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服务论文4篇

时间:2022-07-08 03:10:43

农村金融服务论文4篇

第一篇

一、现代农业需要现代金融服务

(一)金融服务构成现代商品农业的主要生产要素

传统农业是自给自足的农业,农民生产的自给消费需要的产品,而不是用于以交换为目的商品,产品生产一般是够自己和家人消费就行,由于生产数量少,所需的资金投入很少。如果是以扩大规模的商品生产,就需要投入一定资金。这就需要银行提供金融服务。农业货款需要抵押,一般是以土地价值和级差地租平均价格作为抵押。农业贷款以低息扶持,国家对从事农业贷款的金融机构实行利息补贴。所以农业土地银行的贷款往往带有政策银行性质。它不同于以利润为目的纯商业银行。它是以扶持农业生产为目的。越是进入现代后的农业越是一个脆弱产业,它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机构的服务,尤其离不开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服务。如同工业、商业一样,资金是构成现代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没有资金,只可以发展自给农业,不可能发展现代型的专业化、规模化和商品化的农业。

(二)金融服务是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机械化和信息化升级,做大做强现代农业的法宝

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就是生产手段和生产工具的革命,专业化和规模化发展所要求的从机械化到信息化的技术升级,都需要资金投放,作为农业组织,无论是集体组织还是家庭农场,农业的利润率很低,大多是靠政府补贴而勉强维持,因此一般都没有多少积累投入农业的技术升级和农业生产设施及设备的购买。如果需要购买这些技术设备必定是需要金融机构提供贷款服务。然而,现实生活中,由于农业是脆弱产业,受国内外商品供求关系影响,价格波动很大,存在的风险较大,一般商业银行是不愿意提供贷款服务的。

(三)金融服务,可以提高农业经营水平

传统农业是自给农业,投入不计产出,而现代农业是讲求成本管理,投入产出核算的,农业金融机构提供以土地为抵押物的贷款,虽是低息的,但不同于免费赠予,毕竟是要偿息还本的,为了偿息还本,贷款者就要用心经营好农业,力求微利,至少保本,才能使生产能够进行下去。所以农业金融服务,既是对农业的服务也是对农业的约束力和促进其商品属性的发展。

(四)金融服务有利促进家庭农场经济的形成与发展

家庭农场是迄今为止所有进入现代化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的成功之路。中国要全面实现现代化,通过发展家庭农场来实现现代农业是不可回避的必然选择。这个过程就是小农业向大农业集中的过程。即由分散的小农经济向集体的家庭农场转变的过程。家庭农场经济要实行土地的集中,就需要有农村土地银行提供金融服务。否则,家庭农业农场就无法扩大生产规模和实现扩大再生产。因此,还需要发展农业保险业,降低发展家庭农场的规模农业的风险,为农业提供保障。

二、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

土地银行就是以服务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为宗旨的专业性银行。由于长期对农村金融服务的忽视,以及计划经济时代的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实践的失效,对建立新型的农村金融服务网络的建设,可以说是从头做起,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是许多的。首先,创新农村金融要解决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农村金融的主导形式,是民营为主还是国营或集体为主导。二是如何提高农民的信用度和降低农村信贷风险问题。因为农村金融面对的大量的单家独户的农业小农户,一般除了土地外还有值钱资产可供抵押,农村金融机构如果是民营机构,难以主动进入,如果是国有或集体的银行,则要考虑收益问题。还有农村金融是否真正扎根农村为农村服务,还是充当跳跳板,名存实亡的,农村金融服务成为走过场的游戏。土地银行的主体以股份合作性质,坚持以农民的土地抵押来获得为期5至10年期的低息贷款。主办主体应以多村镇集体和民资等多元产权主体合作发展为主,国家部门和省市区县镇政府扶助为辅。也可以发展以村民入股方式的农村金融合作社、土地银行等金融组织。农民以土地抵押从金融合作社或土地银行中贷款。以5至10年的中长期贷款为主。并建农户贷款的信用评价体系。使村民既是金融合作组织的参股者,也是接受金融合作组织贷款的受益者。形成约束机制,以利于农村金融服务业的长期发展。其次,中央和省政府主要提供土地银行组建创立的开办费用。而业务开展的利息收入主要用于维持业务运转。包括支付管理人员工资和设施维护费用等,农村土地银行是公益性为服务宗旨,不以盈利为目的,但并不意味着可以任其严重亏损。土地银行要本着精打细算的原则,维持银行的业务收支平衡,在一些欠发达地区,因为业务量和还贷能力相对较弱,难免会出现收支不平衡,对此,要分类对待。对发达地区土地银行要求做到微利经营,而对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土地银行则要求保本经营。对于一定的亏损额度给予补助,以维持政策的服务业务持续运行下去。第三,借鉴发达国家发展农业金融的经验,加强对农村土地银行从业人员的职业培训。欧美在发展现代农业的农业金融服务过程中,有许多经验值得借鉴。同时要建立一支农业金融服务的专业队伍。提高从业人员的金融业务素质,特别是学习与借鉴发达国家的农村金融业发展和为家庭农场经济提供金融服务等的成功经验,为我所用。国内的政策和专业商业银行要为农村金融服务人员提供业务培训,提供结合中国实际,探索与创造出一套具有中国现阶段家庭承包制度和农业产业化需要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第四,发展农业保险,为家庭农场发展解除后顾之忧。农业保险问题一直都有人呼吁,但实际操作起来却面临许多困惑。主要是农民的保障意识不强和交纳保费的困难问题。这里有意识观念,也有交费困难无力参保和理赔的困难等诸多因素。对有能力参保的大型农业组织来说,参保能力不成问题,但也存在理赔的信用顾虑问题。所以至今农业保障在许多地方尚未发展起来。国家和省市要把对农业的投资,很大一部资金用于发展农业保障。通过发展农业保险,解除家庭农场发展规模农业的后顾之忧。使以家庭农场为标志的现代化农业早日发展起来,成长为中国现代农业的主导力量。第五,加强对农村土地银行的监督,确保农村金融组织运行与发展绩效。银监会审计部门和农业银行加强对农村土地银行的指导、监督和审计。严防因贪污挪用等违法行为,把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引入困境。同时,对接受信贷服务的农民要加强诚信教育,让他们树立诚信意识,遵守参与农村金融合作或接受农村金融信贷服务的管理条例和规章制度,共同维护农村金融服务的发展,确保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沿着既定的目标迈进。

本文作者:潘义勇工作单位: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第二篇

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的重要意义

(一)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是城乡统筹发展大背景下的新要求。目前,我国统筹城乡发展进入了关键阶段,已取得重大突破,总体上进入加快改变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的关键时刻。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对农村金融体制构建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结合不同性质金融机构的功能属性及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按照金融发展的内在规律,兼顾效率、稳健和发展,切实解决“三农”问题是摆正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这就更需要整个乡镇实现金融服务的全覆盖,不断提高农村金融的配置使用效率,又好又快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增加。(二)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是日益增长的农村需求满足的需要。农村金融支付结算体系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农村劳动力的持续转移,农民收入渠道已呈现多样化趋势,新的收入增长使得他们对金融需求也变得多样化化。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体的贷款需求已无法满足多元化的需要,这就需要创新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来满足教育、消费等结构性资金需求以及电子结算、手机银行、ATM等现代化金融需求。(三)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举措。农村支付服务环境的改善,金融网点的恢复和增设,将会起到有效降低农民群众办理金融业务的成本费用,方便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随着金融服务深度和广度的延伸,农民群众的金融意识也在逐渐形成,金融促进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生活的作用将日益显现。

农村金融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机构网点及服务供给仍显不足,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农村金融服务需求。以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为主的涉农金融机构,由于其城市业务竞争力不强,导致城市网点数量稀疏,阻碍了农产品采购、销售等方面的资金结算的便利化,制约了生产要素在城乡间的流动速度。另外,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对自助银行的需求不断增加,而各种电子机具布放量还不够,功能也较为单一。(二)部分农民受传统消费观念影响,支付结算知识欠缺,现金结算占比较大。传统的支付结算习惯和资金流动频率低影响了非现金结算工具在农村推广的力度和速度,另外,农村金融机构大多重点向县域大客户和优质客户推介结算业务,导致结算知识在农村的普及程度非常低,从绝大部分的农村中小客户对现代化支付系统、非现金支付工具的认知度较低。(三)支付清算手续繁杂,支付服务工具间缺乏通用性,利用率低,对配套服务要求更高。随着良好的政策支持和强有力的推动,农村支付结算渠道趋于多样化,支付工具也越来越多,但由于配套设施和服务没有跟上,使票据业务,POS机等新型支付工具的业务量很小,利用率较低,小额支付便民点也少人问津,造成金融资源严重浪费。另外,虽然银行间的双向资金流动基本实现,但中小金融机构与工、农、中、建四大商业银行间的支付供给还没实现通用性,农产品销售、农资采购等形成的资金流动效率。(四)存在“重拓展、轻管理”的服务盲区,对风险管理重视程度较低。部分农村金融机构职责定位不合理,人员配置需不科学,拓展的时候满腔热情,后期却怠于跟踪管理,不但配套服务跟不上,配套监管也跟不上,这不利于支农惠农的理念实施,也会产生极大的风险隐患。

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的思考和建议

(一)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加强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工作的整合,优化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的外部环境,形成工作合力。农村金融产品、服务创新是支付环境改善的内生动力,也是基础所在,各有关部门在货币政策倾斜、金融市场融资、征信体系和支付结算系统建设、监管政策支持等方面应积极支持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构建各部门沟通合作平台,加强金融与财政、税务、保险、林业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协调落实相关配套政策。充分运用财政性资金的杠杆拉动作用,整合金融资源,建立财政补贴、税费减免和涉农贷款风险补偿制度,着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中介组织,出台和完善确权、资产评估、交易流转平台等配套措施。(二)拓展支付清算网络,延伸覆盖范围,完善金融机构组织体系,不断增加农村金融服务供给。积极引导和扶持增设农村金融网点,并完善网点服务功能,延伸金融服务链条,积极鼓励金融机构向农村乡镇地区拓展,创新研发和推广适合农村实际,农民易于接受的支付结算服务品种。此外,可考虑适当放宽准入标准,在充分发挥农村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作用的基础上,增加农村金融机构门类,允许条件成熟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直接加入现代化支付系统,弥补农村金融供给的不足。(三)增强支付工具的实用性,以方便快捷为原则简化业务办理手续。推广农村地区支付工具,需要从与农民生产生活联系密切、农民需求最迫切的领域和品种上寻求突破,注重支付工具的实用性和手续办理的便捷化。应促进各涉农金融机构整合现有众多支付工具,集中推出一两种适合农村使用、手续简便、实时到账的支付工具,并在凭证设计上力求格式统一、填写要素简化。(四)加快农村金融知识普及,加大非现金结算推广力度,营造良好支付结算环境。一是要尽快排除各银行机构间的清算壁垒,统一清算口径,统一收费定价,加强支付系统安全性建设,以简单、高效和实惠来吸引农民使用非现金结算,减少现金流通。二是贴近农村基层,深入调查研究,全面、客观地把握本地农村支付环境的现状,做到情况清、数据明、措施灵。三是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介,坚持面向农村、面向农民,采取灵活多样、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广泛深入地开展政策宣传,努力扩大现代化支付结算工具在农村的影响。四是将助农取款服务点打造成集支付结算宣传、反假币宣传、征信知识宣传为一体的多功能金融服务站。(五)服务与管理并行,注重农村地区的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政策扶持与加强监管相结合,才能促进农村支付体系的健康发展。加强业务风险管理,在加强银行卡安全防范知识宣传的同时,应强化收单机构内部控制机制的建设,使银行卡业务安全、稳健发展。切实落实银行存款实名制,防范假名开立并使用银行结算账户进行诈骗。通过宣传培训等有效措施,不继提高农民使用各类非现金支付工具时的自我保护意识,引导其正确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重视农村地区金融消费者保护工作,设立乡村金融消费维权服务站。(六)与时俱进,加快产品创新步伐,提高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工作中的高科技含量。网络技术的普及、电子商务的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蓝图设计以及新生代农民的出现,使得农民对支付环境工具需要多样,农村支付市场需求旺盛,电视支付等新兴支付工具潜力巨大。

本文作者:孙承军工作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

第三篇

一、某市农村金融服务的总体情况及农村金融机构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情况

1.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已初步建立,农村信用合

作机构成为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的主体目前某市为农业经济发展服务的农村金融机构有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信用社和村镇银行共5种类型,法人机构7家,其中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法人机构6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1家,某市辖内实现了乡镇金融服务网点的全覆盖。全市农村金融机构共有营业网点498个,平均每万人1.15个,其中农村网点299个,占比60.04%,平均每万人1.12个,农村金融网点覆盖最多的为农村信用社有206个,占农村金融网点总数的68.90%,成为全市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的主体。其次是邮政储蓄银行60个和农业银行32个,分别占农村网点总数的20.07%和10.70%。辖内农村金融机构员工人数共4790人,农村网点人数2775人,占总人数的57.93%,其中农村信用社共2916人,占农村网点总人数的75.24%。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情况调查显示城区享有资源明显高于县域,农业产值占比越高的区域享有的资源越少,人均收入越高的区域享有的资源越多,城镇化率越高的区域享有资源越多。具体分布见下表。

2.农村金融有力支持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辖内农村金融机构2011年末存款余额为409.22亿元,其中农村信用社存款余额为156.40亿元,占农村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的38.22%;农村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为221.21亿元,其中农村信用社贷款余额为86.42亿元,占农村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39.07%。2011年末辖内农村金融机构累计发放涉农贷款175.52亿元,占发放贷款总额的79.35%,其中农村信用社累计发放涉农贷款76.27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88.27%,比年初增加18.52亿元,增幅为29.16%,高于贷款增幅9.35个百分点。

3.支农信贷品种不断创新

辖内农村金融机构立足自身特点,信贷坚持“做小、做散、做农”的原则,结合辖内农村实际,开发出多种适合农民需求的支农信贷产品,有效缓解了一批涉农小微企业和农户的融资难问题,促进了企业增效、农民增收。一是在支持农村小微企业方面,农村信用社积极推动县级联社与担保公司合作,推出了企业担保贷款;桃江建信村镇银行开发出企业联保贷款,助推了当地一批竹木加工企业的成长与壮大;推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2011年该行共为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放贷款1200万元。二是在支持农户方面,各机构大力发展了农户小额贷款,农信社借鉴联保贷款模式,推广农户联保贷款。2011年,全市共建立起223个农户联保组织,发放贷款787笔、金额2.31亿元,建立商户联保组织56个,发放贷款77笔、金额9,889万元;村镇银行根据桃江当地实际,创新了“自然人保证贷款”、“育肥猪保单质押贷款”等金融创新产品。

4.支农服务方式日趋丰富

辖内农村金融机构通过不断延伸服务农村的触角,创新服务农村的手段,不断深化服务农村金融的内涵。一是深化网点功能服务,进一步挖掘农村有效需求。邮储银行通过在农村地区建立信贷咨询中心的方式,进一步拓宽农村信贷服务的受众面。二是围绕农村区域行业重点,形成产业集群优势支持农村经济发展,邮储银行成功助推了塑编行业、大米加工行业、苗木种植行业、凉席加工行业、船舶制造行业、渔业、黑茶等行业贷款,全行累计发放行业贷款14亿多元,占放贷总量的69%以上。农发行重点支持了稻谷、棉麻、林业、水产、饲料与畜禽五大产业中的相关企业集群化发展,成效明显,初步形成了粮食加工产业集群、水产养殖与加工加工集群、棉麻纺集群、织染集群。三是加强与政府的有效联系,对接资金需求。农村信用社定期同政府相关部门沟通和交流,掌握“三农”新政策,了解“三农”资金需求新特点,积极参与支农项目的发展。2011年初在市政府组织的信贷早春行活动,共签署对接项目98个,金额4.29亿元,实际已投放3.05亿元。四是推动农户信用评级体系建设,拓宽农民贷款绿色通道。各信用社以农户为单位,建立农户贷款档案,对农户的信用等级进行评定,根据不同农户的信用等级和授信额度颁发贷款证,持有贷款证的农户在需要小额信用贷款时可直接到信用社营业网点办理限额以内的贷款。至2011年,全市农村信用社已为85万农户建立了经济档案,建档面达到全市农户总数的44%,已向35万户农户进行了贷款授信,授信金额达43亿元。

5.支农服务水平逐步提升

随着农村金融市场准入政策的完善,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的分支机构数量有所增加,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立,进一步推动了农村金融业务的竞争,促进了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的提升。农村信用社通过不断深入改革,完善相关制度,严格信贷管理流程,加强贷款新规的自身培训和学习,人员的素质和支农服务的质量正逐步提升。桃江建信村镇银行通过着力打造“阳光信贷”,为农户贴身服务,经过三年的创业,不仅有力支持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该行信贷资产质量一直保持着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贷款额为零的记录。

二、某市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金融的主体缺位

目前,辖内农业发展银行的网点都设置在县级以上的城市中,在乡镇地区都没有设立网点,农民对于政策性银行还比较陌生。农业银行作为国有商业银行,其市场定位偏移,在某市全市85个乡镇中只有24个乡镇设有营业网点,竞争视角逐渐向城市转移。邮政储蓄银行开办信贷业务仅4年时间,还不能为农村社会提供全覆盖的直接服务。信用社作为支农的主力军,网点分布较广,但由于自身经营状况和服务水平的约束,难以支撑起支农重任。

2.农村金融服务功能不足

某市目前各金融机构在农村开办的金融业务主要停留在存、贷款业务和资金结算业务上,金融理财等金融服务功能严重不足。随着农业产业化的迅速发展、农业产业集群的不断扩大,农民金融知识不断增长、农民投资需求日益强烈,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民对于金融服务的需求不再仅限于存取款业务和资金结算,而是希望能提供更高层次的综合服务,将资金投向收益率更高的领域。此外,由于农村地区网点分散、人员不集中,行政村农民和企业难以享受便捷的金融服务。

3.农村资金需求缺口大

在有关农村金融服务的一项调查中,回答“金融机构能否满足您的贷款需求”问题时,有超过90%的农户认为贷款需求不能得到全部满足。近年来受国家宏观政策调控的影响,信贷资金一直较紧,这是导致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资金需求难以满足的最主要原因。此外,银行的商业化改革使得农村金融资源明显向城市倒流,为提升自身的效益,将从农村吸收的大量金融储蓄资金用于商业化投资,形成逐利性的资源外流。同时,由于农业自身的高风险低收益属性,生产周期较长,受自然灾害和农产品价格波动影响较大,农村缺少有效抵质押物品,抵押物评估、登记费用过高等问题,使资金需求相对较多的客户贷款普遍出现抵押难、担保难和贷款难,都成为其获取更多信贷支持的瓶颈。

4.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急需改善

某市县市级及以下农村与城镇民间资本较多,高息放贷的不少。这种民间金融缺少法律的规范和保护,民间借贷引起的纠纷案例频频发生,少数企业老板不讲诚信,利用贷款资金“非农化”、“非粮化”投资,挪作他用,甚至涉足高利贷,风险暴露即恶意逃废银行债务,向银行转嫁风险,一方面严重危害农村法制环境建设和良好信用环境的形成,另一方面也严重影响银行对农村地区的信贷投入。

5.农村金融机构风险管控能力有待提升

某市农村金融服务受历史包袱、机制体制、网点布局、人员素质与科技力量等方面的制约,风险管理水平长期以来整体处于偏低状态。主要表现在:一是风险管理理念存在偏差,对信用风险之外的市场、操作、声誉、合规等其他风险管理的认知较为滞后,风险管理停留在信贷风险管理的层面上;二是人才培养的滞后。农村地区配备的信贷人员人数跟不上,已有的信贷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有待加强,针对农村地区专业性的风险管理人才更是稀缺;三是风险管理的科技水平亟待加强,相关的风险管理信息技术平台建设严重滞后,不利于对相关业务风险进行实时的数据录入、查询、监测与提示,数据的积累难以满足相关风险管理数据模型的开发,内部信用评级机制也还未完全建立。

三、调整和优化农村金融服务的对策建议

1.深化农村金融改革,不断增强农村金融竞争活力

努力构建各种金融机构并存、竞争有序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科学合理布局农村金融机构网点。要坚持发挥农村信用社主力军作用,大力度支持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以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工作为契机,把机构改革与管理能力提升、服务能力改善结合起来;农业银行要重点处理好“面向三农”和“商业运作”的关系,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真正成为商业银行服务“三农”的中坚力量;农业发展银行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林牧渔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加工企业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支持;邮政储蓄银行要发挥其在农村地区机构多、网点深入乡镇的优势,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加快业务转型,使县(市)和乡镇网点由吸储为主转向吸储和放贷并重转变。在加强和改善银行监管的同时,适度放宽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条件,加快村镇银行组建步伐。

2.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产品和工具,满足农村多元化金融需求

为提高金融支农服务水平,要推出符合农村金融服务需求特点的个性化产品,进一步优化信贷程序和现代金融服务技术手段,通过流动银行、自助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等加强支付结算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全方位的服务渠道,创新信贷业务品种,创新联保贷款模式,探索农村金融“信贷+保险”业务模式等。对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应加快成立农业信贷担保机构,降低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信贷风险。

3.加强银政合作,不断探索金融支农新模式

按照中央一号文件“大力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农户信用评价机制”的要求,合力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建议加快农村征信体系建设,进一步推广“三信”工程建设,加大农村合作组织、专业合作社建设,完善相关制度,加强正向宣传,建立农户、涉农企业自愿参加,政府监督指导、金融机构提供贷款支持的信贷管理模式;通过提高违约成本、提供信誉正激励等措施,建立重视信誉建设的良好社会文化氛围,降低银行贷款风险,吸引更多银行进入农村市场。

4.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大力满足农村金融资金需求

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地方金融工作,切实加强和改进对金融工作的领导,加强与地方金融机构的协调,做好服务工作,帮助其解决突出矛盾和困难,在组织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建立有效的农村资金回流机制,加大对地方性金融机构财政资金的投入,将部分财政支农资金以利息补偿和风险补偿的形式,用于对农村金融机构在支农信贷经营中的损失补贴,以支持农村金融组织扩大支农资金投放规模,发挥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的乘数效用,提高其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某些金融产品的创新如农村住房抵押贷款和林权抵押贷款也需要政府给予相关的政策支持。

5.加强风险管控能力提升,促进金融机构的稳健发展

各金融机构要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的相关制度,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和培训,将现代化的风险管理理念与农村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积极探索风险管理的新模式,注重对历史数据的积累和分析,尝试开发出风险管理的数据模型,不断完善对农户、对小企业贷款的信用评估体系,逐步完善科技平台的建设,加强风险管理的科技支撑。

本文作者:黄移新工作单位: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第四篇

一、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业务创新不足,难以满足现代农村多元化的资金需求。近年来,通过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其得到了一定发展,但在业务内容上没有大的突破,基本上还是以传统的存、贷、汇业务为主,其他如投资顾问、理财、票据融资、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新的金融服务还很缺乏,无法满足对这些金融服务项目有需求的客户。特别是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农村的外汇业务越来越多,而农村金融机构基本没有开办此项业务。因此,许多农村的个体工商经营户、涉农大中小型企业不但把业务转移到城市里的其他金融机构,把钱也存到城市里的各银行。由于农村金融提供的服务品种少,越来越不能满足农民多样化的各种资金的需求。西部农村很多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存、贷、汇以及代收税费等还是基层金融网点最基本的业务,其他金融产品非常缺乏,金融业务品种创新率、灵活性都很低。据笔者对辽宁西部126家农户的调查,89.2%的农户有农业保险需求,但因当地的保险机构没有开展这样的业务,所以农户没法参加农业保险。目前保险业在城市得到飞速的发展,而农民对农业保险的需求还不能得到满足,这说明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

(二)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和服务功能日益萎缩。目前商业银行将大部分没有盈利或微利的分支机构从农村地区撤离,这样使商业银行就不会把资金投放到期限长、见效慢、风险高的农业项目以及规模较小、缺少抵押品的农村中小企业和个体农户等领域里,致使部分农村地区出现了没有金融服务机构的情况,金融产品种类减少,而剩余的一些分支机构也不再有独立的贷款权力,只变成了存款的机构,这样使农村地区的存、贷款差距不断增大。作为个体农户来说,是无法通过资本市场筹集资金,从商业银行贷款又很难,农户除了农村信用社和民间贷款外,也就没有了其他选择。但是只有少数农户能从农村信用社得到贷款,而农民的抵押品少之又少,信用社起不到为农村弱势群体服务的真正目的。近年来,农信社的不断改革使它的业务离“三农”越来越远,大量资金被投放到了乡镇企业,使农业贷款比重不断下降。

(三)农村民间金融抗风险能力弱,监管难度和成本较高。民间金融是正规金融的补充,在满足农村资金需求方面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对于传统固有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有着很强的适应性。在笔者调查的126个样本家庭中,农民用于发展生产的外来资金中,农业银行能提供8%左右资金,农村信用社提供20%资金,其余的70%以上资金都依靠民间借贷。在我国对民间借贷整体上是限制的,大都在地下开展活动,又缺乏相应法律保护,处于国家监管之外,因此具有难以控制、隐蔽性强、风险高等特点,还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呈现欺诈、民间高利贷等严重后果。民间金融风险无法分散,从而对农村正常金融秩序造成冲击,给农户生产生活融资和企业的融资带来很大危险。民间及地下金融活动虽已引起重视,但有关民间金融的法律法规、民间金融组织的准入条件以及监管规定还没有出台,致使民间金融活动长期处于无组织状态、融资风险难以防范、交易成本高,甚至引发社会安定问题,影响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

(四)农村金融监督存在效能低、管理水平低。农村新型金融机构———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与原传统商业性、政策性农村金融机构相比,在资金运作、贷款审批及组织结构等方面都有着很大差别,所以银监会无法按照一元化的监管体系进行统一管理。我国大多数农村金融机构都设在县、乡镇以及行政村,在其辖区内设置办事处,而监管人员缺乏系统的监管知识和工作经验,缺乏专业知识,不懂银行的经营管理,特别是一些创新业务,再加上新型金融机构的大量涌现,未来大型商业金融机构及外资银行的进入,会使农村金融监管更是困难重重。农村金融机构基本管理粗放,业务又比较单一,既懂计算机又懂金融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很少。相对不灵活的人事制度,经营机制僵化,金融结构得不到调整,监管人员年龄老化,内部监控薄弱。城市金融机构全部实行了5级贷款分类,农村信用社目前还在实行4级贷款分类,整体来说农村金融机构管理水平较低。

二、构建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对策思考

(一)提供农村金融服务多元化,创新现代农村金融服务品种。目前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要求在存款、贷款、结算的基础上提供更好更灵活的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创新各种金融服务品种。创新的品种主要包括存款品种、信贷品种等符合农村具体情况的业务创新。针对农村特点合理增加存款的种类,使存取方式更加灵活、便捷。对贷款来说,应不断增加小额农贷、教育贷款、医疗保健、住房贷款、商品零售资金等消费贷款比重,引导农民逐步提高消费层次;对大额农贷来说,尤其是对高效农业、特色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等方面,要积极探索管理发放办法并加大支持力度。不断创新农村金融中间业务,积极开展银行保险、投资、信托理财、金融咨询、有价证券、信用卡等金融服务品种,来满足农民不断增长的金融业务的多样化需求。逐步开拓农产品期货市场,鼓励农产品生产企业进入该市场,开展套期保值业务,分散农产品投资风险,并进一步建立期货投资基金。

(二)建立健全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提供多层次农村金融供求渠道。1.发挥正规金融机构的突出作用。农业银行作为农村的商业银行,为满足农村龙头企业大额度的资金需求,应该加大对其支持力度,而对于个体农户要实行更加灵活的存贷业务。农业银行还应根据农村各地经济发展的程度,来确定是否撤并营业网点,对于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还应该扩大其服务功能和服务内容。农业发展银行的服务领域应该不断拓宽,使其运行机制更加完善,尤其是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更应大力支持,同时也要重视农业科技开发和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农村信用社根植于农村,与“三农”有着密切的关系,应发展成产权明晰的社区型农村金融机构,使之更贴近农民、贴近农村。农信社比较了解农户、乡镇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更符合和了解当地的需求,可以降低风险。2.发挥政策性金融的主力军作用。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具有资金来源成本低、额度大、期限长、稳定性高的特点,充分利用这些特点,减少对中央银行的依赖;可以通过发行金融债券,增加融资渠道,通过寻求合作伙伴,共同建立“三农”发展基金;扩充农业政策性信贷的种类,把相关农业生产发展所需的各类资金都统一到政策性金融的管辖范围中,使国家对“三农”的重视程度得到充分体现;引导更多的资金流向农业产业,把各国有商业银行承担的农业专项贷款和国家开发银行承担的农业信贷业务都划归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统一管理,来突出政策性金融的主导作用。

(三)推动民间金融正规化,为现代农村金融服务提供有利补充。民间金融机构的存在和发展,关键在它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远远胜于其他正规金融机构,因此要充分利用民间金融,加快其正规化的进程,并给予经济主体自由的选择权,最大程度地提高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整体效率。一是通过制定和完善金融法规体系,给民间借贷合法化提供活动平台,这样不仅使民间借贷活动得到合法的有效保护,同时也能打击高利贷和非正常的地下金融活动,使其充分发挥对农村正常金融机构融资的补充作用。二是依据市场化原则,合理整合农村民间金融,建立健全和完善市场准入退出机制,为农村民间金融活动提供合法载体。三是建立灵活的民间金融监管机制、存款保险制度和担保补偿机制,保护和补偿农户、中小企业贷款人的利益,为民间金融的发展提供保障。适当放宽对民间借贷的限制,鼓励引导其以合法身份参与农村经济建设,发挥民间资本对国民经济的拉动和促进作用,鼓励农村资金返还农村,发挥其对正规金融的弥补作用,促使农村民间借贷向规范化、合法化、秩序化方向发展。

(四)建立涉农金融风险补偿机制,提高现代金融服务综合水平。我国目前还没有专业的农业保险公司,要建立农业保险机制,由政府主导,成立中国农业保险公司,以其为核心并有其他保险公司参与的农业保险组织体系。农业保险为农业信贷提供风险保障,对农业风险的经济补偿作用是其他投入所不能替代的。在面临气候异常、地震、台风、市场萎靡等不可抗力的影响时,可以规避和分散农户及乡镇中小企业承担的各种风险,可以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发展农村保险业,还要积极探索再保险制度及巨灾风险准备金制度,逐步形成农业巨灾风险转移和补偿机制;要加大政府财政对农业保险的补贴力度,由各级财政共同承担,并根据国家农业政策不断调整补贴标准,对保险公司积极经营农业保险业务的要免征或少征营业税和所得税,稳步提高农业保险在农村的覆盖率;引导和鼓励商业保险公司开拓农村市场,创新农业保险产品,降低涉农项目的风险,引导更多的信贷资金流向“三农”积极发展农产品期货,这样可以分散和转移市场风险,为农民农业生产提供保障。

(五)建立新型农村贷款抵押担保机制,为金融服务体系运行提供保障。鼓励正规信用担保机构开展农村所需的各类担保业务,在农村信用担保的内容和方式上要有创新,并定期对担保机构进行信用评级,规范担保中介、贷款银行及企业之间的信用关系,避免金融风险。可以借鉴以下抵押担保方式:一是以土地作抵押。贷款农户把土地权证作抵押,一方面可以实现土地由分散到集中,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农户精心经营。二是联保。5~8户进行联保,其中一户到期还不了贷款,其他几户有责任帮助还款。三是降低抵押资源的标准。农民手中的抵押物少之又少,政府应该引导银行尽可能利用现有资源,将抵押的标准降低。四是对于中小农业担保公司可以给予在一定时期内适当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引导商业担保机构开展农村担保业务。五是鼓励涉农企业、专业合作社成立专门的农业担保公司,主要针对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进行各种担保,使之生产经营能顺利进行,“三农”经济得到稳定协调的发展。

本文作者:闵海燕工作单位:渤海大学经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