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及金融发展差异思考

时间:2022-01-23 08:37:03

区域经济及金融发展差异思考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有所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区域经济及金融发展的差异化变得更加明显。区域经济以及金融发展的差异化,不仅给经济的持续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还给我国政治、社会的稳定埋下了隐患。为了更好地对我国区域金融及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思考,笔者从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的概念出发,指出了这两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并且对其协调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区域经济;金融;差异化比较

区域经济的发展,不仅受到经济发展政策的影响,还与该地区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之间存在较大的关系。区域经济及金融发展差异化的研究,是一个新兴学科。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国家,对这一课题的研究都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并没有形成相关的理论体系。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区域经济和金融之间所存在的差异,已经严重影响我国基本的经济发展战略,并且已经逐渐成为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急需解决的矛盾。因此,如何解决我国区域经济及金融发展的差异化问题,实现区域经济及金融的协同发展,对我国社会的长期发展,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

一、区域经济与区域金融的相关概念

所谓区域金融,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金融运转情况以及在时空分布上的相关状态。而区域经济当中包含不同的区域金融形态,并对区域金融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一般情况下,区域金融会随着区域经济的变化而变化,并在不同的区域经济条件下,呈现出不同的区域金融形态。也正是由于这种联系性和差异性,才使我国的金融体系变得更加合理和完善。地区金融作为金融体系以及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总体上来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是区域性,区域金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部分,不仅反应区域经济发展的状态,也从一定层面上受到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此,不同地区的金融体系是存在很大差异的,差异性是区域金融的首要特点。第二是差异性,由于区域金融是一个地区区域经济状况的体现,所以,区域金融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区域发展情况的影响。我国地域较为辽阔,南北方的经济发展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现象,这就导致以地区经济为主的区域金融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第三是区域金融还具有较强的流通性。由于区域金融的标新形式是货币,而货币最重要的一个性质就是流通性,所以,受到货币性质的影响,区域金融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流通性。

二、我国区域经济及区域金融之间的联系

区域经济与区域金融二者之间的联系,不仅十分密切,而且互相影响。一方面,一个地区的金融结构由该地区的经济结构所决定;另一方面,金融结构的不同,也会相应的改变该地区的经济结构。区域经济和区域金融,这两者之间在存在着联系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与区域经济相比,区域金融对市场有着更加敏锐的感知能力,并能根据市场情况作出及时的反映。与区域经济相比,区域金融也更容易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稳定性相对较差。

三、我国区域金融及经济和谐发展的实现路径

1.对区域金融的发展进行宏观调控。区域经济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是区域经济不平衡的原因。为了更好地解决区域金融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首先要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加以掌握,并且要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进行合理规划。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对区域金融的研究还很不成熟,为了促进本地区的金融发展,政府常常对一些较为成功地区的金融发展模式,进行盲目地借鉴[1]。这种忽略本地区实际情况的金融发展模式,不仅没有使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取得进步,还从一定程度上给经济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政府在金融发展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并采取扬长避短的方式对本地区的产业结构进行优化配置,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物质方面的基础。中央银行也应积极转换工作模式,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财政监督以及财政调控制度。对于东南沿海及南方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要适当提高存款准备金,并实行相对严格的利率政策。而对于中西部等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央行应采取较为宽松的财政政策,并且适当降低该地区的贷款利率,以促进该地区的金融流通速度,进而促进该地区经济的发展。2.建立区域经济与区域金融之间的联系。很多学者认为,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这两者之间并没有本质上的联系。其实不然,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并且区域金融的发展水平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成正比,即一个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越高,那么该地区的区域金融水平也就越高。一般情况下,区域金融负责对资金进行筹集,并完成资金的二次分配。区域金融对资金的筹集和分配是通过对利率进行调节来完成的。利率的高低不仅会对资金的流向产生影响,还会间接地给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影响。区域经济和区域金融的协调发展,对于地区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影响。一个地区如果实现了区域经济和区域金融的和谐发展,就意味着该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人才数量及城市化水平都处于较高的层面。所以,政府要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积极寻找区域金融和区域经济之间的联系,并为这两者的发展,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机制[2]。还要通过对战略规划的调整,来使金融主体之间的配置变得更加合理化,进而促进该地区经济的长期发展。3.积极鼓励新兴产业的发展,并为其提供制度保障。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深,带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与此同时,也使我国的企业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我国传统的企业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发展。为使我国在国际金融的竞争发展中,处于一个相对有利的地位,对企业进行改革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更好地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政府应积极对本地区的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升级,并为新兴产业提供一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但新兴产业的发展,仅仅依靠政府和银行的作用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适当风险投资的力量。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国外的许多新兴产业都是利用风险投资的力量发动起来的,这为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同时,企业使用部分风险投资的资金,在提高企业的经营成本的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责任感,使企业能在经营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风险投资资金的使用,也从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银行的风险,确保地区金融的安全。但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风险投资还处于一个刚刚起步阶段,相关的制度和管理还不够完善[3]。所以对于很多企业而言,银行仍旧是进行企业贷款的最佳选择。过多的企业贷款,不仅会加剧银行资金的紧张情况,还会使区域金融承担着过大的金融风险,这对区域经济的稳定发展是十分不利的。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政府要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持,并加快风险投资的发展[3]。4.完善金融体系,建立合理的融资环境。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我国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区域金融的发展环境也相对复杂。尤其是在金融服务质量方面,我国还存在着较多的不足。应将建立“全方位、多层次以及宽领域”的金融发展体系,作为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根本目标。而且在区域金融发展的过程中,不能仅仅依靠东南沿海地区,也应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建立一些证券公司,以此来提高融资的渠道,降低区域金融的风险,进而实现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同,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共同富裕”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而协调区域经济的平衡化发展,尽量缩小我国区域经济及金融发展之间的差异,实现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基本要求。区域金融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协调,不仅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更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此外,政府要充分意识到我国东南沿海与西北内陆地区,在自然条件与地理位置之间的差异,制订出适合不同地区的经济以及金融发展战略。对于一些在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上都不占优势的地区,国家要予以适当的政策倾斜,以此来促进我国区域经济与区域金融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彭耿,刘芳.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区域差异——基于变系数模型的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2012(5).

[2]黄晶,卢家昌.地区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基于江苏省的实证分析[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2(2).

[3]孙林,杨俊.我国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关系再研究——基于我国三大区域面板数据的检验和分析[J].经济经纬,2012(2).

作者:杨文华 单位:中共马鞍山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