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生猪价格波动促进生猪业健康发展

时间:2022-03-14 09:02:00

预防生猪价格波动促进生猪业健康发展

俗话说:“猪粮安天下”,生动地说明了生猪养殖业在我国民生中和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然而近期受生猪存栏量减少、散户渐退、疫情严重和成本走高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生猪及猪肉价格持续上涨,很多地区连续数周突破2008年的历史最高点。在此次猪价波动中广西同样受到很大影响,稳定猪价已成为当前政府价格调控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近期国务院相继出台政策措施,以平抑猪价防止物价进一步走高。但由于信息链条传导滞后等因素,猪价仍然保持高位运行。因此,有关部门应立即行动起来,按照保持政策措施连续性、稳定性,增强市场调控前瞻性、准确性、有效性的总体要求,尽快落实国务院出台扶持生猪生产的政策,向市场发出稳定信号;同时研究治本之策,跳出生猪生产周期性波动,实现平稳健康持续发展。

1当前生猪市场形势

1.1生猪价格上涨创历史最高水平

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控中心提供数据显示:猪价自2010年4月份谷底拐点,连续上升17个多月,于2011年6月14日突破18千克。特别是进人6月份后一直处于高位运行状态,有望走到第四季度。2011年7月l7日全国各省生猪平均价格为19.23元/千克。据今年的畜产品价格定点监测,上半年我区瘦肉型肉猪平均价格l6.01千克,同比上涨48.5%;瘦肉型仔猪平均价格31.52千克,上涨42.2%;猪肉平均价格24.79千克,上涨43%。进入7月,一些地区瘦肉型活猪涨至20.4千克,创2008年以来的历史高价,比上年6月平均价格上涨了近一倍,并且仍呈现出持续上涨的势头。生猪生产处于较好盈利状态。据自治区物价部门监测,上半年猪粮比价始终保持在盈亏点l:5.52;上,平均猪粮比价为1:6.75。特别是6月后猪粮比价突破1-7,6月底达到1:7.41。按目前猪粮比水平,管理好的养殖户每头肉猪盈利在500元以上,与去年同期出栏一头亏损100元一200元相比,养殖户每头猪同比增收650元以上。

1.2当前生猪价格居高的原因

当前生猪价格居高的主要原因:①母猪存栏减少。2010年国内生猪价格连续低价位运行,导致养殖户严重亏损,进而缩减生猪养殖规模,从而整体影响今年上半年的生猪出栏。②疫病严重。近年来由于疫病发展变化快,疫病时有发生,很多养猪场闻“病”色变,周围疫情稍有风吹草动,立即处理猪群,造成正常发展计划受挫。2010年的几个重要疫病、2011年第一季度的流行性腹泻病相继暴发,仔猪死亡率高,严重影响了生猪生产,导致后期市场上的生猪供求关系失衡。③饲料原料涨价。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传导,生产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主要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饲料原料持续高位运行。经测算,由于饲料原料价格上涨导致饲料成本增加150吨~200吨。另外,规模养殖的发展缓慢、人工成本上涨、养猪散户的退出、物价上涨、区内生猪外销量加大等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我区生猪的价格。

2下半年生猪生产形势分析

2.1生猪生产将仍然保持稳定发展的态势

根据上半年生猪生产情况判断,目前能繁母猪数量保持了相当稳定的基数,没有出现母猪大幅减少的情况。在没有发生突发事件影响的条件下,下半年生猪生产仍然会保持稳定发展的态势,中秋国庆节市场供应有保障。

2.2猪价相对稳定在高位运行。不会大起大落

下半年生猪价格走势估计会高位运行,保持稳中略降的趋势,预计9月份~10月份生猪价格有所下降,但不会大起大落,真正的拐点预计出现在明年的1月份~2月份。原因:①供求关系没有发生大的改变,供求矛盾仍然相对偏紧。②饲料价格上行空间有限。今年国家非常重视农业生产,夏粮增产已成定局,秋粮无论从播种面积还是长势都不错,另外目前我国小麦库存充裕,可以取代部分玉米用于生猪生产。

3稳定生猪生产、防止波动的主要措施

2011年7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平稳健康持续发展防止市场供应和价格大幅波动的通知》,强调必须做好以下八项工作:

一、继续火力扶持生猪生产。

二、切实加强生猪疫病公共预防控制体系建设。

三、进一步强化信贷和保险对生猪生产的支持。

四、加强生猪市场调控和监管。

五、完善生猪生产和市场统计监测制度。

六、妥善安排低收入群体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

七、正确引导市场预期。

八、强化地方政府责任。

为贯彻落实好国务院的《通知》精神,农业部畜牧司8月2日《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平稳健康持续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通知》,就有关事项做了6项具体安排,具体包括:抓紧落实扶持生猪生产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建立健全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切实加强生猪疫病预防控制工作、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加强生猪生产监测和预警。说明中央政府和其职能部门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政策措施是有力的。因此,广西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根据广西养猪特点,按照《通知》要求,配合自治区人民政府抓紧制定促进生猪生产和价格稳定的工作方案,加强与各有关部门的沟通与协作,进一步落实好《通知》中支持生猪生产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我们建议特别要抓好以下工作:

3.1落实国务院有关稳定生猪生产的各项政策

3.1.1抓紧实施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积极推进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提高规模效益。

3.1.2加快推进生猪良种补贴,严格良种猪精质量,确保项目实施的效果。

3.1.3优化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用途,充分发挥奖励资金的引导和调动作用。

3.1.4落实好用地、用电、税收、小额贷款等优惠政策,特别是协助龙头企业解决重大项目用地、用电问题及其他难题,发展生猪生产。

3.2切实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工作

3.2.1着力抓好生猪免疫注射工作。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口蹄疫、猪瘟免疫密度应常年维持在90%以上,应免生猪免疫密度应达到100%,严防因免疫不到位引发疫情。

3.2.2落实疫苗监管责任人,加强疫苗入库、储存、运输、发放、使用等各个环节的监管。

3.2.3着力抓好疫情监测。按照“定时、定点、定量、定性”的原则,科学布点,加大监测频次和监测范围,做好流行病学调查、血清学监测、开展病原学监测等工作。严格疫情报告和疫情举报核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消除隐患。

3.2.4加强对村级动物防疫员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注射工作补助经费的监管,确保专款专用。

3.2.5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免疫技术培训,提高免疫注射操作水平。

3.2.6抓好死亡生猪处置。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对相关环节死亡生猪进行无害化处置,坚决杜绝随意丢弃死亡生猪事件的发生。

3.3进一步规范种猪市场秩序

3.3.1加大对种猪场的执法检查力度,特别要强化对县市种猪扩繁场生产经营资质排查,认真查验销售种猪出具的相关证明(种猪合格证明、检疫合格证明和种猪系谱),严厉打击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和生产销售劣质种猪行为。

3.3.2自治区级重点种猪场应严格按照规定自觉组织实施相关疫病控制及净化措施,推进广西健康种猪场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优质健康种猪。

3.3.3对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主要疫病控制与净化健康种猪场》牌匾的种猪企业,在巩固猪口蹄疫、猪瘟、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猪布鲁氏杆菌病、猪支原体肺炎等主要疫病控制与净化成果的同时,争取净化更多的病种。

3.4强化生猪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3.4.1贯彻落实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猪“瘦肉精”监管工作的紧急通知》(农明字[2011]第12号)精神,从强化措施、完善制度、提高水平和加强监管等方面人手,强化投入品、生猪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3.4.2指导饲料、兽药生产企业完善原料进厂、生产过程记录、产品留样、产品出厂检验等质量安全制度。

3.4.3督促生猪养殖环节完善和落实投入品索证索票制度和生产、用药及销售记录。

3.4.4完善定点屠宰场的检疫检验制度。

3.4.5坚持整顿和规范相结合,逐步建立产品追溯体系和责任追究体系,进一步加强长效机制建设。

3.4.6各地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应充分发挥资源及技术优势,多渠道、多形式宣传推广养猪技术,指导养殖场户提高生猪生产水平。

3.5防止生猪价格大波动的主要建议

我国养猪业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多次发生因供求失衡而导致价格大起大落,造成猪价低时,“价贱伤农”,猪价飞涨时,“价贵伤民”的严重后果。因此,如何避免“过山车”式的价格大起大落,使活猪供需量大致平衡,是我们目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3.5.1抓好生猪生产,确保充足货源供应。在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能繁母猪补贴等各项政策时,应保持理性,不盲目号召、发动养殖户购猪补栏。如果以群众运动式来增加生猪存栏数、出栏数,必将导致下一轮生猪生产过剩,价格下跌的惨况更快来临。

3.5.2加大扶持规模化猪场,同时对中、小猪场及农户提供必要的技术及资金支持。3.5.3加大活猪和冻肉存储能力。发挥好冷库在猪多肉价低时存储冻肉,而猪少肉价高时将冻肉和活猪及时投放市场的“蓄水池”作用。

3.5.4开展期货交易,培育期货市场。创造稳定的养猪环境。

3.5.5建立长效的价格补贴机制。国家应积极考虑用不同补贴方式调节猪肉供求平衡。例如,当粮猪比价低于5.5:1时,立即启动基金按每头能繁母猪补贴100元;当粮猪比价高于7:l时每个居民每月补贴8元或10元,直至粮猪比价低于7:1时停止补贴。

3.5.6强化信贷和保险,保障生猪生产必要的资金投入。各级财政应加大对标准化规模生猪养殖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为标准化养殖场(小区)提供信用担保服务。

3.5.7强化生猪生产和市场价格动态监测,及时市场信息。应增加固定监测点数量,及时掌握生产和市场动态变化情况。继续强化信息和预警,定期全国(全区)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等信息,积极引导养殖场户科学有序补栏,防止生猪价格大涨后出现大跌。要抓紧完善调控预案,促进生猪生产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