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循环经济模式与发展策略

时间:2022-01-11 09:20:35

食用菌循环经济模式与发展策略

摘要:本文介绍了南平市食用菌循环的几种经济模式,并根据调查研究结果,指出目前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建立高素质人才队伍和加强服务配套,提升食用菌产业化水平等3个方面提出发展对策。

关键词:食用菌;循环经济;发展;策略

南平市食用菌生产历史比较悠久,是福建食用菌主要产区,在全省占有重要的地位。2014年,全市栽培各类菌类8.05亿袋,经济产值约为24.2亿元,食用菌产业已经成为南平市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而发展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途径[1],南平市食用菌产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几种有效的循环经济模式,取得了较高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1南平市食用菌循环经济模式

1.1海鲜菇工厂化栽培模式

近年来海鲜菇在南平市快速发展,并适合于工业化栽培,以顺昌县为例,2002年开始试种海鲜菇以来,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顺昌有工厂化生产海鲜菇企业56家,年栽培海鲜菇1.5亿袋,生产鲜菇5万吨,产值5亿元,每天外运鲜菇180吨,占全国海鲜菇市场份额的85%,带动就业1万多人。同时顺昌县神农菇业与农林大学菌物研究中心合作,研发用农业下脚料替代阔叶树木屑作为原料的配方技术,即以杉木屑、玉米芯、棉籽壳、甘蔗渣、麦麸等作为栽培原料,使发展食用菌产业与生态保护相矛盾的问题得以有效解决。真正实现绿色、生态、可持续的食用菌循环模式。

1.2“菌糠综合利用循环”模式

根据南平市农业局统计,南平市每年生产的废菌棒总量在300万吨以上,而菌糠营养价值丰富,具体营养成分见表1。将这些资源利用起来,对发展生态、绿色农业具有重要意义。南平市武夷福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建立了黑木耳,海鲜菇—菌糠—水稻等种植模式,不但解决了黑木耳,海鲜菇的连作障碍,又促进了粮食的增收。此外,还有杏鲍菇+菌糠+基地等循环模式。使菌糠在食用菌生产中得到了充分的循环利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了经济效益。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品种结构不合理

目前,南平市通过调整菌类品种结构,食用菌品种数量有海鲜菇,竹荪,香菇,黑木耳,杏鲍菇,灵芝,茶树菇等10余个,但是品种结构还不合理,海鲜菇产量占总体80%以上,而香菇、木耳等品种生产面积较小,没有形成大量规模。

2.2专业人才较少,人才梯队不合理

近年来,随着食用菌生产规模的日益增大,生产中的管理也面临很多挑战和威胁,而管理人员专业素质较低,年龄大、教育程度不高,人才结构不合理,导致在实际生产中,无法有效科学的进行生产管理和技术服务。

2.3深加工水平较低

目前,南平市食用菌精深加工能力较差,产品比较单一,还停留在原始初级水平,产品链条还不规范,附加值程度较低,这大大制约了食用菌向集约化、产业化发展。

2.4科研开发滞后

科技技术对于食用菌生产具有重要作用,由于政府部门对食用菌科研经费投入不足,一些新的技术和设备无法有效的引入生产中去,导致一些新产品、新品种的开发相对滞后,新品种驯化和选育不足,知识产权保护无法得到有效的重视,这些因素都影响了食用菌规模化生产。

3发展对策与建议

3.1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首先南平市要与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农科院等科研机构进行合作,开发新的食用菌品种及深加工产品,实现品种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积极引用外来珍稀食用菌品种,不断探索栽培高产技术,保证生产数量和质量;引导和指导菇农向标准化生产进行,加强质量安全防控体系;另一方面,大力推进食用菌的深加工,引导和帮扶食用菌企业向深加工、产品研发进行转型,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拓展流通渠道、促进农民收益。

3.2建立高素质人才队伍

通过培训、访问、交流等方式,对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技术人员、食用菌企业生产管理人员、农民等进行多角度、多形式的培训,培养一支掌握管理、专业技术、风险意识的综合性人才队伍,同时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队伍培养机制和激励人才机制,保证食用菌产业能够持续健康发展。

3.3加强服务配套,提升食用菌产业化水平

首先,要做好食用菌发展的规划,明确产业发展目标,优化区域布局,用科学来指导生产;其次,农业部门要搞好食用菌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工作;再次要完善信息服务,建立食用菌信息平台,为企业和农户及时提供相关信息;最后,要建立食用菌典型示范区,扩大辐射范围,以点带面,扩大生产规模。

总之,要通过科技带动、政策推动、规划牵动等手段、全方位搞好相关服务,调动农民参与食用菌生产的积极性,为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各种平台和强有力的支撑。

作者:黄晓丽单位:南平市农业局

【参考文献】

[1]余建妹,郑社会,潘飞云.浙江淳安食用菌循环经济模式与发展建议[J].食药用菌,2013,21(2):78-81.

[2]徐艳,王东华,纪明山.5种常见食用菌液体发酵产物对黄瓜褐斑菌的抑制作用[J].江苏农业科学,2014,42(8):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