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保对居民消费的乘数效应

时间:2022-06-03 03:51:02

农村社保对居民消费的乘数效应

中国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的变化更可能是与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情况下,居民预防性储蓄的增强有关。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有利于降低农民养老安全的不确定性,进而有利于减弱农民的预防性储蓄,可能会提高农民的消费倾向。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拉动农村居民消费机理分析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主要是通过对参保人实施跨期缴费和给付的政策改变参保人现在和未来的收入预期,其目标是使参保人的消费福利在生命两期(工作期和退休期)能达到某种程度的均衡[5]。一项社会养老保险计划能否促进消费不仅取决于制度带来收益预期的稳定性和收入水平的提升,还取决于制度的模式及筹资手段。根据白重恩的研究,不同的社会保障制度模式下筹资手段的差异对刺激消费的影响不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城镇消费的影响是负面的,而新农合制度则促进了农村的消费,这是因为在新农合中有大量政府直接补贴并未挤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则依赖职工和企业缴费挤占了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导致在职职工减少消费的量超过退休老人增加消费的量[6]。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作为对“老农保”的完善,创新点在于坚持“老农保”个人账户制度的同时,建立了政府对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提供财政直接补贴的机制,增加了农村老年人的可支配收入。根据我们对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阜新市彰武县、鞍山市岫岩县农户“新农保”实施状况调查,大多数农村老年人将“新农保”制度每人每月55元的基础养老金视为持久收入增加①,贴补了农村老年人的零花钱,并基本全部用于生活消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采取个人缴费和参保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手段,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财政补贴增加了老年人收入,提高了农民对养老安全的预期,有助于减缓农村年轻人预防性储蓄的动机,提高农民平均消费倾向;另一方面个人账户的筹资对农民当期消费会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实施情况来看,老年人消费增加的幅度可能要超过年轻人消费抑制的程度,这表现在自2009年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来,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有所抬升(图1)。当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拉动农村居民消费效应还需要通过实证分析来进一步判断。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拉动农村居民消费效应模型

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较低一方面导致农村消费能力不足,另一方面决定了农村居民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较高。随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基金支出的增加,农村老年居民养老收入增加。在消费能力和消费倾向的共同作用下,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得到提高,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对农民消费具有乘数效应。

(一)模型建立社会保障对消费的影响一般要纳入经典消费函数中来研究。我们以Ando&Modigliani[7]提出的生命周期模型作为消费函数的表达形式。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支出相当于增加农民的财富或收入,可以将其作为自变量扩展到消费函数中,得到农村养老保险支出对农民消费影响的计量经济学基本模型。在现实生活中,农村居民家庭的消费决策不仅受当期收入、上一年存量财富以及养老保险支出的影响,还会受到其他控制变量的影响。(1)根据杜森贝利提出的消费棘轮效应理论,农村居民当期消费水平还取决于消费习惯,受上一年消费水平刚性影响。(2)由于农村居民收入的滞后性,农民当期消费水平还受到上一年收入水平影响。(3)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对消费也会产生某种趋势性决定作用。(4)农村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对农民获得养老金预期产生影响,进而会传递影响到农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和当期消费决策。因此,为了全面把握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水平的解释变量,我们在公式(2)的基础上,扩展了4个自变量,即:consume_lag(上一年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支出)、inco_lag(上一年农村人均纯收入)、GDP、popu(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同时,出于数据优化及模型拟合的需要,对GDP、wel_lag采取对数表达形式。

(二)变量选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时间较短,但是推进速度较快。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从2009年覆盖10%的县,扩大到2010年覆盖24%的县,并进一步扩大到2011年60%的县。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尚未实现全覆盖之前,其拉动农村消费的潜力还未得以完全释放。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以及分析的可靠性,我们选取覆盖范围较为广泛的2011年作为研究截面,利用全国31个省(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支出、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等变量对模型回归系数进行估计。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拉动农村居民消费效应实证分析

在对上述模型估算时,模型中的变量样本数据为2011年31个省(市)的相关数据。利用eviews6.0软件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模型变量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拟合结果见表2。在表2中,模型(1)是利用源数据里全部变量的各省(市)截面数据采用OLS方法进行的回归,尽管拟合优度较高,意味着自变量能够解释绝大部分因变量的变动,但是待考察变量old并不显著,说明在模型(1)中不能用农村养老保险支出来解释农村居民生活消费变动。但是也应该注意到在模型(1)中上一年度消费水平以及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变量显著,且上一年度消费水平与当期消费水平正相关,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与当期消费水平弱负相关。通过进一步检验发现模型(1)存在截面数据异方差现象,这将导致估算系数不可信。为了校对异方差问题,在模型(2)中以各省参加养老保险人数作为权重进行WLS方法回归,有效抑制了异方差现象,模型拟合优度提升,农村养老保险支出、上一年度消费水平、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变量显著,且当期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与上一年度消费水平、农村养老保险支出正相关,与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负相关。这可以解释为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增加,带动农村年轻人参保缴费面扩大,从而对农村居民当期消费产生了一定抑制作用。从变量系数上看,农村养老保险支出拉动农民消费的效应要大于参保缴费抑制农民消费的效应。在模型(2)中仍有一些变量不显著,如农村人均纯收入、GDP、存量财富。为了更好反映模型拟合精确度,在模型(3)中对不显著变量予以剔除,同样采用WLS估计方法回归,农村养老保险支出变量显著性得以提升,但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变量不再显著。于是,在模型(4)中对不显著变量再予以剔除,同样采用WLS估计方法回归,农村养老保险支出变量虽然显著,但是其显著性较模型(3)有所下降。在所有模型回归过程中,上一年度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变量一直非常显著,这表明农村居民当期消费水平在较大程度上依赖上年消费水平,这也印证了农村居民消费存在固定消费习惯的棘轮效应。

结论及政策含义

根据2011年截面数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对农村居民消费具有较大的乘数效应,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农村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平均每增加1亿元,当年可以拉动农村居民整体生活消费支出18亿元左右。同时,农村居民上一年度消费水平对当年消费产生正的影响,影响系数为1.2倍左右。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农村消费战略背景下,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与推进具有直接的政策涵义。第一,增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支出有利于拉动农村消费水平。从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和给付水平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重点要在全覆盖过程中逐步提高制度参保率;二是提高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给付水平,其中个人账户给付提升依赖于缴费增加和投资收益,可能暂时会产生消费抑制,基础养老金给付提升增加老年人收入,直接产生消费刺激,因此,提高基础养老金给付比提高个人账户给付更具有拉动消费的作用。第二,要加大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宣传力度,建立财政投入可持续机制和公开透明的宣传渠道,让农民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形成稳定长久的收入预期,进而降低农民养老预防性储蓄。第三,稳定农村消费,引导农民养成合理的消费习惯,有利于形成稳定消费预期。从消费市场稳定和消费习惯形成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要保持农村物价稳定和市场供应品的充足;二是弘扬正确的消费观,提倡农民家庭理财规划,引导农民绿色消费、可持续消费、适度超前消费等。

作者:沈毅穆怀中单位:中共大连市委党校辽宁大学人口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