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限制原因及发展措施

时间:2022-08-23 02:47:52

农村经济限制原因及发展措施

新形势下,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中央提出要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的道路,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缩小城乡和地区差距,减少贫困,力争从根本上扭转城乡差距过大的局面,不断改善农民的经济及生活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但是我国农村经济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很多的制约因素,本文将针对在这些问题及发展思路进行探讨。

一、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

(一)农业基础薄弱,生态破坏严重,自然灾害频发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数量型的增长道路使农业发展所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恶化,耕地的逐年减少、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水污染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发展。一、人地矛盾突出,水资源严重短缺,严重制约农村经济发展。二、我国一直是自然灾害较多的国家,农业生产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仍然不强,生产能力不稳。

(二)农村经济建设投资高,收益低,缺少资金支持

长期以来,农民是中国最大的弱势群体。一、比较利益偏低对农业经济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在中国,农业是一种经济利益很低的产业。农业的投入成本高,产出效率低,从而抑制农民收入的增加,农业发展受到限制。二、近几年来,虽然支农资金逐年增长,但是与城市相比,占比依然很低。支农资金的投入有力的促进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技术和流通加工领域的服务的发展,但是与城市相比,所占比重依然过小。

(三)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

农业科技投入增长严重滞后于经济增长的速度,在科技队伍建设、科技机构健全、新技术推广应用等方面投入不足。由于资金投入、人事编制等问题的制约,造成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再加上服务机构机制不活、体制不新等问题,使服务体系很难发挥作用。农村普遍存在新技术、新品种推广不开,农业信息获取缺乏有效渠道等问题。(四)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人才流失严重我国农村许多地区的农民对子女文化教育极不重视,造成了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不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主要表现在:一、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失。农业的经济效益较低,大批农民从农村流向城市,留在农村的大多数是老弱妇幼或是在城市中缺乏竞争能力的人。二、农民接受科技知识的能力欠缺。在青壮年劳动力中,文化知识水平低,接受新技术、新事物的能力比较差,很难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转变和国家工业化发展的要求。

二、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策略

(一)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农业投入不足的状况主要是由于农业投入机制不健全所导致的。强化政府对农业投入的力度,调整支出结构,完善农业投入运行机制。加强农业投资立法,克服农业投入的随意性,规定各级政府对农业投入的最低比例,才能在二、三产业迅速扩张的过程中,相应增加农业的投入。

(二)发展农业科技,提高农业效益

我们要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应着力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增加对农业科研与技术推广的投入。农业科技的公共产品特性决定了政府始终是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投资的主体和主导力量。其次,加大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力度,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农业科技体制,创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农业信息体系。最后,切实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和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同时围绕推进农村经济产业化,抓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三)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引导结构调整升级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首先,发展优质农产品,实施精品、名牌战略,依靠科技进步,紧盯市场,改良作物品种。其次,发展“订单农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广大农民要紧紧抓住利益这一纽带,围绕优质优价,引导农民、粮食部门和粮食加工企业有机结合,这样既解除了农民的后顾之忧,又促进了农产品深加工业的发展,最终实现农业生产水平的升级。最后,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不能只局限于农业内部,要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促进结构调整和结构升级,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减少农村人口,增加农民收入。

(四)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培养和引进人才

首先,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其次,要努力提高基层干部经济管理能力,干部要加强学习经济和管理相关知识,结合工作实际,提高带领群众调整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的自觉性和本领。再次,要重视培养农业专业人才,一方面政府应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另一方面,鼓励那些大中专毕业生走入农村,进行自主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