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绩效管理与运营成本控制要点研究

时间:2022-02-23 10:26:58

医院绩效管理与运营成本控制要点研究

摘要:现阶段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力度不断加强,医院需要承受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而绩效管理与运营成本控制质量直接影响到医院效益,是保证医院生存的主要手段。但实际中受到原有体制与管理模式的影响,造成绩效管理与运营成本效果不是很理想,因此有必要做好相关研究工作。本文中笔者以公立医院为切入点,详细阐述医院绩效管理与运营成本控制要点。

关键词:绩效管理;运营成本;控制要点

一、引言

随着新医改政策的推出,对公立医院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强化预算、收支管理,做好成本核算控制工作。医院管理层运用绩效管理手段降低运行成本,通过合理有效的绩效管理方法将优良的医疗服务提供给患者,提高治疗效果与患者服务质量,在切实发挥为人民服务的作用的同时提高医院效益,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

二、医院绩效管理与运营成本的重要性

现代医学推行绩效管理与运营成本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可以提高员工的成本意识,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促进经济效益提高,有效控制部门供应。实现用多少领多少,降低积压与浪费情况,进一步降低医院成本投入;其次优化资源配置,引入绩效管理模式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率,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采购高端设备前,相关部门全面论证,结合医院实际与临床需求,决定是否采购,保证设备利用率;最后全方位的成本控制可以全面评价经济效益与经营成果,比如,护士长工作量评估时利用病房数据进行,全面评估科室主任与医护人员的绩效。除此之外,还可以评估临床科室、医药等部门的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绩效分配,实现完善绩效与激励制度。

三、医院绩效管理与运营成本的关系

医院绩效管理与运行成本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两者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实现医院的长远发展。

1.运营成本控制是绩效管理提高的基础。医疗机构的市场竞争主要表现为价格与质量的竞争。但近些年医院运营成本快速增加,主要因为:人力成本增加、药品价格上涨、医用设备费用上涨及各种管理费用的增加。这些因素都是造成运营成本增加的原因,其与绩效管理存在紧密的联系。政府控制公立医院的服务价格,有着完善的物价体系,医院只有降低运营成本才能提高效益。而降低运营成本又能提高社会效益,增加口碑,无形中提高医院市场竞争力。

2.成本控制是提高绩效管理水平的目标。医院传统管理模式中存在成本控制难、重采购轻管理、重金钱轻物管等问题,造成医院经营状况不明、成本模糊,造成绩效考核不准确等。新医改要求建立节约型医院,构建和谐社会,但必须以医院建设发展与服务质量为前提,有效融合质量、绩效与成本控制促进绩效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成本控制是提高医院绩效管理水平的基础,最终目标也是提高绩效管理水平。医务工作者的基本原则就是以病人为中心提供人性化服务,全面贯穿绩效管理与成本控制理念。

3.医院绩效管理与运营成本控制要点。医院绩效管理与运营成本控制中需要把握要点,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提高绩效管理与运营成本管理效果,笔者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论述,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

3.1建立健全绩效考核机制。强化绩效管理,建立以促进服务质量与水平为目的的绩效考核体系。医院绩效管理主要体现在日常工作中,因此重点考核医护人员的工作态度、业务能力及职业素养等。以量化考核模式全面了解医护人员的业务能力与素质。绩效考核并不是和某个人过不去,而是促进服务质量质量与水平的提高,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实际中绩效考核制度完善中,重点关注服务质量与患者满意度,与医院发展战略保持一致。全面了解医院基本情况,对医院各项目与因素综合评定,综合分析,建立公平公正、行之有效的绩效管理制度。这样可以一举三得:提升效益、改善医疗质量及控制成本。比如很多患者治疗时一床难求,现阶段求医难就主要表现在床位紧张。如果在绩效考核中列入病床周转率与患者满意度的话,有很大可能改善床位紧张的情况,达成提高医院效益与患者满意度,给予患者全方位医疗服务的目的。

3.2提高医护人员综合素质。现实中部分医院难以科学配置人力资源,存在严重的人才浪费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医院结构冗杂且繁琐,设置一些不必要的位置安排人员,造成严重的冗员现象。不仅影响医院效率,还会影响绩效管理与成本控制效果。医院运营中重视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裁撤不必要的机构与人员。严格要求现有人员的资质,通过定期培训与资格考核的方式保证现有人员的专业素质,在医院内部建立良好的工作氛围,形成健康的竞争机制,达成能者上、庸者下的目的。在这种模式下,有效激发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发提高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成为高素质的医疗服务者;建立练好的晋升制度,给员工一些“奔头”,优秀的员工为了实现自身价值,会不断完善自己。考虑到医院工作的特殊性,避免单纯的物质奖励制度,避免出现员工为了钱工作的情况,在医院中形成赤裸的工作观念。因此医院应该重点培养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知识能力型的员工,保证员工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没有强烈的物质需求。日常工作中仔细认真,渴望实现自身价值,达成提升专业人才素质,实现医院长远发展。

3.3树立全成本核算的意识。首先确定医院的发展战略,对其进行分解并具体落实到各个部门,并对各个部门进行绩效考评,将得出的数据进行系统科学的分析,并从中找出不足,提出相应建议,以此达到医院的发展目标,这才是医院绩效管理的最终目标。因此,为了体现医院的管理水平,就需要树立所有员工的全成本核算意识,加大对收入和支出的监督和管理,对整个医院所有员工的开支都算入各个部门的医疗成本里。通过树立整个医院的全成本核算意识,对医院的成本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以此合理降低各个科室的支出,提高医院的资源利用率,通过具体的手段切实的提高医院的绩效管理水平。(1)强化人工费用控制。人工费用约占总成本的10%-15%的比例,比例不是很高但却是费用控制的重点环节,影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医院制定好具体的奖惩制度,调动医护人员积极性,避免人力浪费。除此之外,需要做好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医护人员的技能水平,整个工作流程中穿插“人性化理念”,提高治疗质量;(2)控制药品与设备费用。医院运行中药品与设备成本的比例较高,因此,管理人员必须要严格的把好药品与设备的采购关,采购人员在采购时应该多方对比,把握好药品与设备的质量与价格,保证治疗质量,降低成本;(3)加强成本费用会计凭证的控制。医院的经济活动都必须有相应的会计凭证,因此,医院管理人员必须要把握好成本费用会计凭证的控制关,会计人员则要对凭证来认真审核,对于不完整、不真实的凭证坚决禁止报销,维护好医院整体利益。

3.4健全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需要制定完善的会计制度与内部控制,医院管理人员对会计核算工作提高重视程度,依循会计准则建立医院会计体系,建立健全严格合法的会计制度。建设内部控制体系,医院应该确保正常经营的基础上有效控制财会人员的经济行为。避免发生延时或提前转账成本、乱摊费用或随意调节收入等情况,分离不相容岗位,保证医院内部各方面相互协调、制约,发挥会计监督职能,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与透明。医院领导者要注重会计工作,引导会计人员树立正确的管理会计观念,意识到会计工作的重要性。在新会计制度的推动下,我国众多医院应该找到更符合自身医院的发展战略和属于自己的管理会计模式,并对当前的制度进行完善,从而促进医院会计的应用程度和应用规范性,保障医院管理水平保持在循序渐进的上升状态。

四、结语

总而言之,实际中部分医院受到各类因素的限制,资金来源有限,造成市场竞争力不足,只有通过有效的绩效管理与运营成本控制,不断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详细阐述医院绩效管理与运营成本控制要点,实现提高医院市场竞争力的目的。

作者:宋晓芬 单位:延安大学附属医院

参考文献:

[1]何建社.医院绩效管理现状与改进建议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5(12):12.

[2]张洋.绩效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实际应用[J].财经界(学术版).2015(21):34.

[3]杨逸清.新时期医院加强绩效管理的有效性探析[J].中外医院家.2016(02):11.

[4]饶燕.医院实行绩效管理的意义和作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6(05):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