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扶持文化产业发展思索

时间:2022-05-25 05:03:00

金融扶持文化产业发展思索

当前文化产业作为知识经济中的新型产业形态,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在经济发展中占据日益重要的地位。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就指出:“我们要在发展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不仅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更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着力点。发展文化产业,不仅有助于增加经济收入,更有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黑龙江省委提出“十二五”期间要把文化产业打造成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和大繁荣迫切需要金融业的大力支持。一方面,文化产业融资需求较大;另一方面,文化企业需要金融来引导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能力和资金运营的规范水平。2010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联合等九部委联合出台《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来,黑龙江省也制定扶持政策,加大投入力度,文化产业呈现出持续较快发展的局面。2006年以来,文化产业增加值以年均21%的速度递增,高出全省GDP增速9.9个百分点。2010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210亿元。但是与全国水平相比,产业增加值位居全国第27位,处于偏后水平。截至2010年5月,全国已有6个省市的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51家文化企业实现上市融资,而我省仍为空白。突破文化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金融支持应是最大的着力点。

一、黑龙江省发展文化产业的资源优势及制约因素

(一)黑龙江省文化资源禀赋。黑龙江省集中了众多品位高、吸引力强的自然旅游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冰雪大世界、扎龙自然保护区、五大连池等旅游资源,《达斡尔族乌钦》、《达斡尔族鲁日格勒舞》、《鄂伦春族古伦木沓节》等9个部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黑龙江省自然文化资源丰富。森林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大兴安岭、张广才岭和完达山脉等林区,森林覆盖率达42.9%,居全国第一;江河湖泊网络四布;湿地类型多、面积大;西部和东部草原辽阔。此外,冰雪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是全国开展冰雪旅游最早的省份。冬季降雪量大,雪期长达5个月。黑龙江省少数民族资源丰富,尤其是赫哲族和鄂伦春族的生态文化资源,是目前为止现存的可供考察原始渔猎文化形态的“活化石”。黑龙江省占据最具异质性的历史文化资源:由曾居住在此的鲜卑、契丹、蒙古,女真、满族,先后建立北魏、辽、金、元、清等王朝,形成的渤海文化和金源文化;以及近现代的“闯关东文化”,抗日战争时期涌现出李兆麟、赵一曼和赵尚志等举世闻名的抗日英雄以及“八女投江”事迹等形成的“红色文化”,以及北大荒人艰苦奋斗,将北大荒开拓成北大仓的“北大荒精神”。

(二)制约金融支持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因素。文化资源如此丰富的黑龙江省,若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亟需金融支持,但文化产业的特点以及现行的金融支持政策的制约了金融对文化产业的支持。一是文化企业的群体特征决定了其缺乏吸引金融介入的足够动力。文化产业项目投资额度大、建设周期长,金融机构一般不愿向这些项目发放贷款。此外,文化企业大多无形资产多而固定资产少,市场上既缺乏对文化创意类项目的价值评估体系,金融机构也缺乏多样化的服务创新产品及规避相应风险的配套制度。二是融资渠道不畅,缺少银企沟通平台。尽管黑龙江省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文化产业的重大决策和措施,但未建立专门针对文化产业的银企合作议事协调机制和信息交流平台,也未建立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性奖励基金,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能力十分有限,因此急需拓展融资方式和渠道。三是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产品单一、金融服务手段滞后。目前,省内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途径是银行授信。虽然文化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景点附近金融机构网点的增加,但游客购买文化纪念品、观看文艺演出等消费还多使用现金结算。此外,金融机构还无法发挥自身网络的优势,向文化企业提供市场动态、行业发展趋势、金融工具等信息咨询服务。

二、金融支持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做好基础性工作。首先,规范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市场,为金融介入创造良好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有关规定,制定和完善专利权、著作权等无形资产的评估、质押、托管、流转和变现的管理办法。其次,积极培育信贷市场,加强文化产业信贷产品的创新。要建立和完善无形资产评估和抵押担保审贷制度,开发版权、专利、著作权等无形资产进行质押担保的金融产品。例如2009年12月,国开行为北京华录百纳影视股份有限公司发放贷款3000万元,采用三部电视剧版权质押,贷款期限3年,利率执行同期限基准利率。通过国开行贷款,华录百纳2010年完成了多部优秀影视作品的制作,实现了利润的快速成长。再次,应加快建立政府、文化企业和金融机构的信息沟通和投融资的平台,实现信息和资本的共享,促使文化企业在融资环节上实现效益最大化。另外,应尽快推出文化产业引导基金,发挥政府部门的引导作用,使更多民间资本和国际资本参与到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中。

(二)拓宽投融资渠道。在文化企业利用银行贷款的传统融资方式同时,加快建立黑龙江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以及利用发行文化资产支持证券等方式,推进银企合作,投资开发战略性、先导性文化项目。可以学习西安的先进经验,西安曲江新区建立了7.5亿元的文化产业专项发展基金,包括文化产业人才创业基金、文化原创基金、创业基金等共8个基金。并以曲江新区4亿元文化产业基金为“种子”资金,由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每年投入40亿元以上资金,共同设立一个集无形资产保险、无形资产质押贷款、担保贷款、创业投资、风险投资、商业银行组合贷款等为一体的投融资平台。鼓励和支持省出版集团和省广播电视网络公司等文化企业利用资本市场上市融资,这样不仅可以保持自身的产业优势、培育有潜力的产业,还可以扶持其他可开发的文化相关产业,多种经营、分散风险。在政策允许范围内,积极吸引民间资金和外商投资文化产业。引导鼓励民间资本以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等多种形式,进入政策允许的文化产业领域。吸引外资进入有发展前景但缺乏资金的新兴企业,争取相关国际机构的大力支持,如世界银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洲开发银行等,也可以将资金引入大型项目,抑或对黑龙江省文化企业进行购并或股权互换。此外,还可在政策范围准许的前提下引入风险投资。

(三)完善文化产业的金融服务。首先,就银行服务方面,简化贷款审批程序,缩短贷款审批时间,提高金融服务效率,满足文化产业对资金的时效性需求。根据不同文化企业的特点,努力为其提供个性化、便捷化的金融服务,例如为文化产业提供资金结算、机构理财、供应链融资、国际业务等综合性金融服务。以国家开发银行为例,该行积极提供“投、贷、债、租、证”综合金融服务,为一些文化产业集团设计融资方案,助推其快速发展。其次,就资本市场融资服务方面,金融机构应提供契合文化产业需求的专业服务。可喜的是已经有一些大型银行积极参与文化产业基金的设立,支持有条件的文化企业进入主板、创业板上市融资,做好企业初创期到成熟期的融资衔接。2009年12月,国开行与上海东方传媒控股的东方惠金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发起成立了我国第一个文化领域产业基金——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

同时,进一步完善针对文化企业的保险服务。各保险机构应根据文化企业的特点,开发适合文化企业需要的保险产品,建立包括文化产品完工险、损失险等适合文化企业特点和需要的新型险种,并按照收益覆盖风险的原则合理确定保险费率,合理分散文化产业发展的风险。此外,还应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针对文化出口企业的保险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