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研究

时间:2022-09-15 04:26:57

“中国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研究

摘要:我国几代领导人在提出政策纲领的过程中,都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结合当前国情,制定科学的发展理念。“中国梦”首先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提出,中国梦的实现方式依靠于人民,造福于人民。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视角,以“中国梦”理念为切入点,就其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进行了探讨,从而分析了该理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的运用。

关键词:中国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影响;运用

中国共产党在不断发扬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纷纷在实践中检验该原理的正确性。对于政治理念而言,我国都坚持以人民的利益为发展方向,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同时这一立场也为“中国梦”的提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下笔者就此展开探究性的分析。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对“中国梦”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曾提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由此体现出社会具有较强的物质性,是时代的产物,人们可以对其进行利用并加以改造。我党在改革发展进程中,通过对其进行合理创造,能够逐渐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中国梦”在实施过程中,也充分体现了人们在认识事物时,不能仅靠主观意识。人民在历史创造进程中,实践改革是推进其发展的重要元素。“中国梦”中,阐述了中国梦的实现方式,即:“中国梦”产生于人民的努力,能够为人民造福。经济八论属于“中国梦”的实践方式,涉及到唯物辩证法的理念,体现出来联系与发展的关系。事物具有普遍联系性,能够使各个环节相互渗透与相互影响。联系带有客观性质,要求人们运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客观事物。提出了农村改革的实践对策,即:在建立基本经营制度的过程中,需要明确土地责任者的关系。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因此,事物的发展如同人类社会的发展,都属于一个过程。在制定经济战略的过程中,主要反映于科学发展中,在解读发展观时,强调发展对中国的重要性。由于事物的联系发展与量变质变密切相关,因此,量变与质变具有辩证关系,质变是量变的结果,量变是质变的准备条件,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在提倡提高经济速度的过程中,还重视经济效益,将生产总值与可持续发展进行结合。这些举措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这些原理中的质变与量变关系。在辩证法的方法论中,最重要的是矛盾分析法,属于对立统一规律的分支,具有重要意义。提出的“经济八论”充分体现了矛盾观点的运用,事物在矛盾运动中不断发展。矛盾在社会中的存在具有“普遍性”,“中国梦”就在这种环境中产生。虽然矛盾具有“普遍性”,但是不同的矛盾具有不同的性质,党在运用原理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提出,为了保障改革效果,我国的“中国梦”理念需要结合实际国情,并且坚持“与时俱进”的理念,从而促进我国的全面发展。

2“中国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的运用

从党召开十八大代表大会以来,提出“中国梦”的重要意义,他在中外记者见面会中提到,当前的重要任务是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而奋斗。中国梦属于全国人民的梦,实现方式取决于人民、享福者也是人民。在讲述我国经济战略的过程中,紧紧抓住“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原理”提出了促进我国社会快速发展的对策,即:经济八论。其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用改革开放的方式解决该阶段中存在的问题;当我国政策与社会多个领域紧密联系时,才能充分发挥政府优势;创新能够推动结构产业的进步,创新发展属于经济框架中的重要分支;我国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时,需要结构转型;为了解决当前社会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必须坚持长期发展的策略;为了不断使我国经济呈正增长趋势,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需要科学处理;为了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国家必须重视生态环境质量。在提出经济八论时,将核心设置于科学发展环节,并且提出该环节是解决当前社会中存在问题的总方法论。由于其他领导人的经济理念与的思想具有一定的联系性,都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在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过程中,还需要充分结合当前的国情。“中国梦”理念在实践环节里。主要运用了矛盾分析法,强调矛盾能够决定事物发展方向。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包含事物和否定之间的关系,属于事物的矛盾运动结果。事物在发展的阶段中,通过不断否定,才能实现向新事物的方向发展,因此该观点的核心内容是“扬弃”,要求人们在发展过程中,坚持创新原则。

3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围绕“中国梦”理念进行论述,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内容,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旨在使人们更好地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中国梦”的影响,从而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正确的指导意义。

作者:马群晋 单位: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刘雪飞.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原则探析[D].新疆师范大学,2013.

[2]张晓丽.试论20世纪上半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D].内蒙古大学,2008.