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时间:2022-03-06 04:57:58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摘要:近年来,在国家、省、市一系列优惠政策的扶持和项目推动下,墨江县先后建设了一批设施先进,高规模、高标准,科学化、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有效推动了全县发展现代畜牧业步伐。为进一步加快墨江县贫困山区畜牧业转型升级,全面提高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水平,墨江县境内99.8%的面积均以山地为主,地理气候适宜发展畜禽养殖,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也是畜牧业的发展,加快墨江县中央财政现代实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是农业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的重要举措,是推进现代化农业科技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途径。并认真了解农户养殖情况及技术需求,尽量帮助农户解决养殖生产中的各种问题,提高农户农业科技水平。极大的提高了示范户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充分调动了全县生猪养殖示范户的生产热情,促进了生产中先进技术的普及,增强了示范户增收致富的决心和信心。

关键词:农技推广;基层;经济发展

一、提高认识,加强科技人员的培训

为进一步开展基层农技推广工作,加大农民科学种养力度,墨江县全面实施农业科技进村入户。近年来墨江县分别组织选派实施的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有水稻、玉米、畜牧三个主导产业的技术指导员,参加省级普通班培训,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人员由县种子管理站、县畜牧工作站和15个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畜牧兽医工作站的59名(水稻技术指导员19名、玉米技术指导员20名、畜牧兽医技术指导员20名)农技指导员参加了全面系统的培训。培训班以农业部、财政部相关指导意见为导向,结合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要求及示范县项目管理办法,深入开展农技推广工作。在相关工作具体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了科技示范户的带头作用,并在技术指导员的指导下,促使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升,也提高了主导品种、主推技术、主要设备的到田率与入户率。统计表明,主推技术及主导品种入户率超过了95%,成果显著。农机推广工作的不断深入,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增强了自然灾害防御能力,为农业种植户增加经济收入提供了巨大的支持。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注重“四个结合”原则。首先,要做到行政与业务之间的结合。项目实施期间要努力获得村干部及相关领导的支持与配合,让农技推广工作充分落实。其次,要求各级技术推广组织相互合作,形成合力。再者,县级部门专业队伍要相互协调、配合。另外,配套设备、物资要满足技术要求。通过制定综合性的方案,保证技术指导工作充分发挥成效。通过系统性、全面性的科技培训,科技人员能够给予农户针对性指导,做到“技术到人,良法到田”,提高了农业技术推广的成效性。很多群众都反映:“种田、养猪是村看村、户看户、群众都看示范户。”由此可见,群众对示范户的关注度愈来愈高。在技术指导员的引导下,农村种植户、养殖户的思想观念发生了较大变化。通过技术培训、现场示范,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农户的学习主动性及积极性,为农业技术推广奠定了基础。将田间实践与技术讲学结合起来,能够让农户更好地理解技术的关键点,促使其科技意识及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力度,也就意味着提升生产力。借助科技示范户能够将新技术、新品种、新设备向更多的农户推广,从而推动区域农业发展,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通过上级科技培训,提高了农技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通过农技人员对农户的培训拓宽了农户的视野,更好地为全县农业增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在农业农村经济中的重要性

坚持统筹规划与分类指导相结合,墨江农业生态系统类型多样,生态环境脆弱,生产经营模式和标准不一,主要突出区域优势和地方特色,重点规划核心区和适宜区。综合考虑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市场条件、技术人才等因素,扬长避短、合理规划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建设特色生态农业产业体系,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原则。充分利用市场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和价格机制,加快特色生态产业发展。立足多样化、差异化市场需求,提高优势农产品市场竞争力。通过实施品质改善、科技进步、加工转化等措施,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同时,强化政府在统筹规划、政策环境营造、投融资体制创新、知识产权保护以及产业化示范等方面的引导作用和推动力度。坚持整体发展和突出重点的原则。既要结合地方实际、对农业产业进行整体开发,又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将有限的物力、财力和技术人才集中用于具有比较优势和区域特色的重点农产品上,集中各方力量抓好基地建设和产业开发,打造一批具有当地特色的优势农产品品牌。坚持自我发展与政策扶持相结合的重要性,着力培育加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种养殖大户、种养殖专业协会等产业化经营主体,同时示范户带动散户。积极争取中央、省级项目资金投入,充分利用好市级产业发展基金和县级产业扶持资金,重点扶大、扶优、扶强优势主导产业,加快产业化经营步伐,使各级财政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重要性,在农业资源利用过程中,必须按照规范程序办理相关手续,在发展农业的同时,也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避免资源环境破坏。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把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形成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和谐发展的新局面。经过一定的努力,形成以优质、特色、生态畜牧业产业体系;建设优质、特色、生态畜牧业核心生产区和产业带,实现区域化布局、适度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和产业化开发;农产品品质、加工转化率、品牌知名度得到进一步提高;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得到进一步提升。实现畜牧产业基地、基础设施、质量品牌、加工能力、科技推广和市场组织六个方面总体提升。

三、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科技成果转化的障碍

我县是哈尼族自治县,多数农户文化水平并不高。尽管近年来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途径在农业技术传播上所发挥的作用愈来愈大,但农业技术最主要的推广方式还是农技推广机构与农户之间的面度面交流。从现状来看,我国农技推广体系尚不健全,存在一定滞后,无法跟上科技成果市场的发展形势。同时,农业科技成果传递沟通机制尚不完善,使得农业科技成果创造者与传递者之间的交流受到了一定制约。过去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其综合素质无法达到形势发展要求。其次,地区农业信息网络整体技术水平偏低,阻碍了信息交流,影响了信息的时效性,约束了信息网络的作用,往往造成潜在用户的流失使得新科技无法得到推广。与此同时,科技传播渠道建设存在一定缺陷。尽管近年来我县加快了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建设步伐,但相关网络资源存在一定不足,且用户入网费用相对偏高,使得网络信息应用、传播受阻。加强农业推广工作,加大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是我县农业科技转化的前提。

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新科技转化的对策

扩大农业新科技在我县农业生产当中的应用范围,其本质目的在于保障农民经济效益,推动区域农业发展。通过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制,优化体系人员结构,加强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等方式来提升农业科技转化率,让技术成果转变为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在制度完善、创新的过程中,要重视农技推广项目管理制度建设,并构建出健全的招投标竞争机制。同时,要尽可能改善相关工作人员的薪酬待遇及工作环境,形成一支稳定的农技推广队伍,为区域农业经济持续发展创造人才条件。同时地方政府要重视民间科技推广组织及社会机构在农机推广中的作用,主动对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种养殖大户、种养殖专业协会进行资金扶持和技术指导,在制定扶持政策的同时,还要为涉农企业等中介组织提供政策支持,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的优势,进一步促进技术成果转化,让农业技术与实际生产密切关联起来,并扩大农技信息覆盖范围,让农业科技成果的价值充分体现出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建立,为我县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发挥重要作用,有利于较快实现少数民族和贫困地区经济跨越发展、有效改善民生和促进与周边区域合作交流,对进一步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实现共同富裕、落实省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作者:车立新 单位: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参考文献:

[1]谭敬.基于农业技术人才培养的潍坊市农业推广实践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5.

[2]宋斌.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

[3]何艳桃,李高峰.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成因探讨[J].商业时代,2011(20).

[4]原永芹,王凤珠.对县域农业科技推广与服务体系的探索[J].理论学刊,2001(06).

[5]陈勋.农业科技推广风险分析及其防范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2.

[6]李兴鑫.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发展对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