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与经济增长的转变

时间:2022-11-14 04:53:11

自主创新与经济增长的转变

本文作者:秦殿军万娟工作单位: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既是对我们党关于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也是针对当前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突出问题提出来的。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从2003年到2004年明显加快,2003年达到9.1%,2004年达到9.5%,经济发展整体形势良好。但是国民经济仍然没有摆脱长期以来存在的粗放型增长模式。要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我们仍然需要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1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

早在十四届五中全会,中央就提出了两个根本性转变,一是计划经济要向市场经济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要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虽然我国的经济连年保持高速增长,但是,这种经济增长只是低层次的总量增长,我们的经济增长方式还需要进一步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基本上是根据经济增长的源泉不同来划分的。经济增长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要素投入的增长,二是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如果经济增长主要靠要素投入的增长来推动,则可称之为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如果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则可称之为集约型增长方式。经济增长理论一般用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来概括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均表明,在相同的生产要素投入中可能获得不同的经济增长率。新古典增长理论用全要素生产率来说明这种相同的要素投入所产生的不同的生产率状况。全要素生产率指标可以说是评价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评价指标,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决定性因素是技术进步、要素质量的提高、管理创新。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便成为集约型增长方式的基本内涵。

2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国际经验和理论年分析告诉我们,经济高速增长的核心在于增长率提高的推动作用,现在这个时期的增长率中,一般40%左右的增长率不是通过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来支持,而是依靠综合要素生产率来取得的。从我国经济的具体情况看,近两年的高速增长主要是由一些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行业的资本和劳动力的投资过快增长支撑起来的,如钢铁、水泥、电解铝、房地产。2003年这四个行业的投资增长80%到一倍以上,2004年的增长速度有所降低,但是仍然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这种不可持续的增长带来了能源原材料供给和运力的紧张等一系列问题。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阶段时面临的现实问题,进一步增加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紧迫性。

2.1资源浪费严重,生态环境问题突出我国的自然资源条件本身就不优越,长期的资源高消耗经济增长方式,带来了能源原材料供给和运力的紧张,同时还带动了原材料价格上升,使资源对经济增长的约束越来越强化。我国的能源利用率是30%左右,而发达国家都在40%以上。资源浪费同时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化,我国酸雨的覆盖面积和对农作物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我国每年需花巨资用于生态环境治理。

2.2高投入,低产出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仅占全球的4%左右,但是我们消耗的钢材占全球的28%,消耗的一次性能源占全球的12.1%,消耗的淡水占全球的15%,消耗的水泥占全球的50%,物质消耗量这么大,最后生产出来的价值量又比较低。就是用同样的能源原材料消耗,生产出来的商品的价值量只有发达国家的1/4到1/6。

2.3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在我们国内的大中型企业里面,2003年技术开发投入占销售的比例占只有0.75%,大中型企业的2/3没有自己的科研开发机构,3/4的企业没有科研开发活动。企业本来应该成为技术开发的主体,大部分的企业连科研开发活动都没有,更不用提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

2.4高新技术产品附加值低,缺乏关键技术据调查,目前在一些高技术领域,我国企业掌握的关键技术还不到一半。由于高技术产业关键技术缺乏,由于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附加值较低。[1]

2.5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越来越突出目前在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中,科技的贡献率高达50~70%,我国的科技进步对GNP增长速度的贡献率80年代为35%,90年代则刚刚突破40%,与国际水平相差甚远。由此可见,我国科技对经济的拉力较小。

3自主创新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

自主创新有三方面含义:一是原始性创新,在科学技术领域努力获得更多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二是集成创新,使各种相关技术成果融合汇聚,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三是在广泛吸收全球科学成果、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充分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2]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加快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及高新技术产业化日益成为当今是将各国的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和关键所在。自主创新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衰和命运。总书记在讲话中曾多次强调,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决定因素,使国家的竞争力核心内容,是强国富民的重要基础,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要把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推动科技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类社会发展的每一次飞跃都是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的结果,而且科技创新是决定因素。在现阶段,经济增长将越来越取决于技术进步,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强势地位,从根本上看源于其先进的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不仅物化在劳动力、物资资本等有形生产要素上,还作为经济增长的独立要素起作用,其重要标志是科技产业在国民经济增长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这里所说的技术创新远远超过传统意义上的技术创新内涵,它不仅仅是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应用,而是包括新产品开发、产品设计、试制、生产组织、营销和市场开发的一系列环节,是科技产品市场化、产业化的全过程;同时还包括管理创新和观念创新。对于生产企业来说,创新是指开发新产品的能力,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创新还应包括开发有经济价值的工序和服务以及将其市场化的全部过程。作为世界上发展中国家的一员,我国只有不断地实现自主创新才能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增长。[3]

4我国发展自我创新的现实基础

虽然我国自主创新技术薄弱、竞争力不强,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已初步具备了发展高新技术的现实基础。

4.1科教兴国战略日益深入人心并正在得到贯彻实施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其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这是我们加快发展高新技术的思想基础和政策保证。

4.2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启动国家创新体系是指和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相联系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系统,其骨干部分是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国家创新体系的主要功能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传播和应用。与其相联系,国家创新体系就包括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知识传播和应用系统。国家创新体制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石。我国旨在通过知识创新27工程建设、技术创新工程建设和211工程建设,建成完善的国家创新体系,以适应加快发展高新技术的需要,从而为加快发展高新技术带来勃勃生机。

4.3科技工业园区得到一定发展科技工业园区是规范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兴办科技工业园区是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重要战略举措,它起着科技成果商品化加速器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以科技工业园区为主体,高新技术服务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科技工业园区是科技成果向全社会扩散的辐射源。

5以自主创新为指导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变革

首先,国家需要确立鼓励自主创新的的政策导向。制定有利于企业发展的面向知识经济的政策制度和措施,包括对自主品牌产品实行政府优先采购,对企业自主研发的各项开支减免税收;对合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有步骤地取消各种优惠政策。我国自主研发企业须上缴33%的所得税,而合资企业只需17%。这种人为的不平等竞争加剧了国内企业的负担,缩减了用于自主研发的经费;通过对产学研结合和对共性技术研发基地的支持,对企业的自主研发给予间接支持等。[4]第二,推动企业建立健全自主创新体系。自主创新通常要支付较大的成本,如果创新活动只发生在个别部门、个别层面,其连接性差,不能引起连锁性创新,不能形成相关部门的共同创新或整体性创新,那么所要支付的成本就更大,其创新的成效也难以显现出来。因此,如何增强创新的连接性,从而产生连锁性创新,是提高创新有效性与效率的关键。首先,要强化创新过程的系统性整合与协同,通过创新过程的网络化,在所有各相关企业积极参与创新过程的基础上发挥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的功能,打破创新活动的边界限制,使跨部门、跨行业、跨专业、跨领域的联合创新或协同创新成为可能,为创新提供广泛的社会基础。其次,还要激发多元化企业从事创新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整个社会的创新活动保持一定的密集度,从而为创新体系的整合创造条件。再次,构建创新过程的互动化模式,增大不同创新活动之间的连接性,促使其产生连锁性创新,并相互补充与提升能级。第三,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培育和造就以创新为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产品,努力形成以电子信息、现代医药及生物制品、新材料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框架,使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政府投入及相关政策,引导全社会加大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力度,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采取切实有力措施,鼓励和引导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大中型企业和国防军工企业,以科研成果、专利技术作价及资产入股等方式,创办区外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扶持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形成行业发展龙头,带动行业发展。第四,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传统产业技术升级,以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改造传统产品为重点,选择装备制造、原材料、农产品深加工等重点领域,推广、应用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加大对机械、冶金、饮料食品、化工等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我国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必须大力发展自主创新,靠持续的技术进步形成核心竞争力。自主创新虽然最初要付出较高的成本,但却避免了引进技术时要支付的高昂代价,还避免了投产后须将绝大部分利润让给外方作输出技术的回馈。从长远看,对我国经济的增长和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