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金融类课程考评革新

时间:2022-08-25 11:00:10

职校金融类课程考评革新

我国高职金融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面向银行、证券、保险等相关金融企业输送高素质技术型人才,以满足基层金融机构经营的一线人才需求。随着近年来我国金融行业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的金融专业也迎来新的发展空间。怎样的金融人才是符合行业需要的,怎样的职业素质是适应行业发展的,特别是如何在高职金融专业的课程考核评价上体现学生职业素养及岗位操作的能力,或者说如何从人才培养终端上对培养过程进行检验、反馈和控制,是高职金融专业教学实践与改革的重要任务。

一、专业课程考核评价方法的重要性

对高等职业教育而言,专业课程考核评价是基于培养目标需要,对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水平进行测量、甄别和评价的教育活动。[1]177首先,专业课程的考核评价涉及到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可用于检验教学活动内容的针对性和完整性。从这个层面来看,考核评价方法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总结,是专业和课程设置目标实现的反映,是检验教师教学工作成效的手段。其次,课程的考核评价有助于鉴别学生职业素养的差异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考核的过程和评价的结果,刺激和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引导学生关注自身的职业修养,从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其能力和素质的发展。综合以上两点来看,课程考核评价过程关系到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相长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其评价方法的设计和研究将会对高职课程教学的改革起到重要作用。

二、目前金融专业课程考核评价方案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考核方式单一

普遍来看,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的课程考核环节主要采用笔试或提交报告的方式,在个别实践课程上主要针对项目或任务设计进行评价。特别在金融专业课程的考核上,大多采用开闭卷形式,考核的方式较为单一。这种考核方式基本上是一种应试的思路,尤其是试卷中题型的设计,限制了学生发挥的空间,考核的项目过于强调认知的共性部分,不利于全面评价学生的金融职业能力。

(二)课程考核内容偏离教学目标

我国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高级职业技术人才,因此对学生操作技能和业务素质的考核是检验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在目前大多数的金融专业课程中,受考核方式的限制,考核内容大部分为金融理论知识,过于强调书面知识,而违背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因此,考核评价环节也无法体现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一些学生虽然在考试成绩上获得了较好的结果,但不一定说明其具有熟练的金融实操和应用能力。而恰恰是这种考核内容偏离教学目标的缺点,使我们培养的金融专业学生无法满足行业的需要和金融岗位的要求。

(三)课程考核过程忽略形成性评价

一般来讲,课程评价主要以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组成,形成性评价注重平时作业的考核、课堂的讨论等内容,总结性评价主要以期末的考试、论文报告等为考核内容。但在目前多数情况下,高职金融专业课程考核中的形成性评价只流于表面。例如学生提交的作业雷同的情况较多,可辨别度低;同时,课堂讨论环节只能体现个别学生的语言表达及思维能力,因此目前形成性评价环节的设计对学生差异性的鉴别程度相对较小,没有真正发挥其作用。

(四)课程考核与职业资格考试契合度低

目前,在高职金融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多数都注明需考取相关的金融职业资格证书。换句话说,取得金融类职业资格证书是高职类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之一。然而在大部分课程设置及课程考核设计过程中,忽略了与相关职业资格考试的融合。有些考核内容与职业资格考试脱节,或者有些考核内容过于陈旧,没有及时针对相关金融职业资格考试的考点要求进行更新。因此,高职金融专业的课程考核与相关职业资格考试内容契合度较低,一方面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另一方面也加大了专业培养目标实现的难度。综上,目前我国高职金融专业课程考核评价方法和内容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作为考核学生及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笔者认为应从全面科学的角度,建立一个专业课程考核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考察指标体系中各类的考核指标,甄别学生的学习能力,考查学生的职业素养,并且通过该评价体系控制教学质量并总结教学成果。

三、金融专业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

(一)目的性

金融专业的课程考核应以“培养职业能力”为导向、以“提高就业技能”为目的来构建评价体系,突出高职教育的特点。[2]47评价体系的设计应围绕着如何通过测试来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如何通过考核来引导学生对“成为怎样的人才”及教师在“培养怎样的人才”问题的思考,使评价的过程与结果能真实的反映高职教育的目标。

(二)全面性

目前我国高职金融课程考核的内容和方法都存在以偏盖全的缺点,因此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首要目的就是要改变当前考核过程中存在的不全面、不完整的现状。要如实和全面的评价学生在职业能力、职业修养等方面的综合素质,真实地反映高职教学效果,就不能片面地依靠几项笔试成绩或几份研习报告下定论,而应该建立综合、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多层次、多角度的进行评价。

(三)可操作性

任何一个指标体系的设计都要以是否可行、是否可测为执行标准。金融专业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应以各级各类指标的数据是否可以获得,程度是否可以测量为构建标准,只有可量化的指标内容才能对学生的整体表现及课程的反馈情况做科学判断。以上三个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不仅适用于高职金融专业,也适用于其他大部分高职专业,具有一定的通用性。以下将根据这三个指标构建原则,针对金融专业课程的特点构建专业课程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四、金融专业课程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为了落实和实施高职金融专业设置的培养目标,本文认为可将考核体系的内容分解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及职业修养等三个方面。具体针对金融类课程,我们将侧重对学生在金融基本理论知识的认知考核、在真实金融环境中实践操作的能力考核以及作为金融基层技术人员应具备的职业修养考核等三个方面。

(一)认知能力考核

不论是基本理论知识的传授,还是操作方法的解说,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知和再认知能力是形成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元素。认知的能力包括对金融专业课程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的记忆、理解和综合应用等三个方面。它体现了学生在接收信息、消化信息、储存信息、加工信息以及运用信息的过程。这里的信息主要指金融专业中基本的概念、原理、准则及方法等,对这些信息的认知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对金融产业、金融产品的初步认识,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并掌握融会贯通的学习技巧。认知能力的考核重点将集中在学生对基本专业知识的理解和综合应用两个层面,这体现了学生在特定职业环境下的分析能力。考核的方式主要采取案例分析、口头讨论、书面作答以及职业资格考试等。

(二)操作能力考核

学生在实务工作上的操作能力是衡量高职教育质量的直接标准,也是学生能顺利在特定岗位上展开工作的前提。操作能力主要包括简单复制型操作技能与能力、综合型操作技能与能力以及创新型操作技能与能力。操作能力涵盖了以上三个不同层次的内容,体现了学生实操技能的应用情况,体现了高职教育目标的核心。简单复制型操作技能与能力属于较低层次的实操能力,主要指按照现有指令对一项或若干项金融业务展开操作;综合型操作技能与能力要求学生可以综合若干项金融业务进行横向及纵向的操作;创新型操作技能与能力的要求最高,不仅考验学生的操作基本功,而且考验学生能否在现有操作指令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以获得更有效率的操作步骤,同时考验学生解决新问题的应变能力。该部分的考核方式可采取项目评估、任务设计、模拟竞赛以及职业资格考试等。

(三)职业修养考核

高职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为社会相关行业输送高技能技术人才,也就是说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上岗。学生的职业修养包括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及职业精神,这些素养是由在校生向职业人转变的基本要素。[3]56职业意识指人们对某个职业的态度、评价和情感等,例如在岗技术人员对所从事工作或项目需具备的责任心;职业道德指人们在职业活动与职业岗位相符的道德准则、道德品质等,从而对在职人员起到约束作用,例如银行柜台人员收付现金时的诚信正直的品质;职业精神指人们在具体岗位上形成的与职业特征相关的精神,例如谨慎认真的态度、积极合作的团队精神等。该部分需要通过实践环节或模拟场景实验等方法来考查。综合以上三个层次的评价内容,高职金融专业的课程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可以由表1来表示。金融专业的课程涉及到金融基础理论、金融行业概况、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以及金融工具的投资操作等,有些课程偏重理论,有些课程偏重方法,有些课程偏重实践,因此评价体系中的各级指标权重应根据具体课程侧重点的不同进行调整,同时各级指标的考核方式也应做相应的调整。以下将针对金融专业课程“证券投资分析”的考核评价体系做具体分析。从表2看,我们将《证券投资分析》课程的考核体系划分为三个模块,分别用三个一级指标来体现,分别是:证券投资工具与投资原则方法的认知能力考核、证券投资活动的操作能力考核以及证券投资分析岗位的职业修养考核。在每个模块下,我们分别设置若干个子指标以详细展示和说明该模块下的考核内容和考核重点。例如在证券投资活动的操作能力考核模块下,针对该门课程的特点,将操作技能与能力分为三个层次,考核内容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一般;考核方式由单个项目向复杂任务设计转变,从委托下单、成交股票等单项实训到开展股票投资竞赛等综合型模拟真实情景的项目任务。同时,不同的技能层次,考核的目标也有所不同:例如在简单复制型技能考核模块中,我们侧重的是对单一指令型技能的考察,要求学生在识记某一固定指令的前提下能进行重复熟练操作,考察的目标较为单一;在创新性技能考核模块中,我们侧重考查的是在模拟情境下,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本课程中,该项技能更强调的是学生能否应用各类投资技巧及投资方法对特定时期股票市场的行情走势进行判断、选择入股时机及合理构造投资组合,该层次的考核目标较多元且灵活。另外,从考核模块的整体设计来看,由浅入深的考核内容及考核方式也符合学生在学习及操作中逐步适应的心理状态和学习顺序。从表中也发现,本文设计的评价指标体系是从课程考核的内容入手,因此在考核方式上不同模块之间会有重合,例如认知模块中大部分可能采用笔试的形式,同时在操作技能模块中同样也会用到书面考核的方式,如要求学生根据某个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及历史交易信息提供该公司股票的分析报告等。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用到了类似的考察方式,但侧重点有明显不同,前者侧重知识点的识记,后者侧重对各项知识的综合应用。同时也注意到,课程考核指标体系不仅仅是在课程接近尾声的时候采用。从我们设计的评价方法来看,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既有形成性评价,也有总结性评价;既有对某个课程任务的具体考察,也有对一个完整投资方案设计的评价。这样就可以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围绕着考核的目标,即教学的目标开展教学活动,使课程的考核方案同时具备了导向性及全面性的特点。

五、小结

高职金融专业课程的考核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了控制与总结的作用,它不仅关系到教学目标是否最终实现,同时也有助于及时反馈教学信息。鉴于目前高职金融专业课程考核环节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建立全面科学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是高职教育改革与实践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建立金融专业课程考核评价的指标体系,将学生在该门课程上应掌握的各类金融职业知识、金融职业技能及金融职业修养并立起来,建立一种可量化的评价方法,有利于保证课程考核评价过程的全面性、导向性及连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