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7 20:19:30

可持续发展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范文篇1

论文摘要: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科学的发展观,已经深入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森林资源和林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目前的严峻状况,要求我们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到林业建设的制度、政策、法律等各个层面,构建一套全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从而实现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及其涵义

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系统地阐述了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并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即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这一定义因具有最概括意义而被广泛接受,并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得到认可。可持续发展是对传统价值观和发展观的挑战与变革。其内涵反映在以下5个方面:①可持续发展强调生态与经济的整体性。②可持续发展强调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的综合性。③可持续发展强调资源利用的高效性。④可持续发展强调体制与法制建设的必要性。⑤可持续发展强调社会的公平性。

2林业的定义及主要特点

林业的定义可概括为林业是人类对森林资源的全面保护、全面利用、全面发展的经营活动,是以森林的多功能来满足经济、社会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和基础产业。

为了正确地理解林业,还需要进一步了解林业的特点,以掌握林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林业的主要特点有如下几点:生产周期的复杂性;劳动过程的特殊性;初期培育森林的经济依赖性;生产经营活动的风险性;生产经营成果的多样性;林业效益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3可持续林业的含义及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3.1可持续林业的含义

综合国内外研究者已有研究成果,可持续林业的概念可归纳为:可持续林业是对森林生态系统在确保其生产力和可更新能力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和生态多样性不受损害前提下的林业实践活动。它是通过综合开发、培育和利用森林,以发挥其多种功能,从而保护土壤、空气和水的质量,以及森林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既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木质、非木质林产品和良好生态环境服务功能的需要,又不损害未来社会满足其需要的林业。

3.2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3.2.1依靠科技发展林业。要发展经济又要保证资源与环境的发展力,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依靠科技来发展经济,改变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在林业发展上,实施科技兴林,不断提高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3.2.2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调整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保证。要采取“以二促一带三”的策略,调整生产力布局,淘汰落后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产业重组,解决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调整林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发展优势产品,努力开拓木材林产品的新用途,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解决林产品结构不合理和产品缺乏竞争力的问题。调整企业布局和资产结构,实施大集团、大公司发展战略,共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市场,提高企业专业化程度和产品技术含量,提高市场的竞争力。

3.2.3注重林业生态、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林业的生态效益是指林业的发展所带来的生态方面的正面影响。人们普遍认识到,森林兼具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等三种效益,且经济效益往往最先受到关注,但我们可以看到,在目前的情况下,生态价值远远大于其经济价值。而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有着密切的联系,林业的生态效益可以创造经济效益。这些年来,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各地在实践中采取了很大的成效。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①林农结合式;②造林规模化;③造林多样化。

4建立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机制

4.1我国法律中关于林业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体现我们目前关于林业的单行法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及其事实条例。在这一立法宗旨中,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目的。在总则中,第5条规定“林业建设实行以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的方针。”第11条规定“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全民义务植树,开展植树造林活动。”这些规定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反映了我国法律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和关注。4.2对我国现存林业法律制度的完善我国已经设立的林业法律制度的完整性、严密性存在缺陷,在立法思路、立法原则、履行程序、实现方式、法律责任等方面的制度内容上有遗漏、空白、不明确之处。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补充和完善:①重新确立林业立法思路;②立法原则的创新;③在执法方面,一是必须实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控制森林资源过量消耗,健全管理机制,加大管理力度。二是必须认真加强林地管理,防止有林地逆转,实行林地用途管制和总量控制制度,严惩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的违法犯罪行为。三是必须认真执行凭证运输木材制度,严格对木材经营加工单位的监督管理。四是必须坚持依法治林,将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置于法律、法规的约束之中。加强基层执法队伍的建设,实现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④在法律责任方面,应建立健全法律责任制度。

参考文献

[1]蔡守秋等著.可持续发展与环境资源法制建设[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

[2]金瑞林.环境法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

[3]薛建辉.森林生态学[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

[4]原田尚彦著,于敏,译.环境法[M].法律出版社,1994年4月第1版.

[5]陈泉生.环境法原理[M].法律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

可持续发展论文范文篇2

论文摘要: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科学的发展观,已经深入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森林资源和林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目前的严峻状况,要求我们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到林业建设的制度、政策、法律等各个层面,构建一套全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从而实现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及其涵义

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系统地阐述了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并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即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这一定义因具有最概括意义而被广泛接受,并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得到认可。可持续发展是对传统价值观和发展观的挑战与变革。其内涵反映在以下5个方面:①可持续发展强调生态与经济的整体性。②可持续发展强调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的综合性。③可持续发展强调资源利用的高效性。④可持续发展强调体制与法制建设的必要性。⑤可持续发展强调社会的公平性。

2林业的定义及主要特点

林业的定义可概括为林业是人类对森林资源的全面保护、全面利用、全面发展的经营活动,是以森林的多功能来满足经济、社会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和基础产业。

为了正确地理解林业,还需要进一步了解林业的特点,以掌握林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林业的主要特点有如下几点:生产周期的复杂性;劳动过程的特殊性;初期培育森林的经济依赖性;生产经营活动的风险性;生产经营成果的多样性;林业效益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3可持续林业的含义及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3.1可持续林业的含义

综合国内外研究者已有研究成果,可持续林业的概念可归纳为:可持续林业是对森林生态系统在确保其生产力和可更新能力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和生态多样性不受损害前提下的林业实践活动。它是通过综合开发、培育和利用森林,以发挥其多种功能,从而保护土壤、空气和水的质量,以及森林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既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木质、非木质林产品和良好生态环境服务功能的需要,又不损害未来社会满足其需要的林业。

3.2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3.2.1依靠科技发展林业。要发展经济又要保证资源与环境的发展力,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依靠科技来发展经济,改变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在林业发展上,实施科技兴林,不断提高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3.2.2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调整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保证。要采取“以二促一带三”的策略,调整生产力布局,淘汰落后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产业重组,解决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调整林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发展优势产品,努力开拓木材林产品的新用途,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解决林产品结构不合理和产品缺乏竞争力的问题。调整企业布局和资产结构,实施大集团、大公司发展战略,共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市场,提高企业专业化程度和产品技术含量,提高市场的竞争力。

3.2.3注重林业生态、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林业的生态效益是指林业的发展所带来的生态方面的正面影响。人们普遍认识到,森林兼具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等三种效益,且经济效益往往最先受到关注,但我们可以看到,在目前的情况下,生态价值远远大于其经济价值。而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有着密切的联系,林业的生态效益可以创造经济效益。这些年来,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各地在实践中采取了很大的成效。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①林农结合式;②造林规模化;③造林多样化。

4建立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机制

4.1我国法律中关于林业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体现我们目前关于林业的单行法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及其事实条例。在这一立法宗旨中,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目的。在总则中,第5条规定“林业建设实行以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的方针。”第11条规定“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全民义务植树,开展植树造林活动。”这些规定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反映了我国法律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和关注。4.2对我国现存林业法律制度的完善我国已经设立的林业法律制度的完整性、严密性存在缺陷,在立法思路、立法原则、履行程序、实现方式、法律责任等方面的制度内容上有遗漏、空白、不明确之处。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补充和完善:①重新确立林业立法思路;②立法原则的创新;③在执法方面,一是必须实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控制森林资源过量消耗,健全管理机制,加大管理力度。二是必须认真加强林地管理,防止有林地逆转,实行林地用途管制和总量控制制度,严惩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的违法犯罪行为。三是必须认真执行凭证运输木材制度,严格对木材经营加工单位的监督管理。四是必须坚持依法治林,将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置于法律、法规的约束之中。加强基层执法队伍的建设,实现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④在法律责任方面,应建立健全法律责任制度。

参考文献

[1]蔡守秋等著.可持续发展与环境资源法制建设[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

[2]金瑞林.环境法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

[3]薛建辉.森林生态学[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

[4]原田尚彦著,于敏,译.环境法[M].法律出版社,1994年4月第1版.

[5]陈泉生.环境法原理[M].法律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

可持续发展论文范文篇3

论文摘要现代农业在推动农产品产量快速增加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等严重的生态问题,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本文从四个方面系统地分析了现代农业对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积极推广少耕、免耕、作物残茬覆盖、合理施肥、节水灌溉和有机农业生产等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自上世纪30年代初,化肥、农药的相继出现并应用于农业生产,标志着现代农业时代的到来。在现代农业时代,化肥、农药及除草剂等农业化学品的大量投入、灌溉面积的不断扩大、土壤机械化作业强度的不断提高、作物耐肥品种的推陈出新以及栽培技术的不断创新,共同推动了农产品产量的快速增加(主要是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与此同时,现代农业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等严重的生态问题,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

1现代农业的负面影响

1.1地表水及地下水污染

长期以来,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农业化学品的大量施用导致的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污染一直是农业及环境科学家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化学肥料,尤其是水溶性极强的氮素化肥,不仅可以通过地表径流冲刷到江河、湖泊等地表水中,而且可以通过降雨及灌水等淋溶到泉水及深井水中。农业生产活动被认为是硝酸盐污染水环境的最重要原因。农产品生产过程中氮素化肥的超量施用,提升了地下水和地表水中硝酸盐的含量,从而导致了水环境的富营养化。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在粮田面积减少的同时,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的面积迅速扩大。农民在经济作物上的投入远大于粮食作物,由此带来的农业化学污染也更为严重。

1.2作物的抗逆性下降,农产品的品质降低

化肥、农药等农业化学品的大量施用,可以显著提高植物组织中硝酸盐和氨基酸的含量,并使植物的细胞壁机械强度减弱,从而诱发植物病虫害的发生。不仅如此,农业化学品的超量施用还可以导致植物收获物中维生素C、有机酸及可溶性糖等营养成分的降低,从而导致农产品品质的下降。更为严重的是,植物吸收了杀虫剂、除草剂等农业化学品后,会对人类的健康构成威胁。

现代农业对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农业化学品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由此带来的直接后果是病、虫、草害的抗药性越来越强。为了尽量减少病、虫、草害带来的损失,不断增加用药量和不断使用农药新品种成为农民的普遍选择。杀虫剂的大量施用给害虫的天敌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使依靠化学药剂防治植物病虫害的努力陷入了一个“农药施用量不断增加,害虫的抗药性越来越强”的恶性循环。

1.3土壤肥力下降及土壤酸化

现代农业的另一特点是土壤的机械化作业强度不断加大,由此导致的土壤水蚀和风蚀及环境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生态问题。水土流失的直接后果是农田土壤肥力的下降和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污染,而导致水土流失的直接原因则是频繁的土壤作业造成的表土疏松及径流加剧等。

化学肥料的大量施用除了容易引起土壤养分失调外,更为重要的是导致土壤酸化、板结、土壤的渗透能力降低等,致使土壤的生产能力下降。

2推广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

2.1积极推广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

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的核心是少耕、免耕技术及作物残茬覆盖技术。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水稳性团粒结构的数量,提高土壤的渗水性,减少雨季的地表径流,提高土壤抗水蚀及风蚀的能力,增加土壤的蓄水量,提高水分利用率,全方位培肥地力,从而有效地提高土壤的生产能力。免耕技术是一项高效低耗的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它不仅适合于水浇地,更适合于旱地。该技术的推广有利于农业的节本增效和可持续发展。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不仅有效地解决了长期以来的水土流失问题,而且使土壤不断培肥,土地的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2合理施肥

合理施肥至少包含施肥量及施肥时期两方面的内容。按照作物的需肥规律合理进行肥料运筹,不仅可以提高肥料利用效率,而且可以减少因施肥不当而造成的环境污染。许多农民群众为方便起见,将全部或大部分氮肥在播种前或播种时做基肥一次施入,造成肥料的浪费和地下水的污染。这种传统的施肥方式既不利于提高肥效,降低生产成本,也不利于环境保护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3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2.3.1革新地面灌水技术,改大水漫灌为沟内渗灌传统的大田作物灌溉技术多为大水漫灌。这种灌溉方式不仅浪费水资源,破坏土壤结构,而且也是造成农业化学污染的重要原因。而改大水漫灌为小水沟内渗灌不仅可节水30%以上,而且可以降低田间湿度,提高作物的抗倒伏及抗病能力,从而减少杀菌剂及杀虫剂的使用量,有利于环境保护。此外,改大水漫灌为小水沟内渗灌,不仅便于浇水管理,而且使灌溉水与土壤的接触面积减少了60%,从而减少了水蚀,保护了土壤。

2.3.2推广非充分灌溉技术

植物的根系在受到水分胁迫时会产生化学信号并输送到叶片,叶片在感知根系受到水分胁迫的信号后会降低气孔开度或关闭气孔,从而减少水分消耗。根据这一原理建立起来的非充分灌溉技术是农业节水领域的一项新兴技术。

于振文等专家(2001)对高产小麦高效灌溉技术及其生理基础进行研究后认为,在底墒充足的情况下,小麦生育前、中期适度灌溉,在保证适宜亩穗数和幼穗正常发育的前提下,适当抑制营养生长;后期补充灌溉,延缓根系及功能叶片的衰老,保证穗粒数和粒重。这样,就可以将传统的3~5水减少为1~2水,从而使灌水效益显著提高。

2.4推广有机农业生产技术

可持续发展论文范文篇4

一、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特征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后的重建、恢复和发展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头等大事,作为社会变革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有关发展问题的新理论纷纷涌现。五十多年过去了,发展理论经历了一个从“经济增长理论”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理论”再到“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渐进深化过程。“经济增长理论”将发展与增长视为同一概念,是两个可以互相替代使用的名词。它以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为发展目标,忽视了社会其它领域的发展,其结果造成了资源耗竭、环境恶化、贫富分化加剧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和社会危机,使发展中国家出现了“无发展的增长”现象,也使这种传统发展理论及其指导下的发展战略和实践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出来。60年代以来,国际学术界普遍认为增长不等于发展,增长的内涵较窄,是一个偏重于数量的概念,通常指纯粹意义上的生产增长;而发展的内涵较广,是一个既包含数量又包含质量的概念,它不仅包括经济的增长,还包括随经济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变化。进入到90年代,“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理论”又有新的发展,在强调经济增长与社会文明相互协调、同步发展的同时,重点把人类自我的发展摆到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位置上来。因为人的发展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最终目标,与其它方面的发展相比,它应占优先地位。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发展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人自身的发展;二是为人的发展提供保证条件的社会各方面的发展。1994年在开罗召开的联合国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通过的《行动纲领》指出:“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是人”,突出了人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即将进入21世纪的人类面临的头等大事。西方未来学家预言:全球生态危机标志着旧的工业生产方式已经走到了尽头,今后人类的生存发展已经不能再依靠土地种植和挖掘地球资源来维持,而必须深入挖掘和利用人类自身的智力资源,这将导致人类社会将进入以智力资源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

档案事业作为社会事业的一部分,它的发展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当时发展理论的影响。在建国后的相当长时间内,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在“增长理论”的影响下,走的是规模增长的道路,把档案事业的发展单纯理解为档案馆室数量的增多、馆藏档案数量的增加、档案工作者队伍的扩大,并且往往以上述数量指标作为发展的目标加以追求。在这种发展战略的指导下,档案事业的发展出现了重外延轻内涵、重数量轻质量、重自身规模轻社会效益的倾向。其结果是割断或削弱了档案事业与社会的联系,使档案事业的发展陷入盲目的、自我封闭的状态之中,无法与社会建立起协调发展的关系。而社会是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外部环境,缺乏良好的社会环境档案事业的发展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进入到80年代后,在“协调发展理论”的影响下,我国档案界的有识之士提出了档案事业要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观点。这种新的发展观追求的不再是档案事业的自身规模,而是档案事业社会功能的发展,把档案事业的社会效益的提高作为发展的目标。因为,档案事业社会功能的大小并不完全取决于档案事业本身的规模,而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档案事业与社会需求的协调能力。只有从社会需求的角度来把握档案事业发展的规模及其方向,并着力于提高档案馆室的工作效率和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率,档案事业的社会功能才能相应地发展,最终使档案事业与社会建立起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紧密关系。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则是在强调档案事业与社会经济相互协调、同步发展的同时,重点把人的发展摆到档案事业发展的中心位置上来。一方面要明确档案事业在人类自我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要明确人自身的发展在档案事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以下特征:

1可持续性档案事业规模的增长不具有可持续性,因为在一个人力、物力和财力都十分有限的社会里,档案事业的规模不可能无限制的增长,档案事业的发展则意味着其社会功能的改善和提高,而并非意味着资源消耗的增加,因而是可以持续的。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当成为我们最重要的政策目标,应根据可持续性的要求调整档案事业的发展方向,在社会可提供的条件内确定档案事业的规模。

2协调性档案事业作为一项社会事业,必然与社会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统一性。一方面档案事业发展的外部动力是由它所依存的社会环境所决定的,另一方面它又以自身的发展作用于社会,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把档案事业与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看待,同步规划、同步发展、相互促进、相互协调,使档案事业与社会系统处于良性循环,从而使档案事业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这种协调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结构性协调,即档案事业的发展方向和规模要与社会结构相适应;二是功能性协调,即档案事业的发展方向和规模要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三是时段性协调,即档案事业的发展方向和规模要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

3公平性公平性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本代人间的公平,即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性。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满足的是全体人民对档案信息的需求,而不是一部分人的需求,因此,要把发展用户作为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头等大事优先予以考虑。二是代际间的公平,即世代人之间的纵向公平性。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既重视当代人的档案信息的需要,也重视后代人对档案信息的需要。因此,档案事业的发展不仅要立足于当前,更要关注未来,以实现对世世代代需要的满足来规划其发展的蓝图。

4人文性与传统发展理论不同,可持续发展不是以发展的“客体”为目标,而是以发展的“主体”为内核。所谓发展的“客体”即发展对象,“主体”指发展中的人。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追求的不是档案事业本身的发展,而是人的发展包括档案工作者和用户。从根本上说,人的发展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人的基本需要的满足;二是人的素质提高;三是人的潜力的发展。因此,以人为主体的可持续发展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因素:一是把提高人的素质作为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二是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最终价值取向。

二、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选择

1确认档案事业发展的新生长点与传统的见物不见人的旧发展观不同,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是人的发展,因此,它的发展必然具有新的生长点。档案事业发展的新生长点首先在于用户。用户及其需求是档案事业存在的基础、发展的依据。因为档案事业的根本任务就是为社会各方面提供信息服务,简言之,就是为用户服务。由于我国的档案事业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是处于封闭、半封闭的状态,社会的档案意识比较淡薄,况且作为发展中的国家,人的基本需要还侧重于物质方面,广泛的、普遍的、持久的、稳定的信息需求尚处于萌发、培育之中。所以,档案用户不仅数量较少、类型也较单一,需求更显狭窄、浅薄。

80年代我国执行了“开放档案”的新政策,然而档案部门并没有出现“车水马龙”的局面。因此,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没有一支庞大的、稳定的、广泛的用户队伍,档案事业的发展就不可能具有可持续性。只有通过改变档案事业的社会形象、提高档案信息服务的水平并利用档案宣传与辅导,才能使档案工作真正体现大众化、平民化,才能使利用档案成为人们的一种自觉行为、长期行为。

档案事业发展的另一个新生长点是提高档案工作者的素质。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是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面对竞争日益加剧、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现实,人们清醒地认识到:未来世界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国民综合素质的竞争。要保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全面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知识和劳动者素质,依靠内涵扩大再生产的轨道上来。同样道理,在实现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时,我们必须重视档案工作者队伍的建设,这里不仅有数量的概念,更有质量的概念,把提高档案工作者的素质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建国后我国档案事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国家档案事业的发展速度、规模和水平并不仅仅取决于国家的档案政策及对档案事业的投入以及档案管理设备现代化的程度等因素,还取决于是否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档案工作者队伍。只要有了人才作保证,档案事业的发展就有持续的后劲和张力。

充分体现档案资源的价值是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第三个新生长点。社会经济经历了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再到“知识经济”的发展过程,无论是农业经济还是工业经济,它们的发展都是依靠对资源的耗费,依靠加大劳动力的资金的投入,走的是外延扩大再生产的道路。知识经济的发展模式与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同,它是依靠知识、依靠挖掘利用劳动者的智慧,走的是内涵扩大再生产的道路。信息作为知识经济发动机的燃料,推动着经济与社会和谐、协调、稳步、持久地发展。计算机的普及、软件的发展、网络的产生、信息高速公路的开通、信息产业的崛起……,这一切都标志着知识经济正在逐步占据传统的工业经济的阵地,人类社会的发展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档案是知识的重要存在形式,是人类知识的结晶,档案事业作为信息产业的一部分,必然与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产生密切关系。知识经济的提出为深层次认识档案事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联系提供了思维工具,更为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拓展了思路。充分体现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进一步扩展档案事业的社会功能,这不仅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作出应有的贡献,也为自身的发展找到新的生长点。

2确立“科教兴档”的战略地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明确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回顾即将逝去的20世纪,人们接受这样一个事实:世界的发展越来越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因素和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把劳动力推向一个综合素质越来越高的阶段,国民的综合素质尤其是科技文化素质在经济发展、世界竞争中越来越居重要地位。不论是发达国家近百年经济发展的历史,还是亚洲“四小龙”经济腾飞的事实都说明了科学技术发展和国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在经济发展中的根本作用。今天,科教不仅能兴农、能兴工、而且能兴国、能兴国家的各项事业,这已成为全民族的共识。科教兴国的核心问题是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因此,科教兴国的基础是兴教,以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只有兴教,才能兴国。一些社会问题和社会危机的出现,归根结底都是从教育基础的薄弱和缺乏时代应变能力开始的。例如,环境污染问题、能源危机问题、人口膨胀问题等等。因此,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全面拟定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战略,加速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种人才。要实现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同样需确立“科教兴档”的战略方针。为此必须抓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要重视对科教的投入,切实解决档案科教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使档案学研究和档案教育在现有基础上有长足的发展;二是要化大力气提高档案工作者队伍的稳定性,加强科学管理与使用,增强在职培训的力度和水平,改善他们的工作与生活环境,提高这支队伍的总体水平,以适应档案事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3确定改革的思路发展与改革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要发展就必须改革,而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只有通过改革,才能为稳定、持续、协调的发展扫清障碍、挣脱羁绊,才能为人的潜力发挥提供最广阔的舞台。我国正在进行着一场涉及到社会各方面的改革,改革的成功将为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保证。档案事业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整个社会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必须与社会建立起共存、互助和协调的关系,因此,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走改革之路,或者说改革是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改革是多方面的、多方位的,例如管理体制的改革、服务方式的改革、工作方法的改革、观念的更新等等。其中,改变观念是所有改革措施中的基础,因为它能消除人们思想的束缚,引导人们走出认识的误区和盲区,为其它改革扫除障碍。对于政治色彩较为浓重的档案事业来说,其改革的成败更在于陈旧的与现实不相适应的观念能否得到更新,即能否把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思想观念转变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其中效益观念、服务观念、法制观念、公关观念、大档案事业观念等是亟待确立的。

总之,只要以改革为动力,按照科教兴档的战略部署,抓住档案事业发展的三个新生长点,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必将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肖枫:发展学与可持续发展,《光明日报》1991年6月13日。

2周毅:跨世纪的国略:可持续发展,《社会科学家》1997年第2期、第3期。

3王军:《可持续发展》,中国发展出版社1997年出版,第24~31页,第38~43页。

可持续发展论文范文篇5

论文摘要:随着师范格局的大规模调整,如何实现教师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凸现出来。本文从教育质童、师资队伍、学校规模三个方面论述了教师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教育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教师教育的格局正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过渡的进程加快,部分地区已开始了由二级师范向一级师范的跨越。这种变化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更是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的显著标志。据研究,当经济和教育发展到以下两个标准时,就会产生高等师范取代中等师范的趋势:一是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到人均GNP700美元左右,二是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我国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超过了第一个标准,第二个标准也基本达到。在这种背景下,师范办学层次的提高,教师教育格局的调整,既符合我国教育发展的现实,也符合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规律。但随着师范格局的大规模调整,如何实现教师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又凸现出来。下面,笔者从教育质量、师资队伍、学校规模三个方面试述教师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教育质且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教师教育格局的调整,影响教育质量的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之一是各高校对师资培养的规格缺乏统一的标准。以本科小学教育专业为例,自1998年南京师范大学晓庄学院首次开办该专业以来,全国培养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师资的高等师范院校已近20所,但各校至今对该专业的培养规格还未达成一致性的认识,所开课程更是五花八门。这种局面从长远看,必定严重影响师资培养的质量,影响教师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对此,教育主管部门应以社会或大学对课程学术水平的认定为基础具体明确教师教育培养的人才规格,重新确定各级学位标准。各高校也应大力提高综合化核心课程的质量,充实专业主干课程的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创新精神。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我国高等师范原有的教育课程设置比例就已偏低,门类偏少,加之高等教师教育课程的实施成效造成了培养师资的职业素养的贫乏。因此,实现师资培养教育质量的可持续发展,还应注重增加教育类课程的比例,丰富教育课程的内容,使教育科学这一体现师范性的课程在教师教育中受关注的程度得到较大的改善,最终给予其应有的地位。

随着教师教育格局的调整,除师范院校外,一些综合性大学也承担了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任务。处理学术性和师范性的关系就构成了影响教师教育质量的重要问题。学术性和师范性的解决方式决定着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决定着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在综合性大学,学生的学术性得到了强化,但其师范性却由于办学经验的因素遭到削弱。处理好学术性与师范性的关系,关键是要解决师资培养过程中学术专业培训和教育专业培训的顺序安排和结合方式的问题。在我国基础教育师资需求的矛盾基本缓和的前提下,可以采取高师与综合性大学合作培养教师的方式,即由高师统筹,由高师和大学共同培训,在高师从事一般文化学科和教育学科的学习并组织教育实习,在大学从事专业学科的教学和研究活动,这样培养出的师资必定能够满足现代社会对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水平的要求。当然,在我国一些综合性大学中包含了由原来的师范院校构成的教育学院(师范学院),还有一些大学成立了“虚拟”的教育学院,这就要充分发挥教育学院的作用,做好师资培养的协调工作,统一组织各类教师技能的培训,统筹安排各类教育实践活动,把原有的师范院校重视师范性的传统发扬光大。

随着教师教育格局的调整,高等师范院校的规模扩大了,于是扩大招生规模就成了提高办学效益的重要途径。而在扩招的过程中,教育质量却在不知不觉中下降。近几年,由于高校持续扩招,也由于师范专业有限的吸引力,除少数重点高师和重点大学师范专业外,师范院校的录取分数线在同一批次的院校中逐年下降。更为严重的是,一些进人师范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长期为补考、淘汰警告所困。大学生学业质量的下降也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正如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的报告《国家在危急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中所提出的“教育目前正被越来越严重的成绩平庸的状况所侵蚀,它威胁着国家的前途”①。师范院校无限制的扩招和生源质量的下降,其后果是严重的,它不仅会造成过度教育,使大量的师范毕业生缺乏足够的就业岗位,也会使未来教师的质量下降。因此,师范院校的招生尽管己告别了“计划经济”时代,但要实现教师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也必须遵从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律,在充分市场调研和科学的就业预测的基础上,确定招生专业和招生规模。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应该让最优秀的青年进人师范院校、进人未来教师的职业,这是实现师范院校教育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二、师资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教师教育格局的调整和培养对象层次的提高,原有的师资己不适应高层次的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师资队伍必须实现可持续发展。

师资队伍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取决于原有师范院校教师队伍规格层次的提升。师范院校的教师有着其独特的优势:热爱教师教育工作,对教师教育的各项工作有着相当的理解与关心;熟悉基础教育,有着较强的对基础教育各科教学指导能力。这种优势也是办好高层次的教师教育所必须的因素。提升原有师资的规格层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以课程建设为切人口,以学科科研为先导,带动和促进教师科研水平和教育水平的提高;鼓励并创造条件让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鼓励青年教师在岗位上提升学历;大胆任用中青年教师,让他们成为教学、科研的骨干。同时,对那些职称、学历及教学水平等方面难以适应高层次教师教育的教师,也应根据他们自身的优势,充实到基础教育等相应的岗位,不仅解决基础教育暂时的短缺,还可以避免教育资源的隐性浪费。

仅仅依靠原有师资的重组与提高,期望在短期内组建能胜任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高校教师群体是不太现实的。因此,必须在“内培”的基础上,做好“外引”工作。在引进人才的过程中,要创造良好条件,吸引其他岗位学者到大学任教,不仅仅要以优厚的待遇吸引人,还要以真挚的感情凝聚人,以事业的发展激励人。在人才引进上,不仅要制定完善、优惠的政策,还应根据学科建设和学校发展的需要,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对于引进的人才,不能将他们视为装点门面的“花瓶”,而要将他们的高职称、高学历转化为教学优势和科研优势,进而带动教师群体的整体发展。

三、学校规模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学校规模的可持续发展,关键是要放眼未来,合理规划,处理好过渡与发展的问题。首先要充分利用和妥善处理现有的教学资源,使其发挥最大的功效。对于因师范格局调整已不再适用的资产,应妥善处置,既可用以改善基础教育的办学条件,也可支援欠发达地区的教师教育。在此过程中,要避免校产资源的人为“贬值”和流失。最重要的是,调整后的教师教育,应充分考虑其规模的合理性和布局的超前性,使其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基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相适应。如前所述,教师教育终将纳入高等教育的体系,那些不能形成规模效应或不能进一步发展的师范院校,只能是发展时期的过渡产物,应尽可能地提高其现有资源的利用率,避免过度投资和不必要的二次浪费。而那些最具发展潜力的高等师范院校,在新一轮发展中,则应从宏观和长远利益出发,避免短期行为,这也是减少未来重复投资的重要举措。

师范格局的调整为我国教师教育带来的不仅是机遇,更多的是挑战,只有处理好在前进和发展中的各类问题,才能实现教师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其龙、陈永明:(教师教育课程的国际比较》,教育年2月。科学出版社2002

可持续发展论文范文篇6

论文摘要我国正处在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的过渡时期,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科学发展观,已成为林业发展的核心理论。针对森林资源和林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目前的严峻状况,应将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到林业建设的制度、政策和法律等各个层次,构建一套全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从而实现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思想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个新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1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可持续发展是指以不损害后代人的发展需求为前提,满足现代人的需要和发展。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这是因为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2林业的定义及目前我国林业的发展状况

所谓林业,是为进行森林经营组织起来的、以进行木材、林产品生产和实现各种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事业。林业部门包括营林和森林工业两大部门,其主要职能是有计划地绿化现有荒山荒地,扩大森林资源;科学地经营管理好现有的天然林和人工林并进行合理地开发利用;提高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增加木材和其他林副产品的生产,以满足工农业生产、国防建设和人民群众生活的需要;通过林业建设,可充分发挥森林的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护农田和环境保护等多种效能,为确保农业高产稳产而服务;森林经营包括森林的采伐与更新、森林保护、森林再造及抚育间伐和城市森林的建立和管理等一系列林事活动。

我国林业发展有三个阶段,一是林业的初期发展阶段(1949~1978年),即传统林业发展阶段,这是为国家工业化提供积累、大量采伐原始林的过程;二是1978~1992年,林业发展的探索阶段,这一时期的核心活动在集体林区和其他非国有林区进行林业三定,即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三是始于1992年至今,受国际林业转轨的发展态势以及我国环境恶化的状况影响,我国林业迈向新的发展之路。原林业部根据《中国21世纪议程》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林业行动计划》,确定了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

3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其实现对策

3.1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可持续发展的林业是从森林生态系统在生命支持系统中的整体作用出发,以森林生态系统在自然、社会系统中的功能维护为中心,通过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管理,向社会提供可持续的服务,而不仅仅是某种物质产品。这种功能的维护不仅是获取森林使用价值的基础,而且是由使用价值所表现出的经济获益持续的保障,更是人类持续生存所依赖于生命支持系统的根本,是森林价值的本质所在。

林业可持续发展决定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经济能力,即能源、资源、资金和信息使用的效率、效益和增长率、人均收入、资源储量和资本可替代性等;二是社会合力,即人口容量、人口素质、公共意识、文化道德、生活方式等;三是生态支持力,即生态自我调节能力、资源承载力、资源环境等。

3.2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应从诸多方面发展

3.2.1依靠科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经济的发展和对资源环境的再发展能力的保护,因而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证资源于环境的发展力,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是靠科技来发展经济,改变传统的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在林业发展上,实施科技兴林,不断提高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1)建立林业科技创新体制。坚持科研成果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将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以加快林业的发展。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核心、以效益为目的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如今的“数字林业”已利用现代信息科技手段,使林业经营和管理逐步精确化、科学化,加快实现林业的现代化。

(2)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一要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和监测;二要充分利用先进技术,抓好良种育苗和树种结构调整;三要尽快提升木材工业总体技术水平,增加木材和林产品的经济价值,增加市场竞争力。

3.2.2注重林业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

(1)林业的生态效益。森林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净化空气、降低噪音、美化环境等多种生态效益,它给人们生活带来了许多正面影响,人类普遍认识到森林兼具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种效益,其生态效益价值远远超过其经济价值。林业的发展可同时带来这三种效益,其中,经济效益在过去往往是最受关注的,但如今生态效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生态效益可创造经济效益。

(2)林业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林业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二者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相互矛盾、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忽视生态环境而过度追求经济增长,势必会引起环境恶化而最终阻止经济的增长。在当前这个既注重生态效益又注重经济效益的时期,不仅要使当前的经济快速发展,而且还要使后期的经济增长也能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所以如果采取单纯只注重生态效益而放弃必要的经济增长,最终要导致经济效益滑坡,从而使生态环境建设也失去了物质保证。有学者提出“生态效益经济”的概念,它充分反映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是在生态环境系统良性循环的条件下,追求经济效益总量最大化的社会再生产活动。

(3)注重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实践中的对策。这些年来,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受到了极大关注。各地在实践中采取了各种对策,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措施:一是造林规模化。从提高生态效应、景观效果、经济效益出发,成片造林。片林建设以发展苗木基地、经济林、速生丰产林为主;二是造林多样化。采用多样化的以林养林,以发展林木加工养林,以发展经济果林养林;农民还采取林苗结合、林禽结合、林菜结合、林果结合等方式,提高林地产出和经济效益;三是林农结合式。应用和推广国内外先进技术和成果,采用科学的生产管理方法,以林为主,大力推广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兼备的兼作方式,如:实行林草兼作、林药兼作、林灌混植等种植模式。

3.2.3转变传统经营模式,建立森林可持续经营机制。遵循生态系统的客观规律,开展森林的分类经营和生态系统经营,实行森林资产化管理,在经营模式和技术体系上推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4建立林业可持续发展法律机制

(1)我国的林业立法没有全面反映生态规律的要求,没有贯彻生态优先、保护资源的立法思想,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实行环保优先原则,在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及其他利益发生冲突时,优先考虑生态利益。

(2)林业立法中要充分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尊重和体现生态规律的原则;二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原则,林业立法应充分考虑实现人类社会发展所必需的生态环境与森林资源条件,考虑生态环境和森林资源的保护;三是突出生态利益和经济利益协调平衡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论文范文篇7

论文摘要我国正处在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的过渡时期,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科学发展观,已成为林业发展的核心理论。针对森林资源和林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目前的严峻状况,应将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到林业建设的制度、政策和法律等各个层次,构建一套全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从而实现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思想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个新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1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可持续发展是指以不损害后代人的发展需求为前提,满足现代人的需要和发展。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这是因为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2林业的定义及目前我国林业的发展状况

所谓林业,是为进行森林经营组织起来的、以进行木材、林产品生产和实现各种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事业。林业部门包括营林和森林工业两大部门,其主要职能是有计划地绿化现有荒山荒地,扩大森林资源;科学地经营管理好现有的天然林和人工林并进行合理地开发利用;提高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增加木材和其他林副产品的生产,以满足工农业生产、国防建设和人民群众生活的需要;通过林业建设,可充分发挥森林的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护农田和环境保护等多种效能,为确保农业高产稳产而服务;森林经营包括森林的采伐与更新、森林保护、森林再造及抚育间伐和城市森林的建立和管理等一系列林事活动。

我国林业发展有三个阶段,一是林业的初期发展阶段(1949~1978年),即传统林业发展阶段,这是为国家工业化提供积累、大量采伐原始林的过程;二是1978~1992年,林业发展的探索阶段,这一时期的核心活动在集体林区和其他非国有林区进行林业三定,即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三是始于1992年至今,受国际林业转轨的发展态势以及我国环境恶化的状况影响,我国林业迈向新的发展之路。原林业部根据《中国21世纪议程》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林业行动计划》,确定了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

3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其实现对策

3.1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可持续发展的林业是从森林生态系统在生命支持系统中的整体作用出发,以森林生态系统在自然、社会系统中的功能维护为中心,通过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管理,向社会提供可持续的服务,而不仅仅是某种物质产品。这种功能的维护不仅是获取森林使用价值的基础,而且是由使用价值所表现出的经济获益持续的保障,更是人类持续生存所依赖于生命支持系统的根本,是森林价值的本质所在。

林业可持续发展决定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经济能力,即能源、资源、资金和信息使用的效率、效益和增长率、人均收入、资源储量和资本可替代性等;二是社会合力,即人口容量、人口素质、公共意识、文化道德、生活方式等;三是生态支持力,即生态自我调节能力、资源承载力、资源环境等。

3.2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应从诸多方面发展

3.2.1依靠科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经济的发展和对资源环境的再发展能力的保护,因而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证资源于环境的发展力,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是靠科技来发展经济,改变传统的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在林业发展上,实施科技兴林,不断提高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建立林业科技创新体制。坚持科研成果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将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以加快林业的发展。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核心、以效益为目的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如今的“数字林业”已利用现代信息科技手段,使林业经营和管理逐步精确化、科学化,加快实现林业的现代化。

(2)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一要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和监测;二要充分利用先进技术,抓好良种育苗和树种结构调整;三要尽快提升木材工业总体技术水平,增加木材和林产品的经济价值,增加市场竞争力。

3.2.2注重林业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

(1)林业的生态效益。森林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净化空气、降低噪音、美化环境等多种生态效益,它给人们生活带来了许多正面影响,人类普遍认识到森林兼具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种效益,其生态效益价值远远超过其经济价值。林业的发展可同时带来这三种效益,其中,经济效益在过去往往是最受关注的,但如今生态效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生态效益可创造经济效益。

(2)林业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林业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二者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相互矛盾、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忽视生态环境而过度追求经济增长,势必会引起环境恶化而最终阻止经济的增长。在当前这个既注重生态效益又注重经济效益的时期,不仅要使当前的经济快速发展,而且还要使后期的经济增长也能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所以如果采取单纯只注重生态效益而放弃必要的经济增长,最终要导致经济效益滑坡,从而使生态环境建设也失去了物质保证。有学者提出“生态效益经济”的概念,它充分反映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是在生态环境系统良性循环的条件下,追求经济效益总量最大化的社会再生产活动。

(3)注重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实践中的对策。这些年来,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受到了极大关注。各地在实践中采取了各种对策,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措施:一是造林规模化。从提高生态效应、景观效果、经济效益出发,成片造林。片林建设以发展苗木基地、经济林、速生丰产林为主;二是造林多样化。采用多样化的以林养林,以发展林木加工养林,以发展经济果林养林;农民还采取林苗结合、林禽结合、林菜结合、林果结合等方式,提高林地产出和经济效益;三是林农结合式。应用和推广国内外先进技术和成果,采用科学的生产管理方法,以林为主,大力推广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兼备的兼作方式,如:实行林草兼作、林药兼作、林灌混植等种植模式。

3.2.3转变传统经营模式,建立森林可持续经营机制。遵循生态系统的客观规律,开展森林的分类经营和生态系统经营,实行森林资产化管理,在经营模式和技术体系上推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4建立林业可持续发展法律机制

(1)我国的林业立法没有全面反映生态规律的要求,没有贯彻生态优先、保护资源的立法思想,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实行环保优先原则,在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及其他利益发生冲突时,优先考虑生态利益。

(2)林业立法中要充分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尊重和体现生态规律的原则;二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原则,林业立法应充分考虑实现人类社会发展所必需的生态环境与森林资源条件,考虑生态环境和森林资源的保护;三是突出生态利益和经济利益协调平衡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论文范文篇8

关键词: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

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分析

“可持续发展”是发展经济学的术语,在企业发展研究中,其含义是:作为宏观经济的微观主体,既要科学管理,保持自身快速、健康地成长,又要保持其发展目标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相一致,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坚持“抓大放小”的方针,积极发展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同时放开搞活小企业。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特点有:所有制结构以非国有经济为主;多属于劳动密集型;地区分布不平衡,沿海开放城市中小企业较发达,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发展滞后,中部地区中小企业创业快,退出也快;投入产出规模小,资本和技术构成低,竞争力弱,倒闭频繁;与社会、环境的持续发展存在矛盾,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严重。

阻碍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影响中小企业持续成长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外部因素,包括企业面临的市场,宏观环境,微观环境(竞争对手的情况、顾客的需求、供应商的信息等)。二是内部因素,这是最本质的,具体包括:

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比较低中小企业经营观念陈旧,常常只注重眼前利益;经营管理方式落后,利润增长缓慢;内部财务制度不健全,监控力度不够,资产流失严重。

中小企业资金短缺,负担重,自有资金少,筹资困难中小企业外部融资渠道十分有限,而在自身利润率增长缓慢的情况下,内部积累又十分辛苦而缓慢。

中小企业缺乏人才、信息、技术在“家族式”基础上创建的中小企业,人才任用多以关系为基础,管理者素质较低。技术装备水平低下。

中小企业产品结构不合理分布散乱低附加值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很难树立企业和产品形象,企业集中分布在劳动密集型、传统行业,高科技领域进入不足。

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相当严重目前乡村集体在自己的土地上兴办企业,缺少有效的控制占用耕地的机制,造成工业用地的空前浪费,且布点多,投入大,产出低,资金、物资浪费严重,污染恶化了生态与居民生活环境。

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规模经济论解释了中小企业存在的原因: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管理费用会不断上升,信息传递效率会降低或失真,企业规模不是越大越好。企业的成功应以成本优势为中心,以最少的资源创造最大的经济价值。产业分工论认为大企业有规模经济优势,但规模经济引起自然垄断会造成内部的官僚主义,管理低效率;小企业经营灵活,决策果断,但物质基础薄弱,人才短缺,管理水平相对落后,所以大小企业之间有必要进行合作,优势互补,这符合当今世界分工合作、专业化生产的趋势。中小企业在现实中的贡献:繁荣市场,满足日益变化的个性及多样化需求;配合协助大企业生产,增加出口;吸收大量剩余劳动力,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我国就业难的问题;科技型中小企业推动了技术创新。

另外,企业在产品开发、污染治理等方面为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中小企业在保持与社会、环境、资源发展的一致性方面有重要作用,社会、政府、企业界应高度重视。

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更新观念,勇于开拓市场,重新评价、定位企业目标。加强内部经营管理,提高企业利润率。

引进人才与技术,提高自身的研究开发能力。只有引进高素质人才,才能进行先进的管理。企业不仅提高一般员工的素质,还要引进管理人才,善于留人、用人,提高企业竞争力。

加强中小企业之间以及与大企业的合作与分工。中小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加强沟通,形成中小企业集群,增强凝聚力和市场竞争力,减少重复建设,降低成本,缓和内部竞争。大中小企业协作,发挥各自优势,稳定中小企业市场份额。

协调企业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中小企业要肩负起其对社会与自然环境的责任,维护生态环境与居民生活环境的可持续性,这应该作为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因为企业本身的发展离不开社会这个大环境。

从外部因素考虑,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政府与社会的支持。我国2003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小企业促进法》,从法律角度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有了一定的保护作用。政府要提供信息与咨询服务;鼓励大中院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创业;审计企业内部经营情况,监控企业与环境的长期稳定、共存与发展。

参考资料:

1.[美]劳伦斯•G•温齐默著,北乔译,快速成长—如何获得并保持快速成长[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可持续发展论文范文篇9

一、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特征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后的重建、恢复和发展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头等大事,作为社会变革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有关发展问题的新理论纷纷涌现。五十多年过去了,发展理论经历了一个从“经济增长理论”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理论”再到“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渐进深化过程。“经济增长理论”将发展与增长视为同一概念,是两个可以互相替代使用的名词。它以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为发展目标,忽视了社会其它领域的发展,其结果造成了资源耗竭、环境恶化、贫富分化加剧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和社会危机,使发展中国家出现了“无发展的增长”现象,也使这种传统发展理论及其指导下的发展战略和实践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出来。60年代以来,国际学术界普遍认为增长不等于发展,增长的内涵较窄,是一个偏重于数量的概念,通常指纯粹意义上的生产增长;而发展的内涵较广,是一个既包含数量又包含质量的概念,它不仅包括经济的增长,还包括随经济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变化。进入到90年代,“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理论”又有新的发展,在强调经济增长与社会文明相互协调、同步发展的同时,重点把人类自我的发展摆到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位置上来。因为人的发展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最终目标,与其它方面的发展相比,它应占优先地位。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发展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人自身的发展;二是为人的发展提供保证条件的社会各方面的发展。1994年在开罗召开的联合国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通过的《行动纲领》指出:“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是人”,突出了人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即将进入21世纪的人类面临的头等大事。西方未来学家预言:全球生态危机标志着旧的工业生产方式已经走到了尽头,今后人类的生存发展已经不能再依靠土地种植和挖掘地球资源来维持,而必须深入挖掘和利用人类自身的智力资源,这将导致人类社会将进入以智力资源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

档案事业作为社会事业的一部分,它的发展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当时发展理论的影响。在建国后的相当长时间内,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在“增长理论”的影响下,走的是规模增长的道路,把档案事业的发展单纯理解为档案馆室数量的增多、馆藏档案数量的增加、档案工作者队伍的扩大,并且往往以上述数量指标作为发展的目标加以追求。在这种发展战略的指导下,档案事业的发展出现了重外延轻内涵、重数量轻质量、重自身规模轻社会效益的倾向。其结果是割断或削弱了档案事业与社会的联系,使档案事业的发展陷入盲目的、自我封闭的状态之中,无法与社会建立起协调发展的关系。而社会是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外部环境,缺乏良好的社会环境档案事业的发展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进入到80年代后,在“协调发展理论”的影响下,我国档案界的有识之士提出了档案事业要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观点。这种新的发展观追求的不再是档案事业的自身规模,而是档案事业社会功能的发展,把档案事业的社会效益的提高作为发展的目标。因为,档案事业社会功能的大小并不完全取决于档案事业本身的规模,而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档案事业与社会需求的协调能力。只有从社会需求的角度来把握档案事业发展的规模及其方向,并着力于提高档案馆室的工作效率和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率,档案事业的社会功能才能相应地发展,最终使档案事业与社会建立起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紧密关系。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则是在强调档案事业与社会经济相互协调、同步发展的同时,重点把人的发展摆到档案事业发展的中心位置上来。一方面要明确档案事业在人类自我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要明确人自身的发展在档案事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以下特征:

1可持续性档案事业规模的增长不具有可持续性,因为在一个人力、物力和财力都十分有限的社会里,档案事业的规模不可能无限制的增长,档案事业的发展则意味着其社会功能的改善和提高,而并非意味着资源消耗的增加,因而是可以持续的。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当成为我们最重要的政策目标,应根据可持续性的要求调整档案事业的发展方向,在社会可提供的条件内确定档案事业的规模。

2协调性档案事业作为一项社会事业,必然与社会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统一性。一方面档案事业发展的外部动力是由它所依存的社会环境所决定的,另一方面它又以自身的发展作用于社会,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把档案事业与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看待,同步规划、同步发展、相互促进、相互协调,使档案事业与社会系统处于良性循环,从而使档案事业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这种协调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结构性协调,即档案事业的发展方向和规模要与社会结构相适应;二是功能性协调,即档案事业的发展方向和规模要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三是时段性协调,即档案事业的发展方向和规模要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

3公平性公平性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本代人间的公平,即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性。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满足的是全体人民对档案信息的需求,而不是一部分人的需求,因此,要把发展用户作为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头等大事优先予以考虑。二是代际间的公平,即世代人之间的纵向公平性。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既重视当代人的档案信息的需要,也重视后代人对档案信息的需要。因此,档案事业的发展不仅要立足于当前,更要关注未来,以实现对世世代代需要的满足来规划其发展的蓝图。

4人文性与传统发展理论不同,可持续发展不是以发展的“客体”为目标,而是以发展的“主体”为内核。所谓发展的“客体”即发展对象,“主体”指发展中的人。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追求的不是档案事业本身的发展,而是人的发展包括档案工作者和用户。从根本上说,人的发展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人的基本需要的满足;二是人的素质提高;三是人的潜力的发展。因此,以人为主体的可持续发展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因素:一是把提高人的素质作为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二是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最终价值取向。

二、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选择

1确认档案事业发展的新生长点与传统的见物不见人的旧发展观不同,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是人的发展,因此,它的发展必然具有新的生长点。档案事业发展的新生长点首先在于用户。用户及其需求是档案事业存在的基础、发展的依据。因为档案事业的根本任务就是为社会各方面提供信息服务,简言之,就是为用户服务。由于我国的档案事业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是处于封闭、半封闭的状态,社会的档案意识比较淡薄,况且作为发展中的国家,人的基本需要还侧重于物质方面,广泛的、普遍的、持久的、稳定的信息需求尚处于萌发、培育之中。所以,档案用户不仅数量较少、类型也较单一,需求更显狭窄、浅薄。

80年代我国执行了“开放档案”的新政策,然而档案部门并没有出现“车水马龙”的局面。因此,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没有一支庞大的、稳定的、广泛的用户队伍,档案事业的发展就不可能具有可持续性。只有通过改变档案事业的社会形象、提高档案信息服务的水平并利用档案宣传与辅导,才能使档案工作真正体现大众化、平民化,才能使利用档案成为人们的一种自觉行为、长期行为。

档案事业发展的另一个新生长点是提高档案工作者的素质。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是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面对竞争日益加剧、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现实,人们清醒地认识到:未来世界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国民综合素质的竞争。要保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全面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知识和劳动者素质,依靠内涵扩大再生产的轨道上来。同样道理,在实现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时,我们必须重视档案工作者队伍的建设,这里不仅有数量的概念,更有质量的概念,把提高档案工作者的素质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建国后我国档案事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国家档案事业的发展速度、规模和水平并不仅仅取决于国家的档案政策及对档案事业的投入以及档案管理设备现代化的程度等因素,还取决于是否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档案工作者队伍。只要有了人才作保证,档案事业的发展就有持续的后劲和张力。

充分体现档案资源的价值是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第三个新生长点。社会经济经历了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再到“知识经济”的发展过程,无论是农业经济还是工业经济,它们的发展都是依靠对资源的耗费,依靠加大劳动力的资金的投入,走的是外延扩大再生产的道路。知识经济的发展模式与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同,它是依靠知识、依靠挖掘利用劳动者的智慧,走的是内涵扩大再生产的道路。信息作为知识经济发动机的燃料,推动着经济与社会和谐、协调、稳步、持久地发展。计算机的普及、软件的发展、网络的产生、信息高速公路的开通、信息产业的崛起……,这一切都标志着知识经济正在逐步占据传统的工业经济的阵地,人类社会的发展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档案是知识的重要存在形式,是人类知识的结晶,档案事业作为信息产业的一部分,必然与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产生密切关系。知识经济的提出为深层次认识档案事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联系提供了思维工具,更为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拓展了思路。充分体现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进一步扩展档案事业的社会功能,这不仅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作出应有的贡献,也为自身的发展找到新的生长点。

2确立“科教兴档”的战略地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明确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回顾即将逝去的20世纪,人们接受这样一个事实:世界的发展越来越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因素和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把劳动力推向一个综合素质越来越高的阶段,国民的综合素质尤其是科技文化素质在经济发展、世界竞争中越来越居重要地位。不论是发达国家近百年经济发展的历史,还是亚洲“四小龙”经济腾飞的事实都说明了科学技术发展和国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在经济发展中的根本作用。今天,科教不仅能兴农、能兴工、而且能兴国、能兴国家的各项事业,这已成为全民族的共识。科教兴国的核心问题是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因此,科教兴国的基础是兴教,以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只有兴教,才能兴国。一些社会问题和社会危机的出现,归根结底都是从教育基础的薄弱和缺乏时代应变能力开始的。例如,环境污染问题、能源危机问题、人口膨胀问题等等。因此,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全面拟定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战略,加速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种人才。要实现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同样需确立“科教兴档”的战略方针。为此必须抓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要重视对科教的投入,切实解决档案科教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使档案学研究和档案教育在现有基础上有长足的发展;二是要化大力气提高档案工作者队伍的稳定性,加强科学管理与使用,增强在职培训的力度和水平,改善他们的工作与生活环境,提高这支队伍的总体水平,以适应档案事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3确定改革的思路发展与改革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要发展就必须改革,而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只有通过改革,才能为稳定、持续、协调的发展扫清障碍、挣脱羁绊,才能为人的潜力发挥提供最广阔的舞台。我国正在进行着一场涉及到社会各方面的改革,改革的成功将为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保证。档案事业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整个社会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必须与社会建立起共存、互助和协调的关系,因此,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走改革之路,或者说改革是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改革是多方面的、多方位的,例如管理体制的改革、服务方式的改革、工作方法的改革、观念的更新等等。其中,改变观念是所有改革措施中的基础,因为它能消除人们思想的束缚,引导人们走出认识的误区和盲区,为其它改革扫除障碍。对于政治色彩较为浓重的档案事业来说,其改革的成败更在于陈旧的与现实不相适应的观念能否得到更新,即能否把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思想观念转变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其中效益观念、服务观念、法制观念、公关观念、大档案事业观念等是亟待确立的。

总之,只要以改革为动力,按照科教兴档的战略部署,抓住档案事业发展的三个新生长点,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必将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肖枫:发展学与可持续发展,《光明日报》1991年6月13日。

2周毅:跨世纪的国略:可持续发展,《社会科学家》1997年第2期、第3期。

3王军:《可持续发展》,中国发展出版社1997年出版,第24~31页,第38~43页。

可持续发展论文范文篇10

关键词:林业可持续发展森林资源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及其涵义

1987年在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的领导之下,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想联合国提交一份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在报告里提出了我们应致力一条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并且对可持续发展作了明确的定义:既满足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能力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谓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指社会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的可持续发展。人类的生存离不开一定的自然条件,而自然条件的优劣往往又会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

二、林业的定义及目前我国林业的发展状况

所谓林业,是为进行森林经营组织起来的,以进行木材、林产品生产和保护性资源经营并以后者为基础的基础产业和公益事业。森林经营包括森林的采伐与更新、森林保护(含病虫害防治与防火)、森林再造、森林抚育和城市森林的建立、管理等一系列林事活动。

我国的林业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第一个阶段是林业的初期发展阶段,(1949-1978),即传统林业发展阶段。这是为国家工业化提供积累,大量采伐原始林的过程。第二阶段是林业发展的探索阶段(1978-1992),这一时期的核心活动是在集体林区和其它非国有林区进行“林业三定”: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但由于对改革的目标认识不足,林业改革的进展,远远落后于其它部门,迄今未走出一条可行之路。第三阶段始于1992年,受世界环发大会和国际林业转轨的发展态势以及我国环境恶化的现状的影响,我国的林业迈向新的发展之路,但这一过程很漫长。特别是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一般说林区多在山区,而这些地区也是经济上最贫困的地区。因此,基于经济的**,各地破坏性掠夺式采伐利用仍时常发生。这一时期的林业的发展必须落实到林业的科学经营上。否则,再像过去几十年只知道造林、采伐而不知道森林经营,最终将葬送林业的发展。这也就提出了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的林业经营模式。

三、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及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在1992年的世界环境发展大会上提出的,这时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到各个方面,我国也已把此定为国策之一。当前世界各国都在研究和判定林业可持续经营的标准和指标体系,我国的林业工作者也参与了这一活动,有关方面也提出了八大标准和66项指标,对这方面的研究也正在深化。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涵义,实质表现在三个方面:⑴经济能力,即能源、资源、资金和信息使用的效率、效益和增长率,人均收入、资源储量、资本可替代性等;⑵社会合力,即人口容量、人口素质、公共意识、文化道德、生活方式、社会公平性、社会稳定性、体制合理性等;⑶生态支持力,即生态自我调节力、生态还原力、资源承载力、环境资源等。

(二)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我觉得主要应作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

1、依靠科技发展林业。我认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根本的策略是科技的发展,因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经济的发展和对资源与环境的再发展能力的保护。那么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证资源与环境的发展力,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依靠科技来发展经济,改变传统的以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在林业发展上,实施科技兴林,不断提高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建立林业科技创新体制,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核心、以效益为目的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以促进林业生产力提高;有人提出了“数字林业”的概念,即利用现代信息科技手段,推动林业经营和管理的精确化、科学化,加快实现林业的现代化。

(2)深化林业科技体制改革,坚持科研成果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指导林业的发展,从根本上解决科研与生产建设脱节的问题。要鼓励科技人员通过技术承包、技术转让、技术服务、联合开发、创办经济实体等形式,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

(3)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一要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开展森林生态系统的监测;二要抓好良种壮苗和树种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提高良种苗培育水平;三要研究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木材加工、制造、利用技术,尽快提升木材工业总体技术水平,增加木材和林产品的经济价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2、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调整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物质保证。在第一产业方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和其他原料林、速生丰产林、竹林和名特优新经济林建设;在第二产业方面,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促进以低层次原料加工向高层次综合精深加工转变的步伐;在第三产业方面,要加大森林旅游业、花卉业的发展。要采取“以二促一带三”的策略,调整生产力布局,淘汰落后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产业重组,解决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调整林产工业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发展优势产品,努力开拓木材林产品的新用途,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解决林产品结构不合理和产品缺乏竞争力的问题。调整企业布局和资产结构,实施大集团、大公司发展战略,共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市场,提高企业专业化程度和产品技术含量,提高市场的竞争力。

3、注重林业生态、经济效益综合评价

(1)林业的生态效益

就我理解,林业的生态效益是指林业的发展所带来的生态方面的正面影响。“人们普遍认识到,森林兼具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等三种效益,其生态效益价值远远大于其经济价值。”林业的发展可以带来三种效益,在这三种效益中,经济效益往往最先受到关注,但我们可以看到,在目前的情况下,生态价值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有着密切的联系,林业的生态效益可以创造经济效益。以下的这个表格可以看出这一结论:

1999年3月,广东省林业厅依环境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对重植林生态经济效益进行评估如下:

经济价值万元

重植林內部林产品价值417.72

外部吸收CO2放出O2价值8162.00

涵养水资源价值3.27

水土保持价值10.89

保肥价值10.79

旅游价值13320.00

生物多样性价值4.36

空气负离子效应无法评估

滤菌功能无法评估

吸尘功能无法评估

合计21929.01

由以上可见,生态效益实质上有巨大的经济价值,林业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时一致的。

(2)林业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二者之间具有互相依存、互相矛盾、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关系。在忽视生态环境而过度追求经济增长时期,尽管当期的经济增长速度相当快,但后期的经济发展却受到了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而增长环境恶化的巨大报复,使得经济发展停滞不前或萎缩。在既重视经济效益又注重生态效益的时期,不仅当期的经济快速发展,而且后期的经济增长也能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势头。当然,我们应注意,对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注重,并非消极的注重,而是积极的注重。如果采取消极的注重,即单纯注重生态环境而放弃必要的经济增长,那么,终究会因没有必要的经济增长而导致经济效益滑坡,缺乏强有力的经济实力支撑会使得生态环境保护失去现实意义或物质基础。有学者提出“生态效益经济”的概念,它充分反映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

生态效益经济是在以生态环境系统良性循环约束条件下的追求经济效益总量较大化的社会再生产活动。它包括以下五层意义:

其一,生态效益经济是一种讲求社会生产力发展速度和总量的社会再生产活动。其二,生态效益经济是一种追求经济效益总量较大化的社会再生产活动。其三,生态效益经济是一种以保持环境系统良性循环为约束条件的社会再生产活动。其四,生态效益经济是一种以绿色产业为重要支柱的社会再生产活动。其五,生态效益经济是一种经济增长、经济效益、生态环境三者之间相互协调和有机统一的社会再生产活动。

从以上的生态效益经济的定义和涵义我们可以看出,首先,生态效益经济的落脚点在“经济”上,它追求的是一种经济效益,它“讲求社会生产力发展速度和总量”,它“追求经济效益总量较大化”;其次它又是一种“再生产活动”,它“以保持环境系统良性循环为约束条件”、“以绿色产业为重要支柱”(3)注重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在实践中的对策

这些年来,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各地在实践中采取了各种对策,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①林农结合式。应用和推广国内外先进技术和成果,采用科学的生产、管理方法,以林为主,林农结合,多种经营,逐步建成具有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林业发展模式。大力推广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兼备的生态经济兼作。如实行林草间作、林药间作、乔灌混交等种植模式,最终使退耕还林成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收入的良机,同时实现了生态和经济效益的综合效果。

②造林规模化。从提高生态效应、景观效果、经济效益出发,成片造林力度明显加大,。片林建设以发展苗木基地、经济果林、速生丰产林等经济型林地为主。

③造林多样化。采用多样化的以林养林方式,有的以发展苗木养林,有的以发展林木加工养林,有的以发展经济果林养林。农民还采取林苗结合、林禽结合、林菜结合、林果结合等方式,提高林地产出和经济收益。

四、建立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机制

以上关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集中从政策制度层面进行了理解和阐释。我们知道,除了政策制度,法律是最有效的保证和监督执行机制。以下将简单地从现存法律中关于林业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体现以及存在不足需要完善的地方进行评述。

(一)我国法律中关于林业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体现

我们目前关于林业的单行法主要有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以下简称《森林法》)及其实施条例。

在《森林法》的立法目的种就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了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加快国土绿化,发挥森林储水保土、调节气候、改善环境和提供林产品的作用,是应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制定本法。”在这以立法宗旨中,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目的。在总则中,第5条规定“林业建设实行以营林为基础,普偏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的方针。”第11条规定“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全民义务植树,开展植树造林活动。”这些规定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反映了我国法律对林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和关注。

在第二章“森林的经营管理”中的第14条建立森林资源档案制度、16条政府制定林业的发展计划、18条占用林地时的处理;第三章“森林保护”和第四章“植树造林”都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实施条例中的相关规定同样也体现了这一思想。

(二)对我国现存林业法律制度的完善

我国已经设立的林业法律制度的完整性、严密性存在缺陷,在立法思路、立法原则、履行程序、实现方式、法律责任等方面的制度内容上有遗漏、空白、不明确之处。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补充和和完善:

(1)首先,重新确立林业立法思路。我国的林业立法,没有全面反映生态规律的要求,没有真正贯彻生态优先、保护资源的立法思想,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立法的先进经验,实行环境保护优先原则。在生态利益与经济利益及其他利益发生冲突时,优先考虑生态利益。

(2)立法原则的创新。

a、尊重和体现生态规律的原则。林业立法充分地考虑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运行规律,重视生态平衡理论以及生物多样性的发展规律,尊重自然和生态规律。

b、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原则。林业立法应当充分地考虑实现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所必需的生态环境与森林资源条件,考虑地球环境与森林资源的保护。

c、突出生态利益与经济利益协调平衡的原则,在进行林业行政立法时,注重林业的生态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我们应当将森林生态环境损益分析立法和对法律规范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分别运用到对森林开发行为的预测、评价、管理以及拟定(或既定)法律制度的设计与分析之中,作为指导法律以及确定法律规范的理论基础。以真正通过立法实现社会、经济、环境三方面效益的均衡和综合发挥。

(3)在执法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改进:一是必须实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控制森林资源过量消耗,健全管理机制,加大管理力度。二是必须加强林地管理,防止有林地逆转,实行林地用途管制和总量控制制度,严惩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的违法犯罪行为。三是必须认真执行凭证运输木材制度,严格对木材经营加工单位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木材运输证的领取、保管、发行和统计报告制度。四是必须坚持依法治林,加强基层执法队伍建设,抓好林业法律、法规制度的建立健全工作,将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置于法律、法规的约束之中,加强基层执法队伍的建设,实现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

(4)在监测方面,要进一步加强综合监测体系建设,实现对森林资源与林业状况的综合监测。要以森林资源监测为主体,整合现有监测资源,扩展监测内容,建立健全全国森林资源与林业状况综合监测体系,实现对森林资源和林业状况的综合监测和评价。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采取有力的措施,实现对森林资源的监测和林业经营的管理。要依靠科技进步,建立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为林业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提供平台,全面提高森林资源监测的科技含量和监测成果的时效性。

另外,要在全面加强森林资源监测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重大突发森林资源破坏事件的预警和应急系统,有效防范重大突发森林资源破坏事件的发生和发展。

(5)在诉讼方面,我国资源状况的严重问题和资源诉讼的特殊性联系起来,建立专门的资源诉讼法院。“在我国,土地法院、水事法院、矿业法院等专业法院已经存在,这表明资源诉讼的专门化已经优先例和经验可循。”所以基于森林资源的特殊性与重要性,我国也应设立森林法院。

(6)在法律责任方面,应建立健全法律责任制度。法律责任制度的不健全是我国法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徒法不足以自行”,“无惩罚即无救济”都说明了法律责任体系在整个法律实施过程中的重要性。在我国的森林立法中,这方面的问题也比较的明显,我们应当建立完善的法律责任制度,使得其能真正发挥其效用,从而达到对我国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林业经营的管理。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①蔡守秋等著《可持续发展与环境资源法制建设》,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

②金瑞林:《环境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

③金瑞林、汪劲:《20世纪环境法学研究评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

④原田尚彦著、于敏译《环境法》,法律出版社,1994年4月第1版。

⑤陈泉生:《环境法原理》,法律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

⑥张美华、叶谦吉:《可持续生态林业补偿问题分析》载于《林业经济问题》,2000年10月第5期。

⑦黄河亮、陈钦:《林业可持续利用管理问题初探》,载于《林业经济问题》,1999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