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下理财思路考究

时间:2022-01-20 10:40:00

新经济下理财思路考究

一、创新增收节流理念与方式,开拓市场需求

(一)开源的着力点在于抓好产销平衡虽然社会进入了后金融危机时代,宏观经济运行也出现了下行的趋势,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市场都在萎缩,所有的销售都在负增长,所有的需求都是有减无增。历次经济危机表明,总有一些经济实体在经济危机中通过市场细分和产品准确定位,成功地开发出新的社会需求产品,找到了新的消费群体,实现了产品的升级换代,把市场危机变成了成功机会。因此,只要抓住产销平衡,虽然经营形势严峻,但利润空间还是有的,还有突出重围的余地。但如果产销失去平衡,所有的问题都会像“滚雪球”一样,出现“下山效应”,生产经营就会陷入十分被动的局面。因此,“咬住产销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是做好开源的着力点,通过研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不断地提升利润空间。

(二)节流的着力点在于抓好挖潜增效管理的真正实质又是什么呢?不就是外挣内降吗?从这个意义上说,挖潜增效同样也是管理永恒的主题。特别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和宏观经济运行下行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因为这个时段不仅要开拓市场,还要抓管理,在内部找问题,挖潜力。通过“一正一反”和“一进一出”的精打细算,实施“管、压、保”三者相结合,用“干毛巾也要挤出三滴水”的精神深挖细找。(1)缩减固定费用。按照管理会计的说法,固定费用是指在产量一定条件下与生产经营无关和不可压缩的支出。在一般性的管理中都将此项费用列入了不可能降低的项目。但随着社会进入了后金融危机时代和宏观经济运行下行,必然使一部分在经济高速扩张时购置的机器设备出现了结构性过剩。这部分过剩的机器设备有的非常先进,如果坚持用“大马拉小车”的办法,不仅造成了这些设备的严重浪费,也会使其物理功能受到影响,得不偿失。其有效降本办法是:第一,及时对这些过剩的固定资产进行封存,视市场的回暖和需求情况再对是否重新投入使用进行决策。此举虽然可能增加了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但却降低了固定资产的有形损耗。其次,采用设备租赁的办法,将过剩的机器设备出租给设备需求单位,增加固定资产收益。再次,开展资产处置。通过采取公开招投标方式,把多余的固定资产进行变卖,这也是减少和降低固定资产无形损耗和有形损失的办法,变死物为活钱。(2)压缩变动费用。由于变动费用的“可变性”,长期以来一直成为财务管理的压缩重点。但从近年的情况看,办公费、修理费、差旅费、招待费、电话费等科目的压缩额度和空间有限,方法创新难度大,总体的效果不理想。压缩的思路和项目需要创新和转换:第一,控制职务消费。职务消费是一种等级现象。行政级别越高,职务消费额度越大。因此,对职务消费要进行量化管理。把公与私的消费支出进行划界、明项。逐步使公款接待、公车使用等职务消费推向公开、透明。其次,大力开展财务民主管理。对发生的办公费、差旅费、招待费、修理费、电话费等变动费用按照人员、岗位、职务和数额进行定期公示,明确其用向,主动接受和欢迎社会监督,深化节约意识和效果。再次,创新变动费用控制指标。把变动费用指标控制分为二类,一类是考核指标,它是单位和部门必须完成的最低指标和薪酬兑现的保底指标。采取的政策是只罚不奖的办法。另一类是跳跃指标,它是指单位和部门通过采取多项努力和措施,跳一跳、跃一跃才能完成的指标,也称为力争指标。对这类指标,单位和部门能完成固然很好,没有完成也不用刻意责备,实施的是完成了奖励,没有完成不罚,采取只奖不罚的兑现政策。

二、优化行权制度体系,效益与监督并举

(一)完善授权体系交易授权是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维护行权秩序的核心控制点。一是要完善量化授权。根据以往的经验教训,决策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对决策者的决策权力进行量化授权,使决策者拥有了一种无限决策的权力。同时,也使监督部门对决策者的决策权力没有监督的依据,使监督成为水中月、镜中花。因此,对决策权力进行量化管理是从人治走向制度管理的重要步骤。特别是在项目投资、资金审批、物资采购、薪酬分配等方面,必须进行量化授权管理和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的原则,实施科学管理。二是优化行权的民主程序管理。“以人为本”不仅仅是表现在民生上,也应该用在管理上。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民主管理的过程中,用更加慎重、更加科学、更加理性的方式和态度保证决策人员行使各项授权,才能真正降低行权风险,提升管理效益。

(二)明确越权责任要让决策者充分认识到,任何越权行为都是对制度赋予行政职责的公然挑衅,也是最容易造成经济腐败和个人渎职的一种方式。长期以来,对越权及其所造成的后果在思想宣传上、行为管理上和事后处罚上都是存在不足的。还没有让一些决策者对越权的行为和后果产生制度上的敬畏之心,以至于不断有新的越权行为发生。今后,要大力用越权案例宣扬越权所引发的严重后果,让越权的人对制度要有敬畏之心,通过制度的刚性管理和决策者内心的接收式教育,彻底消除越权行为。

(三)强化行权考核虽然建立了问责制度,但实施过程中存在不少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考核问题。从目前的情况看,考核主要来自上级,这就是社会上所说的“对上不对下”。这种方式的优点是上级作为“作业”的布置者很清楚“学生”作业的好与坏,高与低。但缺点也是十分明显,那就是“学生”养成了“对上不对下”的习惯,容易造成脱离群众。因此,考核必须走上下结合的方式,走管理与民主的路子,把行权放置于阳光下,主动接受来自上级部门的考核,主动接受下面群众的监督。当发生重大经济损失时,及时启动内控制度追究机制,查明原因、责任,规范处置违规责任人。

三、做好利益协调,兼顾社会责任

(一)实施“保”的财务政策经济的发展是由生产工具、生产关系和掌握生产工具的人三位一体的融合产生的结果,失去了任何一方的配合都会降低生产力的水平。因此,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和宏观经济运行出现下行趋势的情况下,社会各方经济利益都会受到影响。因此,要根据市场变换和具体情况,实施一定程度和范围的“保”的财务政策是明智选择。也正是通过在工资薪酬、社会福利、医疗保险等利益分配方面采取了“保”的措施,起到了维护稳定、维护民生的重要作用,对于缓解社会压力,把不利因素转换成为有利因素提供了基础。

(二)实施“支”的财务政策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支持。道路交通、辖区治安、中小学教育等公共性社会服务也是政府支持经济发展的重要功能。何况受后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家宏观经济运行也出现了下行的趋势,对地方经济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在这种形势下,经济的发展不能仅仅用减法,更要用加法、乘法算好经济账。通过采取“支”的财务策略,该支持的要支持到位,与当地政府共度难关,认真履行社会职责,把支援地方建设看作是振兴经济的一盘棋,防止本位主义,用“双赢”的模式应对国家宏观经济运行下行的挑战,这也应是一条基本的选项。

作者:刘燕单位:中国石化河南石油勘探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