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经济构建希森模式

时间:2022-07-10 03:33:10

新农村经济构建希森模式

三农问题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梁锥希森新村和许家希森新村走出了一条社会主义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新路子,“希森模式”应运而生。

1“希森模式”的形成及经验

1.1梁锥希森新村和许家希森新村基本情况

乐陵市位于山东省西北部,北临天津滨海新区,东依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处环渤海经济圈与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半岛城市群)结合部,是山东省的北大门和主要进京门户,素有“齐燕要塞”、“鲁冀枢纽”之称[1]。梁锥希森新村和许家希森新村是乐陵市黄夹镇行政村,位于黄夹镇驻地北部。

1.2“希森模式”的形成过程

梁希森先生是梁锥希森新村村民,他出身贫苦,只有小学文化,但是头脑灵活,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就在外面闯荡,致富后不忘家乡人民,带领当地村民走向共同富裕。首先,将原来的旧村进行拆迁,建立新村庄。梁希森先生先后斥资9200万元为梁锥村和徐家村建造二层联排别墅楼房和四层单元楼。村民支付原来房子和现在楼房面积对比后的差价即可拥有新房,实际支付是每平米100元。两村村民为了表示对梁希森先生的感激之情,将村名分别改为梁锥希森新村和许家希森新村。其次,兴办乡镇企业,发展本村经济。根据自然环境,梁锥希森新村在拆迁后旧址上成立了希森三和集团。村民委员会与该村每户农民签订《土地折价入股协议》。土地每平方米折合90元,公司占用土地33.33hm2,因是改造前村民的土地,公司占用的土地便作为股份参、入股希森三和集团。希森三和集团的注册资本是1.2亿,让地村民股本占鲁西牛业公司总股本的1/4。许家希森新村以置换出来的20.00hm2宅基地为基础吸收村民46.67hm2耕地入股,建立了面积达66.67hm2的农业生产合作组织。农业生产合作组织对土地进行统一经营和管理,成立了希森马铃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发展马铃薯产业。“希森模式”是指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私营企业主梁希森出资拆旧村建新村(别墅),置换和节省部分土地兴办农业产业化企业或基地,实现传统农村向现代化农村的转化,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农业产业化股东和工人)的转化[2]。

1.3“希森模式”的经验

“希森模式”实行“公司+农户+基地”的生产经营方式,实现了企业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经验。

1.3.1发展循环经济延伸产业链条梁锥希森新村发展过程中,根据循环经济思想合理安排生产,形成了以经济养殖鲁西黄牛为核心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将原来传统农业的“资源—产品—废弃物”[3]生产方式改造成了“资源—产品—废弃物—产品”的新形产业模式。根据鲁西黄牛公司总经理的介绍,该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为:首先,村民使用农作物秸梗养殖鲁西肥牛,牛经过屠宰加工后产生初级产品牛肉和牛副产品,将牛的副产品进行加工以进一步提升肥牛的价值,利用牛粪便和屠宰加工的废弃物产生沼气来发电和烧饭、照明;制作沼气过程中产生的沼液和沼渣作为饲料用来养蘑菇,蘑菇的培养基用来养蚯蚓,蚯蚓可以制作中药和保健品,蚯蚓粪可以制造复合肥、饲料,肥料返回到田间后又培养出农作物,再用农作物秸秆来养牛。在许家希森新村,希森马铃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进行脱毒马铃薯原种繁育和规模化种植,正在建成无病毒专用型马铃薯脱毒组培苗—马铃薯原种—马铃薯种薯—马铃薯商品薯—马铃薯淀粉、薯条、薯片深加工这样一个集原种培育、繁殖与加工的完整产业链。

1.3.2立足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当存在的资源可以使得全局发展处于有利,或者在相关条件下,原有形势逐渐具有了新的发展态势时,便形成了“资源优势”[4]。黄牛原本是梁锥村一种普遍的资源,在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下,黄牛只用于耕作。而当地的黄牛品种好,将黄牛进行饲养的收益远大于用于耕作所获得的收益。梁锥希森新村充分利用了黄牛这一资源优势发展养牛。相比其他地区,许家希森新村的自然环境更适合马铃薯生长,这一地区的马铃薯高产、稳产,综合抗病性较强,品质较好。认识到这一资源优势后,梁希森先生引进人才,在当地发展脱毒马铃薯产业,以许家希森新村为特色产业基地,以世界为产品销售市场,成为现代特色农业的典范。

1.3.3公司与农户共同发展希森三和集团奉行“三和”理念:即公司与农户和谐发展,农村与城市和谐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公司将小牛提供给村民饲养,养到架子牛后缴由公司进行育肥,公司按每公斤高于市场价0.2元的价格收购村民饲养的小牛,小牛增重部分的收益归村民所有。变“供血”为“造血”,旨在用经济杠杆带动农民围绕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希森三和集团是当地的龙头企业,依托公司,农村劳动力得以更好的利用,实现了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共同富裕的目标。

1.3.4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组织“希森模式”通过农业生产合作组织的形式将家庭承包经营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优势结合起来,充分调动了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农民可以以耕地入股企业,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梁锥希森新村和许家希森新村村民直接参与农业生产合作组织,具有所有者和劳动者的双重身份,村民通过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组织有了收入保障。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村民的主人翁意识逐渐增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建设村庄。

2“希森模式”的运作效应

“希森模式”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使梁锥希森新村和许家希森新村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2.1物质文明效应

梁锥希森新村和许家希森新村村民住进了楼房,家中有线电视、空调、电冰箱、洗衣机、电脑等样样俱全。该村过去没有医院、学校、养老院,村民的医疗、教育、养老受到影响。现在,村里建立了新的医院、学校、养老院,村民就医方便了、适龄儿童可更好的接受教育、老年人也可更好的享受晚年生活。

2.2精神文明效应

按照中共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梁锥希森新村和许家希森新村村支部努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成立了农村文体协会,制定了《文体活动管理制度》,对村民的日常文化活动和节日活动做了具体规定。同时,开展村民文化培训,提升村民文化素质。

2.3政治文明效应

梁锥希森新村和许家希森新村村支部根据群众需要和提议,实行财务、政务公开。对群众提出的问题积极进行解决,并将问题的解决结果公开和定期回访村民,听取村民反馈的信息和意见,形成了干部与村民和谐建设新村的良好局面。从根本上改变了之前村务由某些人说了算、党政建设村民不满意的弊端。

3“希森模式”存在的问题

3.1资金不足,特色产业发展困境重重

梁锥希森新村的希森三和集团和许家希森新村的希森马铃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符合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但现实中公司的发展面临着资金、技术、人才、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困难,公司的管理者文化素质和管理水平不高,难以适应企业规模扩大后的要求。公司融资渠道不畅,在市场化和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下,国有商业银行把主要服务目标对准为数不多的大企业、大客户、大项目。据了解,当地银行不愿放贷给企业用于发展新农村建设。资金的缺乏是希森三和集团和希森马铃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发展的一大制约,作为龙头企业,公司发展进程不顺利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新农村建设的进行。

3.2土地问题,新农村建设缺乏保障

在梁锥希森新村改造中,希森三和集团公司把在改造过程中置换出来的宅基地和废弃地用来建设养牛场和屠宰厂,同时,公司租用村民的耕地进行蚯蚓养殖,公司定期支付土地租金。在许家希森新村的改造中,希森马铃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在置换出来的土地上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种植马铃薯。在新村建设中,当地政府把这些农业项目所占土地均视为农业农地,而不作非农用地安排,没有办理建设用地手续。在新村进行改造时,国家对于农村宅基地的占用和拆迁规定也不明确,村民只是以股份合作制的方式整理和开发利用自己的宅基地等土地资源,没有相应的健全的制度对之进行保障。2008年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农村耕地、宅基地等土地资源的流转做出了明确规定。但据了解,该村没有按照相关文件的规定对土地的流转进行公示。

4“希森模式”发展的对策

4.1推进投融资,促进企业发展

改变目前信贷资金回避农业项目的做法,建立农业产业化项目发展中长期融资和政策性扶持的特定机制,保证农业产业化的开发有信贷资金的支持。1996年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后,我国农村初步形成了以合作金融为基础,商业金融、政策性金融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体系。各个金融机构应该互相配合,为农村企业的发展乃至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充分的金融保障。农业发展银行应做好农业项目的考察、调研和市场分析,积极介入农业开发项目。农业银行应充分支持乡村龙头企业的发展,争取更多资金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新农村建设。

4.2依法规范企业占用农村用地的问题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农民通过将土地折价入股企业的方式利用土地的行为是一种新的尝试。这一做法也契合了十七大报告的内容,“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5]任何行为都是一把双刃剑,所以在鼓励土地向专业农户集中、发展规模经营的同时,必须防止一些工商企业进入农业,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名,侵占农民的土地。政府应采取措施保护农民的土地。积极出台土地保障法规,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为基础,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条例,划清建设用地和农业用地的界限,规范土地流转的程序以及流转市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