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财务管理问题与措施

时间:2022-04-13 09:33:00

和谐财务管理问题与措施

财务管理作为高校管理工作的核心部分,承担着资金的筹集、分配、使用、管理、核算、监督、效益考核的重要任务,也肩负着共促高校和谐发展的重担,直接影响高校的教学、科研和其他各项事业的建设和发展。然而,随着我国目前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纵深发展,许多高校通过重组、合并、扩招等形式使办学规模急剧扩大,高校的办学层次日趋多样化,高校原有的管理体制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办学要求,以院系为管理实体的校、院(系)两级管理体制被推上了高校改革的历史前沿。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人性化的管理理念,全新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积极主动地正视问题,化解矛盾,为高校的改革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实现高校财务的和谐管理。

一、高校和谐财务管理的基本特征

和谐高校财务管理的本质在于,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实现高校长远有效的可持续发展。其基本要求是:依法理财、科学用财、基本满足高校需求和利益各方关系、长远与短期并重平衡,使高校财务管理目标与高校利益主体各方相对满意。

(一)利益主体各方财务关系相对融洽

高校利益主体主要是内外两个方面,内部主要是师生关系、系部关系、部门关系、党政关系、辖域关系、财务部门与非财务部门的关系等,各方由于站位和角度及信息掌握上的差异,导致他们对资金投向及时间、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等有很大的认识差距;外部主要是银校关系、校地关系、校财(政)关系、校厅(教育)关系、校邻关系、校企关系等。这些关系形成了高校利益主体。而利益主体各方的财务活动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高校和谐财务首先必须体现出人和。当高校利益主体各方所有人的人格和利益都受到尊重,就会营造出以人为本的氛围,构建出和谐、融洽、健康的人际关系,从而实现高校利益主体各方财务关系的相对融洽。

(二)财务活动合规有序

高校财务活动主要表现在收入和支出两个方面,一方面,对高校的各种收入必须做到依法依规,公开公示,不能擅自规定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对资金的筹集在高校内部必须进行科学论证,民主决策;选择的资金筹集对象必须是有资质的金融机构,不能擅自向师生、校友和社会各界集资。另一方面,高校支出必须做到合规节流,开支标准必须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重点是在高校财务活动的合规、科学的前提下,不断增加高校收入,这是和谐财务的基石,决定着高校和谐财务管理建设的成效。因此,高校财务收入、筹资、支出的合规有序,必将奠定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基础。

(三)财务制度制定公开、执行透明

高校财务制度决定着高校财务收入、筹资、支出的运作,关系到高校利益主体各方。特别是作为高校内部利益各方,即高校内部的各系部、各部门、各分管领导、广大教职工、学生等,都十分关心高校的财务收入、筹资和支出。高校财务制度如果只由财务部门来制定,而缺乏应有的内外部调研,制度草稿拟完后没有必要的征求意见,这样的高校财务制度即使出台也没有生命力。制度制定并下发后,最根本和最易被关注的是执行透明。如果不按制度办理,就会引发非议,影响高校和谐财务管理建设。因此,高校财务制度的制定公开、执行透明是和谐财务模式实现的一个要素。

(四)财务运行机制完善

财务运行机制是指财务各要素之间彼此依存,有机结合和自动调节所形成的内在关联和运行方式,它是财务机制的主要部分。从理论上讲,财务运行机制是财务活动规律和资金运行规律内在表现,是财务管理体制存在并发挥作用的依据,并成为宏观政策和微观效益的结合线。高校完善的财务机制包括了财务治理结构、财务道德、法规体系以及财务信息的生成体系,等等。在完善的财务机制下,可以实现财务信息、财务活动、财务关系三者的和谐。因此,完善的财务机制是高校和谐财务管理建设的基本保障。

二、当前影响高校和谐财务管理的问题

(一)债务沉重,经费供求关系不和谐

当前,高校负债是影响高校和谐发展的首要因素。通常来讲,高校负债指高校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要以资产或劳务偿还的债务。作为非营利性事业单位,高校债务风险主要是在运营过程中因资金运动而面临的风险。高校过度负债是指高校向银行贷款时未能把握好贷款规模、未恰当地合理估计偿债能力,致使贷款规模过大、负债结构失衡,超过贷款风险警戒线的高校负债。高校过度负债造成高校不能及时偿还贷款本息、财务结构和状况明显恶化、财务失去弹性、流动资金短缺、资金周转困难,导致高校面临多种风险。高校过度负债引发的风险有政策风险、利率变动风险、负债结构不合理风险、信用风险、金融风险等。高校过度负债表现形式为不能及时偿还贷款,资不抵债、多头贷款、以贷养贷等。《2007年中国教育蓝皮书》披露,到2006年底,全国高校贷款规模在4500亿元到5000亿元。而当年全国政协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全国高校贷款总额达2500亿元。面对严峻的债务问题,2007年两会期间,江苏省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坦言,“巨额债务已成为制约高校发展的重要因素,个别高校甚至资不抵债,‘破产’隐患凸显。这些问题如果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将很有可能给中国的高等教育带来一场深刻的危机。”2008年1月15日,湖北省副省长郭生练在湖北省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五年后极有可能会有高校破产。”

(二)财务工作人员在校内的人际关系不和谐

尽管高校财务部门在高校内部处于从属和服务地位,但由于财务工作的特殊性,导致一些财务人员错误地认为师生员工有求于己,话难听、脸难看、工作拖拉,由此引发高校财务人员在高校内部人际关系紧张,测评、考核往往居后,影响了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财务部门和校内部分非财务部门关系不和谐

财务部门和校内非财务部门的不和谐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年初预算在项目和资金方面;二是报销时原始凭证和财务制度的认证程度方面;三是资金使用的及时性方面。特别是基建、设备、图书等资金用量大的部门,在付款方式、付款时间等方面与财务部门在认识上差异较大,有时甚至公开对立。

(四)高校与教育主管部门及财政等部门不和谐

高校资金短缺、经费紧张,切盼教育主管部门及财政等部门能够提高经费拨款标准,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解决高校面临的运行与发展困难。教育主管部门及财政等部门要求高校认真执行“收支两条线”的规定,及时上交收入。教育主管部门及财政等部门对高校的要求完全正当,但由于高校无力做到上交返还后再使用资金,所以在执行“收支两条线”的规定上高校与教育主管部门及财政等部门存在着不和谐现象。(五)高校目前与长远的发展存在不和谐如何统筹兼顾高校现在与长远发展的关系,影响着高校的生存和规避可能存在的风险。一些高校一方面存在着可怕的运行困难;另一方面又不顾现状继续新项目的投入,缺乏现在与长远的协调。

三、高校和谐财务管理的基本对策

构建和谐财务管理的过程,是化解各种矛盾的过程,是理顺利益关系的过程,是维护公平正义的过程。和谐是一种人际关系,也是一种工作关系。财务部门只有统筹兼顾,大力推进科学理财,才能不断提高财务工作质量。在财务工作中,和谐是相对的,不和谐是绝对的。面对诸多的矛盾,财务工作人员怎样才能让财务管理达到和谐的状态呢?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以人为本促和谐

和谐校园的重点在于以人为本、以师生为本,目的是促进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系部之间、各职能部门之间、系部与职能部门之间、管理与服务之间等的和谐共生。体现在和谐财务管理建设上,首先必须友好平等、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师生,让广大师生感到财务人员尊重他们的人格,从感情上逐步接受和理解财务管理,构建和气、尊重的人本和谐环境。而不是在师生中根据行政级别和职称及学历的高低,把师生人为地分出三六九等,然后看人办事,造成广大师生对财务人员的心理忌恨,使广大师生与财务人员之间的人际关系不和谐,进一步影响和谐财务管理建设。

(二)优质服务促和谐

财务就是服务,“务”字下面有一个“力”字,表示服务是要花力气的。服务是财务工作者的天职,财务管理主要体现在财务服务上。其重点是热情周到,优质服务。优质的服务是人性的需要。财务管理是一项具体工作,每天都与人和钱打交道。不少人反映财务人员看人办事,以权压人。因为管钱,所以来财务部门办事的人大都态度非常好,表现出求人办事的样子,这是很不正常的人际关系。作为财务人员,平等礼貌地接待每一位报销人,耐心解答财务问题,娴熟地处理报销事项,实际上也是自身修养和业务水平的体现。在实际工作中,应将财务报销的相关要求告知报销人。人多等待报销时,采取接一、问二、招呼三的办法,使焦躁的报销人都觉得重视他。对没粘贴好报销凭证的人,要边帮忙边告诉他们如何粘贴,票据粘贴好了报销时等的时间自然也就短了。对新调入的人员,在工资启薪后应同时启动公积金、保险,办理存折、医保卡、补发工资等,让每一位新来的职工安心工作。只有财务报销处处从小事、细节着眼,为广大教职工着想,才能使同志之间的关系变得非常友善。充满人性化的服务可以提升服务水平,拉近与同事间的距离,同时充满人情味的服务和环境可以减轻人们的心理压力,使人们在现今商业化气息浓重的环境中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愉悦感。

(三)注重细节促和谐

细节决定成败。规范的财务管理体现着人的真诚。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可将日常工作全部分类,出纳会计工作合理分工,对每类工作规范工作流程。规范的工作程序不仅可以保证工作质量,而且可以避免差错。坚持无差错服务,对工作范围内的问题有问必答,即可处处体现对教职工的真诚。财务人员要将工作中零散的个人信息加以收集整理,建立教职工个人基础信息数据,将工资卡号、医保卡号、特殊疾病注册号、调入时间、退休时间等方面信息全部记录备查,实现资源共享,方便教职工随时查阅个人信息和办理遗失挂失。服务必须关注细节,即必须重视服务环节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优良的服务重在过程,在服务中体现对人性的尊重。只有为教职工办事及时、有效,使每个部门、每位教职工的事情都得到圆满解决,才能使财务人员与其他部门人员之间的关系更加真诚、和谐。

(四)财务公开促和谐

财务公开体现了对人性的尊重。和谐财务管理建设一定要坚持办事公开化、程序化,公正地处理每件事情,必须将财务管理公开的理念渗透到细微之处。例如,实行系部经费包干后,每季度就需要将各系部经费使用情况交分管领导,将各系部每笔支出的原始记录流水账交各系部核对,各系部随时可以到财务处查账等。财务收支在一定范围内的公开透明,实际上对滥用职权是—个监督,也是对以权谋私者的制约。财务公开包括报销标准、报销过程、报销内容的公开,可以减少教职工对财务支出的疑虑,同时也是对人性的尊重。

(五)制度建设促和谐

要强化预算管理制度,实行严格的预算执行审批程序,保证预算执行的严肃性。要建立健全经费支出审批制度,明确审批权限,并严格遵循。要坚持重大项目实行招投标制度。要严格内部控制制度,做到以预防控制为主,事后控制为辅;注重程序制约,对主要财务业务必须经过授权、批准、执行、记录、检查等控制程序;注重责任牵制,在财务机构设置与岗位分工时,要明确财务工作人员各自岗位应承担的责任范围,并规定追究、查处责任的措施及奖惩办法。

(六)强化监督促和谐

一要注重监督艺术和方法。在常规财务审核工作中,对发现的问题和错误,主动与当事人分析和探讨差错的原因,耐心讲解相关制度、政策,有效避免与相关人员、部门负责人乃至批准人的对立。二要查错纠弊和内控制度并重。在加大查错纠弊力度的同时,着力完善财务管理内控制度。三要由事后审核向事后、事中、事前并重转变。通过审核支出预算等形式进行事前参与,确保系统工作正常运转;通过“追踪问效”制度,进行事中控制,从而实现事后、事中、事前监督的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