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农村金融论文

时间:2022-08-23 05:39:01

国内农村金融论文

一、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历史与现存问题

1.11958-1979年的遭受挫折阶段。

由于政治上的原因,农村信用社经历了两次下放和收回管理。1958年的和化运动,把农村信用社下放给,改为公社的信用部,由公社负责经营管理。以后又把农村信用社下放给生产大队管理。这样,农村信用社就失去了它的独立性,变成公社和生产队的小金库,脱离了社员群众监督。

1.21979-2000年的合作制规范阶段。

1979年国务院在《关于恢复农业银行》的通知中重申了这个规定:“农村信用合作社是集体所有制金融组织,又是农业银行的基层机构”。农村信用社交给中国农业银行领导后,在农业银行的管理下,重新又得到了恢复和发展。1983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济政策若干问题》明确指出:“信用社应坚持合作金融的性质”,第一次指明了农村信用社的性质。1998年11月,根据全国金融工作会议部署,国务院成立了整顿农村信用社工作领导小组,对农村信用社按合作制进行规范改造。

1.32000年至今的深化改革阶段。

2000年7月15日,国务院同意江苏省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2000年8月,江苏省在全国率先进行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探索。截至2010年6月末,全国组建以县(市)为单位统一法人机构1695家;不良贷款率、资本充足率、资本净额、净资产等主要指标均明显改善。

2.农村信用社发展的主要问题。

2.1合作制与商业化运作模式的矛盾。

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体系中主要的合作金融组织,具有合作金融组织的共性,即农村信用社必须坚持自愿原则、互助原则、民主管理原则和非盈利性原则。但是由于财政、税务、金融、工商、行政等管理部门对合作经济没有确立一套优惠政策措施,对农村合作金融缺乏有效的支持和保护,迫使农村信用社的经营不得不向商业化运作模式转变,从而偏离了合作金融所要求的非盈利性原则。农村信用社因此变成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合作金融组织”。

2.2合作制与行政管理的矛盾。

农村信用社改革一直在尝试坚持合作制的方向。坚持合作制必须坚持民主管理原则。但是我国农村信用社是依靠行政力量进行强制性制度变迁的,此外,地方政府对农村信用社存在干预现象,使农村信用社难以坚持民主管理原则。农村信用社的民主管理只能流于形式。

二、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1.加强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基础

1.1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一,要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狠抓农田水利建设,抓紧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耕地保护和土壤改良,加大农业机械化推进力度。第二,要切实落实好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加大对农业农村投入力度。第三,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逐步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大力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和基本医疗服务水平,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尽快缩小城乡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差距。

1.2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这要求必须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是立足本地区实际,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高效、优质、特色农业,把优势农产品做大做强,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二是以规模化养殖为重点,加快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畜牧业是实现粮食转化增值、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1.3转变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科学发展农业的重要条件,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农业的发展必须坚持以发展“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农业循环经济为方向,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

2.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路径——担保合作社模式。

2.1坚持股份制改革方向。

理论和实践表明,我国的农村信用社的合作制原则只能流于形式,并且在农村信用社已基本走上商业化轨道的情况下,仍然继续坚持形式上的合作制,会形成认识上和政策上的误区,反而不利于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所以我国农村信用社必须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促进所有权、经营权和监督权分离,从而真正走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的良性轨道。

2.2解决商业可持续发展和服务“三农”矛盾的新框架。

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目的在于解决农村融资难问题,更好地服务“三农”,发展农村经济。国际经验表明,商业性金融与农村信贷并不矛盾,完全能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孟加拉格莱珉银行等农村小额信贷银行坚持商业化经营模式,在有效动员资金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了自身商业可持续发展。因此,我国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必须把实现自身商业可持续发展与服务“三农”有机结合起来。在担保合作社框架内,从贷款程序和便捷程度上看,由于担保合作社与农户相互信息较为对称,比直接向农村信用社申请贷款更为方便。同时,农村信用社可以通过对担保合作社业务培训,一次性使得担保合作社具备了开展信贷担保业务的基本技能,担保合作社集中本地农户信贷需求集中办理信贷业务,降低了农村信用社的业务成本。此外,由于存在农户自身财产和担保合作社的双重担保,以及担保合作社近距离与农户接触,更能监督农户信贷资金使用情况,这些都能够降低信贷风险。规模经济和信息对称程度的提高导致风险的降低,为农村信用社部分让利于农户提供了空间。担保合作社框架为农村信用社融入熟人社会实现商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种新的途径,同时也解决了商业可持续发展与服务“三农”的矛盾。

作者:孙一潇郭彦忱单位:兰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