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金融危机对银行业发展的启发论文

时间:2022-12-07 02:35:00

剖析金融危机对银行业发展的启发论文

从美国次贷危机到国际金融危机,全球银行业遭受了巨大冲击。据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的数据显示,2008年,美国有25家银行倒闭或被接管,2009年,这一数字上升为140家。另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今年4月的报告估算,全球银行业因金融危机遭受的损失为2.28万亿美元,其中,美国银行业的损失为8850亿美元。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我国银行业由于参与美国次贷及相关衍生品业务规模有限,因而承受的直接损失和冲击都比较小。但事实上,我国银行业在市场竞争力、风险管理、行业监管等方面仍较薄弱,有必要认真研究和汲取国际金融危机的教训,推动我国银行业平稳、健康发展。

一、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因及教训

一是放松了传统业务的风险管理,埋下了危机的隐患。商业银行和住房贷款公司为了吸引客户、扩大资产规模,放松了风险管理要求,降低信贷门槛,大量发放零首付浮动利率的住房抵押贷款,导致了信用风险的积聚。但经济条件发生变化,如联邦基金利率连续上升等,低收入者偿债能力不足的问题就暴露出来,加之房地产价格下行,次贷违约率就会显著上升,导致大量呆账坏账的出现,并引起之后的连锁反应。

二是资产证券化的广泛应用

导致次级房贷的过度膨胀。上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银行业的经营模式逐步由“购买—持有”向“发起—销售”转化,银行收入和盈利更多地来源于资产证券化业务。同时,由于资产证券化为银行转移风险和释放资本压力提供了捷径,为金融机构降低审批标准提供了契机,推动了次级贷款大规模发放和次贷支持债券市场的快速发展。2006年,美国约75%的次级房贷被证券化。

三是过度的金融创新造成信用风险在整个银行体系的传导和放大。美国次贷市场的总规模最高达1.3万亿美元左右,创造出的抵押贷款支持债券超过2万亿美元,而在此基础上的全球CDO(债务抵押债券)市场规模超过6万亿美元,CDS(信用违约掉期)市场规模2007年底顶峰时更是达到62万亿美元之巨。银行为拓展业务、扩大资产规模也纷纷参与到CDO和CDS市场,原本针对分散信用风险而设计的金融衍生工具,变成了风险不断传导和蔓延的扩大器。与此同时,由于很多金融衍生产品设计得过于复杂,只能通过模型为其定价,使得投资者面临的风险远远超出了其可识别和可承受的范围,无法对风险有效地管控。因此,危机爆发后,许多银行都因相关衍生品交易出现巨额亏损。

四是金融监管的缺位使银行业的发展脱离了稳健的轨道。此次金融危机也暴露了现有监管体系在混业经营、跨市场的金融创新等方面存在监管真空。一方面,监管机构过于迷信市场的作用,忽视了资本逐利动机下隐藏的系统性风险隐患,未对银行盲目跟风、放松贷款限制的行为采取必要的限制,最终酿成次贷危机;另一方面,监管模式滞后于金融创新的实践,对复杂产品的风险链条、跨行业和跨市场的金融产品及场外交易无法进行有效的风险监测和分析,从而未能及时采取行动致使危机不断扩散。

二、金融危机对我国银行业发展带来的警示

首先,我国银行传统业务存在的信用风险不可忽视。近年来,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我国房地产市场出现过度繁荣,论文日趋高涨的房价和日益增多的投机行为,都加速着房地产泡沫的产生。而房地产开发贷款和住房抵押贷款都是银行大力发展的主要业务。据统计,在房地产开发资金中信贷资金所占比重已超过60%,一旦房地产泡沫破灭,银行将成为房地产风险的最大承担者。此外,2008年底以来,我国投资高速增长,与此相应的是银行信贷规模尤其是中长期贷款的急剧膨胀。2009年,全年新增贷款9.6万亿元,中长期贷款比重为69.8%;今年一季度新增贷款2.6万亿元,中长期贷款高达93%。而在所有投资项目中,不乏重复建设和超前的基础设施建设,此类项目的特点是盈利能力差、还款时间长,这使我国银行业面临较大的呆账、坏账风险。

其次,我国银行业的金融创新能力亟待加强。客观而言,金融创新只要运用得当,能帮助银行分散风险、提高效率。我国商业银行普遍以传统业务为主,息差收入占总收入比重往往超过80%,而发达国家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往往超过70%。由于息差收入占比过大,使银行更容易受到利率风险及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影响,而且也制约了银行的盈利能力。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能力不足还体现在产品层次较低、较少原发性创上,绝大多数金融产品直接移植、克隆国外金融产品。由于这些产品缺乏对国内客户结构和客户需求的充分分析,也不能与银行自身营销策略和业务能力有效匹配,难以真正达到提高银行竞争力和经营效率的目的。

第三,金融监管的发展对我国银行业监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次金融危机过程中,混业经营的全能型银行,其抵御和化解危机的能力明显强于单一化经营的金融机构。因此,混业经营将成为今后银行业发展的大趋势。我国银行业在综合经营方面已迈出了步伐,目前已有9家商业银行投资设立或参股基金公司,5家商业银行投资设立金融租赁公司。然而,我国金融监管机构“一行三会”却仍然是在分业经营的模式下设立并运作的,这一监管体制难以适应今后日益发展的混业经营模式。此外,随着我国银行金融创新和国际化速度的加快,监管的理念、技术手段和国际合作等,都亟待提升。

第四,我国银行业缺乏风险应对机制。我国银行业存在“大而不能倒”的机构,如果不能建立相应的应急机制,一旦出现难以凭自身力量克服的危机,那么,很可能对整个金融市场造成强烈的冲击和不可逆转的伤害。因此,应尽快完善相关应对机制。

三、促进我国银行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扎实做好传统业务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应谨慎参与资本市场和投行业务,认真汲取国际金融危机中欧美银行的教训,从实际出发,进一步做大做强自身擅长的存款和信贷业务。进一步充实资本金水平,配合国家宏观政策,优化信贷结构,调整资产负债在期限结构上的匹配,加强对高风险信贷资产的监控和拨备,做好应急预案。只有做好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我国银行才真正具备进入新业务领域并与外资银行展开竞争的本领。

(二)强化自身风险管理

提高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基本前提是规范公司治理结构。我国银行业完善公司治理的道路还很漫长,必须进一步完善银行内部制衡机制,明确界定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对银行运营的决策、监督、执行等不同职责,相互之间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避免管理层的道德风险。银行运营要始终坚持稳健的原则,全面履行新巴塞尔协议关于资本与风险管理的要求,既要对传统的信贷业务进行风险管控,也要及时建立和完善针对非传统业务的风险管理机制。在遵守风险隔离规范的前提下,加强各业务板块之间的沟通与协调,避免市场风险的循环回归。公务员之家

(三)积极稳妥地推进金融创新和国际化

必须清醒的认识到,金融创新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要从提升盈利能力、拓宽盈利渠道、规避经济周期性波动风险的角度出发,大力发展各项中间业务,通过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在充分开展市场调研和模型模拟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全面提升银行在资产管理、私人理财、全球市场交易等方面的服务能力,有序开展资产证券化及国际化业务;另一方面,要坚持“风险可控、成本可算”的原则,加强风险管理机制和产品定价能力的建设。应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机制,强化与金融创新水平相匹配的风险识别、计量和控制能力,将创新业务对其他业务的影响,纳入风险管理范围,并加以有效控制。建立完善的金融创新成本收益测算体系,对创新产品的成本收益进行精细定量分析,使其符合风险收益原则和成本收益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相应的产品定价。

(四)全面提升监管水平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的建设,应当同步于银行业的发展。为适应今后银行业混业经营的大趋势,我国监管体系应逐步开展资源整合和架构改造,要抓紧在“一行三会”之间建立完善部际监管联动协调机制,整合各职能监管机构的监管政策与行动,明确责任主体,全面控制市场风险,共同维护金融市场的整体稳定。随着混业经营逐渐成为市场常态,可以成立综合性监管机构,全面履行对银行业发展的监督管理职责。银行业监管机构要跟上金融创新的发展速度,注重监管方式和理念的改进,找准鼓励金融创新和维护金融稳定之间的平衡点,提高对金融创新产品的专业判断能力,加强国际间的金融监管合作,形成金融创新与监管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五)建立危机事后处理机制为防范和应对危机,一方面,要敦促银行加强事前风险防控,提高监管水平;另一方面,要制定事后应急预案,建立比较完善的危机处理机制,把危机造成的损失降到最小。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有两点值得借鉴:一是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可以综合考虑各银行的地区差异、风险级别等情况,推进存款保险体系建设,防范信用风险向社会公众的扩散。二是探索建立有效的银行业退出机制。可以按资产规模、经营范围等标准对银行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类别的银行,分别建立安全有序的破产清算机制,尤其是债务清偿机制。可考虑对一定规模以上、影响力较大的银行征收系统风险税,并在此基础上成立银行业破产清算基金,既可防止大型银行过度依赖国家担保而产生的道德风险,又可避免清算过程给公众债权人带来严重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