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的经济学分析论文

时间:2022-11-13 09:41:00

诚信的经济学分析论文

诚信的缺失与功利的社会

写下诚信的题目,我想起一所著名高校发生的事情。由于学生作弊屡禁不止,学校决定治乱世用重典,遂于期末考试前遍告校园,称对作弊者一经查实即以开除论处。这一政策甫经公布,即引起轩然大波,居然有近半数学生对此口诛笔伐,认为太过严厉,还有学生表示持保留意见。我不禁纳闷,诚信到底怎么了?

在高校时,我不时收到国外大学的询问函,说是感谢我向他们写推荐信举荐贤才,而我连被推荐者长什么模样都不知道。诚信缺失似乎成为目前中国经济与社会中的痼疾,古人那中“言必行、行必果,一诺千金”的豪气现在已是缈若晨星了,以至于史玉柱还债这样理所当然的行为被视为不寻常的义举。

报章杂志对诚信的讨论让我想起一个关于诚信的童话。话说一个国王没有子嗣,打算从民间遴选一个小孩做王子,办法是给侯选者每人一颗牡丹花种,看谁种的花儿最漂亮、花朵最多。到了评比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小孩都捧着鲜艳漂亮的牡丹花相互争奇斗艳,只有一个小孩捧着那颗种子伤心落泪,他没有种出花来。但是,恰恰是他被选中了,因为所有的花种都煮熟了,是不能成活的。这个故事的诉求很鲜明:人要诚实,因为诚实可以给你带来好处。诚信本来是一个社会道德问题,在这个故事中却变得功利起来。

经济学家还会告诉你,缺乏诚信提高了交易成本,妨碍了交易。制度经济学大家威廉姆森认为,由于利己主义动机,人们在交易时会表现出机会主义倾向,总是想通过投机取巧获取私利,如不履行合约中规定的义务,曲解合约条款,以信息优势欺骗对方等等。这样一来,在交易时就得讨价还价,得调查对方的信用,得确保履行合约,交易成本就非常高了。交易成本过高时,也就不值得交易了,于是一个潜在的帕累托改善就不能实现。这一番推理的言下之意是,有诚信,才能实现有效率的交易。笔者认为缺乏诚信也是我国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阻力。这还是一个功利的思路。

童话与理论都是论证诚信缺失后的恶果的,我们也不妨从功利主义的角度讨论个人信用缺乏的原因,也就是用经济学方法探讨诚信问题。

诚信缺失的根源——经济人与成本收益比较

诚信是个人的行为。个人首先是一个经济人,加上其他一些情感因素就变成一个社会人。经济人只考虑物质利益,社会人还追求物质利益之外的东西如利他主义、同情心、责任感等等。但无论是经济人还是社会人,人都是理性的。理性的含义是会算计,以最节约的方法达到目标。

在考察诚信时我们只考虑人的经济人特性。作为一个经济人,他追求金钱或物质利益,而诚信是获得这些的手段之一。因此,对诚信缺失原因的分析不妨从经济学的思路来考察,将其建立在个人对成本收益比较的基础上。

如果一个人是诚实和守信用的,他会有一种良好的自我感觉,会感到心情愉悦,毕竟每个人都有追求高尚的动机,举止得体、品行端正让自己在心理上感到安宁和欣慰,在道德归属上升华。此时,人是一个社会人,而诚信也就成为效用之源,是一个好东西(good),而不是坏东西(bad)。与此同时,一个人诚实与守信用的品行也会给他带来好处(good),使他很容易地找到交易伙伴,低成本地进行交易,最终获取利润。没有人愿意和一个缺乏信用的人交往或做生意。此时,人是一个经济人,如同我们在前面的童话中所看到的,诚信是利益或good之源。

另一方面,维持诚信也是有代价的,并非免费午餐。交易商品或服务时,你必须按照约定条件付款或交货,哪怕自己遇到重重困难。即使投资遭受损失,也要想尽办法还回银行贷款。当申请学校时,即使成绩不够理想,也不能修改。当借款到期时,就算所有的钱都套牢在股市,也要斩仓套现。

一个人是否坚守诚信取决于守信的机会成本与不守信的机会成本的比较。如果维护个人信用要付出巨大的财富代价,诚信的动机会降低。如果不诚实毁坏了一个人的前途,诚信的动机就加强。马克思评论资本家说:“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利润,它就保证被到处使用;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这好象不止是说资本家,也适用于一个没有道德约束的经济人。其实资本家也是普通的经济人,并不是因为他有资本后就有了自私的动机,自私的动机与生俱来。高校的学术作假在学术界是一个公开的秘密,显然是一个诚信问题。但你会发觉,二流的学者作假的可能性多于一流学者,原因就在于,抄袭是二流学者获取名利的快捷方式,而一流学者凭借自己的实力与努力就足以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如果抄袭或伪造实验数据,一世英名就会付诸东流。

循此思路观察,结论让人诧异。有能力的人、有财富的人坚守诚信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因为凭借能力就可以获得自己所需要的物质利益。而如果失信于人,其丧失的财富也相应很多。一些大公司更注意信誉就是这个原因。但是,一个人力资本稀少的人其守信的可能性就要低一些。因为循正道所得少而又少,而走偏门则可以得到一次性收益。留学生身上诚信的变化更能说明问题。现在学有所成(获得了名校Ph.D)的海归派对西方的诚信推崇备至,熟稔于心,他们绝不会为不了解的学生写推荐信,也不会在写推荐信时拔高。因为这样做会损坏他们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形象,也与他们重新建立起来的价值观格格不入。他们会为诚实与守信而骄傲,同时也有维护个人信用的能力。但是,窃以为当初他们申请留学时提供的成绩之真伪却大为可疑。如果成绩做了手脚,离心仪已久的美利坚就更近了,而成本微不足道,就算事情败露,也只是为洋人不齿,周围不会有人说三道四。同样一个人,竟前非后是,差别如此之大乎?或许会反驳说,那是因为他们已经食洋而化,洗脑了。但是,同样是海归,不是有很多人号称毅然决然地拒绝了美女、洋房、名车、高薪的诱惑,婉谢了导师的殷殷挽留,然后回国招摇撞骗吗?相信大家还记得基因皇后的丑闻。这些人学有不成,其犯诚信错误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何以他们不洗脑呢?说穿了,是守信与不守信的机会成本的比较左右了一切。当然,上述论点只是建立在经济人的假设上,所以也不必于心不安。诚信是交易博弈的结果

事实上,不守信用的机会成本是非常高的。都不遵守约定,都想投机取巧,则互惠的交易不能实现。其实每个人本质上都还是认同诚信的,而且诚信也能增进所有人的福利。既然如此,何以会以期望诚信始,以缺乏个人信用终呢?诚信是在相互交往中实现的,问题也就出现在交易对象之间的博弈中。

交易实际上是一个囚犯困境式的结局:如果大家都信守承诺、诚实行为,结果固然最佳;如果一方守诺而另一方背信,背信一方能得到比双方都守信还要高的收益;如果一方背信而另一方坚守诚信,守信者一定损失惨重。结果,当对方遵守承诺时,守信固然有益,而背信则更是暴利;而当对方不守约定时,守信就损失惨重,背信则可避免损失。这样一来,无论对方守信与否,背信都是最佳选择。结果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双方都选择背信。既不守诚信,交易就无法开展,因此结果一定劣于都守信时的状况,此即囚犯困境。(此处考虑的博弈是,交易双方的策略都是违约或守约。如果一方的策略是是否违约如以次充好,另一方的策略是是否信任对方,结果也是一样。)

此类例子多不胜举。不妨观察一下中国学生在申请国外大学奖学金与入学资格时提供的成绩。我相信很少有人愿意在成绩上做手脚,因为这样做既要忍受良心上的不安,又要承担败露后的惊吓。尽管如此,仍然有人改动成绩,伪造推荐信。原因何在呢?显然,如果只以经济人的身份出现,成绩不甚理想而又守身如玉,胜算极微。如果改动成绩,当别人改动时不至于受损,当别人不改动时就会受益,虽然利益来路不明。结果自然是次优的,大家都作假,大家也都承受心理上的折磨,乃至诚实守信者也惨遭殃及。我所知道的加拿大一所学校,在接受申请并评定奖学金时,当地学生平均成绩80以上就是优秀,而来自中国大陆的学生要达到90以上才算。以我在高校的经历,一个班最好的学生要达到平均成绩90分实在是凤毛麟角。那说明什么呢?只能是说自作自受。前一段时间还发生过一件事情,加州大学向美国高校广发英雄贴,让他们注意来自中国中南地区一所著名高校的申请者成绩的真伪。这可是国际影响了。

如果双方之间的交易是一次性的,结果一定是诚信缺失。不过,如果反复交往,即交易一次又一次的进行,结果会有所变化。连续的交易又因无限重复和有限重复而不同。如果A和B之间的交易是无限次数的,就存在着对不守诚信行为的惩罚和对信守诺言的回报。设想博弈以A违约开始。到第二次交易时,B会不信任A,要么放弃交易,要么附加更多的条件,但这对双方都不利。他们会认识到,出于追求个人利益的行为,反而导致了双方利益的损失。交易还要进行下去,有鉴于不合作的恶果,到第三次交易时,A会尝试着遵守游戏规则。你投我以桃,我必报你以李,在第四次交易中B就会信任对方。反之,如果A在第四次交易中对B第三次交易中发出的善意信号置若罔闻,则我做初一,你定做十五,B会在第五次交易中继续违约,结果大家都不能讨好,则博弈再度限于囚犯困境的僵局。但是,既然博弈要不断地进行下去,则囚犯困境结局决非均衡。通过不断的惩罚与激励,最终会出现双方合作共同获益的结果。每个人都是理性的,能够推演上述过程。于是我们会发觉,与其在第二次交易中遵守规则,还不如在第一次交易中遵守规则。因此结论是,对于无限连续交易博弈而言,每次交易的均衡都表现为双方都遵守规则、坚守诚信,因而是最优结局。

但是,如果交易虽然重复进行,但次数有限,则每一次交易的均衡仍然与一次性的交易博弈相同,是囚犯困境式的次优结局。道理很简单。既然次数有限,则一定存在着最后一次的交易博弈。既然是最后的博弈,则不管你做什么,一诺千金也好,坑蒙拐骗也好,既不会遭受损金折物的惩罚,也不会享受绶带披身的奖励,因为博弈结束了。想象一下,如果一个人明天就要死去,那他今天守法的动机还会一如既往地强吗?因此说,最后一次的交易博弈等同于一次性的交易博弈。

那么倒数第二次交易博弈又如何呢?因为最后一次交易博弈已经确定就是囚犯困境式的结局,并不会因为倒数第二次交易博弈的性质而更改,那就是说,倒数第二次交易博弈不受最后一次博弈的约束。当你遵守规则时,不会在下一次受到奖励;当你违背规则时,也不存在着惩罚。因此,倒数第二次的交易博弈同样与一次性的交易博弈无异,其均衡也是囚犯困境。这与无限重复的博弈有着根本的区别。

依次类推,一直到第一次交易博弈,都不存在着激励与惩罚机制。在经济学上,这叫后向递推。因此,有限连续的交易博弈在性质上与一次性的交易博弈相同,其每一次的均衡都是囚犯困境结局,是一种次优。换言之,诚信是缺失的。

中国的诚信缺失缘由

上述分析是一个纯粹的理论模型,现实中的情况又如何呢?

情况一是,一个人有可能会自始至终和同一个人来往、交易,则交易博弈是无限连续的。在多年的交情中,诚信是不成问题的。

情况二是,就算他和不同的人交易,每个人都只交易有限次数,但与不同人的一系列交易在时期上错开,而且其交易对象相互之间拥有共同的信息,这也等同于与同一个人交易。因为,当他和A交易时,无论是守信的良好记录,还是背信的劣迹,都会被下一个对象B所获知,B会据此采取相应地措施。在西方成熟市场经济国家,银行对个人信誉的记录就是一个信息共享机制,警察局对个人刑事污点的记录也是一个信息共享机制。这些机制足以保证一个人的交易信用为其他人获知,使一个人过往所作所为始终如影随形地跟定他,从而使得他的交易具有无限连续的性质,有奖惩机制加以约束:不管你是到了天边,良好的银行信用会促进你的事业;也不管你是到了海角,曾经偷窃的刑事记录仍会阻止你获得贷款。此外,报纸的宣传、所获得的各种奖励、周围人等的口头传诵或口诛笔伐等等也都是信息共享机制,只是共享范围较为狭窄,是区域性的。但是,这种体系在我国尚未建立。

情况三是,和不同的人交易有限次数,但其交易对象虽然也在时间上错开,但并不共享信息,或者信息共享的范围是区域性的。由于信息传递的阻塞,当你在学校考试作弊时,仍可以在IBM中国公司谋得一席职位;当你在IBM因报销假发票被辞退时,还可以尝试应聘《21世纪经济报道》的IT专业版记者。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欺骗的动机会强化,而诚实的心理会减弱,——记住,我们讨论的是一个经济人。正如你我经常看到的,骗子屡屡得手,对象并不是同一个人。受害者或许常常受骗,但还不至于两次失手于同一个骗子。我想这正是我国的经济环境,既没有一个全国性的银行信用记录体系,也缺乏其他传递和共享个人信用的机制。因此,解决诚信也有简单的方法,那就是建立全国性的个人信用体系,让个人的诚信记录成为共享的信息。在一个信息化时代,这很容易做到,例如将毕业生的信息在网上公布,将银行信用记录联网,等等。信息的共享可以将交易或交往变成无限连续的博弈,从而增加不守信用的机会成本。

超越经济人的思考

作为一个经济人,不守诚信是出于成本与收益的比较,而呼吁坚守诚信也是因为诚信能够降低交易成本。我们已经看到了经济学思维的强大分析力,功利的目的占据了主要地位。

不过,让我们欣慰的是,诚信更是一个社会心理的范畴,不止受赤裸裸的金钱物质利益的驱使。就本质而言,人们更是出于心理需要而坚守诚信的。所谓人之初,性本善,看到一个人遇到车祸,你也会觉着难过。老人过马路,你会搀扶一把。同事生病住院,你会带着鲜花去看望。事实上坚守诚信也基于同样的心理,与爱心、同情心、责任感和利他主义如出一辙。

既然是一个社会心理范畴,诚信的状况也决定于文化因素,也会借助于道德教化而增进。基督教的理念、东方社会的道德规范都能促进诚信,教育的普及与社会舆论的宣传也能促进诚信。在一些社会,对考试作弊和打架斗殴极为不齿与不屑。而在另一个社会,考试抄袭、买假发票报销仅仅是一个个小小的举止不当,尚不至于让大家同仇敌忾。因此当史玉柱还债时,还被目为英雄,须不知欠债还钱乃天经地义的事情。诚信之有无,均有其滋生的社会文化土壤。相应地,建设社会诚信体系,也可由道德教化始,并辅以具体的奖惩激励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如银行信用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