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国际收益风险研究论文

时间:2022-04-16 06:03:00

货币国际收益风险研究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货币国际化的收益;货币国际化的风险和责任;结论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取得铸币税收入,为本国国际收支赤字融资、给本国居民带来跨境经济交易的便利、促进一国金融市场、金融机构的发展、具有影响别国货币政策的主动权、提高政治自主权与国家声望、有利于解决国际收支逆差问题、发行国难以回避“特里芬难题”、增加了货币需求的不稳定性和可控性、货币的反替代增加本币贬值和通胀风险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摘要:货币国际化是经济国际化的产物,是经济国际化的集中表现之一。货币国·际化在不同的条件和影响因素下,所产生的结果是不一样的。本文试图从货币国际化的收益和风险的角度对一国货币国际化的合理性、可行性做出分析。

关键词:货币国际化;收益;风险

货币国际化的进程实质上是不同货币之间竞争和市场选择的过程。不同货币国际化为一国经济、政治等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同的。美元成为国际化货币后,美国每年可以获得上千亿美元的铸币税收入,美元也成为国际金融市场和国际贸易结算中最主要的货币;欧元国际化后,各国外汇储备中欧元的比重越来越大,欧盟对世界经济与政治的影响力也不断提升:而日本在推行日元国际化后,伴随而来的却是国内经济的不稳定及出口贸易的剧烈波动。这些现象说明,货币国际化在不同的条件和影响因素下,给一国带来的结果是不一样的。研究货币国际化的收益和风险可以从国际货币对该国经济、金融、贸易和政策制定等多重影响去评估货币国际化的合理性。

一、货币国际化的收益

(一)取得铸币税收入,为本国国际收支赤字融资

所谓铸币税,原指铸币成本与其在流通中的价值之差,现在通常指中央银行通过发行无须支付利息的货币取得的收益,表现为货币面值扣除发行成本后的收益,由于发行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铸币税基本上等于货币的发行额。在纸币制度下,当不存在通货膨胀时,铸币税来自于随经济增长对货币需求的增加。当存在通货膨胀时,铸币税也被称之为通货膨胀税,即中央银行超过经济发展需要增加基础货币发行。按照一般的估算,这类可称之为狭义铸币税的收入通常仅占一国GDP的0.2%(Krugman1998)。

当一国货币越出国界被其它国家使用或作为官方储备时,则产生国际铸币税的概念。储币货币发行国获得的国际铸币税包括发行国凭借其国际货币发行国地位取得的全部受益,即海外发行收入及政府债券取得的廉价融资收入。因为,储备通常是以发行国的债券形式持有,此类债券的利息低于储备国的本国债券利息。

货币国际化最直接的利益是为发行区赚取国际铸币税。货币流出本货币区,为该货币区赚取国际铸币税,同时也在相当程度上免除了该货币区向其他货币区输送铸币税的义务。非货币发行国国际收支赤字需要通过紧缩性的经济政策来调节本国收支,但这会对本国的经济产生负面影响,造成失业增加、收入下降等后果,而国际货币发行国可以通过增加本国货币发行来弥补赤字,美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美国所有美钞(约4700亿美元)的2/3都是在境外流通的,大约3/4的新增发美钞被外国人所持有。仅在1989~1996年间,流入俄罗斯和阿根廷的美钞就分别达到了440亿和350亿美元。加拿大一半以上的银行贷款已经按美元计算,并以年均1%的速度增长(Sulton1999)。美国国债的20%被其他国家官方及私人持有,而美国国债在较好安全性的同时,给付的利息较低。

(二)给本国居民带来跨境经济交易的便利,降低汇率风险,促进本国经济贸易发展

当一国货币成为国际货币后,该国企业可以使用该国货币作为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借贷的计价结算货币,从而避免货币转换带来的汇率风险,有利于该国的经贸发展。

此外,货币国际化还有利于该货币区企业跨国经营。该货币区企业在获取该货币区货币资金方面具有天然优势,而且该货币区企业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大量使用本币也规避了汇率风险。

(三)促进一国金融市场、金融机构的发展

一国货币成为国际货币后,必然面临货币回流问题,发展具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金融市场满足持有其货币的非居民投资需要,是解决货币回流的一个主要渠道。因此,货币国际化将促进一国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和金融产品的开发。

一个货币区的货币国际化还有利于该货币区的金融机构实行跨国经营。一方面该货币区金融机构在从该国或该地区获取本币资金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另一方面,由于该国金融机构在进行本币资金清算、现钞调度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该货币区金融机构在全球范围内吸纳本币资金也具有竞争力。

此外,一国金融机构在本币经营上具有比较优势,可以较为便利的从本国取得货币资金,非居民持有的国际货币可以通过非当地银行进行支付结算,但这些当地银行最终都会通过国际货币发行国的金融机构进行清算。而且,一国货币扩展到其它国家也会带动其金融机构境外设立分支机构。

(四)具有影响别国货币政策的主动权

当一国货币成为国际货币后,其央行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世界中央银行,负债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国际最终清偿手段,货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为整个世界的货币政策定下基调,影响其它国家的就业、产出和经济。通常,货币发行国根据本国经济发展需要制定货币政策,对于储备这种国际货币的国家而言,又需要保持此种货币币值的稳定,当这两个目标发生矛盾时,作为主权国家,必然是以前一个目标优先,而别国却难以采取主动措施,只能根据货币发行国货币政策被动调节本国经济政策,这就是一种非对称冲击。

(五)提高政治自主权与国家声望,扩大一国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话语权

对于大国而言,当发生国际突发事件时,如果需要依靠国际货币发行国提供流动性支持,这对该国而言是很被动的。而且,一国持有的国际货币一般是投资于国际货币发行国的金融市场或存放于该国的金融机构,如果国际发行国采取冻结持有国财产的方式,该国将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美国曾经就冻结过前苏联、伊朗和朝鲜等国的美元存款。

部分国家与美国签订货币互换协议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在流动性危机发生时,需要美国提供流动性支持。对于国际货币发行国而言,可以自主提供其它国家都愿意接受的国际流动性,从而避免出现依靠他国提供流动性的被动局面,这是大国要求使用本币的根本原因,也是提高一国政治独立性的一个重要手段。

此外,国际货币是一种软实力,发行国际货币的国家一般都具有较强的政治经济和科技实力,在国际社会具有较高声望,这是其它非国际发行国所无法比拟的。

大国之间的博弈是多方面的,不仅包括该国的军事、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国际货币的发行也是其中之一,由于国际货币发行国的经济政策将对他国产生更大地影响,因此,国际货币发行国的地位有助于提高该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

(六)有利于解决国际收支逆差问题,减轻对外币资金的依赖,维护金融安全

当前,国际货币呈现寡头垄断局面,美元、欧元和日元处于国际货币的垄断地位。以美国为例,美国的负债以美元计价,美国持有的国外资产以外国货币计价,这样一旦美元贬值,美元负债没有发生变化,而资产却因外国货币升值而增加,这反而有利于改善国际收支。而且,本国货币即具有对外支付能力,在国际收支发生逆差时,无须通过国内紧缩政策牺牲国内经济增长为代价来缓解收支问题,因而在国际收支上有更大的灵活度。

二、货币国际化的风险和责任

一国通过货币国家化虽然能获得收益,但也需承担一定的风险和责任,这主要体现为下几方面:

(一)发行国难以回避“特里芬难题”

对于储备货币发行国而言,国内货币政策目标与各国对储备货币的要求之间始终存在矛盾。货币当局既不能忽视本国货币的国际职能而单纯考虑国内目标,又无法同时兼顾国内外的不同目标。既可能因抑制本国通胀的需要而无法充分满足全球经济不断增长的需求,也可能因过分刺激国内需求而导致全球流动性泛滥。从理论上讲,“特里芬难题”仍然存在,即储备货币发行国无法在为世界提供流动性的同时确保币值的稳定。

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与蔓延使我们再次面对一个古老而悬而未决的问题,那就是什么样的国际储备货币才能保持全球金融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历史上的银本位、金本位、金汇兑本位、布雷顿森林体系都是解决该问题的不同制度安排,这也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成立的宗旨之一。但此次金融危机表明,这一问题不仅远未解决,而且由于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反而愈演愈烈。当然,危机未必是储备货币发行当局的故意,但却是制度性缺陷的必然。

理论上讲,国际储备货币的币值首先应有一个稳定的基准和明确的发行规则以保证供给的有序;其次,其供给总量还可及时、灵活地根据需求的变化进行增减调节;第三,这种调节必须是超脱于任何一国的经济状况和利益。当前以主权信用货币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是历史上少有的特例。此次危机再次警示我们,必须创造性地改革和完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推动国际储备货币向着币值稳定、供应有序、总量可调的方向完善,才能从根本上维护全球经济金融稳定。

(二)增加了货币需求的不稳定性和可控性

由于本国货币被非居民持有并使用,增加了中央银行调控货币存量的难度。另外,非居民所在国的经济政策将影响其持有其它国际发行的国际货币的意愿,这并非国际货币发行国本身可以控制的,因此,国际货币发行国将面临货币需求的不稳定性问题。

(三)货币的反替代增加本币贬值和通胀风险

由于非居民持有和使用本国货币,导致境外流通的本币不断增加,如果因某种因素导致非居民对本国货币信心降低,则非居民必然要将持有的该种货币兑换成其它货币,这将导致国际货币发行国的货币贬值风险,进而可能导致输入型通胀风险。

三、结论

比较国际货币的成本和收益,可以看出国际货币的风险与成本是有限的,而且由于国际货币及其计价资产在全球的扩张,持有国际货币的国家并不愿意看到本国外汇储备严重缩水的局面,国际货币发行国实际上是捆绑了其它储备国共同承担其维护国际货币币值稳定的责任,因此,抛售国际货币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国际发行国贬值与通胀的风险较小。对于一个大国而言,只有国际货币的收益大于风险,它才有动力促进本国货币的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