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初霜冻风险评估论文

时间:2022-04-23 11:49:32

玉米初霜冻风险评估论文

1数据与研究方法

初霜冻只有发生在玉米成熟之前才会对玉米产量、品质造成影响,因此重点分析9—10月的0cm地温数据。将9—10月第1次日最低0cm地温≤0℃的当日定义为初霜冻日,根据QX/T88—2008《作物霜冻害等级》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将霜冻分为:轻霜冻、中霜冻、重霜冻、严重霜冻四个等级。灾害风险一般定义为一定概率下灾害造成的破坏或损失。评估程序主要包括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暴露性、承灾体易损性和人类防灾减灾能力四个方面的评估[6-8]。致灾因子危险性是某一地区某一时间段内发生霜冻的严重程度以及发生霜冻频率的综合体现,因此将两者结合起来可以组成一种较客观地反应危险性的指标;孕灾环境暴露性是指研究风险源和承灾体的接触暴露关系;承灾体易损性是指同一级别的灾害对不同承灾体造成的损失,这里将玉米的相对单产作为承灾体易损性的评价指标;人类防灾减灾能力要考虑当地科学技术水平、不可防御风险等社会综合因素。玉米霜冻灾害风险指数基于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易损性、人类防灾减灾能力的综合影响构造,因此可以作为评估玉米霜冻的灾害风险指数的综合指标。

2结果与分析

2.1初霜冻日特征分析

2.1.1平均初霜冻日特征

统计1984—2013年辽宁省33个气象站平均初霜冻日,发现,辽宁平均初霜冻日均出现在每年10月,其中,平均初霜冻日最早为10月1日(新宾),最晚为10月26日(长海)。辽宁内陆北部和西部地区平均初霜冻日大多在5日前后,最南部的旅顺、大连、长海平均初霜冻日则在10月下旬,总体来说,平均初霜冻日自沿海向内陆逐渐提前。

2.1.2初霜冻日期

10a平均变化特征辽宁省各地以种植晚熟玉米为主,10月中旬前为玉米主要收获期。统计结果显示辽宁33个站点中有76%的站点初霜冻日在10月15日之前,这段时间,尤其是10月上旬发生霜冻会减少玉米产量、降低玉米品质,造成一定经济损失。以10月5日为标准,通过分析1984—1993年、1994—2003年、2004—2013年内平均初霜冻日为10月5日的等日期线空间分布,了解近30a来辽宁省初霜冻的变化趋势和影响范围。从图1可以看出,近30年来平均初霜冻日为10月5日的等日期线明显北移,2004—2013年平均初霜冻日为10月5日之前的影响范围比前20a大幅减少,仅有叶柏寿和昌图的偏北地区。

2.2初霜冻风险评估

在辽宁省的中南部地区由于初霜冻发生频次较低、初霜冻日期较晚、强度也较弱,因此这些地区玉米初霜冻致灾因子危险性较低;辽宁省北部、东北部以及西北部地区由于初霜冻发生频次高、初霜冻发生日期早、初霜冻强度大,造成这些地区玉米致灾因子危险性高;辽宁省玉米初霜冻致灾因子危险性整体由南向北随纬度升高而增加。

3结论

(1)整体来看,1984—2013年辽宁省平均初霜冻日均出现在每年10月,76%的站点平均初霜冻日期在10月15日之前,且平均初霜冻日由南向北逐步提前。初霜冻日为10月5日的10a平均变化等值线明显向北抬,表明初霜冻对辽宁玉米种植的影响范围在逐步缩小。

(2)从玉米初霜冻风险评估划分的五个等级中,阜新、昌图、开原属高风险区;辽西—辽南地区的长海、大连、旅顺属低风险区,适宜玉米的种植;其它地区风险居中,通过培育抗寒玉米品种可以大幅增加玉米种植面积,获得良好经济效益。

(3)在气候变暖的大气候背景条件下,可以适当调整种植制度,在辽宁省北部地区扩大玉米种植面积。

作者:郑驰杨利霞单位:镇巴县气象局汉中市气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