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型背景下服务业人才队伍问题研究

时间:2022-03-18 03:01:12

产业转型背景下服务业人才队伍问题研究

摘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对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城市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人才队伍建设是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保障。通过对江苏省南通市现代服务业人才队伍的调查,发现城市的地理位置、教育与科研水平、收入及产业结构等因素制约和影响了现代服务业人才的开发。要解决现代服务业人才短缺问题,需要从人才培养与人才引进两方面着手开展工作。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人才;产业转型

现代服务业是对传统服务业的继承与发展,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现代服务业是指以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为主要支撑,建立在新的商业模式、服务方式和管理方法基础上的服务产业,既包括随着技术发展而产生的新兴服务业态,也包括运用现代技术对传统服务业的改造和提升。因为具有技术含量高、人力资本含量高、附加值高、资源依赖性低、污染排放低等特点,现代服务业对于扩大就业人口,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但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缺乏高素质的现代服务业人才,已成为制约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的瓶颈之一。江苏省南通市位于江苏省的东南部,与上海及苏南城市隔江相望,2013年南通市服务业生产总值为2069.98亿元,名列全省第四位,但传统服务业所占比例较大,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不高。通过对南通市现代服务业人才现状的调查分析,试图找出解决现代服务业人才短缺问题的方法,以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一、南通市现代服务业人才基本现状

(一)现代服务业人才总量不足

2013年南通市服务业从业人员总量为143.3万人,占全社会劳动总量比重的30.07%,低于江苏省(37%)的平均水平,在江苏省的13个城市中名列第12。如果将服务业中从事传统行业的人员数剔除,从事现代服务业的人力资源总量将更少。从人才数量来看,2013年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05.81万人(按统计口径,指具有中专以上学历,技师以上职称的人数),而第三产业人才只有15.87万人,仅占人才总数的15%。2013年南通市共引进各类高校毕业生34309人,仅有7412人进入服务业工作。

(二)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及创新人才短缺

很多服务业从业人员都是从传统服务业转化过来,有些甚至是从第一、第二产业转化过来的,没有经过系统,专业的职业培训,自主创新能力偏低;有些从业人员虽掌握专业或者某领域的较高技能,但跨行业、跨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却相对不足,技能型、创新型、复合型的高级管理人才特别是行业领军人才更是严重不足。从人才的学历和职称方面来看,南通市现代服务业中人才的学历和职称都偏低。以企业研发机构为例,2013年全市共有机构人员5.09万人,其士908人、硕士3360人,博士硕士占8.4%,占比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2013年南通每万从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数为123.14低于南京(247.03)、苏州(202.69)、无锡(209.96)、常州(207.12)和镇江(159.81),在江苏省仅排在第6位。南通市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及创新人才短缺对未来南通现代服务业内部结构的优化和在科技创新等方面的竞争力有很大的影响。尽管这几年南通市在引进高层次人才方面不断努力,但由于现代服务业专业化程度高、涉及面广,既掌握精深的专业知识,又有较强的综合能力的高级人才仍然十分短缺。

(三)现代服务业人才分布不均,结构失衡

南通较大比例的专业技术人才集中在教育、医疗卫生等机关事业单位中,而科技研发、创意设计、金融商务、现代物流及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专业技术人才明显不足。据统计,全市3.06万名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学位和副高以上职称的高层次人才中,有1.93万人在教育、卫生系统工作,比例超过63%,其他行业中尤其是商贸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高层次人才数较少。由此看来,现代服务业各行业中高层次人才分布极其不均衡,港口物流、航运衍生服务和海洋经济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专门人才非常匮乏。

二、南通现代服务业人才开发的障碍分析

(一)地理位置影响现代服务业发展

南通毗邻上海,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建成后,南通已经进入了上海一小时经济圈。优越的地理位置为南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但是也受到了长三角首位城市上海及苏南经济发达城市的强烈的吸收效应,这无疑会给现代服务业人力资源竞争带来不利影响。由于现代服务业的聚集性和规模特性,上海及苏州等城市拥有更优越的条件发展现代服务业,而且还辐射到附近城市,从而可能导致其周边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条件受到限制。南通的地理位置使其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它们的影响,现代服务行业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制约,具有产业结构层次低、规模小、行业不集中、产业集群效应不明显等弱势。

(二)高等教育及科研力量不足

南通市是全国有名的教育之乡,中小学基础教育质量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但是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数量少,高等教育和科研力量相对并不发达,高层次人才难以获得学术上或研究上的支持,人才继续成长的条件不佳,这也是吸引人才的不利因素之一。目前全市共有普通高等学校6所,南通大学是唯一的一所综合性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能力有限。而且目前高校课程设置与企业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高校毕业生无法满足现代服务业专业人才需求。另一方面本地人才流失现象严重,人才引进能力不足。据市劳动就业管理中心统计,近几年,通籍生源高校毕业生保持在5万人左右,在全省处于前列,但回通就业率不足40%。

(三)收入少,生活成本高

南通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水平在全省处于中等水平,不论是改造升级的传统服务业还是新兴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岗职工的工资普遍低于南京、苏州、无锡和常州等城市,以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例,南通市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为65197元,而南京同行业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则达到114451元,苏州、无锡和常州市同行业的平均工资也都超过80000元(见表1)。然而南通市的物价水平却不低,房价甚至高于江南的无锡市和常州市。

(四)中小企业占比大,缺乏吸引力

南通市现代服务业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大型企业较少,且都集中在传统行业,没有形成产业优势。此外,这些中小企业仍然采取家族式管理模式,现代化管理理念不强,人力资源管理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吸引专业人才方面缺少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很多中小企业人才开发机制不健全,使中高层人才几乎没有自我发展的空间,加上中小企业为了压缩成本提高竞争力,人才的工资水平、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障水平相对较低,因此专业人才流失现象严峻。

三、解决现代服务业人才短缺问题的建议

(一)用产业来吸引人才,将人才与产业深度结合

现代服务业人才的引进必须有强大的现代服务业作为支撑,因为现代服务业人才,特别是高层次高素质的人才其择业的标准更倾向于潜力高、空间大、发展力强的产业或者企业。因此政府及其他职能部门必须大力发展服务业经济,加强高新技术开发区、留学人员创业园等各类载体建设,以现代服务业项目和行业为平台,面向国内外吸引各类人才,加快人才积聚。同时,人才计划的重点向现代服务业倾斜,根据《南通市“十二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重点引进现代物流、服务外包、文化创意、商务服务等高端服务业领域的顶尖人才。

(二)进一步优化引才的政策,扩大高层次人才引进的范围和长三角首位

城市上海和苏南经济发达城市相比,在引进人才方面南

通不具有经济和技术发展的优势,为了吸引人才、积聚人才,必须进一步更新引才理念、加大引才力度。政府应该降低人才准入门槛,完善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开辟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对南通急需的现代服务业领军人才,采用更灵活的引进方式,如通过兼职、咨询、讲学、科研和技术使用、技术入股、投资兴办企业等方式吸引他们来工作、创业和服务,即“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尽量减少或删除对现代服务业高层次人才服务时间的强制性规定,真正实现人才资源的共享。

(三)加强教育培训投入,积极开发现代服务业人才

和引进人才相比,投资教育、加强人才培养、优化人才开发是解决产业转型中人才结构性问题的根本途径。发挥本地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作用,根据现代服务业人才需求,对其专业设置进行调整,与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形成复合型现代服务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针对南通市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数量少,高等教育和科研力量相对并不发达的现状,南通市政府可以挑选现代服务业中的重点产业与省内或国内知名大学签订全面合作协议,开启双方在该产业上的科研信息互通、技术合作研发、互派专家学者交流、促进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合作。与重点开发产业相关专业的高校签订研究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协议,每年定期选派急需专业的研究生来通进行实习或创业,构建双赢的引才之路。此外还可以通过所得税减免、发放培训补助等措施,引导现代服务业企业按销售收入一定比例设立专门的员工培训预算和基金,加大对现有服务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四)发挥企业在引才、育才和留才中的主体作用

积极发挥企业在现代服务业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主体作用。引导和鼓励服务业企业改善企业核心人才的各项待遇,如推行人力资本入股制度或核心人才持股经营制度,提高现代服务业人才的收入满意度,增强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凝聚力,改变目前服务企业人才流失率高的局面。此外政府还应鼓励、支持甚至补贴企业为高层次人才购买补充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引导企业由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向经济效益与人才培养兼顾转变。通过完善各种制度政策为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环境、鼓励、引导和支持员工“在干中学、在学中干”提高从业人员综合技能。企业还要加大自身在人才开发和技术创新中的投入,吸引现代服务业人才向企业流动,形成一直稳定的现代服务业人才队伍。

(五)加强现代服务业人才统计

分析工作,完善《“7+3”现代服务业重点产业统计制度》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产业,着力构建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南通市在2013年出台了《“7+3”现代服务业重点产业统计制度》。可是在统计制度的统计指标几乎都是与十大产业的规模和盈利能力指标,现代服务业的人才数量、高层次人才数量及紧缺人才数量都没有进行统计。只有准确了解我市现代服务业人才供需状况、流动情况及开发状况,才能为正确制定人才政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引导现代服务业人才开发。因此,在现有的现代服务业统计工作的基础上,应建立健全现代服务业人才统计调查制度,设立现代服务业人才指标,及时汇总统计与人才流动、结构需求有关的数据,为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引进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作者:杨秋红 单位:南通大学

参考文献:

[1]葛金田,张伟.山东省现代服务业人才发展战略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07(1):105—107

[2]吴小平.现代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人才需求趋势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7):108—110

[3]南通市统计局等编.南通统计年鉴201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4]南通市统计局.南通市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R].2015—1—8

[5]单永贵.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亟需突破人才“瓶颈”[J].改革与开放2012(17):6—7

[6]陈玉兰,陈锡龙.南通市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结构性矛盾与对策[J].南通大学学报,2012(6):32—38

[7]南通市统计局.从基本单位发展看南通产业结构演变[R].2015—1—8

[8]江苏省统计局等编.江苏统计年鉴-2014[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9]杨力.中国经济转型背景下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战略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4(4):127—131

[10]陈诗达,应建民,童素娟.浙江现代服务业人力资源发展研究[J].第一资源,2013(24):103—116

[11]陈朝晖.温州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和引进对策研究[J].人才开发,2010(6):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