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

时间:2022-09-17 03:53:21

产业结构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

摘要:文章梳理了研究产业结构对经济周期波动影响的相关文献,总结了此研究领域经验与理论研究的基本成果,为未来研究奠定基础。研究发现,大量的经验分析结论一致,不同产业结构引发不同经济周期波动,以及产业结构的历史发展趋势平滑了经济周期波动。理论机制多是外生解释,外部(技术)冲击是经济周期波动的根源,产业结构不同改变了传导机制,导致不同的经济周期波动;其次,产业结构历史发展趋势对经济周期的平滑作用源于产业多元化发展和稳定性增强,如服务业占比提高,金融业发展,制造业存货管理技术进步,技术多样化等。理论机制分析的研究也具有政策价值,产业政策可以在以上方面合理化产业结构,以平滑经济周期。

关键词:产业结构;经济周期;外生解释;多元化;稳定性增强

一、引言

经济增长的一个典型事实是产业结构变迁,关于产业结构变迁,最著名的描述是“库茨涅兹事实”,即产业结构伴随经济增长将由农业活动主导向非农业活动主导转变。另一个典型事实是经济增长呈现出波动性,以及经济周期伴随经济增长表现出趋缓的趋势,如美国宏观数据表明,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周期波动明显变缓。大萧条时期,美国实际GDP下降27%,无论是1981年~1982年的衰退还是2008年的衰退,都没有重现大萧条的景象。同样,国内宏观经济数据也表现出明显的产业结构变迁和经济周期波动现象,并且周期波动也表现出平缓趋势。产业结构和经济周期历来是宏观经济研究的核心,研究基本上已体系化,并形成较完整的理论—经验脉络。但是,探讨它们关系的研究尚未形成完整的逻辑体系,虽然在这一领域存在相当数量的实证论文,但是研究相关机制运行的文献,仍比较零散。因此,本文试图对该领域的文献进行梳理,以把握该领域研究的基本脉络。更稳定的经济周期是经济政策的诉求,搞清楚产业结构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政策可以通过构建合理的产业结构以稳定经济周期,本文的研究也提供了政策价值。研究主要有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梳理实证研究文献,以总结出基本一致的经验结论;第二部分是对探讨影响机制的论文进行梳理综述,来解释经验发现;第三部分是结论和评价。

二、产业结构与经济周期波动的经验关系

在20世纪60年代~70年代,经济学家就指出了产业结构和经济周期波动相关性很大,本世纪初,涌现了大量的经验研究。大体来说,现有的经验研究论文结论基本一致,文献综述有两个主要发现:第一,产业结构和经济周期相关,不同产业结构导致不同经济周期波动;第二,伴随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的历史变迁趋势平滑了经济周期波动。1.产业结构变量影响了经济周期波动。综合国内外经验研究,在研究视角、方法和数据样本上存在很大不同,但是正是这些多样的研究,提供了充分证据说明产业结构是影响经济周期波动的重要变量。国外学者的研究倾向于比较研究,基于对不同国家或区域数据的比较,以此展示不同的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周期的影响。Peneder(2003)利用28个OECD国家经济数据,构建标准增长模型来检验产业结构变量对经济增长波动的影响,结果是积极的。Owyang等(2005)则使用了美国各州经济数据,证明了各洲经济波动的不一致性与各州的产业结构差异存在强相关性。Oberhofer(2012)则研究了欧洲制造企业增长、产业结构和经济周期的关系,同样证实了产业结构不同导致不同的经济周期。国内学者的主要思路是分产业研究各产业波动对总产值波动的“贡献”程度,并且在方法上更多样化。如钱士春(2004)使用了HP滤波法对名义GDP、投资、消费等宏观变量以及三次产业产值做剔除趋势处理,采用相关系数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了GDP与三次产业产值和其他宏观变量波动部分之间的关系,发现第一产业波动与GDP波动的相关性最小,第二产业与GDP波动的相关性最大。孙广生(2006)指出对总经济波动影响最大的是制造业产出波动,制造业部门比重发生变化,也就导致了不同的经济周期波动。李云娥(2008)则构建了VAR模型,分析国内GDP和三次产业产出的增长率,得出不同的产业结构对应着不同的经济周期波动。2.产业结构历史变迁趋势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平滑作用。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Lucas曾指出高级经济体的增长更为稳定,贫穷经济体的增长更不稳定。此后诸多研究指出产业结构的某种变化平滑了经济周期波动。McConnell等(2000)发现美国GDP增长波动的结构断点是1984年第一季度,并且证明原因是耐用品生产波动的下降。Giannone等(2008)对OECD经济体最近二十年经济周期波动趋于稳定的现象进行分析,指出所谓的“好运气”假说(即最近二十年的外部冲击减少)不足以解释这一趋势,大缓和更多是经济结构改变导致的。一些研究量化了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周期波动的稳定作用,如Eggers等(2006)以1982年为分界点,运用方差分解得出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周期的平滑作用,约为50%。Moro(2012)构建了两部门投入产出增长模型来研究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转变在降低美国国内产出波动程度上的作用,比较1960年~1983年和1984年~2005年阶段,服务业增加解释了GDP波动趋缓的32%,使用1960年和2005年的年度数据,服务业增加解释了GDP波动趋缓的50%。Burren和Neusser(2013)使用1949年~2005年的数据,指出从制造业向服务业的转变解释了美国产出波动下降的30%。量化分析的结果证明了结构改变在美国产出增长的稳定化中作用显著。服务业部门增加导致经济周期波动趋缓不仅是因为服务业部门本身的产出水平波动更小,服务业的稳定趋势也具有扩散效应,当服务业部门占比更大时,收入水平的波动更小,那么所产生的需求也会更为稳定,同时,经济系统也更为稳定。国内学者则通过将三次产业结构变迁指标化,研究结果均指向产业结构历史变迁平滑了经济周期波动。董琨等(2007)以Moore指数作为产业结构变化指标,分析了1952年~2004年经济数据,经济波动趋稳得益于产业结构变迁。方福前等(2011)利用TGARCH模型得出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波动有“熨平效应”。丁振辉等(2013)则利用Moore结构变动指数方法分析日本的数据,同样发现日本产业结构变动平缓了经济波动。

其他相应的研究利用类似指标,同样得出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对经济波动具有平滑作用(干春晖,2011;彭冲等,2013;邢军伟,2016)。以上研究所使用的方法和数据样本存在诸多不同,但充分证实了产业结构发展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平稳化作用,一些研究甚至把这一平稳化作用加以量化,量化结果更是表明这一平稳化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导致经济周期波动趋缓的原因有很多,基本来说有三个方面(好运气(外部冲击减少)、政府的稳定化政策、经济结构的改善和稳定),经济周期波动趋缓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产业结构的改变只是其中的一方面原因,但是现有的经验分析足够证实产业结构在经济周期趋缓的趋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个直觉式看法获得了足够的经验数据支撑。

三、产业结构影响经济周期波动的理论机制

既然从经验数据中总结出产业结构影响了经济周期波动,以及产业结构的历史发展趋势平滑了经济周期波动,那么就有必要对其理论机制进行研究。按照引起经济周期原因的划分,有外因论和内因论两种说法,外因论认为导致经济周期波动的是技术等外部冲击,内因论认为经济体系内生的导致了经济周期波动。无论对经济周期性质的看法存在多么大的不同,现代经济周期理论研究的共同趋势是夯实经济周期理论的微观基础。依托于新古典的实际经济周期RBC模型和新凯恩斯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来解释经济周期是现今相关研究的主流,这两个模型的微观基础包含三个要素:偏好(假定消费者在消费和劳动之间进行平衡以最大化自身的效用、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技术(假定厂商依赖于一定数量的劳动、资本以及其他投入,在一定的生产函数下生产一定数量的商品,技术限制也包括调整资本存量的成本、雇佣关系模式、产品的价格),制度结构(如外生的货币与财政政策规则,或者讲清楚政策规则和预算限制是如何随着政治过程而改变的)。本章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相关文献梳理,来解释以上两个经验结论,研究发现:第一,产业结构对经济周期波动影响的机制解释主要是外生解释,即认为产业结构改变了经济周期波动的传导机制,当外部冲击发生时,引起了不同的经济周期波动;第二,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平滑效应源于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和稳定性增强,如服务业占比提高,制造业存货管理的进步,金融服务产业的发展,技术多样化等。

1.产业结构对经济周期的影响机制。产业结构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机制,可追溯到熊彼特的创新经济周期理论:技术革新首先在技术先进部门发展,随着创新的不断扩散,新兴产业部门产生并逐渐发展,伴随着新兴产业部门的兴起,是旧产业部门的衰落和被取代,这个过程引起了经济周期的波动。熊彼特的创新经济周期理论首先将产业变迁与经济周期波动联系在一起,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研究基础。从相关实证研究可以推出,不同产业结构导致不同的经济周期波动似乎是一个不证自明的事实:不同产业波动对总产值波动的“贡献”程度不同,那么不同的产业组合自然导致不同的经济周期波动。这些实证文献为产业结构影响经济周期波动提供了很好的外生解释,但是规范的理论机制分析是必要的且更有解释力。规范的理论机制分析主要借用模型的方式进行分析。如Kraay等(2007)建立了存在对外贸易的增长模型研究富国与穷国不同的经济周期波动,在国际贸易中,富国的产业结构更具有比较优势,技术更高,产品替代性更小,当发生供给冲击时,对富国收入的影响倾向于温和,因此,富国经济周期波动更温和,而穷国经济周期波动更为强烈。Moro(2012)基于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构建了一个包含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两部门增长模型,模型指出,制造业与服务业相对大小的变化改变了经济体的总量生产函数,相较于标准的单一部门增长模型,总量生产函数不再是既定不变的,是产业结构的函数,产业结构变化,总量生产函数发生变化,外部冲击所引发的经济周期波动趋势就会发生改变。

2.产业结构发展趋向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平滑机制。在20世纪60年代,就有经济学家预测产业体系的合理规范化发展将会导致经济波动的减小,经济发展的结果是规范化的企业组织成为主要的经济参与者,成熟的企业组织和规范化的企业经营模式抵御风险的能力更强,增加了经济体系的内在稳定性,从而也就缩小了经济波动的幅度。从相关实证文献能够得出,产业结构的变迁趋势是服务业占比提高,因为服务业产出波动小于制造业产出波动,那么服务业占比提高就抑制了经济的周期波动。此外,因为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制造业产出的波动明显趋缓,从而平滑了总产出波动。Kahn等(2002)构建了包含存货和信息技术的结构模型来解释制造业产出波动下降对总产出波动的平缓作用,需求的不确定性导致厂商需要保有一定的存货-销售比,但是信息技术的引入和更好的存货管理降低了存货-销售比这一模型参数值,外部冲击所引起的存货波动将会降低,进而降低了总产出的波动性。

还有一部分研究指出金融服务产业的发展缓和了经济周期。如Dynan等(2006)基于IS-LM模型,提出了解释大缓和的金融创新理论,贷款市场的多元发展,提高了家户和企业的借贷能力,降低了经济衰退时期家户和企业支出对收入和现金流的敏感性,减低了模型的乘数效应,从而平滑了经济周期。Quintana(2009)构建了货币需求模型,在这一模型中,家户的货币选择包含购买消费品和储蓄积累,家户对货币组合的再平衡过程消耗成本,但金融服务业发展降低了交易成本,因此家户可以更频繁地再平衡货币组合,把货币模型嵌入DSGE模型中,模拟结果得出家户再平衡货币组合的时限从6季度降为3季度时,模型可解释总产出波动下降的30%。Koren等(2013)采取了更微观的视角,构建了一个技术多样化模型来解释高级经济体稳定增长的趋势,企业所采用的投入和技术的多样化策略提高了平均生产力并且能生成面对具体冲击的多样化收益,无论是企业水平的波动还是总量波动都会产生趋稳的趋势。相对技术单一化的生产过程,技术多样性的生产过程单一技术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小,那么某一具体的冲击尤其是与该技术相关的冲击所带来的波动就不会很大,对总量波动的贡献就会减少;其次,面对外部冲击时,每一额外的技术类别都能提供调整边际,更多样化的技术类别提高了调整边际的可能性,进而使得生产力的波动下降。相较于从服务业占比提高、制造业周期波动下降、技术多样化等产业结构变化的角度解释经济周期变缓,从金融服务产业发展解释经济周期变缓似乎与一些事实相违背,尽管模型推导的结果很有力。一个典型反例是2008年的危机,人们往往认为是金融业创新过度导致了这一次危机。可见,从金融服务业发展角度解释经济周期波动趋缓还需要更多的经验证据,以及更有说服力的理论来解释为什么金融业一方面被视为危机的引子,而另一方面,金融服务业功能的发展又稳定了经济周期。

四、结论

本文对研究产业结构对经济周期波动影响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梳理的结果是这一领域的经验研究文献已经系统化,并且得到了基本一致的结论,产业结构是经济周期波动的重要影响因素,不同的产业结构导致不同的经济周期波动,产业结构的历史发展趋势平滑了经济周期波动。经验分析为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理论机制多是外生解释,外部(技术)冲击是经济周期波动的根源,产业结构的不同改变了传导机制,导致不同的经济周期波动;其次,产业结构历史发展趋势对经济周期的平滑作用源于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和稳定性提高,如服务业占比提高,制造业存货管理技术稳定了制造业周期波动,金融服务业发展,技术多样化等。进而,产业政策可以朝这些方面倾斜,以稳定经济周期的波动。

总结该领域的发展,我们发现产业结构影响经济周期波动已是不争的事实,已经不需要更多的经验研究提供证据,但是如今的不足之处是机制解释。主流宏观经济学的发展趋势是微观化、模型化,以这个为标准,机制解释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同时,更稳定的经济周期是经济政策的诉求,如果充分理解了产业结构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机制,政策可以通过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努力以稳定经济周期,在危机时期,也可通过施行更有针对性的产业政策推动经济更快复苏。基于现有研究来看,该领域的研究具有很大潜力,也具有很大的政策潜力和价值。

参考文献:

[1]丁振辉,张猛.日本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波动的影响:熨平还是放大?[J].世界经济研究,2013,(1):74-79.

[2]彭冲,李春风,李玉双.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波动的动态影响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2013,(3):91-100.

[3]邢军伟.产业结构升级,对外开放对经济增长及波动的影响效应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6,(4):144-147.

[4]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5]孙广生.经济波动与产业波动(1986-2003)--相关性,特征及推动因素的初步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6,(3):62-73.

[6]李云娥.宏观经济波动与产业结构变动的实证研究.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127-133.

作者:郭玲玲 王君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