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济管理发展问题与策略

时间:2022-12-06 04:38:00

企业经济管理发展问题与策略

我国企业的经济效益同发达国家的企业相比,差距较大,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我们管理很落后,即人、财、物不能得到合理的利用,人们缺乏工作的积极性,企业现代化的实现,必须要依赖先进的管理,如果只有人才、资金、技术、设备,没有先进的管理,是不能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企业要产生更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管理是关键。

1.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管理组织落后

管理组织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管理组织模式单一化。经过这些年的改革,仍有不少的企业不考虑企业的规模、产品、工艺、市场等情况,采用改革开放前“直线职能制”的组织形式;(2)企业领导的管理普遍幅度过宽。尽管许多领导每天工作时间在12个小时以上,但现在主要领导人应酬太多,学习时间太少,会议太多,解决企业大政方针问题的时间太少;(3)企业中系统互相交叉,发生矛盾,信息不畅,使企业领导决策依据不准确、不及时,工作责权不清。(4)管理组织的适应性差,工作效率低下。

1.2责、权、利不明确

大多数企业设置了相应合理的职能部门,制订了相应的岗位制度,但为何部门工作总是应付了事,不能独档一面?没有创新、没有进步?关键在于责、权、利不明确,虽然每个人的职责明细了,但往往应有的权力不明确,应得的利益不公平,且一段时间内或长期权力、利益不存在太高的空间让人激发工作的斗志,干得好与不好没太大差别,业绩考核只流于形式。

1.3传统粗放型管理有明显的局限性

粗放型管理指的是通过追加投资,铺大摊子,以求通过规模创造效益的又称“外延式”的管理方式。一个企业的发展,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内部管理也在不断改善。当管理的发展跟上了生产经营的步伐,那么企业的发展会更迅速有力,若管理跟不上了,那么其他发展的再快也只是在加速企业走向没落,事实上有太多企业只注重对外扩张而忽视了对内部的管理。企业必须从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化管理转变,集约化管理指的是利用科技和先进管理方法,通过提高科技含量等方式,又称“内涵式”的管理方式。

2.加强企业经济管理的有效策略

2.1重塑科学管理精神,奠定理性管理

没有从严的科学管理过程,是不能妄谈感情管理的。理性管理是指以制度标准化、成本控制、网络计划、质量监控为主的管理。企业经济管理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并不折不扣地执行。中国的大多数管理者会受到个人情感影响,不能做到对员工一视同仁,往往亲疏有别,而造成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的矛盾。所以没有从严的科学管理,实行情感管理会造成企业破产的危险。

2.2树立健康企业文化与经营理念

企业文化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的最高境界和核心,也是成功的企业必然要追求的卓越内容。企业文化体现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念,它规定了人们的基本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赋予了企业管理者和员工丰富的优秀企业管理思想的内涵和风格。现代企业竞争的需要客观上要求企业的文化建设必须以卓越、创新、高效为核心。好的文化使企业充满活力,在竞争中处处主动,占尽先机;而忽视企业文化建设的企业往往人心涣散,缺少应有的斗志和集体力量,企业长期生存的能力难以维系。

2.3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素质

教育培训是提高员工素质,增强业务能力,开发员工潜在能力,加强员工对企业了解,积极培养储备人才,增强企业未来竞争实力的重要手段。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对企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所拥有知识的竞争,因此,企业的员工必须进行及时的充电和学习,不断进行自我提高,否则必将被社会淘汰。人力资源结构的更新和优化不可能是一天两天的事,也不可能单纯依靠引进与退出的办法迅速扭转,它只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更新淘汰和逐步提高的过程。对于现有的人力资源,只能依靠系统、长期、有针对性的培训、学习才能实现逐步的优化,提高其整体素质。

2.4加强企业管理制度建设

管理中的“管”是约束性,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离不开建立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古人说,经纬天地万事端,赖有规矩成方圆。不论是古今任何管理工作,不论管理的模式、系统如何,也不论管理采用什么方法和技术,都必须对人的活动提出一定的要求。这种要求一旦形成,不管是口头既定,还是以文字公布,都可视为一种制度。制度是人制定的,只靠人去执行。但制度具有监督性和强制性。制度的针对性极其明显,主要是管人。通过管人去影响管理中的其他要素。制定一项制度要考虑针对性、可行性、稳定性,执行制度要公平、严格、连续,再好的制度若贯彻无力,落实无方,则只能是一句空话和一纸空文,不仅起不到管人的作用,也达不到管人的目的,反而这会“制乱”,增加管理的矛盾和难度。企业的管理要抓“管”抓“理”,做到刚柔相济,即除了建立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外,更重要的是管理艺术,在管理中要充分发挥政治工作的作用,运用好激励机制,激发人的责任感,调动人的积极性,挖掘人的潜能,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

2.5建立有效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建立有效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我国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问题。尽管我国多数国有企业改组为股份制后,已经建立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但还存在着职责不清,构成不合理和缺乏科学的工作制度等问题。要想使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真正发挥应有的效能,必须进行规范和完善。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这种组织管理制度,通过企业内部权力机构、决策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的相互激励和相互制衡,使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和生产者各自独立、权责分明、相互制约,从而在企业内部建立起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既保障了所有者的权益,又赋予经营者以充分的经营自主权,同时还能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完全符合现代企业制度“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