要价值。

2日本企业管理会计应用理念及策略

我国在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及方法应用上还存在一定问题,而日本企业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及应用起步较早,其管理会计理念源于西方科学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其结合日本实际情况,提出了精益化生产、持续改进等先进的理念,企业管理者以此为基础,积极应用管理会计,促进了一大批日本企业的发展,对于日本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简要分析了日本企业管理会计应用理念和策略,旨在为我国管理会计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与借鉴。2.1立足于实践,促进管理升级。日本企业管理积极与世界接轨,大前研一、盛田昭夫、野中郁次郎等被誉为日本的“管理大师”,他们是管理会计重要的实践者与推广者,通过合理分工,实现了日本企业管理与世界的接轨。2.2经营会计的改革创新。日本是经营会计思想理念的发源地,著名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将经费最小化、销售最大化作为企业经营原则,结合日本企业经营管理经验,创办了京瓷集团,提出了经营会计理念和学说,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管理者阐明了会计实务的目的、方法和应用原则,所有员工都有着统一的目标,都全力参与到企业经营中,从而大大提高了企业管理效率。2.3程序化的工作模式。日本企业在多年管理实践和探索中形成了众多程序化的工作模式,例如质量管理小组模式、“5S”管理模式,这些管理模式可操作性较强,能够保证企业管理活动有效落实。质量管理小组又称为“QC”小组,其主要有两个任务:其一是找出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影响产品或服务质量的原因,并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措施;其二是利用会议、讨论、讲座等,与成员共同讨论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此鼓舞成员士气。日本企业将“5S”管理模式作为改善和优化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旨在消除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浪费问题,践行精益化管理理念,同时其能够促进参与人员的全面成长,使这种精益化管理成为所有员工的一种惯性思考方法与固定工作模式。2.4案例分析。笔者对我国一家日资企业——A企业的管理会计实施情况进行了考察,总结了其管理会计实施的优点,具体如下。2.4.1管理理念及管理素养A企业与其他日本企业一样,从管理者到普通员工都积极强调精益化管理和持续改进等管理观念,各项工作按照严格、细化的流程有条不紊地开展,并制定了一系列控制措施。A企业日常经常开治安“QC”小组活动和“5S”管理活动,每年定期召开“QC”成果会,培养了管理人员及全体员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引导全体员工参与到企业管理中。2.4.2优化创新组织机构A企业与日本总公司以统一安排为根据,进行了组织机构的优化和调整,将原有的财务部调整为经营管理部,统筹负责企业经营管理和管理会计相关工作。此外,总会计师、经营管理人员除了负责财务管理、核算及监督外,还要求其转变管理观念,立足企业全局去思考问题,弱化财务职能的独立性,加强经营管理部与企业内部各部门及整个供应链中其他企业的合作,真正实现提升管理水平的目标。通过组织机构的优化调整,运营部门及制造部门可以向财会人员反映问题,而财会人员则需要结合会计核算等相关工作给予反馈,以此提升所有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的意识。2.4.3量本利分析计划与实际分析表的编制A企业以日本总公司统筹安排为基础,除了编制资产负债表等传统财务报表外,还编制滚动的量本利分析计划表和实际分析表,分析计划与实际之间存在的差异,并以报告形式发给日本总公司。具体来说,A企业营业部门以市场预测分析为依据,进行销售计划的编制,经营管理部门以相关管理要求和资料为基础,进行量本利分析计划、财务报表与实际分析表的编制,制造部门则需要进行经费计划的编制。此外,各部门还需要针对市场变化情况,及时进行相关计划和报表的调整。总公司根据A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量本利分析计划、实际分析表等,掌握A企业的固定成本、销售量、销售额及贡献边际率等变量,以此掌握A企业实际经营管理情况,为经营决策、规划的制定与改进提供依据。此外,日本总公司根据A企业量本利分析计划与实际差异提出诊断建议,制订诊断督导计划,并及时跟踪A企业改善情况。A企业针对量本利分析计划与实际的差异,以日本总公司制订的整改方案为依据,通过经营会议的方式组织经营管理部门、制造部门等分析出现差异的原因,并逐一进行解析,各部门长则要求每一位员工结合出现的问题和原因分析结果,了解企业实际经营管理情况,在此基础上掌握自身的工作目标,以此为依据不断改进,从而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3日本企业管理经验带来的启示

日本企业管理将管理理念作为管理会计应用与发展的重要基础,以精益化管理观念作为会计意识,通过持续改进来践行管理工作,其值得借鉴之处如下。第一,日本企业以先进的管理理念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基础,其提出的精益化管理理论、持续改进理论不仅与日本实际国情相符,也与国际经济环境发展趋势相适应,日本学者通过对西方先进管理观念的推广,从而衍生出符合其国情的管理理论,这为日本企业开展管理会计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二,日本创立了经营会计学,培养了一大批勇于创新的企业管理人才与干部。在财务环境和会计环境发生巨大改变的背景下,经营会计理论应运而生,从商业的角度看,会计人员仅有专业的会计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会计工作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的各项活动,仅仅通过会计知识难以实现为企业管理服务,还会产生与企业财务人员、制造人员及营运人员之间的矛盾,日本经营会计学的提出,建立了企业管理与会计之间的密切关系,对促进企业内部更加紧密的合作有着重要的作用,对提升企业管理效率有着积极的意义。第三,“QC”小组模式及“5S”管理模式的实行有利于员工的培训,能够提升员工素养,让员工全面参与到企业管理实务中。各行各业、国内国外的日本企业在管理模式上都有着高度的相似性,都积极践行这两种模式,如日本企业每天通过早礼活动来进行“5S”管理规范、准则的宣教,每年都会举办“QC”成果会,互相交流经验,“QC”成果,以此实现质量管理工作的不断优化改进。

4提升我国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与应用水平的对策

我国应立足于国内外经济环境和自身实际,借鉴日本等发达国家企业管理经验,积极培育经营会计和管理意识,提升管理会计的应用水平。4.1适应新常态,加快管理会计的应用。近年来,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了显著改变,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传统财务会计的局限性逐渐凸现出来,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企业应加快管理会计的应用,提升企业管理的精细化程度,通过管理会计的应用来加强内部分工合作,以此充分发挥管理会计的重要价值。4.2吸取先进经验,奠定管理会计应用的基础。我国还未形成完善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导致管理会计方法的应用及落实较差,因此,需要积极加强对管理会计的研究,构建管理会计概念框架,形成完善的理论与方法体系,将全员管理意识融入到体系中,使财务人员向管理人员靠拢,管理人员则要形成财务管理思路,以此促进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财务会计及企业管理的有效融合。4.3找准问题根源,制定改进措施。从企业的角度看,我国企业在管理会计实施及方法应用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成本控制不完善、预算与实际脱节、领导重视程度不足等,这使管理会计方法的应用往往流于形式,难以发挥其作用。究其原因,是因为企业管理者及员工没有真正认识到管理会计实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相关人员需要找准问题的根本原因,并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优化管理会计的运作思路与应用方法。4.4立足企业实际,加强管理会计创新。从本质上讲,管理会计是服务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会计,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解决影响实施效果的问题。在此过程中,应当借鉴日本企业管理的先进经验,遵循内部经营会计学原则,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对管理会计的目的、方法及原则等进行解释,建立独立核算制度,构建核算效益原则。此外,管理会计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各项环节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需要加强内部合作,立足于企业实际,开展“5S”管理、“QC”小组等类似程序化的管理模式,以此改善员工技能素养。具体来说,企业可以利用早会的方式来宣教标准作业流程和方法,以模板式的程序进行管理会计流程控制,提升员工管理意识,细化管理工作,培养其自觉的管理工作习惯,强化员工参与,在此基础上,建立全面的会计程序模型,以此在管理中植入先进的管理意识,形成良好的管理习惯,从而全面提升管理会计水平。

5结语

在新的经济环境下,我国企业积极实施管理会计是十分必要的,但当前我国企业管理会计应用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本文立足于日本企业管理经验的分析,有针对性地为我国企业管理会计的实施提出了几点建议,旨在提升我国管理会计的应用水平,充分发挥管理会计的重要作用和价值,从而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者:何海萍 单位:广东新海事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温素彬,汪超,刘义鹃.管理会计工具及应用案例——约束理论视角下的有效产出会计方法及应用[J].会计之友,2017(4).

[2]林春雷.美、日、法三国税务会计比较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5.

[3]王懿.理论在管理会计应用中的中国问题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

[4]宋红艺.我国管理会计理论应用现状分析及发展途径[J].现代农村科技,2008(24).

[5]冯巧根.日本管理会计的新发展[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4(10).

第三篇:管理会计在企业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管理会计促进着我国企业的发展,但是也有不少的问题出现,如果不能解决,就会严重的影响企业的自身利益,也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产生影响。这篇文章主要是对于我国企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办法。在企业中充分应用管理会计可以促进企业持续稳定的进行发展,管理会计将会引导会计未来的发展。

关键词:管理会计;企业;问题与对策

一、管理会计的含义和功能

管理会计的对象是企业现在及未来的资金流动,主要的目的就是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管理会计的基础是现代的管理科学,属于企业管理系统的一部分,通俗而言就是子系统,支持着系统。管理会计是一种会计控制制度,促进企业的经济的发展而管理会计需要的各种资料是由编制提供的。所以,管理会计就是通过各种方法运用一定的知识对企业的一些状况进行处理。

二、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外部因素

1、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成熟现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是很健全,很多的制度都非常的不完善。而且,由于长期的经济体制导致政府职能没有彻底的改变,国有企业的缺点依然存在;同时很多的私营企业因为规模较小,管理的水平很低,所以也没有办法很好的实施管理会计。与此同时,国内的很多决策体系没有发展完全,所以很多的决策并不是由专业的会计人员来决定的,使管理会计人员的职责被剥夺。2、法律制度环境阻碍很多事物的发生和发展都是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外部环境制约着它们。现在我国的市场经济处于探索的阶段,所以有关的法律法规并不是很健全,导致市场经济环境不公平,管理会计也就不能即使的提供有用性的信息。还有,法律没有很好的进行实施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虽然我国有很多的法律,但是在法律方面的缺陷也同样存在着,所以市场也没能很公平。

(二)内部因素

1、会计人员的素质较低管理会计包含的知识比较多,所以对企业的相关会计人员的要求就比较严格,因为会计人员的水准会影响着管理会计职能是否会很好的发挥。2、企业管理者的经营理念落后在企业中,管理会计的应用主要取决于企业的领导。一方面,国有的企业应该广泛的进行应用,但是有些领导及以一线的基层没有相关的管理意识,尤其是不够重视企业的管理会计。还有就是国有企业的管理权和经营权分离后,没有完整的制度来约束企业的领导人,部分领导人既不会得到相应的收益也不会受到惩罚,所以就没有了对管理会计推广的热情。另一方面,很多的中小型私企没有足够的资源来进行推广管理会计,所以就放弃了。

三、加大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应用的对策

(一)优化管理会计应用的环境

会计管理在应用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要提出一些解决办法,可以促进会计管理在我国的发展。首先,是需要解决会计管理所处的环境,完善有关的法律。其次,要对体制改革进行深化,这样就有利于会计管理的发展。最后,还要对企业的内部进行整改,增强相关人员对管理会计的了解。

(二)要完善管理会计的理论体系,因为这对于在企业的应用中非常的重要

我们在借鉴西方的管理会计的相关理论时,要对好的部分认真的学习,不好的部分就不要学习。如果引进的管理会计理论能够符合我国的国情,能够很好的应用于企业中,就要认真的学习;但是对于那些不能促进经济发展的理论,就不要引进。当然,理论是不是能促进企业的发展只有在进行应用中才能知道,我们在对管理会计的理论进行中完善时,要把理论和应用互相结合起来,使理论能够对应用进行引导,在应用中能够检验理论是否使用,使管理的理论能够加强,使建设的管理会计理论能够具有中国的特色。

(三)建设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建设

在这个大数据时代,信息化作为基础,管理会计才能够很好的与业务活动结合,这样就可以使管理会计的功能能够有效的发挥。信息化的操作系统具有很大的优点,例如传递信息非常的及时,能够帮助相关的人员进行分析,可以减少获得信息的花费,大型的企业可以建立中心,使财务能够共享,把所有的相关数据可以集中的展现出来。中小型企业可以聘请有关的会计软件公司。

四、结束语

根据上文所述,随着我国的飞速发展,会计信息系统的最重要部分也包含了管理会计子系统。通过对管理会计的应用,可以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清楚的分析,可以很好的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虽然我国的管理会计还没有发展起来,很难在企业中很好的进行应用,但是随着一些解决办法的提出,管理会计逐步的成为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管理会计在会计信息系统中不能缺少。

作者:杨静 单位:中国石油湖北宜昌销售分公司

参考文献:

[1]孙晓鲁.我国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推行条件问题浅析[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杨文玲.我国管理会计发展探析[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篇),2009(9)

[3]麻雅薇.浅谈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J].东方青年•教师,2012(1)

第四篇:软件企业预算管理中管理会计工具的运用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竞争环境的不断变化,管理会计已被越来越多企业所采用。管理会计主要是通过各项管理会计工具来对企业进行管理,但是近年来管理会计工具在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不少不足之处,如过度强调管理会计工作单独使用的价值,而忽视其局限性,缺乏对管理会计工具整合运用的研究。基于此本文以软件企业预算管理中管理会计工具为研究对象,以北斗信息全面预算管理应用为例,对北斗信息软件公司在应用全面预算管理工具时,引入平衡计分卡工具,辅助其全面预算管理工具的应用,增强管理会计工具在预算管理中的适用性,从而为类似企业提供参考或者借鉴,促进管理会计工具在企业预算中的应用。

关键词:软件企业;预算管理;管理会计;全面预算

一、管理会计在预算管理中的应用

管理会计是指为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会计人员通过一系列专门工具,将相关资料信息进行加工、整理从而形成报告,使得帮助决策者做出各种专门决策。早在2013年我国财政部长楼继伟就多次强调我国要大力发展管理会计。预算管理是指企业围绕预算开展的一系列管理活动,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管理会计的重要应用领域,管理会计通过全面预算、滚动预算、零基预算甚至应用平衡计分卡等相应的管理会计工具对企业预算进行有效管理,使得预算管理更加符合企业真实情况,从而发挥出预算管理的最大效应。

二、软件企业预算特点

(一)研发项目预算的不确定性软件企业以研发项目为核心,但研发项目预算难以准确,其主要成因如下:首先,软件公司在进行软件研发项目开发时,是没有完全相同的先例进行确定;其次,软件研发项目是以用户需求为驱动的,而用户需求是一个随着社会进步而逐渐改变的过程,需求具有多样性和不确定性;最后软件研发项目由多人共同进行,其研发团队的合作能力与工作效率也直接影响开发效率。因此软件公司开发项目预算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其预算管理必须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二)预算管理中人力预算是重点软件企业中工程师是主要的生产体,是一个软件企业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加之软件行业是一个高收入行业,员工工资、培训费也一直居高不下,因此人工成本在总体开支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如北京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人工成本占营业收入的48.95%,金蝶国际软件集团公司人工成本占比46.12%,可以看出人工成本在软件企业成本构成中占据的重要地位。因此在预算管理中人力成本预算是重点,其控制的关键点在于提高生产效率,从而达到减少人工成本支出的目的。

三、软件企业预算管理中管理会计工具的应用——以北斗信息公司全面预算应用为例子

(一)北斗信息公司概况

北斗信息公司全称为北京北斗兴业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具有独立自主研发能力,电力系统软件研发、销售、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2015年改成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3月新三板上市,证券简称为“北斗信息”,北斗信息公司专注于能源行业信息化建设从事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参与了北京国华电力有限责任公司90%以上的信息化建设项目。已通过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的高新技术企业认证、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证书、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企业三级等相关认证。

(二)全面预算管理在北斗信息中应用的可行性

1、北斗信息公司管理信息化程度能满足全面预算数据需求北斗信息公司利用自身软件公司的优势,对企业信息化管理很重视,ERP、OA等各类信息化系统一应俱全,各项财务数据在信息系统中调取便利,能满足全面预算对历年基础数据的需要。2、北斗信息公司人员素质较高北斗信息公司属于高新技术企业,企业中人才普遍素质较高,同时北斗信息公司对员工培训较为重视,现今财务人员对各类管理会计工具(如全面预算、平衡计分卡等)都有一定了解,人员素质满足全面预算的应用条件,同时领导层对企业预算管理也较为重视,为全面预算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企业环境。

(三)全面预算管理目标分解

确定预算目标是预算编制的起点,不少企业都普遍存在着预算目标脱离企业实际,导致预算过于激进造成资源浪费或者预算过于保守阻碍企业发展的问题,究其根本是因为确定预算目标时没有考虑企业的战略规划,与战略脱节。因此,不少专家都提出了“以战略为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这一概念,然而战略是抽象的,需要首先把抽象的战略转化为具体的年度目标。基于此,本文引入目前最流行的管理会计工具——平衡计分卡,笔者认为北斗信息公司可以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进行目标的分解,然后各个维度又可以细分为不同的目标指标,如图1所示。按照平衡计分卡将战略细分为各个子目标,通过对各指标的筛选和考量,从而确定预算目标(预算指标)。这种战略目标分解方式能够保证预算以战略为出发点,并且是在战略指导下确定出的符合企业实际的行动目标。比如,北斗信息公司的战略愿景是“为客户提供最佳、最新的电力信息化产品、技术及服务”,那么基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可以将战略具体化,例如:2017年度预计实现营业收入6000万元;管理费用率下降5%;每月开展一次员工培训,员工流失率保持在5%以下。

(四)全面预算的编制

1、编制内容全面预算管理内容广泛,包括业务预算、资本预算和财务预算。但软件企业区别于传统的制造型企业,北斗信息公司是一个技术密集型的软件公司,相比生产预算、采购预算、料工费预算等而言,客户的满意程度、企业的创新能力、员工的成长性等方面可能更应该成为企业关注的重点。所以,笔者仍然采用平衡计分卡的管理方法,将全面预算的内容划分为:财务预算、客户预算、研发预算、内部经营预算和人力资源预算。内部经营预算又包括日常的业务预算和资本预算。这种划分方式跳出了传统业务至上的束缚,突出了客户预算、研发预算和人力资源预算的重要性,符合北斗信息公司重技术、重人才、重市场的特点。客户预算在编制时可以对不同客户实施分级分类预算管理,因为北斗信息公司的客户主要是各级电力企业,而全国各个省市电力企业的情况都不太一样,所以建立分类客户预算会更加科学。而研发预算在编制时需要更加动态灵活,可以按照研发的不同阶段:立项、开发执行、产品测试和验收采用分阶段预算的方法。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北斗信息公司目前处于成长期,战略目标应是最大可能地扩大市场份额,争夺客户,所以采用的预算模式应以客户预算为起点。根据客户需求确定研发需求和员工培训需求,从而制定研发预算和人力资源预算,研发预算是重点,人力资源预算是基础。内部经营预算始终是核心,最终汇总所有预算形成预计财务报表等。2、编制方法北斗信息公司目前以软件项目开发为主营业务,因此在进行预算编制时除了综合使用零基预算、固定预算、弹性预算之外,还应针对软件开发项目采用项目预算法,以保障预算编制对软件项目开发的针对性。零基预算是以零点为基础,抛开过去实际发生的各项费用情况,根据实际需要编制费用预算,能够真正地重新审阅每笔费用支出的必要性。例如宣传费、业务招待费、员工培训费等都可以采用零基预算来编制。固定预算适用于业务量基本不变的情况,所以那些与业务量联系不大的企业日常管理费用项目可以采用固定预算的方法,如办公费、物业费和折旧费。弹性预算与固定预算相对,适用于与业务量联系紧密、随业务量水平不断变动的费用项目,如客户服务费、运输费、差旅费等等。项目预算法是指针对项目建设等一些需要提供长期服务的公司中,需要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编制的预算,预算时间框架即为项目期限,同样也适用于以以软件项目开发为主要的北斗信息公司。考虑北斗信息公司软件开发的实际情况,可按照以下两种维度对历史数据进行归集和分析,制定合理可靠的项目预算计划:(1)按项目类型及规模北斗信息公司现有项目类型主要包括软件开发项目、推广实施项目、系统集成项目、研发类项目及其它项目成本。各项目性质不同、规模不同,项目组的人员构成、开发效率也随之不同,在对现有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的项目进行差异化项目预算编制,制定不同标准,同时针对北斗信息公司因业务繁忙,部分软件开发项目采用外包时,也可以采用此预算编制维度,从而编制出合理的外包成本预算。(2)按项目阶段北斗信息公司现已对“代码开发、软件设计、推广实施、系统测试、系统集成、需求分析”等6个环节的人员设定了不同水平的日均工资,即计划人工成本标准,但各环节的人员生产效率是不同的,应针对不同环节同时设定不同的生产率标准,从而得出较为准确的项目预算。综上,项目预算编制标准应当包括项目类型与项目阶段两个维度的生产率标准和财务成本标准体系,再依据各项目的具体情况和详细的业务计划,即能确定单个项目的预算计划。当需求变更等问题导致的预期成本变更也应当被真实反映到项目预算,保证预算计划与实际成本在发生口径上的可比。

(五)全面预算执行

执行离不开控制,预算执行机构负责预算的执行,北斗信息公司预算管理部门可预算控制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事前控制是指在业务发生前,由业务人员提出预算申请,若部门预算额度充足,由部门负责人同意即可,若业务申请金额较大超出了规定的额度,需要按照流程逐级审批,由预算管理部门同意乃至上报经预算管理委员会或董事会审批同意方能准予实施。事中控制是指在业务活动发生过程中,通过每一次的收款验收和付款申请对预算执行实施控制。事后控制是指在业务活动发生后,及时发现执行偏差而采取的纠偏行为。审计部定期对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如果有预算超支事项,需要及时与责任部门沟通,了解超支原因,在不影响预算总目标的情况下,由审计部负责在预算内平衡、协调,无法平衡的列为预算外支出。而如果该超支事项影响到预算总目标的实现,需要由审计部与财务部商议提出预算调整方案,上报预算管理委员会、董事会、股东大会批准,同时下发新的预算方案。

(六)全面预算分析

预算差异分析是为了比较实际执行结果与预算的差异,了解差异产生的原因以及差异的影响程度,从而发现业务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是对预算修正提出积极的反馈建议。北斗信息公司可以采用偏差分析、比率分析、因素分析等方法对全面预算进行分析,预算分析的好处,一是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予以纠正,保证年度预算目标的实现;二是作为预算考核的参考依据,以便“奖惩分明”;三则是对下一预算期的预算编制提供积极反馈,起到增值利用的效果。

(七)全面预算管理考评

传统的预算考评仅仅采用财务指标,容易导致企业过分追逐短期的财务利润,焚林而田,竭泽而渔,影响未来的长期发展。既然预算目标是由企业战略分解而来的,那么预算考核指标也应当立足于企业战略,综合短期与长期、财务与非财务、过程与结果、内部与外部的平衡。所以,本文引入平衡计分卡为北斗信息公司设计了如下表1所示的全面预算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并为每个指标设置了权重。考评采用各指标加权平均计算法,计算方法如下:考核对象预算差异率=Σ(权责范围内的各指标预算差异率*权重)各指标预算差异率=(实际数-预算数)/预算数根据考核对象预算差异率,找到相应的奖惩比例从而确定对被考核对象的奖惩金额。其中,奖惩比例由董事会和预算管理委员会讨论确定,可以采用多级分档制。

四、结束语

本文对管理会计工具的应用时,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北斗信息公司应用全面预算管理会计工具时,引进平衡计分卡工具,从而最大化的扩大管理会计工具在预算管理中的效应。结论主要是:北斗信息公司在应用全面预算管理工具时,应以战略为导向,以平衡计分卡为辅助工具,以客户预算为起点,以研发预算为重点,以内部经营预算为核心,合理地编制预算,严格地监控预算,科学地分析预算,及时地考评预算。

作者:陈建霞 单位:北京北斗兴业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田鲁江,刘文宇.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大型企业战略管理会计创新研究——以HST集团为例[J].中国市场,2016

[2]韩芳艳.管理会计工具整合探析——基于超越预算理论视角[J].市场论坛,2016

[3]杨有红.围绕战略导向全面预算实施管理会计工具整合[J].中国总会计师,2016

[4]赵世芳.管理会计工具的整合研究——基于战略管理的视角[J].中国市场,2014

第五篇: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结合优势

摘要:本文分析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在职能、服务对象及信息特征这三方面的区别,同时阐述了二者之间的相互联系,最后总结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结合后的优势所在,提出了在企业管理工作中将二者结合的思路。旨在提高企业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增加企业受益。同时,在二者不断完善发展的基础上完善会计系统,使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及社会。

关键词:管理会计;财务会计;结合

一、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1.二者职能不同

管理会计即企业的内部会计,是为企业内部服务的。管理会计通过深入分析企业经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将相应的考核、控制、预算、决算等资料提供给企业,以便企业作出相应的决策。相应地,财务会计即为企业的外部会计,其主要为企业外部的债权人、投资人、政府及相关团体提供服务。财务会计通过定期编制财务表、评估企业等组织的资产、对企业等组织的资本结构及一定时间内的经营成果进行说明,以指导企业等组织的外部单位和个人作出相应的决策。由此可见,尽管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都以为对象提供信息服务为目的,但二者服务对象的侧重点存在明显的差异,所以,二者的职能也明显不同。

2.二者的服务对象不同

管理会计注重以人为中心的行为管理,其服务主体是企业内部不同层次的各部门,但有些情况下也会针对整个企业。而财务会计较管理会计更为具体,其服务对象一般为整个企业,即财务会计以企业为工作主体。

3.二者提供的信息特征不同

一是所提供的信息侧重点存在差异。管理会计的职能决定其提供的信息主要侧重于企业的未来活动,但同时在未来的基础上指向过去和现在。而财务会计侧重于分析企业的经营成果,因而其会计信息会侧重于过去。二是信息来源的载体不同。管理会计是为企业内部服务的,无需企业详细的对外公开。属于企业内部的机密内容,供企业自身使用。管理会计因企业主体不同,会计信息相应地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差异。而财务会计必要数据必须接受国家相关部门的审核,且其格式与日期也有固定的要求,这就要求财务会计对外部公开,即企业的财务会计需对外公开。三是财务会计为满足企业外部特殊利益集团全面、系统、综合的要求,会为其提供货币单位信息。当部分单位需要有选择的、特定的、不强求的的精确计算信息时,则需要管理会计。同时。管理会计在为企业提供定量信息时,既可以提供价值单位信息,也可以提供非价值信息。

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

虽然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在以上几个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但二者都属于现代会计,有共通之处,都是现代会计的重要分支。当今世界经济形势不断变化,国家之间外交关系的不断变化、国内政策的不断调整,对现代企业的影响越来越大,而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再为企业搜集信息的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变化,为企业主体提供准确的信息,同时,加强自身的发展和完善。当今企业面临着多重挑战,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必须根据实践的发展不断加强自身理论的完善,以便更好地指导企业发展方向,为探索企业新的利益增长点和提升企业的利益增长空间提供依据。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理论的创新需要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以更好地为企业利益的增长提供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更新,要求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工作过程中注重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学习与操作,熟练掌握相应的信息处理技术。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结合,为企业内外部信息的结合提供了方便,确保了会计信息的时效性。二者都是为企业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服务的,在会计信息的搜集、加工和处理过程中,管理会计的预算标准为财务会计的核算提供了基础,同时,管理会计的预测和控制需要以财务会计的相关指标为依据。未来会计体制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完善,促进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不断融合,会计系统将不断完善发展,这将为企业管理提供更多真实、准确的信息,同时提高了企业管理的质量。

三、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结合的优势

虽然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存在诸多的不同之处,但二者都是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的,且同属于现代会计系统,所以,企业发展必须将二者结合起来,做到优势互补,更好地满足企业需求。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企业要想扩大市场份额,提高自身竞争力,获取更多收益,必须充分利用好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两个方面,在正视其不同的基础上将二者结合,为企业准确地获取信息提供依据与保证,使企业内部与外部信息得到有效利用。当今企业经营日益科学化、规范化,各个领域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但在企业的经济运行中,会计工作并未延伸至相应的领域,为发挥其潜在效能,企业需要将会计工作延伸至相应领域。财务管理工作确保了企业的资金安全,为企业资金的回笼、流动做了良好的规划,事关企业稳步发展,资金安全。而企业的管理会计综合了企业的人才和设备两方面,预防了企业设备资源的浪费、人员的浪费。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会计,避免生搬硬套现象的产生,以客观性的原则指导工作,以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使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紧密结合、相互渗透到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使会计系统发挥最大的效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作为会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企业主体及其他外部组织提供会计信息的职责,虽然二者之间存在着诸多差异,但其联系也不容忽视。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关乎企业综合发展,在当前经济形式变化下,如何做好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结合,是当今企业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企业工作效率的关键所在。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有效结合,是需要长期研究的过程,但应时刻保持客观性原则。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结合及应用,将为企业提供更准确的会计信息。

作者:朴晓明 单位:空军福州房地产管理处

参考文献:

[1]潘蓓.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结合优势探究[J].中国商贸,2014(32):207-209.

[2]赵云栋.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结合优势探究[J].财经界,2014(2):188-189.

[3]韩讴明.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结合优势探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2(7):160.

[4]许明.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结合优势探究[J].财经界,2016(35):240.

[5]刘映雪.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结合优势探究[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6(28):101-102.

第六篇:企业核算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上升,越来越多同等类型的公司、企业层出不穷,因为同质化严重,所以企业之间的竞争激烈程度自然不言而喻。那么如何让公司有利润可赚又有竞争力是企业上下都在探讨的问题,这其中会计职位者的能力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因此目前企业的核算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已经是必然的趋势,这个过程需要核算会计不停地学习、进修、以及加大对本公司的了解等,可以说是很复杂的过程。本文对企业核算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目的、问题以及相对应的策略进探讨,以期对处于迷茫阶段的会计人员有帮助。

关键词:核算会计;管理会计;转型

我国的会计一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各大高校也相继开设会计专业,聘请教师和有经验的行业者为学生指导。但是随着社会上企业之间竞争严重、公司合作等各个问题的出现,企业对会计的要求越来越高,已经不满足于后期的报账,而是前期预算,中期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等,这对核算会计来说是一个挑战,因此大部分的核算会计都处于向管理会计转型的阶段,希望对自己的未来负责任。

一、核算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意义与目的

有利于提升会计从业者业务专业水平与工作效率。公司员工的一成不变对于一直处于变化状态的企业来说绝对是短板,只有在平时工作中不断的吸取经验,补充自身存在的不足才能使能力上升,才能迎接各种不同程度的挑战。从以前的一件事都处理不好到现在的十件事也能完成的工作效率不仅可以完善自身的专业,同时也有利于自身职位的提升。有利于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契合的财会管理体制。由于市场经济不断地变化,各个企业需要的人才也越来越专业化,企业的会计具有管理意识与商业意识不仅能够促进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还有利于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契合的财会管理体制,这有助于某些企业根据市场经济的导向实现企业经营体制改革。管理会计相对比于核算会计来说需要更加专业的理财能力,其判断力、对市场的洞察力都需要很精准,其对于工作的管理方法、注意重点等都有较系统的规划,随着公司内部财会管理的不断完善其对于公司的整体效益有着直接的影响。有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根据我国长久以来会计者在公司内部的地位变化来说,每一次会计地位的提升都与企业效益增加有着必然的联系,因为这代表企业逐渐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不断步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管理模式。其从核算会计单纯地计算公司的营业额、成本、利润等后期机械化工作来说,管理会计更能为公司赢得效益。因为出于对公司的管理意识,会计会将公司的运行资金进行系统地整理,而不是之前的一月一算的简短式的统计,这可以具象地看出目前公司的运行状态;其对公司自身各方面资金的估算也可以有效的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换句话说,这是对企业资金有效使用的有利方法,不仅可以提升公司的经济效益,还能维持正常的市场经济状态。符合新经济发展环境下的会计需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管理模式也在不断创新,核算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现象符合我国企业管理形式改革的要求,这也是会计从业领域的一项创新。管理会计要求其树立正确的商业化理念和严格的就业法律观念,是核算会计专业素质的进一步提升。因为只有有市场经济效益企业才有发展的理由,这要求会计从业者要以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中心,不断为企业创造价值,这是以往核算会计不涉及的领域,但是却是市场经济大环境下企业内部的需求。

二、核算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问题与对策

核算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不能只依靠对于表面的理解,要有专业的指导以及科学的学习方法。很多人由于没时间资金缺乏等问题无法接触到管理会计,因此在转型中遇到一些问题,本文旨在根据这些问题提出针对性策略。1.对管理会计的职责理解流于表面,企业应有意识地带动会计转型管理会计是企业管理层面的一员,有资格参与公司内部的会议并且根据会议项目计算出其对公司的效益或者总结出中途会遇到的资金问题,是一项复杂且需要管理理念的工作。但是目前需要转型的核算会计却只是单纯的记账,报账等工作,对于公司内部议会不参与。其实这与企业领导者思想守旧也有很大的关系,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地训练核算会计的管理思维,也没有给予核算会计管理公司的权利,因此大多数公司的会计没有此项责任意识,认为做好本职工作即可。也有部分的大企业接受管理会计的定义,但是由于理解不足,没有意识到管理会计对公司的影响,因此大多公司还是以核算会计为主导。这一问题是两者转型的关键,需要企业领导者打破传统会计的认知,有意识地培养公司会计的管理意识,适当制定任务施加压力;另一方面核算会计应该充分地学习管理会计的职责,配合企业管理者提升自身能力,创造价值。2.核算会计缺乏管理意识,企业应加强财务与业务之间的联系核算会计的职责由于较少与公司管理层接触,因此其严重缺乏对公司整体的管理理念,局限在记账的基础工作上,因此即使参加公司的内部会议,也没办法提供有价值的材料。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公司建立财务与业务互相关联的制度,即财务的职责还有对公司业务的管理,包括业务是否适合本公司,是否能赢得客观的利益、业务中途出现的问题会需要多少资金处理、业务完成后公司总共付出的成本以及利润合计等问题,是系统且复杂的工作。很多核算会计一时无法适应,公司应加强对其的培养与鼓励,是其能循序渐进地掌握财务与业务之间问题的处理方法,向管理会计转型。

三、结语

本文针对于核算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出相对应、结合实际可实行的解决策略。首先需要企业内部领导的先进意识,创新对企业会计的管理方法,使其具备管理意识、树立市场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观点,此外核算会计者努力学习管理会计的专业知识是必不可少的。总而言之,管理会计是日后企业需要的高效率人才,是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创造者。

作者:陶维娜 单位:四川科锐得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于冰.新环境下核算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J].2015,03(09).

[2]孙雅琳.论如何从核算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J].2016,11(07).

[3]段志英.浅谈企业核算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J].2014,12(01).

第七篇: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摘要:20世纪50年代,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管理会计作为一种独立会计核算形式从传统会计中分离出来,并与财务会计一同构成企业的会计核算体系,在长期的发展中,企业一直保持着“管理会计主内,财务会计主外”的模式,但是随着金融体系的不断发展,企业对外业务的日趋复杂,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基于本质上的一致性逐渐出现了融合的趋势,因此本文就从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含义与关系入手,结合企业发展实际对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进行探究。

关键词:企业管理;管理会计;财务会计;融合策略

管理会计是企业为满足内部管理的特殊信息需求,所进行的除财务报告以外的财务或者非财务信息手段;而财务会计则是财务管理部门根据一定的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对企业经济业务活动进行的核算与监督行为。作为两个不同的会计核算分支,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例如,从内容上讲,管理会计主要是以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为主体,通过对资金使用情况的分析、预测、评价,进而完成对企业发展未来的规划、决策的制定以及效益的评价,而财务会计则主要以整个企业为工作主体,通过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费用、收入以及利润的核算,以完成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确认、记录、计量及汇报。当然,二者虽然存在不同,但是从管理目标上却存在着一致性,因此实现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有着深厚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一、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融合的基础

会计是市场主体管理活动的一种,其主要的任务是实现对市场主体行为的监督,虽然财务会计的侧重点是对于资金运行情况的记录与分析,而管理会计的侧重点则是对市场主体内部运行目标的控制与决策,但是二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共同统一在市场主体的内部管理中。在传统经济发展形势下,我国企业的会计活动重点主要在于对资金的管理,而缺乏对企业内部其他资源投入的管理和分析,但是随着竞争环境的改变,人才、技术、服务等资源已经成为企业经营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因此如何实现对这些资源的综合性管理也成了企业会计活动的重点,基于此,企业应该摒弃传统会计活动,从企业增殖的角度出发,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进行有效融合,从而推动企业会计系统的完善,实现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监督与控制。

二、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融合的策略

1.构建会计融合体系

在信息经济时代,实现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是推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完善,突破企业会计管理瓶颈的重要手段。在传统会计核算环境下,企业各部门之间信息沟通的不顺畅降低了信息的使用效率,基于此,企业内部应该积极推动会计融合体系的建立,具体来看,首先企业管理层应该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对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重要性的认识,将二者的融合渗透到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来;其次,企业应该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养,不仅要从财务核算的角度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还应该从内部管理的角度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性,以有效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促进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最后,实现会计工作的细节化管理,建立完善的财务资料系统,例如某企业在进行环保项目建设过程中,不仅通过预算的角度对该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还从环保工作的开展以及措施的落实等角度入手,加强对活动过程的控制与管理。

2.统一会计计量模式

构建统一的会计计量模式是实现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的经济基础,企业在进行财务会计改革的过程中应该扭转传统模式中以经济活动的发生为标准的计量形式,以资金总量、流向、周转周期等条件为基础,实现项目建设与资金运行的统一,有效减少管理会计的核算业务,提高管理效率。企业在会计计量时,通常会利用资本净现值进行综合计量,在市场金融手段逐渐丰富的背景下,企业应该推动不同计量手段的采用,利用贷款、债券等融资方式实现对财务负债与资产的核算,推动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进一步融合。

3.积极推进预算管理

实现全面的预算管理是现代企业提高内部管理质量的必然选择。在预算管理中,企业从整体上对资金进行规划,将资金的投入规模进行限制,从而实现对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而这一过程不仅是对财务会计的落实,更是对管理会计的保障,因此,加强企业预算管理水平已经成为推动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主要手段,如某企业在进行环保项目建设时,会在年初对项目的各项成本费用确定支出限额,然后根据项目建设周期将资金分解,并根据项目建设进度推进流程进行资金管理,从而保证项目的有效落实。

4.建立系统的会计信息共享平台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实现管理的信息化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内部管理的主要趋势,在推进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过程中,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信息数据系统,并通过数据库,实现对企业内部资源管理的系统规划,以便于企业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从而保证财务管理人员对企业内部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信息的共享、分析与整合,进而实现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完美对接。

三、结语

总之,对于现代企业发展而言,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是其实现内部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在传统会计核算体系内,两种模式相互独立,各自为战,但是随着市场竞争条件的改变,基于同一生产经营目标,二者的融合趋势逐渐显现。实践证明,实现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不仅能够保证企业资产运行的安全,还能够充实企业经济活动信息,提高财务报表的质量,因此,企业应该采取相应手段,推动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以提高企业经营的预见性,降低经营风险,取得市场竞争优势。

作者:杨清 单位:宜昌市夷陵区环境污染防治项目管理中心

参考文献:

[1]王欣.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有机融合与创新发展[J].财经界(学术版),2016,11:282-284.

[2]谢悦.新形势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J].商场现代化,2016,24:183-184.

第八篇:管理会计控制系统优化途径

一、引言

就企业组织而言,不管是制定战略规划、进行管控亦或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均需要对环境要素加以分析和评定,宏观环境变迁问题一直是实务界与理论界需要重点考虑的核心要素之一。理论界有研究指出,宏观环境变迁(Thechangeofmacroenvironment)受到诸多的环境变幻性(Environmentalvariability)及复杂性(Environmentalcomplexity)等要素的影响。通常来讲,宏观环境指的是对企业营销活动带来市场机遇与环境威胁的全部社会化因子。世界经济一体化、国与国紧密合作与国际市场竞争加剧等是催生国内宏观环境变迁的主导因素,一则,世界经济一体化能够带给企业难得的市场机遇,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及更为宽泛的利润空间。另一方面,其给企业带来更为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其波及的领域从过去的企业内在性竞争逐步转为行业与行业之间的竞争。宏观环境变迁需要企业管理会计能够及时准确提供相应的目标决策信息,进而帮助企业来应对宏观环境变迁因子可能对企业造成的不利影响。本文基于定性分析,从行为动机理论的维度出发,分析宏观环境变迁下管理会计控制系统优化途径,旨在发挥管理会计系统在企业规划管理战略及决策实施进程中的积极作用。本文的分析彰显了多重理论整合一体的内化力量,同时为管理会计控制系统的优化提出了新的发展走势。

二、宏观环境变迁及其特点

(一)宏观环境变迁的内涵

宏观环境变迁决定于外部环境的变幻性与纷繁性。纷繁性主要指的是组织所涉及环境因子的数量以及组织所具备的与这些要素相对应的理论研究的范畴。在外部环境纷繁性程度的快速推动影响下,企业需要建构出相应的组织机构来执行对外联系的职能,此外,还需要辅以相应的专业人员来完成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外部环境的变幻性具体指的是企业组织所面临外部环境的稳定度及变化度,其取决于构成因子的变幻及此种变幻态势的可预期性。宏观环境变迁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战略规划制定的风险程度,使得企业不能很好地核算出与战略规划方案制定相关的耗费及成本概率性。

(二)企业中宏观环境变迁的特点

在企业进行战略决策过程中,诸多因子对决策都能带来一定的影响,且不同因子所带来的影响程度不同。这类因子有的源于企业内部,有的源于企业。企业内部的因子相对比较容易控制,也易于制定出相应的对策。而对于外部的要素需要结合其复杂性与多变性程度,企业对其预测的结果往往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企业需要在运营过程中考虑到各利益相关者的需求,才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先机。本文对现阶段宏观环境变迁对企业带来的影响进行归纳整理,具体见表1。成熟的经济社会产品及服务市场需求的特色化、个性化→生产需要多种类、少批次以及开发附加值高的产品及服务企业集团化与世界巨头企业展开竞争→世界性竞争逐步普及→推行集团化运营战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大数据信息的推动、产品个性化以及低损耗的空间拓宽→企业竞争愈演愈烈下社会性的快速增长社会责任的承担、环境保护的诉求→拓宽战略规划范围在企业组织运营进程中,其信息含量受制于不同的企业内部环境与外部市场环境,而且一般不会按照企业的预期发展。因此,在外部宏观环境高度变迁的背景中,企业组织决策者一般需要把握外部环境的影响,权变地付诸于与之呼应的行动之中。这一点显示出为了帮助企业完成价值增值的任务,管理者不能简单被动地来应对宏观环境变迁,而需要能动地推行对企业有益的发展管理举措。参照不同时期宏观环境变迁的背景,企业需要调整决策路径。然而,当下决策措施调整的原因不仅仅是宏观环境变迁,同时也取决于组织决策者认知宏观环境变迁水平的高低。自20世纪80年代末,在以企业行为理论为基础的实证分析中,理论界有学者对大范围信息量与宏观环境变迁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相应的研究,通过研究得出,当宏观环境变迁度比较大时,企业对大范围信息搜集的水平以及对合理化认知的需求就会得以强化。与此同时,在宏观环境变迁程度较高的时期,大范围信息搜集水平就会提升,进而会提升企业决策的精确程度。现阶段,在此方面的因果效用已被证实存在。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宏观环境变迁进行深入探究,旨在削弱其对企业的不良影响,进而帮助企业完成价值增值的战略规划。

三、基于行为动机理论管理会计控制系统

管理会计控制系统经由预算管理这一会计工具,参与到企业战略规划及行动方案的制定与执行之中,在宏观环境变迁背景下,要想企业的行为动机诱发出现实的行为,就需要顺应“满意氛围”与“动机构成”的发展需求。具体上指的是要把企业文化理念中的客户价值与企业的主观能动性科学地融为一体,进而来帮助企业应对宏观环境变迁。理论界关于行为动机理论的相关研究及成熟学说众多,但这些研究并没有形成一致的行为动机分类。但是,当前普遍被认为行为动机分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两类。在行为动机的理论研究领域中,自我效能的发挥,内在动机的核心要素在于自我实现的满足。学者Bandura(1997)通过深入分析发现,绝大多数自然行径导向下的可行性结果行为,不论引起其行为缘由是什么,均将其归为内在动机行为理论的领域之中。再者,发展性技能与自我化管控等内化结果也属于上述所提及的内在动机行为。美国学者Ryan与Deci(2000)通过研究行为动机中的自我决定理论,指出需要注重主体主动性的发挥,也就是主体选择要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在对自我决定论的理论分析中指出,自我决定行为是在内在动机的诱导下出现的;假如说外在动机的内化水平相对较高,就意味着动机行为与自我决定二者具有较高的粘性,究其原因在于外在动机行为更易于实现自我化决定。行为动机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企业管理会计控制系统的优化,其可以在行为导向维度下对管理会计产生影响。依据组织行为学以及心理学理论中所提及的行为构成理论,本文从两个方面对企业会计控制系统加以分析,即为“满意情境”与“动机构成”。从内在上来说其中的“满意”不具绝对性,而是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实现,而“动机”是在自我决定中的动机,企业或个人的行为在实践中难以实现完全理性化。国外学者Simon(1975)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限理性学说,同时对经济学所提出的研究假说怀有质疑,指出研究者在算术及感知方面的工具不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还指出,领域不同所理解的感念就不同,经济学与心理学学科不同,在理解理性方面也有差异。经济学研究者指明所谓的理性也即是完全理性,但是心理学研究者所提到的理性并非完全理性,而是过程维度的理性。在心理学维度的理性认知,比较有影响力的典型思想为前瞻研究,此研究者是Kahneman与Tversky(1979)两位美国学者,指出在面临某种收益决策的时候,诸多人们的表现是对风险的厌恶,在选择避险决策的过程中,人们又会显现出某种的风险性偏好,此时其就会不理性地去冒更大的风险来降低企业损失。美国学者Bazerman(1998)提出一个基于完全理性的“满意情境”架构,但是此架构的效果发挥是在一定条件下才能进行的,也就是以下六点:一是,清晰的定义相关问题;二是,以目标为导向来设定的标准;三是,合理化标准配置的权重指数;四是,将其他相关的可选事实考虑在内;五是,规范化评估进程,选择科学的评估方案;六是,挑选价值最高的备选方案。现实中,不存在完全理性理论中的“满意情境”,企业与个人可以结合所处的环境走势,考虑企业管理会计信息支持体系的情况有选择地修正Bazerman模型,并加以权变利用。行为动机中的自我决策研究指出,管理会计在受企业内、外部环境要素影响的过程中,其控制系统能够通过合理化编排动机构成,并在推行企业战略、增加企业与社会的可视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从表面上来看,控制系统中的动机构成可以分为:冒险性、热情度、好奇心、效用水平等相应的影响因子,这在一定程度上彰显出行为主体的自我欲望程度。结合理论界提出的理性化分析理论,企业控制系统的行为选择需要顺应的是自我决策的需求,一旦“动机构成”满足了客户的欲望需求,便可以说明其是顺应“满意情境”的企业控制系统。详见图1所示。从图1行为动机理论管理会计控制系统中可知,在宏观环境变迁背景中,企业的“动机构成”便开始能动化调整,且以此为导向建构出顺应企业管理会计控制系统的“满意情境”,此外还体现出差异化理性导向下的企业管理会计主要标准。在企业管理会计运转进程中,上述的控制路径在于其对宏观环境的适应水平。参照成熟的行为动机模型,结合宏观环境变迁,发扬长处,规避缺点,找寻企业在各个时期、各个时段的最佳决策方案,其也是变革企业组织中对管理会计的首要要求。

四、基宏观环境变迁下管理会计控制系统优化途径

在宏观环境变迁背景下,以自我决策理论为典范的行为研究流派比较注重企业成员的内在动机行为,是以成员的自主决策为导向。因而,需要协调管理会计控制与自主性之间的关系,参照理论界成熟的控制杠杆原理,增大“理念、边缘、辨析、交叉管控”四个体系的内在本质与外延含义将有利于降低企业的协调费用,进而提升企业管理会计控制系统的运作效率。从行为动机的视角上来看,从“满意情境”上来讲,信念体系和交互式控制体系具有一定的共同点。从行为动机上来讲,信念体系具体指企业的上层管理者将决策信息传递给下层管理者的进程中,结合宏观环境变迁背景,凭借个人的领袖魅力来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开展交叉学习来有效把握市场竞争中潜在的威胁与发展契机。具体上来讲,交叉式控制体系在资源信息共享的前提下,通过拆分企业上层管理者的决策计划来帮助企业完成最终期望的方法。此动机构成中显现出知识创造的地位,强调在交叉学习互动下才可以更好地强化企业的创造水平。从宏观环境变迁的视角上探讨,企业在此两种体系下是没有实体结构存在的,仅仅是一种在知识创造基础上建构出来的动态化管理会计控制模式。在健全的企业组织之中,结合“动机构成”来辨识出组织成员中已有的“满意情境”,结合新准则下的经济学理论再次把组织中的控制权界定成运营权控制与剩余控制权两类。此种拓展的控制思想,对于当前以知识创造为目标的企业组织变革有着一定的指导作用。在运营权控制模式下,过去的预算管理、标准化管理等一些会计工具尚且能够科学地评判企业的业绩;如果在此基础上融入一些现代化会计工具,将更有利于企业管理会计的发展。此外,剩余权控制内在含义是指现下探讨激励约束模式的管理理念,所以需要企业的管理者建立更为明晰的价值观与方法论。但是,与剩余权控制相关的规章规则是用来约束企业具体的动机行为,确保其正确的决策,而剩余权中所提及的“剩余”主要指的是再创新。此外,其还能够有效避免企业成员之间的过于激进的行为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企业的组织行为。当将运营权与剩余权整合为企业组织目标的过程中,组织成员的控制行为便结合成为了一个体系。究其原因在于,企业的目标实现要以“满意情境”为导向,同时还需要将竞争对手中的行为范式作为参照物。所以说,需要把辨别式控制体系中的运营权与边缘系统中的剩余权有机融合在一起,此外,还需要在竞争对手的共同认知上把握“满意情境”来确定,进而促使运营权与剩余权科学有效的整合,并从“满意情境”背景中的控制指导下来选取相应的行为路径。综上所述,管理会计控制系统优化路径如图2所示。从图2可以看出,分别显示出与控制权以及剩余权相呼应的理念体系及交叉式控制体系,基于“满意情境”的行径动机,建构出一整套管理会计控制体系优化方案。在这种情形下,理念体系与交叉式控制体系已经发展为界定运营权和剩余权的基础。在上述理论构造下,特别是在运用货币来核算运营权或剩余权的过程中,企业管理会计控制系统就显得更为重要。在此进程中,以组织文化、企业价值、理论技能为代表的“满意情境”,与运营权或剩余权背景下的“动机构成”需要进行融合。进一步来讲,企业的知识建构本质上需要顺应动机行为要求下的标准。也就是要能够带来相应的经济效果。这就表示出,行为动机与管理会计之间的关联度较高。因此可以得出,当企业成员与企业的知识创造融合在一起时,需要梳理价值增值理念,价值增值可以革新企业的核算与计量方法。

五、小结

本文通过定性分析,探讨了宏观环境变迁下的管理会计控制体系优化路径,结合管理会计含义里的控制系统,围绕行为动机理论进行相应的研究。通过分析证实,行为动机理论体系与管理会计体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在强化企业组织的满意程度与自我决策能力的前提下,为客户创造所需的价值,还需要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价值增值的目标。换句话来讲,企业亟需确立这样一种价值观念,企业的一切价值增值行为均需要在顾客导向下来展开,究其原因在于只有为客户创造其所需的价值,企业才可以实现其自身的价值增值。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宏观环境变迁背景下的管理会计控制系统需要始终坚持价值增值的理念。宏观环境变迁条件下管理会计的信息支持体系是企业管理者执行价值增值责任的主要路径,管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认知能够提升管理会计的可视化程度,强化管理会计体系的效率及实用性。管理会计控制系统对企业进行管理进程中,需要将行为自我决策理论导入其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行为动机与企业管理会计之间的关系作用,使企业在宏观环境变迁环境中,实现管理会计系统的自我管控与优化。再者,在降低宏观环境变迁的压力下,企业还需拓宽满意情境与行为动机理念,加快企业实现优化管理会计控制系统的步伐。

作者:张振卿 单位:河南财政金融学院

第九篇: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几个问题

2014年10月27日,财政部颁布了《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明确了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并根据要求提出了主要任务和措施。我国管理会计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总体来说相对滞后,迫切要求继续深化会计改革,切实加强管理会计工作。

一、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体系人才缺乏人才能力框架和评价体系

管理会计人才的技能标准、管理标准应该是什么?用什么方式来衡量和考核这种能力?考核的周期是多长?我国的会计培养体系中应该如何建立会计人才的培养标准?目前我国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都还存在此类问题。

(二)会计理论体系建设相对滞后

我国目前会计学术研究中考虑外部投资者、社会公众和外部审计比较多,而服务内部管理决策是不够的,管理会计发展比较滞后,主要的体现是会计理论体系的建设和执行上相对滞后。具体表现在单位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不完善。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开展必须有与之相配套的包括人员管理、使用操作管理、维护管理、档案管理等各种管理及控制制度的建设。

(三)管理会计实践处于自发无序状

管理会计的体系缺乏严谨,导致实践处于自发无序的状态。如会计电算化的要求中,对于企业财务、会计人员的账目记载有明确要求:以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为平台做好企业内部的财务账目。但是在实践中,较多企业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对于年长的会计人员来说,基本采用手记、手写的状态记账,导致电算化信息系统应用推广不全面,无法覆盖企业的会计工作岗位。

二、完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建设的策略

(一)完善管理会计人才的制度及考核体系

明确管理会计的体系及制度的细则,明确会计从业人员的基本技能及素养的考核,以细则要求会计管理人员,才能将会计的实践明确划分。管理会计的人才考核方法应该以多样化、全面化结合的方式进行,如目标管理法、排序法、对偶比较法、强制分布法、关键事件法、行为观察量表法、行为锚定考评法、登记考评法、360度绩效考评方法、平衡计分卡法、关键业绩指标法等。根据企业划分的行业,要求会计管理人员的考核中明确岗位职责,明确完成岗位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态度等,为绩效考核提供客观依据。每个维度的考核划分三个层次:优秀、合格、不合格,依照考核的维度进行100分制的评分,评分不合格者需要接受10小时以上考核周期的课程学习。

(二)逐步完善会计理论管理体系建设

会计管理系统是主打会计管理的指引,如管理会计体系的任务中有推动形成管理会计产、学、研联盟,协同创新,支持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和成果转化。用5到10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建立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管理会计体系,包括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管理会计指引体系、会计咨询服务体系的建设。明确会计产、学、研联盟,例如以武汉市为例,每年分为3个季度进行按区划分产学研联盟,以签订合作合同的方式将3~5个企业与会计管理协会产、学、研三个项目为基点,明确未来合作1~2年的经济创收效益,以企业扩大范围、经济效益为衡量的标准,以此为试点,有所成效后可以逐步在其他类似城市推广。

(三)加强管理会计体系的实践监督和监管

如明确初级会计资格证的会计人员,在执行会计财务的管理中进行的操作需要统一由该辖区内的税务体系进行监管,企业财会经营中的会计操作失误、故意犯错等行为,应该以累计的形式进行统计,一个季度有3次以上,若连续2个季度则开设会计基础理论学习课程,学习及考核合格后才可重新上岗。若连续有2个季度达到5次以上,则可以提出从业资格的警告,情节更严重者可以直接取消会计资格,要求该会计重新考核。人才的制度考核依照每个企业对会计的要求标准而定,管理会计系统确定的统一标准不一定对每个企业要求的会计标准适用,个人建议以同一经济发展水平为基准划分标准。如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可执行统一的会计考核标准,企业规模在100人以上的可以执行统一的人才标准与考核。同时,以会计从业者所在的税务管辖范围,将所有的从业会计人员以片区划分,监督会计管理人员的行为。

作者:张薇 单位:甘肃平凉信息工程学校

参考文献

[1]张先治.关于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建设的几个问题[J].财务与会计,2015(6):18.

[2]余蔚平.全面推进我国管理会计体系建设[J].新理财,2014(1):18.

[3]高大平.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建设的四项主要任务[J].和讯理财,2014(4):21.

第十篇:管理会计变革与创新

摘要:当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要想长远、稳定的发展,就应该先管理好企业,从内部环境以及外部条件开始,科学分析企业运营管理过程,其中管理会计就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但是当前管理会计发展存在一些因素限制了其发展,需要研究变革和创新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管理会计;存在问题;变革;创新;策略

当前企业在进行内部管理上通常使用全面预算法和作业成本法等多样的会计方法,这些也促进了企业的发展,积累了有效的管理经验,但是因为企业自身的特点,以及当前市场发展的特点,管理会计仍然需要进行不断的变革和创新,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

一、限制管理会计变革的因素

1.现有技术水平影响

在企业发展的众多因素中,技术水平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因素,关系到企业的根本发展,同时体现的也是我国的软实力水平,当前各项技术都在不断的发展,为我国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好处,企业也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稳定的发展下去。

2.企业内部缺乏足够认识

当前我国的管理会计应用还处于发展阶段,企业在生产管理过程中也并不重视管理会计,管理会计从传入我国就开始进行实践,然而实际的实践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我国管理会计在实际的应用上与理论水平不在同一高度,想要用理论来推动实际应用较为困难。景观相关的专业人士肯定了管理会计的价值,也在不断进行理论研究,但是受起步时间晚、发展时间短的限制,在理论方面还是不够成熟,也不能形成有效的体系和系统,无法对管理会计进行统一的定义。这些使得管理会计理论无法为其实践提供有效支持,企业对管理会计也不够重视,且企业财务会计也是部分履行了管理会计的一些职能,这就让企业觉得管理会计并不重要。

3.外界环境压力影响

企业的发展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这会刺激经济的发展,让很多企业迎来了发展的机会,很多新兴企业纷纷崛起,但是这给企业的管理者带来了极大的压力,让企业的高层真正意识到变革和创新的重要性,只有坚持变革和创新,企业才能更好的发展下去。当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这种形势下,企业要想长远、稳定的发展,企业的管理者就需要意识到外部因素会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并且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能够将压力转化为动力,积极变革和发展管理会计,发挥其积极因素,促进企业发展[1]。

二、管理会计变革和创新策略

1.构建管理会计理论框架

当前管理会计的理论框架还需要不断的进行完善,这是满足会计实务工作者从事管理会计的需要,也是促进管理会计改革和创新的基础。所谓的理论框架就是在会计理论诸多要素中相互形成的一个逻辑系统,以此作为管理会计工作的指导和标准。要想建立健全的理论框架就需要能够先从逻辑起点入手,选择正确的逻辑起点,在此基础上,才能将不同的理论要素实现有效结合,进而构建出一个健全、完善及系统的理论体系;另外,还需要注重和提高理论研究及管理会计实务之间的关系,提高联系。当前我国的企业管理会计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应用程度不高的问题,其中理论研究不足就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理论在实际操作中缺乏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因此会计实务操作者和会计理论研究者都需要注重管理会计的实地研究,可以及时的将优秀的,有参考意义的成功案例进行分类和推广。

2.规范管理会计学科的内容

企业应该对管理会计及成本会计学科进行规范,规范学科的内容。管理会计是在不断发展的,管理和成本会计在学科内容上出现了一些重复,且重复率不断上升,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这也使得管理会计工作者的研究范畴在不断拓宽,几乎所有成本管理的内容都包含在管理会计中,因此就需要对这二者内容进行规范,要明确各种成本的计算方法;为了避免交叉重复的问题也需要对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进行规范。管理会计在会计范围内,而财务管理则不属于会计,因此在规范二者内容时,就需要有针对性的对相应的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管理会计其作用就是要为企业提供准确、综合的信息,方便企业科学决策,其更加侧重于企业的经营管理。而财务管理则负责企业的资产运营情况,负责选择能够保证企业财务基础稳定的方式,科学有效的运营企业的资金,为企业创造出最大的价值,因此在对待问题时,应该有针对性的进行解决。

3.促进管理会计的信息化发展

当前是信息时代,信息技术被应用到各个领域中,在管理会计系统中也得到了应用,要对其进行创新就需要进行技术创新,因此促进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是很重要的[2]。因此企业管理者应该要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重视信息化建设,让企业中所有员工都能参与到信息化建设中;要实现信息化管理,离不开企业员工的发展,应该都能够掌握相应的操作流程,会计工作人员更要掌握信息化技术;另外,信息化建设离不开资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企业的管理者应该重视信息化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保证充足的人力资源;企业还应该多和管理会计软件生产商进行交流和沟通,让软件可以更加符合自身实际发展的需求,提高应用软件的有效性;企业需要提高管理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提供培训,让工作人员的各方面能力能够得到提高,如信息整合能力、实时控制意识、自学能力。

4.改革管理会计方法,加强对管理会计的重视

企业以往都是根据领导层的意愿制定决策和实施,当前应该改变这种状态,在制定决策的过程中要以管理会计提供的综合信息作为参考依据,要想保证管理会计其提供的信息是准确、科学、合理的,能够切实的反应出企业的发展情况,有效的对管理层进行约束,建立相关的机制,这些都需要对管理会计的方法进行改变和创新[3]。企业应该不断健全薪酬机制,在管理会计中也加入激励机制,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更好的发挥自身的价值,促进企业的发展,推动管理会计的改革和创新。

三、结语

综上所述,管理会计改革和创新是势在必行的,在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需要改革管理会计,以管理会计提供的企业综合信息为参考进行科学决策,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

作者:周小峰 单位:松下电化住宅设备机器 ( 杭州 ) 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孙蕊,刘霏.创新永无止境变革步履不息——浙江省管理会计论坛召开[J].财务与会计,2015(23).

[2]毛洪涛,李诗依.管理会计研究评述与边界扩展——基于理论与实务焦点对比分析的研究[J].会计与经济研究,2012(6).

[3]傅元略.中国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待解决的几个问题[J].学海,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