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自动化教学改革论文

时间:2022-01-09 11:28:05

机械制造自动化教学改革论文

在科技发展态势良好的基础上,各种高端设备已经实现了批量化生产,高端设备的生产活动中需要专业型人才的参与,对加工工艺以及生产方式进行设计,这就意味着各大生产企业面临人才紧缺的问题。而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正是为社会输送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平台,作为应用型人才的主要来源,高职学院需要有针对性的培养社会生产所需人才。文中就以应用型机械人才的特征进行分析,并且针对培养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改革提出几点建议。

一、应用型机械人才的基本特征

1.基础知识储备。高职院校机械制作与自动化专业的学生要想成为应用型人才,就必须先完成对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相关基础知识的储备,如机械制图、制造工艺种类、材料、机械运行原理、液压技术以及数控技术等相关专业性较强的知识。2.综合运用能力。对专业知识有了熟练的掌握之后,还需要学会如何运用这些知识,在实际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中包含多个工种,且程序复杂,只有具备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实现各个工种之间的合理配合才能保证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作为产品生产工艺的设计者,还需要利用专业知识来确定产品的尺寸以及形状等,总之针对以上专业内容的学习之后,就要进入培养知识运用能力的学习阶段。3.创新意识。高职机械制造专业的学生要想胜任工艺设计师这一岗位,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往往新产品的研发工作中没有过多的经验可以借鉴,要求工艺设计师自己对外形、尺寸、材料等相关内容进行设计,并且需要保证产品的性能和生产成本。

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应用人才的教学改革建议

1.调整人才教学方案。教学方案应该以培养学生对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为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自身对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从心理上接受知识,教学方案中应该将基础知识、综合运用以及创新能力进行有计划的培养,综合考虑多方因素,为社会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2.调整教师队伍。对原有的教师队伍进行整改,通过引进高技术能力的教师来壮大教师队伍,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除此之外,还可以聘请具有多年生产经验的机械制造人员,针对专业知识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进行讲解,充分开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工作。此外,还需要加强对科研项目资金的投入力度,全面支持教师团队的项目研究。3.调整理论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案中就针对这一部分进行了考虑,在完成专业知识学习之后,安排课程设计任务,这点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继续保持。除此之外的其他课程也需要在课堂上适当添加课程设计任务,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相关技术的使用应用。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掌握相关技术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使其尽可能的向应用型人才靠拢。4.调整实践教学。在应用人才培养的环境下,高职院校需要进一步拓展机制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机会。建立自己的生产实习车间,车、刨、铣、焊、钳等一系列工种都是设计工艺的学生需要进行实践操作的,只有他们自己操作过,他们才能对这些工种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力学、液压、机械原理等课程都需要有自己的实验作为理论支撑,教师需要重点开展这些课程实验环节的培养。加大资金投入,建设更加先进的实验室,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专业理论知识。校外实习也是十分必要的,教师需要不断联系生产企业,让学生进入工厂的生产车间进行参观,学习,拓展学生的眼界。

高职学校作为为社会输送专业型人才的主要途径,需要将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教学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要求教师对教学方案进行适当调整,针对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学生的教育要将应用能力作为教育重点,除此之外,现有对相关专业知识进行系统的讲解,为实际应用打好基础,并且在课堂上制定课堂设计任务,引导学生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从而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罗涛,时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改革对策[J].民营科技,2017(5):264-264;

作者:丁晖 单位: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