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机械加工现状研究

时间:2022-07-12 10:02:31

汽车制造机械加工现状研究

想要切实提高我国的汽车生产效率和质量便必须重视汽车机械加工技术水平的提高,通过提高汽车机械加工技术水平还能够切实降低汽车加工的实际成本。就汽车加工工艺而言,汽车加工工艺的技术类型比较的多,各种加工技术之间不但有共性,还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在汽车生产的时候,汽车生产企业必须根据汽车生产的情况来科学的使用加工技术,将技术的优势真正的发挥出来,切实提高汽车加工的实际质量和效率。

1我国汽车机械加工技术发展现状

汽车机械加工技术包含了切削工具、机床以及夹具等等,所以,在分析汽车机械加工技术的时候,需要从这几个方面出发。

1.1切削技术的发展

切削技术的实施是不是有效,会直接决定生产的能力以及技术标准。其应用是不是有效,和刀具结构刀具材料特征关系非常大。现在国外使用的切削刀具,往往是碳素工具钢、刀具材料、陶瓷、聚集金刚石等[1]。我国也非常重视国外器械机械技术的发展情况,积极的研究了上面的材料。在刀具结构特征方面,为了切实提高切削的速度,往往会对切削速度影响因素进行明确,比如研究生产工艺的生产内容、材质以及技术指标等等,确保设计出来的刀具结构真正的合理。我国在这个方面的研究比较出色,就高速钢材质刀具而言,为了切实提高切削的速度,会在其中加入进合金件等一些元素,真正的提高刀具切削速度,或者将涂刷层技术运用进去,进行刀具的涂刷,形成碳化物土层或者是氮化钛涂层,从而真正的提高切削的速度,提高其使用的寿命,就现在而言,我国切削刀具应用的水平还是比较高的。

1.2夹具的发展

夹具的存在是确保冷部件和相关设备能够真正的夹紧,从而保证零部件加工的密度以及精准度[2]。夹具生产技术和结构会影响其应用性,我国也在不断的完善夹具的生产技术以及工艺,重视其密度以及精准度的提高。研究夹具结构的时候,目标是通用化以及系列化,这也让现在推出的相关夹具应用效果不断的提高,夹具本身的应用范围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此外,在汽车机械加工技术中,夹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在进行夹具的制作的时候,会合理的控制其厚度,将二氧化碳等气体运用进去,对其进行保护,从而真正的提高夹具本身的质量。

1.3机床的发展

在汽车机械加工技术中,机床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机床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整个汽车机械加工的实际质量。为了提高机床有效性,我国研究人员根据市场的需求来改进和优化了柔性制造单元、柔性生产线以及加工中心等等,这也很好的提高了机床本身的有效性和实用性[3]。

2汽车机械加工技术发展

通过研究现在的汽车机械加工情况我们可以了解到,在将来的汽车制造机械加工的过程中,其技术发展会是下面两个重要方面。

2.1高速加工

随着信息的发展,其也逐步的运用到了汽车机械加工中去,这也提高了高速的速度。现在国外发达国家实施的是数控自动生产线,加工的速度非常快。根据国外的相关技术,并将其和我国汽车机械加工技术运用到一起,将其和经营管理、系统工程以及信息技术结合在一起,改进生产线和加工的工序,切实提高汽车机械加工技术的速度。通过研究我国制造生产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情况而言,高速加工主要体现在下面两点[4]。首先,刀具技术方面,干式切削、复合刀具、高速以及超硬逐步的成为了其主流,需要重视高速加工刀具以及新型刀具的相关研究;其次,在机床方面,需要重视高速加工技术方面的研究,并将其和机床技术结合在一起,研究复合加工中心模块化。

2.2制造发动机

对于汽车而言,发动机是其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汽车发动机技术也是其核心技术,为了确保汽车机械加工技术应用的能够更加的有效,需要将汽车加工技术和发动制造技术切实结合在一起,这样能够切实提高汽车机械加工技术的水平,确保汽车机械加工更加的合理和高效,从而给汽车生产更好的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3结语

通过研究汽车加工工艺的实际实施情况,可以确定汽车加工工艺技术的类型比较的多。类型不同,其加工技术有一定的共性,还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汽车生产企业在应用汽车机械加工技术的时候,必须全面的考虑到汽车生产的实际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技术使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比如改进机床技术和刀具技术,确保其作用能够真正的发挥出来,从而不断的提高汽车的实际加工效率和质量。总而言之,只有不断的改进和优化汽车机械加工技术,汽车生产水平才能够真正的提高。

作者:刘立堃 姜鸿浩 陈燕 单位: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李巩,吴强.浅析汽车机械加工技术的现状及发展[J].科技展望,2016(30):49.

[2]李爱霞.我国汽车制造机械加工现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6):49.

[3]刘雪峰.关于如何提高我国机械加工工艺和技术水平的探讨[J].湖南农机,2012(01):91+93.

[4]李喜咏.汽车制造业机械加工技术现状及发展趋[J].汽车工艺与材料,2008(09):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