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改革策略研究

时间:2022-12-11 04:09:37

中国金融改革策略研究

1改革在国家层面的背景

我国金融改革是在一定的经济发展形势下决定的,与当时经济的阶段性特征联系紧密。20世纪70年代左右,随着我国“”偃旗息鼓,我国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决定了当时的金融结构仅仅包含银行系统。中国人民银行既要承担货币的发行职能又要保证货币的顺利经营。国家集中所有的财力物力,进行统一分配,银行的作用也仅限于记账的会计出纳的查漏补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确定了国家发展的基本路线是“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1992年春,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必须有辨别的发展金融市场,从此,拉开了我国金融与经济改革的序幕,自此我国的计划经济开始逐渐向商品经济发展。首先,政府将改革的重点定为国有企业,解决国有企业由于承担政策性负担及―自生能力‖导致的普遍严重亏损、缺乏盈利能力的问题。政府认为国家要发展,必须进行卓有成效的金融体质改革。(1)1978~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向商业银行过度,之前取消的部分银行得到恢复,并新建一批银行。期间,我国与1979年恢复了农行,成立了建行并从人民银行中分离出中国银行。(2)1984~1991年,我国多层次的金融体系组建,财务公司、投资基金以及信托投资公司开始出现,金融市场从无到有。1981年,国家出现赤字,我国决定利用发行国库券的方式来筹集发展资金,江浙等省市开始出现“地下钱庄”。为推动支付清算体系的发展,人民银行发行“三票一卡”,由此中国开始了包括汇票、本票、支票和信用证在内的票据市场。1983年部分国有银行开始推行国家债券。1985年,人民银行总行和国家体改委指出该年金融改革的主要内容在于建立银行同业拆借市场。从此,多层次票据市场的启动,市场化资金配置机制进入中国的金融体系。1986年交通银行重新开放。期间,随着乡镇企业的兴起,各地农信社也如雨后春笋般成立。1987年,第一家深圳发展银行开始营业,由企业独立发起的第一家中信实业银行出现。1979年,第一家信托投资公司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宣告成立,从此信托公司便开始如雨后春笋成立。1981年,第一家租赁公司,东方租赁有限公司成立。1987年财务公司也相继出现,中国投资基金市场开始拉开序幕。(3)1991~1993年,以市场经济运行为核心的资本市场,被正式引入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系。随着国-145-际改革的不断深入,由于政策性负担,国有银行不良资产越积越多。政府意识到需要通过债券转股权的方式,对经营不善的企业形成约束力。1990年我国出现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于1990年正式挂牌,次年深圳证券交易所也宣告成立。1992年STAQ系统正式启动,自此国债交易得以有组织、跨地区的运行,国债回购业务试点。1992年,中国证监会、国务院证券委在政府的批准下相继成立。(4)1994~2001年,治理整顿和全面配套改革。在改革开放10多年中,中国金融改革的开展如火如荼,有效的推动了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但很多制度上的漏洞也随之而来,为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增长,对金融业及时进行反思、修正和创新成为必要。随着金融体系初见雏形,政府意识到必须有相应的法律与之匹配。1994年,中国开始对金融市场进行立法,《保险法》、《票据法》、《中国人民银行法》以及《商业银行法》的出台标示着中国的金融发展进入了法治轨道。同年,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实行,将之前的官方汇率、黑市汇率和调剂汇率并轨。国务院将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相分离,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证券业、信托业和银行业。集中力量进行国家建设国开行、国家进出口银行和国家农业发展银行,三家政策性银行成立。(5)2001年以来,历史性转变。进入21世纪,中国的国力大幅增强,金融改革不仅仅是中国对自身经济发展的诉求,也是世界对中国作为大国的要求。2001年底,中国加入WTO,这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必须朝着国际化,朝着融入全球金融体系的方向进行。次年我国开放QFII,允许外国投资者直接投资中国证券市场。2003年,为分离中国人民银行的银行机构监管职能,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中国分业经营和监管的制度最终确立。2004年起,我国对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实行注资的―再资本化‖。2005年,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依次上市。新成立的中央汇金公司行使对得到注资的国有控股银行的所有权职能。我国金融机构补充资本金的渠道越来越多,例如公开发行、发行次级债务、混合资本债及股票增发等。2007年,我国正式启动QDII,从此,我国投资者可对境外证券市场直接投资。

2改革在地方层面的背景

在全球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沿边开放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必不可少的部分。地理位置上,广西沿海、沿江、沿边,位于华南、西南及东盟经济圈的集结处,是我国唯一与东盟海陆接壤的省份,是我国东、西、中地区的交汇点,也是西南片区最便利的出海口,更是西部与港澳粤接壤的要道。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启动,广西壮族自治区坐拥泛珠三角经济圈与东盟经济圈10.7亿人口,成为我国华南、中南、西南与东盟各国相连接的最重要的枢纽。2013年9月,在哈萨克斯坦,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次年5月,在亚信峰会上,正式提出―一带一路‖战略,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相结合是非常必要的。广西作为唯一一个既参与―一路‖又参与―一带‖的省份,国家赋予广西拥有经济发展得天独厚优势:(1)20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战略实施以来,国民经济得到的快速发展,GDP年均涨幅达到10%,为广西这样的沿边省份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2)2014年9月广西高铁正式开通,年底由广西机场集团组建的北部湾航空正式运营,为客流物流提供了交通基础设施支持。(3)2014年中国、泰国主导的克拉运河的开通,将为广西带来更多的物流和货运量。但是,广西的一些劣势也对沿边金融的改革提出了新要求:不断的东盟国家间的冲突,例如越南2010年否定与中国共建高铁,改为和日本进行合作。在此之后,我国高铁计划的方向转为更多的与中南半岛国家合作,广西的陆路优势受阻。2015年,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中,向广西代表团指出,广西应当发挥自己面向东盟且海陆相邻的区位优势,构建国际性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的重要战略支点,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海丝之路的有机衔接。从改革开放起,对金融改革的探讨就从未停歇,但是对沿边金融的研究还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探讨如何改善沿边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多层次的金融体系,构建灵活有效的金融监管体制,开展金融开放合作模式,打造金融生态安全区,开展沿边金融机构及工具的创新,以及健全金融人才培养模式,为广西的金融发展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撑和对策建议,丰富沿边金融的理论研究。中国的金融改革蓄势待发,但前途未卜。学术界总结了他国金融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攘外必先安内‖,广西作为中国欠发达的地区之一,经济和金融的基础设施并不完善。虽然,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总体水平有所提升,但是受限于地方金融的创新有限,金融发展始终未能有质的飞跃,这种现状严重制约了―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广西—东盟经济金融合作。如何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通过在沿边加强产业合作、贸易投资、科技文化交流,利用金融改革的方式,找到广西经济增长的突破点。这对未来中国经济走向,扩大我国政治、经济的对外影响,都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建设广西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将为我国的沿边金融改革提供实证依据,对促进边境地区的政治经济良好发展提供保障,对我国和东盟各国的经贸合作提供载体,有利于形成中国—东盟双边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新的合作模式,有利于促进西东中部协调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形成全方位的开放格局。

3广西金融改革的政策策略

广西金融改革与发展的目标、思路和推进路径进行规划,需要科学地把握新常态下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对金融改革与发展的新要求:既要顺应我国经济和政治发展的脉络,也应当针对广西的发展现状做出符合现阶段特征的要求,抓住广西作为区域性、桥头堡的发力点,继续深入的探索经济增长潜力。笔者认为,广西金融改革与发展应该按照如下思路逐一进行。首先,必须坚持金融服务是服务于实体产业的重要观点。在―双核驱动‖和―三区统筹‖的背景下,充分利用―一带一路‖的重要契机,建设创新性的对外开放体系。抓住力推广西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以跨境金融业务创新为主线,把-146-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推进金融开放合作。建议通过向中央政府申请地方特色的金融优惠的方式,继续加大力度引金入桂,吸引外资并盘活广西的现有金融资源实现金融增量的提升。建议可以在金融改革试验区内大力引进优秀的金融机构,提升广西现有的金融机构活力。建议积极推动广西地方性担保机构、金融租赁公司、金融控股公司的成立,构建多层次金融机构体系,更好的服务于实体经济。建议通过多平台的一体化建设提高广西的金融统筹效率。建议以大数据为支撑,建立银行联合授信平台、东盟保险服务平台、中国—东盟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等。建议以广西是农业大省为基本立足点,继续深化农村金融改革。以―普惠‖为目的,积极迎合小微企业和社会公众对享受金融服务的热切期盼和现实需求,抓住农村金融创新发展面临的新契机,创新农村信贷产品,扩展普惠金融新渠道,例如建议充分利用互联网促进普惠金融发展实现普惠金融广覆盖、可持续。建议对农户进行联贷政策,同时积极探索联合性的农户可抵押资产,建立农户信用档案,积极扶持农业生产建设。对农村产权流转服务体系和抵押融资体系进行建设,组建村镇银行,改革农业保险制度,优化农村信用环境。另外,金融的改革与发展离不开监管的作用,只有在政策允许的合理的范围内进行金融发展才能实现高效率。因此建议健全地方的金融监管体系,完善地方金融监管法规,加强金融监督的执行力,在实现发展的同时提升我区的金融形象。

【参考文献】

[1]黄良波.关于广西金融改革与发展问题的思考[J].区域金融研究,2009(1):5-10.

[2]韦明升,覃少明,蓝振荣.广西农村金融改革:问题与思路[J].经济研究参考,2013(35):52-54,71.

[3]苏云峰.广西:从―引金入桂‖到打造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J].财经界,2011(11):38-39.

[4]李扬.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金融改革[J].经济学动态,2013(6):4-14.

[5]李思敏.广东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创新若干问题探讨[J].南方金融,2015(5):7-13.

[6]裴长洪.中国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进展与前瞻[J].金融论坛,2015,20(8):3-8,26.

[7]苏丽霞.切实做好金融改革发展大文章加快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云南省省长李纪恒谈推动云南金融大开放大发展[J].时代金融,2014(4):33-35.

[8]王朝阳.上海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创新的若干探讨[J].国际贸易,2014(10):42-45.

[9]中国人民银行开封市中心支行课题组,赵继鸿.大数据金融体系建设与应用研究——以兰考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为范本[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7(6):105-10

作者:赵慧 单位: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