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服务性在思想教育中的运用

时间:2022-12-18 08:56:10

社会服务性在思想教育中的运用

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方向引导和服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和功能,而为工作对象提供物质和精神等多方面帮助和支持,保障工作对象获得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条件和资源,协助解决面临的困难和困境,促进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社会工作方法进行的基本方式和要达到的工作目标。这就决定了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正确运用社会工作方法,首先必须坚持服务原则,将其作为“第一理念”和规则。服务性原则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运用社会工作人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要以服务者的身份同大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以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为大学生解决各种实际困难和思想问题提供尽可能的帮助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将社会工作方法的运用过程当作为大学生提供服务的过程,用社会工作方法提供的服务化工作模式和操作力式,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向“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现要求的方向发展。为此,需要遵循以下具体的要求:

第一,大学生心想政治教育者要实现从传统的“施教者”向“服务者”的角色转变。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施教者,是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居于“上位”。而大学生则处于被教育、被支配的地位。教育方法上注重灌输教育,忽视为学生服务,往往把学生当成接收思想政治观念和伦理规范的容器,忽视大学生的内心需要和个体期望。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社会工作方法,则要求教育者转变施教角色,树立服务意识,自觉将自己当作真诚帮助大学生发展成才的服务者,解决实际困难和心理困境的救助者,分享大学生成长进步喜悦的好友与亲人,与大学生形成地位平等、关系融洽、心理相容的师生关系。社会工作的诸多方法的有效运用,特别需要社会工作者具有全心全意为工作对象服务的精神,特别需要工作者和工作对象之间形成良好心理关系。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社会工作方法,教育者将自身的角色由居于“上位”的施教者向服务备转变,自觉树立服务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要求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需要提供全面的服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担负着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社会任务,具有特有的社会价值;同事也担负着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方向引导和帮助的任务,具有特定的个体价值。两者相互依赖,具有同等的重要性。但在实际的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却存在过分强调社会价值,忽视大学生个体成长需要的现象。为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社会工作方法,要求着眼于恢复两者的平衡关系,善于从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的需要出发。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选择相应的社会工作方法。

第三、要求为大学生提供人性化的服务方式。为大学生提供人性化的服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社会工作方法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时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要求。为此要求教育者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尊重和关爱大学生的基础上,运用社会工作方法,改进教育方人和手段,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真诚地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这是服务性原则的核心要求。服务性原则运用的意义:

首先,这一原则有助于巩固和提升近年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出的服务意识和理念,并通过社会工作方法的有效载体和手段,将其具体化。

其次,有助于创造社会工作方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良好环境,相对于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偏重于教育主题向教育对象“施教”的特点,社会工作方法则侧重于为教育对象的自主和自觉提供服务或创造条件。服务性原则提出的要求,可以引导教育者通过对学生的积极的服务,调整师生关系,创造社会工作方法顺利运行的环境和条件,确保社会工作方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运用。

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是,服务性原则能有效地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向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发展。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以人为本就是以大学生为本,就是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全心全意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服务,将为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提供物质的、制度的、关系的、精神的优质条件和服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服务性原则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提出的要求和原则,无疑能将以大学生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通过社会工作方法运用的形式落到实处,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

作者:张狂静李可心单位:长春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